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动新能源 > 胜势新能源汽车

胜势新能源汽车

发布时间:2021-10-30 21:12:46

1、电动车的市场格局一定会改写 不要高看特斯拉也不要低估大众们

不要沾沾自喜,中国电动车仅取得了一城一池的收获?。在逐步向市场化过渡的阶段,潜在的风险和挑战越来越大了,机会的时间窗口越来越小了。我们一定要对自己有个清醒的认知定位,力争能从先发优势转换成持续胜势。

特斯拉带给汽车行业很多颠覆,在电动车的领先战略让其阶段性优于奔驰,宝马,大众等企业当前的市场表现。大众,奔驰等已经发布了雄心勃勃的电动计划,并处于了发力的前夜。全球和中国的电动车竞争,还要且行且看。

对于拥有庞大燃油用户群体的大众,奔驰,宝马来说,全面的电动计划落地时会对当前格局带去摧枯拉朽的改变。尤其在中国市场,未来的电动车格局将会重新续写,远不是当前。特斯拉在中国市场已然发力,大众的布局同样紧锣密鼓,在中国拥有广大用户基础的大众完全可以后发先至 。

很多中国的合资汽车企业都拥有着多渠道,多平台,广用户的基础,他们启动电动车计划对车市的影响是饱和打击式的。很多新能源企业采取了直营渠道模式,对后来者节约了成本和保证了用户服务质量。但对于已经拥有广覆盖的传统汽车企业,已过了投资阶段的渠道不是负担而是财富。

世界和中国电动车的竞争还远远没有开始,当大众,奔驰,宝马等躬身入局,经过几轮厮杀后才会初现端倪。我们目前看到的中国汽车品牌,初期是比亚迪的领先战略,其次是蔚来,小鹏,威马的新势力崛起,目前广汽,上汽,吉利等已将平台化的优势慢慢发挥出来。

看世界电动车的竞争局也是如此,从特斯拉的领先战略正进入大众,奔驰等传统车企的全面入局阶段。当每个平台产品布局每个细分市场时,当充电和服务便利得到全面跟进时,强势的合资品牌未来在电动车市场的影响可想而知。诚如当初的SUV市场,中国汽车品牌有了先发优势,在这几年充分竞争的阶段,能不能将先发优势转换成持续胜势却不得而知。

潜在的风险和挑战越来越大了,机会的时间窗口越来越小了。对中国电动车一城一池的获取不要沾沾自喜,看着电动车当前的销量和排名可以有丝毫松懈,市场化过程中的切肤之痛还没有过去。多储备几代马革裹尸演变成爆款的车型,彻底树立互联网思维黏住宝贵的用户资源。更核心的是对自己要有个清楚的认知定位,我们不是强大而依然是薄弱,强势对手已在市场逐步成熟的当下,做好了每个细分市场布局的准备。

没有什么退路,义无反顾向前,学当前的伟大胜利,从中获取伟大精神财富,在市场竞争中不断进步。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红旗全新旗舰SUV已有实车到店,气场足配色年轻,体格不输宝马X7

一汽红旗作为顶着无数光环和荣耀的自主品牌,其自身仿佛就是个始终不会缺乏流量的ID!即便是在早几年中所历经的沉沦,也能让多数国人选择静候红旗品牌的强势归来。好在,在红旗近几年的一系列努力之下,外界的这份期许终于被红旗转化为胜势。并且,红旗在带来了全新旗舰型轿车H9之后,也没有选择暂缓拓进的步伐。这不,全新旗舰型全尺寸SUV红旗E-HS9,也将正式登入市场销售

得益于红旗E-HS9已在不久前开启了盲订;近日已有网友在本地体验中心内拍到了它的实车身影。究竟它的到来,还能否对红旗的品牌提升带来助力呢?一起来看看吧。

从外观上看,由于现今红旗所秉持的是“中国式新高尚精致主义”的理念以及“尚·致·意”的设计哲学。因此,我们从红旗E-HS9的前脸之上,可以看到那硕大的直瀑式密闭格栅、分体式大灯以及极具红旗特色的红色立标。其整体前脸所展现出的庄重氛围、时尚气息以及大气质感,确实也和品牌秉持的理念和设计语言相符。

车侧一面,线条铺陈虽较为繁多,却似乎不会显得拖沓;反而在营造出动感气息的同时,也不忘拉伸其流畅的身姿。此外,亮青色的涂装,也最大程度地迎合了当下的年轻化购车浪潮。

