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下发展电动汽车的背景是什么为什么个个国家都在研究电动汽车?
你好,新能源汽车中,电动汽车最简单,相对成本低。所以都去研究。主要是全球的石油资源匮乏,要转型
2、新能源汽车产业现状及其发展
<
3、董修惠:新能源是发展重点,未来3年超过三分之一是电动汽车!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5月汽车产销量环比增长4%和5.9%,同比增长18.2%和14.5%,增幅比上个月分别扩大15.9和10.1个百分点,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快速回暖,一汽-大众将进行全面改革,面对新的行业趋势和用户消费习惯,新能源、新模式等成为投资的重点,一汽-大众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董修惠这样表示。
计划未来三年推出30多款新车型
从去年开始,一汽-大众领导人董修惠公布战略布局,关于一汽-大众将全球投放的电动车,2020年一汽-大众将有一款重磅电动车产品会在全球上市,董修惠表示只有技术上做到全球领军,才能通过这种创新吸引消费者,一汽-大众计划未来三年预计推出30多款新车型,其中超过三分之一将是电动汽车,董修惠称上述推新计划是确保积蓄力量以在中国市场取得突破计划中的一部分。
推动企业实现绿色发展
一汽-大众轿车的工厂是全国首批绿色工厂之一,从工厂规划到新增或改造项目中,一汽-大众轿车都围绕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和清洁生产水平,推动绿色产品和绿色工厂全面发展,在产品研发上,一汽-大众已经向市场投放了高尔夫纯电动、宝来纯电动、迈腾PHEV以及TAYRON PHEV等新能源车型,此外,一汽-大众正向时尚和现代元素的路线发展,满足近期电动车产品规划需求,除此之外,在今后的发展中,一汽-大众将加大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和推广力度,推动企业实现绿色发展。
董修惠家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汽车产业都受到重创,而中国汽车市场已经最早开始加速回暖,再加上一汽-大众基础雄厚,制造业产业链完整,这些都让一汽-大众对中国市场更增添了信心,而近年来新能源对吸引消费者的力度不断加大,国家等一系列政策的推出,更加优化了营商环境,为一汽-大众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基础和条件。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为什么我国的电动汽车产业仍然是一个薄弱的环节?
一是电动汽车各参与方的利益分配问题。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涉及到汽车消费者、汽车制造商、电池制造商和电力供应商各参与方的利益之争,由于各参与方之间缺乏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电动汽车产业健康发展。首先,电网公司与汽车企业在充换电站的建设上存在争论。优先发展纯电动车,然后配套建设充电站;还是先把配套充电站建好,以吸引用户购买纯电动车。这个问题就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使得目前充电站建设较为滞后,一定程度上导致纯电动车产业停步不前。其次,汽车企业与电网存在电池运营模式之争。电网公司主推“换电”模式,汽车企业更乐意推“充电”模式。电力企业和汽车企业到目前为止很难取得共识,两者需要重新划分利益。此外,要想私人购买电动汽车成为可能,必须要在消费者居住地建立充电设施,充电便利与否直接影响着车辆的使用。然而,自用充电桩安装严重受阻于小区物业。据统计,去年北京市个人消费者所建的充电桩虽然只有1600多个,却涉及1300多家物业公司,几乎每建一个私人充电桩都要和一家新的物业去谈,情况纷繁复杂。这样的情况也不利于私人购买电动汽车。
二是电动汽车价格偏高,充换电设施建设与管理不完善。目前,虽然我国已经有几千辆电动汽车开展了示范运行,长安、奇瑞和比亚迪(58.75, 0.60, 1.03%)生产的混合动力轿车也已上市销售,但与形成产业发展所需的初始规模相比,现在的生产规模仍然很小,造成电动汽车的价格偏高,在不考虑国家财政补贴的情况下,对用户缺乏足够的吸引力。而且,与传统汽车加油的时间相比,发达的充换电服务网络设施基础建设是电动汽车推广应用的基本保证。目前,我国充换电设施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离电动汽车行业规模发展所要求的充电设施数量有着较大的差距。有数据表明,截至2014年,我国新能源(19.70, -0.93, -4.51%)乘用车保有量已经接近12万辆,但建成的充电桩仅有3万多个。充换电设施的不完善是阻碍电动汽车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三是电动汽车运营的商业模式不成熟。我国电动汽车现有商业模式有:融资租赁模式、定向购买模式、租赁与换电模式等。在当前的电动汽车商业模式中没有系统考虑各参与方行为及交互作用对产业链的影响,缺乏对适合我国电动汽车商业模式的深入量化研究,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电动汽车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四是电动汽车行业的标准缺失及不统一问题。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涉及到汽车消费者、汽车制造商、电池运营商和电力供应商等多个方面,行业标准迟迟难以统一,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电动汽车的推广。电动汽车相关的技术标准、整车标准、零部件标准、电池标准、充电设施标准等,应该是一个完整的标准体系。由于没有具体的国家标准,汽车研发企业没有一个可遵循的操作规范,导致目前参与的企业基本上是自行其是,这非常不利于电动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标准不统一还可能会造成消费者极大的困惑和不满,进而影响整个电动汽车产业的商业化道路。因此,为了促进我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应该尽快制定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和电动汽车行业的国家标准。
5、梧州市绿牌电动车还能开吗?
