1、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困难在哪里?为什么人们不敢买?
续航里程
首先就是续航里程,虽然现在的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是节节高的往上攀,但是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容易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很多用户明明车辆显示还有续航里程但是心里还是没有底。所以目前续航里程很大程度制约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在更多的只是扮演城市代步车的角色。
充电
前面说到了续航,那么和续航息息相关的充电问题也随之而来。现在很多家庭连固定的车位都没有,所以这部分用户即使购买了新能源汽车还得接解决充电桩的问题。同时,目前相应基础设施不是太完善,用户还得四处找充电桩,再碰上无良司机将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当停产场更是让充电成为一大难题。这些是充电设施的原因,再说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时间,虽然现在有各种的快充技术,但是再快也容易等到花儿都谢了。
电池安全
这里我们说到安全,文章开头将新能源汽车比作手机,同样是用电池驱动,手机电池有燃烧的风险,那么新能源汽车也会有一定的隐患。今年仅在深圳市,就发生了8起三元锂电池的电动物流车自燃事故,近期中国工程院杨裕生院士也发文称要正确看待锂电池电动车的安全性。现在存在整车厂降低成本,电池厂商为了利润偷工减料,没有充分验证就供货,还有为了拿补贴缺乏技术支撑匆忙上项目的行为,所以这些潜在问题也同样让消费者担心,买车更买的是一份踏实安心。
目前很多汽车厂商宣称新能源汽车后期保养成本低,的确新能源汽车比传统燃油车少了很多常规的构件,所以后期保养简单实惠。但是,在买车的时候厂家不会告诉你整部车电池的换电成本。如果是一部微型纯电动车,有可能后期换电的价格会比新车的价格还要贵。看到这,是不是吓的都要一哆嗦了。
2、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困境与出路在哪
走到今天居然还有人说‘共享单车失败’,失败乃成功之母……
关于贾跃亭,直到今天还说贾是诚信之心????
黑平井一夫、黑乔布斯、黑安倍、黑特姨(英国首相)、黑川普等,我们可以解释为他们为外国人……
X国新能源汽车开始60多家,搞得轰轰烈烈,好像世界NO.1,好像全世界围着X国转似的,再看看今天,仅存活了3家,凄凄凉凉,而且背后都能看到外国汽车技术的踪影,比如吉利,依靠的是沃尔沃的技术,投资了德国汽车巨头戴姆勒,有两点需要跟小白解释,第一技术在沃尔沃手中而不在吉利手中,所以话语权在沃尔沃手中,第二吉利仅是戴姆勒大股东,戴姆勒再强与吉利无关,吉利仅仅能因为戴姆勒业绩的好坏而影响投资盈亏而已,但目前戴姆勒正在转型中,至少数年内吉利的投资是亏损的(距离转型成功需要几年时间,经历几次失败目前都是未知数,可以参考微软索尼等转型成功的企业)…… …… …… …… 不要以为大股东有什么了不起的,别的不清楚,那阿里巴巴总该清楚,当年的大股东是软银(现在也是),二股东是雅虎,但阿里巴巴成功后,谁才是最大的获利者?是马云等公司经营管理人员,而非孙正义等投资商…… 所以吉利收购戴姆勒对于业绩上没有好处,但可以通过戴姆勒提高吉利在国内的名气短期内扩大销量(长期是福是祸还两说,毕竟吉利不等于戴姆勒,说穿了,这是吉利的一场豪赌,老百姓的话叫‘赔本赚吆喝’,关键是戴姆勒的名声能给吉利带来多大的好处)…… …… …… ……
…………………………………………………………………………………………………………
出路在哪里?这种问题谁知道,我们是凡人,又不是‘神’……
特斯拉也好,X国新能源汽车也罢,完全靠的是人际关系好,领先世界的新‘概念’,都是些不好好研究汽车,专门走’旁门左道‘的公司,这样的公司若能发展起来,若能长久,那才是’灾难‘……