车尾部分,宽大的形体结构中,包含了延展到侧身并显现镰刀走向的贯穿式尾灯,以及大量的镀铬元素;使之在强调时尚气息的同时,也没有忘记旗舰型SUV必备的精致质感。此外,层次鲜明的后包围和双边排气挂件的加持,也让它虽为新能源产品,却也有着不俗的运动气场。

内饰部分,时下流行的大尺寸智联屏组合自然不会少;且在触控式的中控面板加持下,还能将这份科技氛围升华。并且,用料丰富的E-HS9,不仅用上了大量真皮材质,还会有纹木饰板点缀;就连电子档杆也是由水晶质地包裹而成,其档次与质感,也随之提升了多个层级。

车身尺寸方面,5209/2010/1731mm的长宽高和3110mm的轴距;仅从参数上看,其体格上那是完全不会逊色于宝马X7的存在;也算是坐实了其全尺寸SUV的身份属性。另外,从图中可以看出,其四座版本车型的后排,既有显现尊贵格调的中央控制隔断,还会分别加入多媒体液晶显示屏。

至于动力部分,红旗E-HS9全系均为前、后电动机驱动;但与此同时,会提供出低/高两种功率版本可选。其低功率版本前后电机的最大功率均为160kW(218Ps),峰值扭矩均为350N·m;续航里程为460km。而高功率版本的前置电机最大功率160kW(218Ps),峰值扭矩350N·m,后置电机最大功率为245kW(333Ps),峰值扭矩为450N·m;续航里程则为510km;并且,有消息指出,其高功率版本或将拥有着不到4秒破百的能力。

整体看来,红旗E-HS9的颜值、体格、内部的豪华程度以及动力,在理念和完成度方面,确实有着非常独到的见解。如果未来能带来足够惊喜的价格,要想以一款旗舰型全尺寸SUV的身份拿下爆款,似乎也不是不可能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北汽银翔“蝶变”背后,是一座城的转型升级

每次到重庆,都能感受到那种“找不到出口”的变化。鳞次栉比的大厦,在夜晚中显现出不输于上海的魔幻,甚至有种过于立体的迷离感。而这座城市的表象背后,透出别样的气质。

去年4月底,汽车公社曾经在重庆调查本地汽车产业的现状,并且撰写了一组封面故事《重庆告别“底特律”》。当时我们看到,汽车产业那些雄伟计划正在面对市场变化带来的淘汰和清洗。

时隔一年,随着近日北汽银翔司法重整的重新唤醒,我们突然间发现,重庆在悄无声息中发生着裂变。而且,这次重组还是重庆汽车产业升级的试点改革样本,因为重组后以重庆市和合川区政府为代表的国资系统将成为北汽银翔股东之一。

而且,北汽银翔司法重整的“混改样板”,不仅仅在于这家公司能否起死回生,还涉及到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以点带面,探索有潜力企业的转型发展新路径,盘活产业链资源,来下一盘更大的棋。

换句话说,就是去年重庆印发《关于加快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力求以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为主线,推动重庆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巩固重庆汽车产业在全国领先地位“路线图”的落地。这让我们重新思考,重庆汽车产业正在经历怎样的“蝶变”?

曾经的暗殇和狂潮掠过后的一地鸡毛,正在“浴火重生”。而重庆当下如何用突破和变革拥抱未来?当时我们调查的北汽银翔所在的合川区,作为西部重要汽车产业名城、重庆第二大汽车产业基地,又在如何实现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

跃迁之路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要知道,重庆这座“中国底特律”,汽车行业和这座城市的深度绑定,让重庆过去一度创造辉煌。

五年前,重庆以汽车产量260.93万辆,力压上海243万辆,夺得全国省市产量冠军,零部件工厂几乎以“一个月一家新工厂”频率落成。到2016年,重庆市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形成“1+8+1000”的产业格局,而且,当年重庆汽车产量达到316万辆,产值5400亿元,同比增长11.4%,重庆汽车零部件本地化配套率达到80%,成为重庆经济的“压舱石”。

可以说,这一块造车的热土,有极具吸引力的招商引资政策和配套条件,有西南地区广大低线市场对汽车的需求和渴望,有着“天时、地利、人和”。不过,从2018年开始,在重庆工业“6+1”支柱行业中,汽车制造业下降17.3%,是七个产业中唯一出现下滑的板块。而汽车工业的相对低迷,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重庆整体工业的发展进程。

那么,2018年GDP突破2万亿元的重庆,汽车行业为什么一度落后了?