还可以开,不过现在是过渡期,你有空就去更换一下吧。
6、怎么加入电动汽车行业?
如果你掌握电路知识,就没什么可担心的,有基础了去接受新知识就容易些,按你的条件,还应该去学习机械知识,了解动力是如何产生、传递、输出的等等(电动汽车都有动力问题),多一技在手就不担心没饭吃了;
其实,至少在你的前半生里,还会看到现在的汽车满街跑的;
7、电池供应“瓶颈”正成为电动汽车制造商的新难题
本报记者 金晓宇
每隔一段时间,因电池供应不足而引发的电动车停产风波便会“周期性”发作。而这,正成为传统车企向“电动化”加速转型过程中一时间难以摆脱的阴云。
昨日,奥迪官方新闻发言人向彭博新闻社证实,由于动力电池供应不足,奥迪不得不暂停了其首款纯电动车型e-tron的生产。奥迪位于比利时布鲁塞尔工厂的生产线已于上周四停产,停产期接近一周,预计有望于本周二恢复生产。
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奥迪在全球范围内共交付了2.6万辆纯电动车型e-tron。而这款车型在刚刚上市之时,就因为电池的供应问题而产能受限,导致率先上市的欧洲地区的新车交付时间一拖再拖。
除了生产奥迪品牌的首款纯电动车型e-tron外,布鲁塞尔工厂还将生产去年底在洛杉矶车展上亮相的两款e-tron家族新成员——奥迪e-tronSportback和奥迪e-tron GT。这两款续航里程超过400公里的风格各异的纯电动车,按照计划,它们都将在2020年内正式推向市场。
而如果电动供应不足的问题再次发生,那这些新车型的交付时间表也难以按计划推进。
据《汽车周刊》网站报道,奥迪e-tron系列电动车的锂电池供应商,为韩国的LG Chem公司。为了抢占欧洲的电动车市场,LG Chem已经耗资约16亿美元在波兰首都华沙附近建设了电池工厂。但是,这仍然无法满足日益膨胀的市场需求。波兰工厂生产的锂离子动力电池,除了供应奥迪外,还供应捷豹路虎、梅赛德斯-奔驰等其它豪华品牌。
而这,也埋下了一连串的“隐患”。
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就在奥迪暂时停产e-tron的一周多前,英国的豪华品牌捷豹路虎也遭遇了停产的尴尬。同样由于LG Chem动力电池的供应不足,路虎品牌不得不暂时中断了其纯电动轿跑SUV I-PACE的生产。这款车型的生产地奥地利格拉茨工厂受到影响,停产周期同样为一周。
显然,奥迪并不是唯一的面临电池供应困境的电动汽车生产商,整个产业链上的整车生产企业都在“同一条船上”。而被迫停产,就像一个不知何时会发作的“慢性病”,时时有可能被上游的动力电池生产企业触发。
而一些意识到这一潜在隐患的车企,已经开始了未雨绸缪的布局。其中,最重要的举措,便是自建电池工厂,自己掌握供应链的主动权,减少对外界的依赖性。当然,自建电池工厂的投资额十分巨大,需要企业有长期战略投资的魄力,并笃定电动车爆发的时代定会到来。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