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动新能源 > 电动汽车全损

电动汽车全损

发布时间:2021-10-31 18:29:43

1、新能源车多少公里报废

关于使用年限的规定

第五条条款:小、微型非营运载客汽车、大型非营运轿车、轮式专用机械车无使用年限限制。机动车使用年限起始日期按照注册登记日期计算,但自出厂之日起超过2年未办理注册登记手续的,按照出厂日期计算。

条款解读:此前,中国机动车相关报废标准始于1997年7月15日发布的《汽车报废标准》,其中对于私家车的强制报废标准为期限10年,行驶10万公里。之后,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车辆技术水平的提升,这一限制显得过于苛刻。因此新的机动车报废标准对于车型的报废年限将没有限制。

2、这才是真相!电动汽车报废标准和燃油车一致

对于电动汽车而已,在除了动力系统存在差异以外,其它部件大致相同。关于电动汽车在报废这一块,目前在政策上还没有单独的报废标准要求,虽然说电动汽车上没有发动机,电动汽车作为机动车的属性,根据《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来看,对于电动汽车的报废标准四参考和燃油车报废标准是一样的。

简单的来说,只要是车辆每年都能通过年检,那么就可以一直使用下去。再者来说从目前的机动车报废标准规定中可以得知,车辆的报废在60万公里左右的报废标准,对于私家车来讲,就相当于没有了使用期限,但是在实际中却很少有人能把汽车开到60万公里的。

另外来说对于电动汽车而言汽车的报废标准虽然和燃油汽车一样。但在真正的使用寿命上,电动汽车使用寿命以电池为例是要比传统的燃油车型寿命要短的。以电池的寿命来说,按照年限而言使用8到10年,这差不多就是电动汽车能够达到的正常使用寿命了。但是如果车况较为良好,在更换动力电池之后满足驾驶条件,那么该车仍然可以继续进行驾驶。

总的来说通过以上内容可以得知,电动汽车的报废标准是与传统燃油汽车一样的,不过由于动力总成上的不同,电动汽车的报废方式会随着电池寿命的衰减而提前进入报废。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电动汽车没有发动机,那它的报废标准是什么?

汽车三大件,主要是发动机,电池车除了电池其他都无法提到保值层面来评判,鸡肋,什么调校,性能,通过性能,爬坡动力……电池车续航能力衰减基本是没啥可取的了,所以不好定报废标准,你定多少年没用,聪明人心里都有数。

4、电动汽车有15年强制报废吗

现在家用乘用车(9座及以下乘用车)都没有强制报废的规定了
只是建议15年或者60万公里报废
你觉得还可以开就接着开,不过15年后是一个季度还是半年必须强制上检测线检测,合格就继续开,不合格就报废
当然吗,电动车也是属于乘用车,是不是也适用这个标准,我还实际见过相关规定,估计现在最多的电动车也不超过10年吧

5、新能源汽车有报废期限吗?可以开多久?

燃油车的报废规定,我们都很清楚了,但是有的小伙伴在后台提问:新能源汽车报废,有没有相关规定呢?新能源汽车在人们印象中是绿色、环保、无污染的出行工具代名词。但是,人们往往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提供者,电池。

新能源汽车报废规定

要知道原本定位“绿色环保”的新能源汽车,如果动力电池回收处理不当,随之而来的将是对环境造成重金属污染、碱污染和粉尘污染。如果任其发展,国家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战略的初衷将大打折扣。从某种意义上说,新能源汽车的“报废”,和动力电池有着直接关系。

从新能源汽车行业看,汽车动力电池的使用年限为5-8年。这就意味着2009-2013年前后首批投入市场的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已经逐步进入“退役”期。而根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预测,到2020年,我国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累计报废量将达到12-17万吨,规模相当庞大。

动力蓄电池,何去何从

2018年2月26日,工信部、科技部、环境保护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质检总局、能源局联合印发《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加强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规范行业发展,推进资源综合利用,保障公民生命财产和公共安全,促进新能源汽车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在《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中,强调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要求汽车生产企业承担动力蓄电池回收的主体责任,而相关企业在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各环节履行相应责任。随后,工信部又制定了《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暂行规定》,自8月1日起正式实施。

按照要求,建立“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综合管理平台”(以下简称溯源管理平台),对动力蓄电池生产、销售、使用、报废、回收、利用等全过程进行信息采集,对各环节主体履行回收利用责任情况实施监测。

电池回收,有哪些问题

拆解利用不易。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的核心技术在于,如何采用配方合适的化学溶剂将有效成分提取或萃取出来,重新做成电池原材料加以回收利用。然而配方恰巧又是动力电池企业最为重要的商业机密,难以提供给回收利用厂,这中间就形成了一定的技术壁垒。

资质少。当下具有铅酸蓄电池回收资质的工厂,是没有回收处理动力电池的资质的。如果要处理动力电池,则需要重新向工信部等部门提交申请。也就是说,如果想具备资质,还需要一个时间过程。

6、电动汽车跑不动了,是选择“换电池”还是选择“报废”?

车辆随着使用年限和公里数的增加,相关的硬件设备也会逐步的老化失效,时间久了之后车辆也就会面临报废。那么正处于热门话题,并且在迅猛发展的新能源电动汽车报废标准和传统的燃油车一样吗?那么现在电动汽车报废标准又是什么呢?

因为关于电动汽车大家都是考虑电池的使用寿命,不能确定电池寿命能不能维持到电动汽车报废的年限。为了确定电动汽车报废和电动汽车电池报废哪个先来临,小编查阅了电动汽车相关的报废标准,但并没有明确的查到。

因为对于电动汽车没有其他的特殊规定,所有目前新能源电动汽车属于第一种机动车辆,由此可见现在电动汽车的报废标准和传统燃油车无异。也就是说,新能源电动汽车的报废标准跟传统燃油车一样:没有时间的规定,也不会强制要求报废,除非是车检不能正常通过。

就按照这种标准来说,电动汽车跑到60万公里,相对于燃油汽车寿命上就是一种非常理想的状态,但是总会有客观因素的存在打破这一预想,而这其中最不可控的就是当代电动汽车的电池寿命,换句话来说,电动汽车电池如果寿命达到60万公里,那电动汽车的成本将会相对于燃油车更低。

林林总总,目前电动汽车的寿命大多在6-9万公里不等,即便是平时保养很好,但也会因为充放电的次数对电池有永久性的损伤,造成不可逆的结果。

换电池成本在八到十几万不等,各种因素综合考虑,对电动汽车的选择上还是有很大的一个纠结点。

一般来说,各大主机厂对于纯电动车都提供5年/12公里左右的质保时间,但就目前以锂离子为主的动力电池SOC(剩余电池容量)会随着使用状况、时间推移越来越低,而当SOC低于初始容量85%时便会明显感觉到续航里程的衰减,当SOC低于70%时该动力电池便需要进行更换,而这个衰减的速度一般在3-5年的时间里。因此绝大多数纯电动车在满足5年或12公里这两个数值之中任意一项之前就已进入置换期,但很显然想要置换,并没有那么容易。

根据今年中国汽车保值率研究委员会公布的一则《2018年中国汽车保值率报告暨新能源汽车保值率研究报告》中显示,我国自主品牌二手纯电动车的残值率首年均低于原价四成,第二年再减一成,以此递减,远低于燃油车的保值率。就以北汽新能源EV160为例,原价18.99万元的新车,3年后最高仅售4.62万元。不过乍一看,这样的数字拿来与其补贴后售价相除,似乎也能达到近半的比例,但我们忘了该卖给谁的问题。


与电动汽车全损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