实际上,2019年重庆的GDP继续提升到了23605亿元,且随着“一带一路”的实施,重庆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开通陆海新通道,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和贸易往来增多,光是2019年净出口额就达到1633.06亿元,远超广州的1113亿元。

攻守转换之间,汽车行业为成长需要付出相应的代价,面临艰难的抉择和更深度的思考,需要再次重新定位,开始第二次痛苦的裂变。

观念的藩篱需要打破,抱残守缺当然不合时宜。根据记者了解到的相关规划,重庆正处于实施中的2019~2021年产业重塑期,也就是说要通过重构现有汽车产业结构,完成优化发展方向和战略布局。公社去年的调查,展现的正是这种转型阵痛期特有的现象。

现在,重庆要成为成渝地区汽车产业全面转型、构建开发生态经济圈的新标杆,加快推动汽摩产业的迭代升级。作为重庆第二大汽车生产基地,也就是公社去年调查的北汽银翔的所在地,合川区正在力争经过十年左右的持续培育和转型,打造千亿级产值规模的汽车产业新集群。也就是说,经过三年的产业培育期,合川要在2026~2030年达到产业蝶变,汽车工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

合川的全新规划也让我们看到,以近期的北汽银翔的司法重整为标志,重庆市和合川区致力于重新调整产业结构、打造全新产业链。这个愿景很理想,但是实施起来并不轻松,很大程度上需要颠覆性的创新。但成长中的重庆做好准备了吗?

破茧化蝶

面对重庆的未来,我们更关心的问题是下一阶段的竞争方向在哪里?

我们会问,从外部环境角度看,重庆制造业本身虽然在西部地区处于领先地位,拥有包含汽车整车生产企业41家、上千家配套企业为支撑的“1+10+1000”产业集群(拥有规上企业971户),汽车整车综合生产能力达400万辆/年,但又该怎么推动重庆汽车产业的“智造”升级?有哪些优势劣势?有什么具体动作?

而从产业链角度来看,重庆具备乘用车、商用车、专用车等较为齐全的产品谱系,具备发动机、变速器、制动系统、转向系统、车桥、内饰系统、空调等各大总成完整的供应体系,这无疑是相当完备的基础,也是优势。优势如何化为胜势?

《国家的权重》中讲到,一个国家很重要的权重在于“争取发展空间”。因为,世界各国一直在争夺的,其实就是先进的生产力,而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国家工业化”的过程。中国走完这个过程整整花了70年,才建成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产业链。

同样,一个省或者直辖市,也同样要发展先进生产力。一条产业链的兴旺,可以激活一座城市的活力,集群效应带来人、物、财的集中,推动一个地区进入成长的快车道。这个过程很漫长,伴随着破茧重生、凤凰涅槃的痛苦。不过,这也是成就伟大的必要积累。

城市和产业的紧密结合,近年来也在神州大地上演绎着。最著名的就是特斯拉落户上海,开启了新能源领域的巨大“鲇鱼效应”。而合肥投资蔚来,“最牛投资机构”更是为人所津津乐道。为什么?一家企业可以带活一条产业链,这是根本。

当今世界,世界经济贸易出现了新的格局。在打造全球性产品的过程中,要靠什么呢?能够在产业链上形成标准,在供应链上掌控纽带,在价值链上掌控资源优化配置的枢纽。谁掌握这“三链”,谁就是世界性大集团的龙头。

所以,从重庆的现实看,北汽银翔的重整就是一个很好的契机。除了因为这家企业有拯救的价值,还因为放在全球格局情形下看,也是“整合三链”的需要。无疑,北汽银翔实质性的混改在重庆和合川区政府以及北汽集团的主导下徐徐展开,并不是巧合。

我们看到,从签订推进北汽银翔战略重组的协议,经过重庆市、区两级政府一年的幕后工作,新公司从今年的8月1日开始复工复产,目前已顺利复工2个多月,逐渐恢复了冲压、焊装、涂装、总装的生产计划,目前保供应、稳就业、提信心三个层面有了明显改善。

下一步,北汽银翔将召开第一次债权人大会,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提振债权人及社会各界对北汽银翔的重组信心。据悉,2020年年底前将完成北汽银翔重组。

不仅如此,2021 年,合川区预计汽车产业总产值要在2020年的基础上再次提升,通过优化整车、零部件、后市场领域的战略布局,破除当前产业转型僵局。通过北汽银翔的资本重组和产品升级,恢复正常产能达到20万辆。

此外,就在10月下旬的第三届中国汽车安全与召回技术论坛上,重庆市合川区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三方签订了《国家自动驾驶场景测试与安全仿真中心项目合作协议》建立了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完善了汽车研发能力,也将切实提升区内汽车产业活力。

?

