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开惯电动汽车就再也不愿开燃油车了,事实上真是这样吗?
说开惯了电动车就不愿开燃油车的多半是两种人:
1,没开过好的燃油车。
2,单纯把车当作交通工具,不喜欢,甚至讨厌驾驶。
买了特斯拉Model S,差不多算是顶级电动车了吧,目前12000多公里,大概也勉强能算开习惯了吧?
刚提车那会儿因为新鲜,确实每天开电车出门,甚至还跑了两次单程400公里的长途(目的地可以充电)。电动车的优势确实很明显,很快,很安静,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加速秒杀街上99%以上的车,碰上超跑都不虚。各种电子系统也很好用,辅助驾驶很方便,操作也很顺手。
但开了一段时间以后,新鲜感过去了以后,非高峰时段出门还是愿意开油车出去(特斯拉可以车道保持和自适应巡航都做得非常好,严重堵车慢慢蠕动的时候超爽,抽抽烟玩玩手机根本不用管它,反正这个速度也不可能有太大危险)。
大白和小白。
大白很好,但总觉得缺了点什么,找不到开车的感觉。论加速,大白秒杀小白,尤其是电动车的油门(电门?)响应实在是无敌,一脚下去毫无延迟,瞬间最大扭矩爆发,但……就是没有油车全油门爆发的那种肾上腺激素爆棚的感觉,也许是少了引擎的轰鸣和排气的声浪,也许是少了纯粹的机械感,我不知道。论操控,非赛道环境下,大白有了四驱系统的加持(对,小白是后驱版本的),也是非常灵活非常稳定,但……就是少了点感觉……感觉到底是啥?有点玄学了……
现在大概只有以下几种情况会开特斯拉出去:
1,接送朋友,安静轻松的驾驶环境更适合聊聊天谈谈事情。
2,搬运大件物品,这货的后备箱是真大,掀背车,后排还可以放倒,我试过用它装过两门冰箱……
3,被迫高峰时段出门,人又处在比较疲劳的状态,特斯拉多了一点安全方面的保障。
总而言之,电车很好,但对我来说,暂时还取代不了燃油车,也许工科男就是割舍不了纯粹的机械吧。
对了,我现在最愿意当作日常单人用车开的是我的新欢,曾经的Dream Car:
2、电动汽车与燃油汽车相比咋样?
优点
电动汽车无内燃机汽车工作时产生的废气,不产生排气污染,对环境保护和空气的洁净是十分有益的,几乎是“零污染”。内燃机汽车废气中的CO、HC及NOX、微粒、臭气等污染物形成酸雨酸雾及光化学烟雾。电动汽车无内燃机产生的噪声,电动机的噪声也较内燃机小。
电动汽车较内燃机汽车结构简单,运转、传动部件少,维修保养工作量小。当采用交流感应电动机时,电机无需保养维护,更重要的是电动汽车易操纵。
电动汽车的应用可有效地减少对石油资源的依赖,可将有限的石油用于更重要的方面。向蓄电池充电的电力可以由煤炭、天然气、水力、核能、太阳能、风力、潮汐等能源转化。除此之外,如果夜间向蓄电池充电,还可以避开用电高峰,有利于电网均衡负荷,减少费用。
缺点
动力电源(电池)的寿命短,使用成本高。电池的储能量小,一次充电后行驶里程不理想,电动车的价格较贵。公用超快充电站建设不完善,大规模投入使用后,无法在时间和空间上供给有效的充电。纯电动汽车及公用超快充电站无法有效对接。
3、电动汽车有感应电怎么办
网上买个接地线 安上就没了
4、纯电动汽车上常见的仪表仪器有哪些?