…………………………………………………………………………………………………………
办企业要踏踏实实走正道,看看MAC、微软、GOOGLE、丰田、索尼等企业,辉煌时期也好,艰难时期也罢,最终总能走上‘正确的道路’,一步一个脚印,实实在在的搞科研,搞创新,开发出一个又一个领先于世界的产品或黑科技,一次次改变世界的未来…… 这才是‘良心企业’…… 这才是值得尊敬的企业……
整天搞论文、搞概念、做宣传、玩营销策略等…… 最核心的东西就是不肯搞,这是在经商?还是在投机????贾布斯的灭亡之路就是从‘七大生态圈’开始的,现在华为芯片又提出‘十’(把自己当‘架构’了吗?你是芯片,看看人家高通、INTEL等芯片公司,比如高通的骁龙845(定位多准,每一个被世界认可的产品都有自己的准确定位,而不是什么领域都涉及,别说十个方向,一万个方向又有毛用?比如索尼的IMX系列CMOS,苹果A处理器,三星小屏OLED面板,LG大屏OLED面板),在吹什么‘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之前,先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还记得微软转型失败时的战略是什么吗?“移动为先,云为先”(全面溃败,Windows phone也是节节败退),接下来微软成功的战略是‘一切以云为先’…… 微软的示例绝非特例,古今中外因贪多而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日本的全面战败(日本产品要横扫全球市场高中低所有领域,对于老人感觉那是日本最繁华的时代,但实际上却是日本70年里最失败的时代,表面的繁荣昌盛掩盖不住创新与研发的不顺科技的落后,最终日本企业在高中低所有领域全球市场全方面战败),而与日企形成鲜明对比,甚至讽刺的是美国乔布斯率领的MAC公司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崛起的,本来一提到‘工匠精神’大家就会想到日本,但那个20世纪80时代90年代,日本人早把‘工匠精神’抛诸脑后(被虚假的繁荣冲昏了头脑,自大、傲慢、无知、看不清现实),而乔布斯却在这种环境下将MAC公司打造成全球‘工匠精神’的代表企业(‘工匠精神’由美国取代了日本),在此基础上乔布斯开创了‘智能手机时代’),光伏企业倒闭潮、共享单车失败,新能源汽车弯道超车失败(新能源汽车现在是指谁?日本汽车?美国汽车?还是德国汽车?不仅仅是新能源,自动驾驶也一样,美日遥遥领先,别看日企每次反应都很慢,但实际在创新上却是世界一流的,日企反应慢是‘求稳’,小心谨慎的表现…… 实际上无论是新能源还是混动都有家企业领先于世界,那就是‘丰田’,自动驾驶技术目前GOOGLE最先进,问题是GOOGLE并非汽车企业(最先进的技术未必最适合汽车行业,因为GOOGLE不懂汽车,汽车才是根本,新能源也好自动驾驶也好只是辅助(如虎添翼),不要本末倒置))…… ……
3、新能源汽车消费升级下的悖论
目前的汽车市场正进入消费升级阶段,这是各厂商和各分析人士都会提到的话题。
按照消费经济学的普遍定义,消费升级一般是指消费者的消费理念正从价格驱动向体验驱动转变,人们乐于为更好的体验付费。
如果以这个意思去理解,那么新能源汽车市场应该是一片繁荣,毕竟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几乎都是以科技为主打,宣传的也是提供给消费者最贴心的用车体验。可事实并非如此。数据显示,2019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4.2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3%和4.0%。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汽车有智慧听到的解释是补贴退坡的影响。“新能源车比同级别燃油车贵几万块钱,补贴退坡以后,新能源汽车价格提高,影响了新能源车销量。”
这很奇怪,不是说好的,消费升级背景下,消费者不在乎价格了,更在乎体验,为什么总结起来还是价格的因素呢?