合川还有更多的“后招”。未来,合川区还将在现有车型上拓展包括新能源(含PHEV 和 HEV)、多用途SUV和皮卡车型在内的多产品整车生产能力,同时,在智能网联汽车的“产学研用”上有所建树。

就像我之前文章中常用的一句话,“但凡杀不死我的,终将使我更强大。”北汽银翔的重组仅仅是开始,经历风雨,方能见彩虹。而合川区的规划也是重庆这座城市在新时代“蝶变”的缩影。面对新能源、智能网联,“新四化”的未来,重庆似乎正在说,“我阔以”。

文/卫金桥

---------------------------------------------------------------------------

【微信搜索“汽车公社”、“一句话点评”关注微信公众号,或登录《每日汽车》新闻网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南北大众ID.4双车杀到 改变玩法还是被带节奏?

如果说中国哪个城市的气质与新能源车最符合,我想毫无疑问就是深圳。作为中国创新之都、科技之都,深圳的活力、科技感加上限牌,很容易让将其与新能源车联系起来。

所以,对于大众选择在深圳发布 一汽-大众ID.4 CROZZ和上汽大众ID.4X我毫不意外。唯一令人意外的就是,中国ID.系列首发竟然不是ID.3,而是ID.4 CROZZ与ID.4X 两款SUV车型。

不得不说,不愧是大众,太懂中国市场。

随着ID.4 CROZZ和ID.4X的正式亮相,大众也成为了中国合资车企之中首个推出采用全新纯电平台纯电车的品牌。同时大众也将加速MEB平台产品的落地,接下来三年内计划推出8款ID.系列车型,到2025年大众将在中国推出15款MEB平台的大众品牌车型,年销量达150万辆,将大众打造出中国新能源车市场首选品牌。

目前,ID.4 CROZZ和ID.4X已经进入量产状态,并且已经开启了预订,其补贴后售价将在25万以下,目标瞄准Model Y。而新车预计在明年正式上市。

大众对ID.4 CROZZ与ID.4X显然是信心满满,甚至喊出了CHANGE THE GMAE改变玩法的口号。那么大众这两款ID.4到底是来让市场改变玩法,还是被别人带节奏呢?

合资纯电首款次时代产品

以前,在中国提起纯电车型,你会想起特斯拉、想起新势力、想起自主,但是没人会想要一辆合资纯电车。因为此前的油改电产品,既没有没有智能化和长续航,更失去了操控与可玩性,丝毫让人提不起兴趣。

随着大众ID.4的到来,ID.4 CROZZ和ID.4X也将成为首个采用全新纯电专属平台打造的合资纯电车型,改变了目前市场的认知。从这种角度上来说,确实是CHANGE THE GAME。

无论是设计风格、智能化还是续航水平上,ID.4 CROZZ和ID.4X都已经成为一款拥有独特产品魅力与市场竞争力的次时代纯电SUV车型。

在外观风格上ID.4 CROZZ和ID.4X采用了ID.家族全新的设计风格,前后IQ.Light LED大灯,拥有丰富的交互模式,让开车变得仪式感十足。而前脸在融入大众经典的横向贯穿格栅的基础上,采用了封闭式设计,并用上前后贯穿式灯带,配合下部比例更大的前脸,让其在未来感与力量感之间找到了平衡。

同时,为了降低风阻,采用了全新设计的低风阻轮毂,C柱也带着一点小溜背,而门把手也是半隐藏式的设计,其风阻系数低至0.28Cd。不过,这四个门把手都采用纯电子结构,不知道在匮电情况下能不能开启。

车内则是极简的科技风格。档把与5.3寸的仪表盘被集成在了一起,信息并不算丰富,不过让中控台的空间利用率更高了。而中控则是一块采用了10寸的中控屏,也可以升级为12寸,算得上中规中矩。

ID.4 CROZZ和ID.4X差别不大,最明显的外观区别前脸下格栅分体式和一体式设计的区别,其他还有一些车尾标识、包围部分等细微差别,不是强迫症不必找不同。

什么是大众理解的智能化纯电车?

