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家对充电车辆操作人员有没有法律法规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机动车是指由动力装置驱动或牵引、在道路上行驶的、供乘用或(和)运送物品或进行专项作业的轮式车辆,包括汽车及汽车列车、摩托车及轻便摩托车、拖拉机运输机组、轮式专用机械车和挂车等,但不包括任何在轨道上运行的车辆。非机动车是指以人力或者畜力为驱动,上道路行驶的交通工具,以及虽有动力装置驱动但设计最高时速、空车质量、外形尺寸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电动自行车等交通工具。通常将非机动车分为自行车、三轮车、电动自行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和畜力车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将电动自行车纳入非机动车管理的范围,并对其种类登记、道路行使速度作了明确规定。电动自行车在非机动车道行使。
此外,已经有不少业内专家呼吁,低速电动车技术正在逐渐成熟,应当正视市场需求,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尽快制定完善的准入标准、法律体系,加以规范和引导低速电动车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同时,山东省作为全国最大的低速电动车产销地,省汽车行业协会已向国家递交《关于支持低速电动车产业发展的报告》,建议出台对低速电动车分类管理的法规和行业准入及产品标准。对此,我们将拭目以待。
2、电动汽车充电电压是多少
目前国产电动汽车和充电桩都是要按照国标来生产的。也就是车与桩要匹配。
根据国标规定,充电桩是分为交流桩(慢充桩)和直流桩(快充桩)两种,其中交流桩输入与输出电压都是交流电220V,直流桩输入电源是380V交流电,但输出是直流电200-700V之间,可适应小型电动汽车、中巴、大巴车等不同电压等级的电动汽车充电要求。具体可参考相关国标。供参考。
3、电动汽车都有哪几种充电方式
电动汽车常见的充电方式主要有:公共充电、家庭充电
公共充电:一般是指在公共充电桩(站)进行充电,这些一般都是直流快速充电,是充电速度最快的充电方式,但是对于电动汽车电池危害有点大,安装国家电网流程比较繁琐。有些停车场中,安装有立柱式立柱式充电桩或者壁挂式充电桩,这些基本上都是交流慢速充电居多,也是目前使用最多的一种充电方式。
家庭充电:主要是指使用普乐固家用便捷式充电枪进行充电,这款家用便捷式充电枪,可以直接插入220V家用电插头上进行充电,充完后可直接放入后备箱中,等待下次充电使用。当然,有很多拥有停车位的车主,都选择安装普乐固立柱式充电桩或者壁挂式充电桩进行充电,可即插即充、可刷卡充电、可刷卡付费充电等充电方式。
4、DB34 T 5075-2017 电动汽车充电站及充电桩技术标准
“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1912年锂金属电池最早由Gilbert N. Lewis提出并研究。20世纪70年代时,M. S. Whittingham提出并开始研究锂离子电池。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使得锂金属的加工、保存、使用,对环境要求非常高。所以,锂电池长期没有得到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锂电池已经成为了主流。锂电池大致可分为两类:锂金属电池和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不含有金属态的锂,并且是可以充电的。可充电电池的第五代产品锂金属电池在1996年诞生,其安全性、比容量、自放电率和性能价格比均优于锂离子电池。由于其自身的高技术要求限制,现在只有少数几个国家的公司在生产这种锂金属电池。
5、1.问:我国电动汽车充电接口标准是怎样的?
如果电动汽车充电口是符合国标要求的,则可分为慢充口和快充口两种形式,是不一样的,其中慢充口是7孔触点,快充口是9孔触点的,详细请参见充电桩国标。当然如果是不同国家的电动汽车充电口标准也是不一样的。
6、还想随时充电?有序充电才是未来的新方式
对于新能源车来说,续航里程是大多数消费者所关注的部分。行业的政策补贴和扶持,让电池技术、电池密度的发展突飞猛进,站在产品的角度为消费者解决了续航距离的刚性需求。只是,单靠在电池容量方面下功夫,也难以掩盖政策层面的不足之处。
新能源补贴从2017年开始按照规划实施退坡,并且在2019年地方补贴转为支持充电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伴随着新能源车销量的提升,大幅增长的充电负荷是否会对电网构成冲击便成为行业人士所关注的焦点。而近段时间,有序充电的概念被提出。那么,究竟什么是有序充电?又是通过哪些技术手段来实现充电的有序化?