这是不是说明一个问题,所谓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升级,不过是新能源汽车生产厂商宣传的噱头而已,支撑他们产品销量的仍是政策补贴下的低售价。
这也能够理解了,当补贴退坡后,新能源汽车价格上涨,但相应优质体验却没能满足消费者需求,才是新能源汽车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
基于此,所以汽车有智慧在得知今年7月1日后新能源汽车补贴不会进一步退坡时,并不像其他舆论表现的那么乐观。因为补贴不退坡,就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对于政策的信赖性就会继续存在,就会继续在政策羽翼庇护下寻找生存机会。
可这样的方式是不对的。中国新能源技术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中国新能源汽车有能力去进入世界市场上参与竞争,现在国外汽车品牌来势汹汹,他们都是在市场竞争中摸爬滚打过来的,有着更从容的心理素质去应对。可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呢,现在就像是襁褓中的婴儿一样,只要一断奶,只会哇哇大哭,一点销量下滑的挫折都承担不了,又如何与别人抢饭吃。
有一首歌是这样写的,“风雨过后不一定有美好的天空,不是天晴就会有彩虹,所以你,总免不了,最初的一阵痛。”
现在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最需要的就是承受阵痛的能力,这样才能痛定思痛,促使企业加大创新力度,提升产品品质,加强市场开拓,共同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这就又回到了最初的话题,新能源汽车产品品质的提升会带来什么?汽车有智慧认为,这一定会带来真正的消费升级。对于消费者来说,消费升级意味着他们可以从高品质产品中获得最佳的情感体验。
所以说,消费升级的概念不存在“过去时”和“将来时”,一直都是“现在进行时”,消费者对于新的生活方式与新的情感体验的诉求从来都没有改变过。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而言,不必过分苛求其销量,行业内外更应关注的是产品的提升,企业更加需要的是对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新能源汽车企业需要将消费升级当做驱动力,站在消费者角度升级产品与服务,创造消费增量,才能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中美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困境比较,中国纯电动车困境解决之道在哪里?
电动汽车是 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电动汽车详细可分为三类:即仅以车载蓄电池(或电容)为动力源的纯电动 汽车,以多个车载动力源提供动力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截至**主要是指以内燃机及蓄电池)和以燃料电池为动力的燃料电池汽车。
经过**年的努力,特别是过去10多年国家汽车生产 和消费政策的调整,我国汽车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我国汽车工业发展为世界瞩目,但在传统燃油汽车领域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但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差距却没有 那么大。特别在电动汽车领域,我国企业在关键的电池技术上获得了突破,具备了率先启动产业化的条件,有实现跨越的机会。电动汽车为我国汽车产业缩短差距、实现跨越提供了难得的重大战略机遇。
我国电动汽车重大科技项目的研发开始于**年,经过两个**年计划的科技攻关以及奥运、世博、“十城千辆”示范平台的应用拉动,中国电动汽车从无到有,技术处于持续进步状态,建立起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动汽车全产业链技术体系。
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面,**年我国共生产了 83900辆新能源汽车,相比于**年的17533辆,增长近4倍。截至**已经建成了723座充电站,28000个充电桩。**年**月开始免征新能 源汽车的购置税,截至**月份,一共有将近4万辆新能源汽车享受了这个政策。中国的电动乘用车市场**年全年共销售54473辆,较**年同比增 长208.8%。如果增速不断上升,中国的电动汽车销量可能会超过美国。
据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现状调研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9版)显示,经过**年一剑的历程,我国的电动汽车已经开始从研究开发的阶段进入了产业化的阶段,冉冉升起的中国电动汽车产业正在呈现出蓬勃的生机。
5、天津新能源汽车面临怎样的困境?