智能化与续航能力一直是以往合资品牌纯电产品被质疑的缺点。而在全新的MEB平台与E3电子架构下,ID.4 CROZZ和ID.4X也终于拥有了竞争力的续航与智能化上水平。

ID.4 CROZZ和ID.4X均采用了宁德时代的811电芯,提供两种分别为56.3kWh和83.4kWh的电池容量,最大续航达到550km左右。

同时,大众为了保证各种环境下续航的可靠,全系车型标配了电池主动液冷系统和低温加热系统,其独立的液冷循环回路能精确地控制所有电芯温度,能适应 -30 ℃ ~55 ℃的环境温度,能够避免电池过冷或者过热。

而充电部分,支持交流充电和直流快速充电,最快可以在大约30分钟内从30%充电到80%;即使在-10℃低温环境下,1个小时也可充入近80%电量。同时,大众更与充电服务提供商合作,提供免费的预约充电服务,未来5年将饱和覆盖电动车核心区域,为用户提供专属的高品质充电服务。

至于智能方面,ID.4 CROZZ和ID.4X与强调自动驾驶、创新交互等等概念的的新势力不同,拥有传统车企的保守,依旧是中规中矩的L2级别的辅助驾驶,能够从0-160km/h的自适应巡航。

最突出的亮点则是AR-HUD系统。除了显示常规的速度等信息外,更能将驾驶辅助及导航指引信息显示在现实路面上,用户无需低头就能查看导航信息,安全性与便利性大幅提升。

大众改变了什么?

不知道是故意安排还是巧合,大众为其ID.系列入局选择一个非常好的时候。在9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了12.5万辆,同比增长99.6%,其中,纯电动车的同比增幅高达105%。

可以说,时下正值新能源车销量增长,市场信心满满,消费者也对新能源车产品颇有兴趣的时间节点。在这个时候上新,大众显然也希望ID.4 CROZZ和ID.4X能够取得开门红。

显然,大众对于ID.4 CROZZ和ID.4X两款产品的评价与期望是相当高的,甚至用改变玩法来形容。但是,在发布会现场,各位媒体对外观兴趣大于产品内核的兴趣,显然可以说明一些问题。

在科技实力上,ID.4 CROZZ和ID.4X能拿出来的是550km靠谱续航、L2辅助驾驶、AR-HUD、智能大灯等。但是,这些看似不错的配置放在2020年底却已经并不新鲜。

实事求是的说,在整体产品力上ID.4 CROZZ和ID.4X并没有突破大家想象,只能说是一款不错的智能纯电SUV。结合其并不低的25万元左右的起售价,要改变市场玩法,对于ID.4 CROZZ和ID.4X还是有相当难度的。

当然,一款车的产品力并不是只有配置、科技和动力。对于家用车来说,可靠性、驾乘品质、使用体验等等同样是重要的评价维度。ID.4 CROZZ和ID.4X背靠大众德系品质,并且在产品服务上也有长足规划,未来有望能够在这些方面表现出独特优势,成为一款优秀的家用紧凑级纯电SUV。

再者,结合其大众品牌家用车的市场定位,ID.4 CROZZ和ID.4X相对保守的产品力也无可厚非。如果希望看到MEB平台在性能、智能化上的实力上限,可能需要在未来更高级别车型或者是奥迪品牌上才能展现。

小编有话说

新能源车市场正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尽管目前总量较低,但是却是未来市场最大增量所在。谁抓住了新能源车,谁就抓住了进入中国汽车市场下半场竞争的门票。

而ID.4 CROZZ和ID.4X的落地,让大众在其中占得先机,在未来可能爆发的合资新能源车竞争中树立了领先的优势。至于能否将优势转化为胜势,则要看未来5年十多款ID.系列车型能否给力了。

另外,明年很可能将会成为合资纯电产品涌现期,到底这些车圈老实力能为我们带来更多惊喜,还是新势力在创新上一骑绝尘,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勝势电动汽车

?

6、长城皮卡50%占有率炼成背后和中国皮卡下步怎么走?

四年前哈弗突破百万辆后,WEY是打开上升通道的一条新路!

奈何市场风云变幻:

一是合资品牌在SUV市场四处出击,搅乱了中国汽车品牌的防线; 

二是哈弗品类的成功聚集,让用户心智将其定格在10万元标签上;

路跌跌撞撞走来的WEY很辛苦,需要比竞品付出更多时间的积累。

回望来时路,长城皮卡牢牢占据着30%以上的份额,还是企业无心插柳的作品。在国家限行政策逐步解禁的前提下,市场具备空间且企业也可借助基础更容易获取新的增量。

三年前长城曾微调战略:在聚集SUV前提下,回归皮卡,开拓国际,做新能源。

今天看一系列成绩的取得?,与战略密不可分。

两年前的被动源于中高端产品缺失!