在我们的理解之中,充电有序应该指的是一辆接着一辆,排好队等着为自己的纯电动车充电。实际上所谓的有序充电,便是通过经济和技术措施的引导,对电网负荷进行调整,减少发电装机容量的建设,保证了电动汽车与电网的协调互动发展。满足消费者用车需求,也适应其充电需求。简单来说,就是电网需要削峰时,电动汽车和充换电站就减少用电量,需要填谷时就增加用电量。
与之比较的,是我们如今可以随时使用的无序充电方式。作为使用者,可以按照自己的时间和地点的安排,找到充电桩进行电量的补充,解决自己的续航焦虑。典型的使用方式,就是笔者此前提出的“碎片化式充电”。而这样的充电方式,着实是方便了使用者同时也解决续航带来的焦虑和困扰,对于没有家用充电桩的新能源车主来说还是颇为方便。
按照行业人士的说法,在北京地区,大部分新能源车用户是在回家后便对车辆进行充电,时间集中在晚上18时和次日早上11时,高峰期在晚上20时。和普通居民用电高负荷期有着85%的时间重合率。倘若维持现有的方式使用,就需要为供电网络进行扩容改造,单就北京地区而言,改造投资额将高达64亿元。
这样听起来,跟我们很多年就知晓的错峰用电似乎没有太大差异。其实最核心的差异就在,错峰用电是需要利用行政性手段进行调控,而有序充电则是利用低价、补贴等形式引导用户自行调节。
其中,用户自行调节则需要利用虚拟电厂的技术。虚拟电厂,顾名思义是虚拟的,便不是真的能产生电量。这项技术其实指的是商业楼宇、充电桩等用户的负荷调节能力。负荷调节会在电网发生负荷紧张时,由供电部门通过指令,让充电桩降低输出功率,进行削峰填谷的调节。
当下的上海,已经打造出一套虚拟电厂的体系,利用政府的市级平台、负荷集成商平台和用户作为整套系统。当需要调节时,市级平台将需求信息发送到负荷集成商,然后负荷集成商平台向手里的闲散用户资源发起邀约。
竞价投标所竞的其实是补贴价格,哪家用户的补贴价低,集成商平台便会选择哪家用户。而通过提前量技术,提高用户的反应效率。简单来说,假设虚拟发电的补贴为2元/kwh,30分钟内开始虚拟发电能获得4倍补贴,30分钟-2小时内为2.5倍补贴等等。那么,能在30分钟内根据指令调控用电量的用户,便能获得8元/kwh的补贴,如此类推。
在补贴退坡之后,消费者最直观的感受可能是车价的上浮,但其实补贴往基础建设的方向聚拢,以及进行对有序充电的补充,改善新能源车主们的用车环境,提升用车的便捷性。鉴于新能源车的特殊性,每次充电的时间并都不如燃油车般快速,因此缩减新能源车数量与充电桩数量之间的差距,有其必要性的考虑。但充电桩数量不能过度发展,利用补贴、低充电成本吸引消费者,自行调整充电的时间,由“市场的手”来进行调节,对新能源车主、对供电网络都是利大于弊。
(文章配图来源网络,侵删)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目前在直流充电标准上有哪些国际标准
电动汽车充电桩目前存在的五种标准电动汽车充电桩的补贴标准政府在慢慢的落实,所以大家对于充电桩设备也在关注,但是市面上面的还没有同意的充电设施通讯标准,不过在未来的话,中国电动汽车会采用相同的交流慢速充电和直流快速充电系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