天津市科委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该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3.85万辆,占全市机动车保有量的1.4%,仅2016年,各领域新能源汽车就新增2.46万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规划目标,到2020年,全市预计新能源汽车推广总量将超过17万辆。
天津市发改委有关分析认为,天津新能源汽车充电问题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仍存在较大缺口,尚不能满足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需要。日前,天津市发改委会等部门研究制定了《天津市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办法》,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到2020年,天津将建设各类充电桩超过9.2万个,力争达到15万个,可满足约16万辆车的新增充电需求。到2020年,在中心市区,环市四区和滨海新区的建成区,建设全面覆盖、密度较高的充电服务网络,基本建成平均服务半径为0.9公里的公用充电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在其他地区建成平均服务半径为3~5公里的公用充电基础设施网络体系。
此外,天津市新建住宅配建停车位须按照100%比例标准预留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安装条件(指电力容量预留以及电力管线预埋至停车位),并鼓励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和充电设施建设运营企业合作,按照一定比例建设充电设施。按照规划,新建的大于20000平方米的商场、宾馆、医院、办公楼等大型公共建筑配建停车场和社会公共停车场,具有充电设施的停车位应不少于总停车位的10%。
6、新能源商用车为何一直火不起来,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经济的快速发展,排放标准的日渐升级,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新能源商用车本来应该大行其道,可业内的人苦不堪言,虽然也能在路上看到不少这样的车子,然而依然不是主流,那么,新能源商用车到底怎么了呢?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家一直在大力推行新能源,主要是为了我国的环境着想,同时考虑到排放的问题,新能源也无疑是最佳的选择,然而现在的新能源商用车却陷入了困境,到底应该怎么破解这样的局面?这种车要如何更好地走下去呢?
我国的新能源商用车从2009年就开始发展了,而有关部门当时也做好了全面的计划,准备用三年左右的时间来发展,他们会通过财政策的补贴,每年发展十个城市,而每个城市会推出一千辆的新能源汽车。政策的补贴确实让车的销量增加不少,相比传统的燃油车,新能源车的成本高出很多,然而从去年开始,补贴退坡了将近60%,而今年又再次退坡60%,要是按照这样的情况来看,明年有可能会取消补贴的政策。
虽然现在的新能源商用车成本价格有所下降,但政策的重大变化让消费者没办法接受,此前大家之所以会选择这种车,是因为在补贴后的终端价格降低了很多,但补贴退坡了,用户们自然不愿意花钱来购买,如果要是按照2017年的价格来算的话,一辆电动轻卡平均要亏四五万,所以新能源商用车的行业内出现了有车不造的奇怪现象。
除了成本上的原因外,产品的质量也是决定新能源商用车是否可以顺利走下去的重要原因,此前由于政策的补贴,出现了一些骗保的企业,有些企业完全是为了获取补贴,根本没有在意过车的质量,所以市场上出现了大量低质量的产品,而此类的车在零部件上也没有统一的标准,车辆想要维修的话,很难找到相关的配件,为此想要续命也是很难的。
电动卡车的电池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因为电机控制系统跟车的系统是有很大联系的,而更换电池的费用又很高,所以很难让消费者们接受。想要破解这样的局面,必须要从客户的使用成本上降低,尤其是那些核心部件的生产厂家,应该尽快制定出相关的行业标准,只有实现了标准化,才可以规模化的生厂。
新能源商用车为何不愠不火?是太贵了还是不好用?内行人倒出苦水,目前这个行业还是处在发展中,显而易见还不够成熟,对于车主而言,成本也确实较高,有着稳定的传统汽车,一般也不会变化,所以,还是要看未来的发展吧。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呢?