三年前的长城皮卡徘徊在30%份额不作为很久,长期没有换代产品的推出,又在江铃、日产、五十铃新品的夹击下,?产品性价比、企业品牌背书、质量稳定性三个方面,在经销商们可有可无的销售心态下硬扛住了冲击,企业和经销商那段时间对皮卡的毛利率几乎降到了零,代价也不可谓不小。如果不是哈弗在百万辆后遇到了天花板,且WEY的破局需要更长时间的积累,很难想象企业能回望来时的起步路-皮卡。

长城两年前在皮卡方面的“被动”主要是中高端产品缺失的短板带来的一揽子问题?,风骏系列产品只能在7-8万的主力市场依靠降价促销维持,9-10万元、10-15万元两个主力市场则被江铃、日产和五十铃等牢牢把控。经销商如果没有灵活的金融销售工具作为辅助提升毛利,可能会用更痛苦的消极心态对待长城皮卡。 

被低估和处在质变前夜的皮卡市场

皮卡是被严重低估且处在质变阶段的细分市场,在多次用户调研的现场,笔者听到过一些典型代表用户的声音:某用户、一款皮卡如果在两年内出现质量问题我接受不了,大多在做买卖的路上哪有时间去料理它;某用户、开着几十万的SUV去西藏或其它地方旅游有些舍不得,皮卡呢越野性很强,而且耐得住折腾,开废了十来万也不心疼。

上述是两类典型的用户代表,第一类是传统的工具用车,创业改变现状;第二类是在一定积累后,享受生活的。其实这与美国皮卡用户群体基本相同,我们中国的皮卡市场则需要政策解禁后一段时间的培育。 

一次次的用户访谈给我最大的冲击:一是皮卡用户群体不再是40岁的油腻大叔,80和90之间的年轻群体快速成长,产品需要做出颠覆性的突破;二是皮卡用户对产品质量更苛求一些,挣钱的工作轻易不能停;三是皮卡用户群体在年轻化之外有了新的外延,开着皮卡享受生活的群体正在形成,目前看这类群体占到了15-20%的比例。所以,近些年江铃域虎、五十铃D-MAX、日产纳瓦拉在车子的功能性都突破了传统工具用车的范畴,真正在乘用功能方面做到极致的还是长城的皮卡,覆盖到了每个细分市场的产品。 

需要改变传统观念来看待这个用户群体。

50%的占用率是如何快速炼成的呢?

两年前长城开始同步研发风骏7和炮两代产品,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同步开发左右舵产品,且以炮为基础重点开发越野功能的细分产品(今年北京车展皮卡“装”营销手段是对两年前产品策略的充分诠释),以每年一款产品的速度快速推向市场,解决中高端产品缺失的困局。

或许两款新品还不足以助力企业如此快速的占据50%的份额,国VI法规的提前实施成为“神助攻”。去年下半年国VI法规切换,绝大多数品牌没有对应的柴油产品,这个难得的时间窗口让本就处在领先位置的长城皮卡长驱直入。当其它皮卡品牌国VI产品陆续上市时,性价比又落下了一截,短期很难扭转长城皮卡已经形成的胜势。

在风骏7和炮快速推向市场取得成功时,还有几个数据值得我们思考:据悉风骏的3MIS从之前的15控制到了3的水平,炮的3MIS控制到了30以内的水平,这与用户对产品质量稳定性的苛求相吻合;长城皮卡单体店与哈弗外挂的渠道模式突破了800家的水平,是其它主要竞品的3倍以上,并且皮卡的渗透率突破了40%,渠道提供的这些便利性也与用户的需求相同;皮卡主要是以柴油为主而长城持续经营汽油市场没放弃,在主要市场基本形成了垄断基础,炮的乘用化和新用户的外延在汽油的基础上得到了更快的释放,一举弥补?了缺少政采用户的短板。

长城皮卡份额快速突破到50%,核心是正确的战略方向,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渠道便利和出彩营销也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是一次在自身优势领域较完美的体系作战。 

中国皮卡下步怎么走?

首先,用国际化的视野看500万辆的全球皮卡市场,北美市场之外的一带一路国家都具备发展的基础,长城、吉利、奇瑞等在海外市场的基础、海外工厂的建设都会在某个时期发挥作用。局限在40多万辆的中国市场,在长城垄断、江铃、日产、五十铃形成的第二梯队的局面下,传统的皮卡品牌会越来越小众,突破起来需要在产品和成本上付出更多。但是,诸如提前布局的吉利,具备快速布局赶超的可能。

其次,用乘用车的体系化思维研究用户群体,指导开发产品、策划渠道、培养文化,开展营销,服务用户,传统的皮卡观念已无法做到对现有格局的颠覆。要么就聚焦皮卡某个细分市场,持续优化成本或是提升功能性,只是对于本就40万的市场容量,再细分市场虽然不是伪概念却胜似伪概念。或许互联网思维用在皮卡用户的服务上是个切入点,服务的便利性对皮卡用户一直是个痛点,大部分的用户一直在创业路上,我们可以时刻在他们身边吗?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什么车性价比高又有档次?

性价比高又有档次的汽车推荐:奥迪Q5L、奔驰GLC、宝马X3、雷克萨斯NX、沃尔沃XC60。

1、奥迪Q5L

奥迪Q5L是一汽奥迪旗下的中型城市SUV,奥迪Q5L最大的特色便是不会有明显的短板,处处都比较匀和,这也让奥迪Q5L适合的车主比较广泛。中型SUV是家庭使用的首选车型之一,奥迪Q5L加长了轴距空间表现也更加优秀,全系撤销了全时四驱改为更加省油的适时四驱,保证抓地力又能降低油耗。有S line套件的加持外形更加时尚动感,内饰用料做工厚道,配置也非常充实,可以用全方面来形容。

2、奔驰GLC

奔驰GLC是北京奔驰旗下的中型SUV,力压各种竞争对手在细分市场里是最值推荐的选择,适合那些需要装逼和要一家出行的有钱人。在市场里面,它可以凭靠Mercedes-Benz这个名字的影响力,在座各种各样的功能配合合理的价格具有很好的性价比。车内的用料和做工很有高级感,富裕的车内空间能够满足一家出行的需要。

3、宝马X3

宝马X3是宝马旗下的一款豪华中型运动型多用途汽车,实现国内生产以后价格不再高,引起消费者青睐。作为一款中型车,宝马X3纵使没有加长,宽敞度还是能够达到家用需求;有宝马的底盘功力支撑,X3的操控性和舒适性都非常好。倘若一定要挑不足的话,只能挑宝马X3没有什么优惠,不过即便缺少优惠活动,其依然可以卖得很火爆,另一方面也印证了它的杰出。

4、雷克萨斯NX

雷克萨斯NX属于家用豪华SUV,给人感觉比较年轻运动内饰也有很强的豪华感,保养维修维护成本低,质量可靠性很高。车子的操控性很强,不过动力调教有点不给力,由于优惠力度不大,也就推出了特供版使价格下跌。而且这样酷炫运动的外观存在的小问题就是容易剐蹭,这时候补漆费用比较高。

5、沃尔沃XC60

沃尔沃XC60作为一辆中型SUV,属于一应俱全的车型,要是随便拿一项对比起来,在竞争车型中可以说毫无胜势。但这样一款全面的车,才是平淡家庭的首选,家用车要求的是任何情况都能应付,操控、功能、高级感、等等要一应俱全,而沃尔沃XC60就可以的做到。

8、欲重投539亿元!韩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商新规划?

现金储备雄厚的现代摩比斯将投资电动化与自动驾驶

电动化与自动驾驶成了全球汽车行业共鸣。

前不久,根据外媒报道,韩国最大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现代摩比斯表明,会在将来三年里投入9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39亿元)开发自动驾驶与电动汽车技术。

根据外媒报道,全球第二大移动出行供应商日本电装株式会社(densocorporation)将和其支持的部分初创公司参加2019国际消费电子展(ces),运用其最新技术展现将来移动出行。

浑厚的现金储存是现代摩比斯全面发展自动驾驶与电动化技术的资本。

依据外媒报道,预估到时现代会公布旗下现金储备超过2500亿美元,超越全球最大零售商沃尔玛的市值,乃至比英国与加拿大两国的外汇储存总和还要更多,忍不住感叹现代公司赚钱能力之强、速度之快。

韩国现代摩比斯展示的先进技术

在2020 CES消费者电子展上,韩国现代摩比斯展示了包涵自动驾驶、车联网、电动化等在内的领先技术,而且还展示了城市共享无人驾驶概念。

M.Vision S 是一辆集无人驾驶、车联网、电动化、车灯等核心技术于一体的无人驾驶概念车,此款车型是M.Vision S进化版本。

新车融会了现代摩比斯多项技术,车后的蓝色“S”表示此车能够共享移动出行。

据了解,此无人驾驶车辆达成了车辆和行人沟通,依据道路驾驶状况,M.Vision S搭载的车灯技术能够在车外屏幕展示“先去吧(Go ahead)”、“小心点(Be careful)”等多种图形和行人进行沟通。