7、寒冷天气让新能源汽车陷入困境,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时至今日天气是越来越冷,尤其是在北方,很多人都穿上了羽绒服,天气的变冷必然会对我们的生活带来影响,就日常出行来说,天气不冷的时候,我们可以骑电动车自行车上下班,但天气冷了之后肯定就要开车上下班了,不过在这个寒冷的冬季,新能源车主的日子却不如燃油车主过的舒坦,甚至一些新能源车主看到自己车辆的冬季表现有些崩溃。
小编的楼下邻居今年5月买了一辆新能源汽车,夏天那会听他说充满电能跑200公里,但是自从进入冬季后,据他说续航里程数一次不如一次,现在充满电跑100公里都是个问题,这还是说在不开空调的情况下,如果开空调行驶,续航里程能少到让你难以想象,车主看着燃油车开着空调在惬意的行驶,自己在车内却只能瑟瑟发抖。
新能源汽车在冬季续航里程大大下降,其实原因大家都知道心知肚明,因为新能源汽车上都采用的是锂电池,而锂电池最大的缺点就是怕冷,冬季来临后,锂电池的性能明显下降,也让车主们跟着遭罪。可能说新能源汽车在日常要比燃油车在经济方面要节省那么一点点,但在节省的同时却也阉割车主们的用车感受。
天气骤然变冷,让新能源车主倍感郁闷,开车不敢开空调,还不敢出远门,就连平常出门心里都得笼罩上随时没电的阴影,而还有最关键是,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充电时间也变得越来越慢越来越长,不少车主看到这一状况抱怨半天:我买的不是车,而是电动爹!
既然新能源汽车的表现这么不如人意,那为什么还有人不断在购买呢?其实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反差现象,完全离不开车企们的"功劳"。在如今倡导节能环保的大局势下,各个车企都想在新能源领域分得一份羹,于是就上演了续标续航里程数的问题,但消费者们并不懂这里面的水有多深,只有买到手后才能发觉自己被骗了,不过此时也为时过晚!
天气骤然变冷,新能源车主上了愁,车主:我买的不是车是电动爹!当然也有新能源车主表示,新能源汽车作为一个时代的新产物,我们就应该对它在发展中给予所包容和理解。这或许是我们消费者善意的一面,但这并不能成为车企欺骗我们消费者的借口,兔子急了都敢要人,同样我们消费者的忍耐度也是非常有限,如果一个车企只会耍小聪明糊弄消费者,那么到最后吃亏的必然还是自己。不知您对新能源汽车还有没有不同的看法和想法?
8、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有什么困难,为什么还没有普及?
据善林金融大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摇号已经供不应求,只是目前来说新能源汽车占比不高,很多人不了解。充电不方便是一个阻碍发展的原因,但是在北京等一线城市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也已经在普及的过程中了。
9、汽车行业面临的困境?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近日所公布的数据显示,我们中国1月份乘用车销量为202.11万辆,比往年同期下降17.71%,比上个月降幅进一步扩大达到了环比下降9.5%的比例,2019年1月份汽车销量237万辆,同比下降15.8%,创下了近6年来乘用车的新低,可以看出中国汽车行业已经进入了一个低谷阶段
但是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之下,新能源汽车的销售情况却截然相反,呈现出了上扬的趋势,可以说2019年恰恰是新能源汽车的一个大机会,在主线城市都开始限行限购的时候,唯独不受限制的新能源汽车只能是许多家庭的唯一选择
而国家为了拯救低迷的车市已经确定会推出新一轮的汽车下乡政策,刺激消费,但是如今的农村基本上也已经是人手一台汽车了,即便是有汽车下乡的补贴政策,主张省吃俭用的农村居民是否会换掉前几年刚买的车呢?这是个未知数
如今的汽车下乡政策依然能刺激汽车消费是没错,但是效果远远没有09年第一次出台政策的时候好了,虽然比起10年前中国的人均收入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购车也趋于理性,回归耐用、实惠、省油的本质,一些空有其表的车型将不再会受到青睐
倒是新能源汽车在双重补贴下可能会引起新一轮的销量爆发,19年是汽车行业的寒冬,又何尝不是汽车企业的机遇?如何在逆境中求生存,除了提升产品质量获得消费者市场的认可别无他法,否则再下个汽车销售寒冬又有哪个消费者愿意来为你的烂质量买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