同期,此技术还能够完成车辆和车内乘客的沟通。

行驶模式下车灯可自动认知乘客的感情转变,并且变换对应的照明颜色,靠近目的地时,会自动打开小夜灯与乘客进行交互感应。

现代摩比斯的发展历史

现代摩比斯(Hyundai mobis)株式会社之前叫作现代精工株式会社,创立在1977年,并在3年后成了全球最大的集装箱生产商。

1990年时,启动制造GALLOPER·SANTAMO等整车,并且创造出“GALLOPER的神话”。

公司在铁路方面依靠高端技术能力,最后被指定为京釜高速铁路线装配企业。

做为结构调节的一部分,现代摩比斯(Hyundai mobis)把GALLOPER、?SANTAMO等四轮驱动整车生产项目转交给现代汽车,同期还把铁路部分转交给韩国铁路车辆株式会社,并且在1999年底开始投产新型底盘提供给现代汽车。

此后,公司换骨脱胎成了汽车零部件专业公司,并在2000年11月正式把公司名称从现代精工变更成现代摩比斯(Hyundai mobis)同时发布了崭新的公司标志。

长期以来,现代摩比斯依靠独特的技术胜势成了拥有全球高水准的汽车零部件公司,竭力达成多种汽车零部件的模块化工作,而且建造最高端的汽车零部件,同期还供应快速便捷的汽车售后零部件服务。

自2002年开始,摩比斯进军中国汽车零部件领域,以北京与上海为中心,建立了11家公司,分别从事模块生产、零部件生产与售后零部件销售。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9、5-7万的小车什么牌子的好

5-7万家庭轿车哈弗、吉利、比亚迪、长安、宝骏这几个牌子最好,因为这几款车性价比都比较好,不但价格优惠,而且体验感、车型、空间还有内饰都很不错,下面分别介绍一下这几这品牌性价比最高的车型。

1、哈弗H1

哈弗H1采用了三辐式前进气格栅设计,格栅四周采用了镀铬设计。新车的大灯组与前格栅相连,雾灯下方还采用了LED日间行车灯。排气管为双边共两出的布局,据此前曝光的资料显示,哈弗H1长宽高分别为3898*1729*1621mm,轴距2460mm,轴距与目前在售的长城C20R相同。

2、宝骏510

宝骏510定位于小型SUV,新车采用全新的家族式设计,大灯为分体式布局,上边细长锐利的是LED日间行车灯,宝骏510下方六边形大灯才是远近光大灯。

前格栅周围的镀铬装饰延伸至上方的日间行车灯,使前脸看起来舒展大气。新车的车侧为高腰线设计,时下流行的悬浮式车顶也得到应用。尺寸方面,新车的长、宽、高分别为4220mm/1740mm/1605mm,轴距为2550mm。

3、长安CS35

长安CS35是长安汽车自主研发的第一款SUV,整体造型运动、干练,时尚又具有科技感;领先的动力技术和日本爱信Ss-II全新一代手自一体变速器;

令CS35具有良好的操控性;全套美国天合TRW刹车系统兼容ABS,EBD,采用四轮碟刹也令CS35具有卓越的安全性能,超越同级车的丰富实用配置更令CS35驾乘更加舒适便利。

4、吉利远景x3

配置方面,吉利远景x3配有ABS防抱死制动系统、制动力分配系统、大灯高度调节、但不具有制动辅助、牵引力控制和ESP车身稳定系统,从配置方面看还是比较低的。

油耗表现,吉利远景x3自动挡车型百公里油耗8-9L,手动挡平均油耗在7-8L,对于这样一台小型SUV来说确实有些难以接受。

5、比亚迪元

比亚迪元的定位是小型SUV,长宽高依次为4320/1765/1650mm,轴距为2520mm。

比亚迪元的动力系统由1.5L自然吸气发动机和两台电动机组成,其中两台电动机分别安装在前后桥位置,以实现四轮驱动。变速箱方面,比亚迪自产的6速DCT双离合变速箱将会是它的首选。

在纯电动模式下,最大续航里程同样可以达到70km。

选购要点

1、故障率。

故障率说白了就是要看车子的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悬挂系统。这故障率方面,德系日系美系车相对国产车是非常有优势的,开上5年基本不怎么出问题,这点上国产车确实要加紧脚步,许多国产车第一年驾驶的时候还是比较舒适的,第二年开始就逐步不行了,小毛病就多起来了。

2、看安全性。

安全性的判断对一个新手来讲是一个难以从外观观察到的。但不可否认,一台车子一年基本要行驶上万公里,甚至数万公里,所以安全性是必须要首当其冲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3、后排空间和舒适性。

如果家庭成员较多的要考虑后排的空间。这时候选择车辆要偏向于轴距大的车型,另外一个参数就是尾箱的容积,这样可以在外出或者长途自驾旅行的时候更舒适,如果后排空间小的话,那么后排的乘坐人员固然就比较压抑了,一趟下来估计没心情看景色了。


与胜势新能源汽车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