一般汽车的常规仪表有车速里程表、转速表、机油压力表、水温表、燃油表、充电表等。
1,速度里程表
速度里程表布置在仪表板的最显著位置,指示汽车当前速度,单位为km/h,以及总里程和短程里程,单位为km,其中总里程不可更改,单程里程可以根据需要清零设定。速度里程表分为磁感应式车速里程表和电子式车速里程表。
车速表和里程表通常安装在同一个壳体中,并由同一根轴驱动,或使用同一个传感器。车速表以一个磁电式电流表作为指示表。汽车以不同的车速运行时,信号处理电路将车速传感器输入的脉冲信号,转变为与车速成比例的电流信号,使电流表的指针偏转,指示出相应的车速。里程表由步进式电动机、六位十进制计数器及传动齿轮等组成,。
2,发动机转速表
发动机转速表指示当前发动机转速,单位为rpm,即每分钟转数。发动机转速表有机械式和电子式两种。机械式转速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与上述磁感应式车速表基本相同。电子式转速表由于结构简单、指示准确、安装方便等优点在现代车辆中应用广泛。
通过指示的转速,可以了解发动机是否在最佳经济区工作,便于驾驶员选择发动机的最佳速度范围,把握好换档时机,以及充分利用经济车速等。
3,机油压力表
机油压力表是显示机油压力的仪表,单位是kPa(千帕)。机油压力表传感器是一种压阻式传感器,用螺纹固连在发动机机油管路上。由机油压力推动接触片在电阻上移动,使阻值变化从而影响到通过仪表到地的电流量,驱动指针摆动。
由于机油压力有一定的压力范围,为了清晰明了,有许多汽车的机油压力表用指示灯表示,如果发动机运转时它仍然亮着,就表示发动机润滑系统可能不正常了。
4,水温表
水温表是显示冷却水温度的仪表,单位是℃(摄氏度)。它的传感器是一种热敏电阻式传感器,用螺纹固定在发动机冷却水道上。热敏电阻决定了流经水温表线圈绕组的电流大小,从而驱动表头指针摆动。以前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水都是用自水充当,很多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都用门的冷却液,因此也称为冷却液温度表。
5,燃油表
燃油表是显示油箱的油量的仪表,单位是L(升),指针指向“F”,表示满油,指向“E”,表示无油;也有用1/1、1/2、0分别表示满油、半箱油和无油。燃油表有两个线圈,分别在“F”与“E”一侧,传感器是一个由浮子高度控制的可变电阻,阻值变化决定两个线圈的磁力线强弱,也就决定了指针的偏转方向。
6,充电表
充电表显示发电机与蓄电池之间的充放电状态,有电流表和电压表之分。以前的汽车多数是用电流表,它有一块永久磁铁,使固定在支点上的指针保持中间位置,有线圈环绕在支点周围,当有电流通过线圈时会感应出磁场,指针在磁场作用下左右摆动,摆动方向决定于电流流经线圈的方向。
因此电流表串联在蓄电池与发电机之间,当发电机向蓄电池充电时,仪表显示正(+)极,若蓄电池向负载放电量大于发电机的充电量,则显示负(-)极。
由于电流表接线柱承受电流比较大,不太安全,当发动机运转时,充电灯接地线路联通,充电灯发亮;当发动机未运转时,充电灯接地线路被断开,充电灯熄灭;如果充电灯仍然亮时,说明充电系统有故障。
5、简述汽车燃油控制的传感器工作原理
主要利用Nernst原理来减少排气污染,考虑到环境方面的因素,氧传感器现在已作为汽车上的标准配置而存在。汽车氧传感器位于发动机排气管上,是电喷发动机控制系统中关键的传感部件,是控制汽车尾气排放、降低汽车对环境污染、提高汽车发动机燃油燃烧质量的关键零件。氧传感器主要是利用陶瓷敏感元件来测量汽车排气管道中的氧电势,由化学平衡原理计算出对应的氧浓度,从而可以通过监测和控制燃烧空燃比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尾气的排放。氧传感器具有响应迅速、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维护容易、测量准确等优点,是目前来讲最佳的燃烧气氛测量方式。
二、汽车氧传感器工作原理
汽车氧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类似于干电池,传感器中的氧化锆元素起到类似电解液的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利用氧化锆内外两侧的氧浓度差可以产生电位差,且浓度差越大电位差越大。大气中氧含量大概为21%,浓混合气燃烧后的废气中实际上不含氧,稀混合气燃烧后生成的废气或因缺火产生的废气中含有较多的氧,但仍比大气中的氧少得多。 在高温及铂的催化下,带负电的氧离子吸附在氧化锆套管的内外表面上,由于大气中的氧气比废气中的氧气多,套管上与大气相通一侧比废气一侧吸附更多的负离子,两侧离子的浓度差产生电动势。当汽车套管废气一侧的氧浓度低时,在氧传感器电极之间产生一个高电压(0.6~1V),这个电压信号被送到汽车ECU放大处理,ECU把高电压信号看作浓混合气,而把低电压信号看作稀混合气。根据氧传感器的电压信号,电脑按照尽可能接近14.7:1的理论最佳空燃比来稀释或加浓混合气,进而达到减少排气污染的作用。
6、汽车汽油机各传感器的作用?
传感器的种类比较多,像我们一般碰到的传感器一般有:
温度传感器(冷却水温度传感器THW,进气温度传感器THA);
流量传感器(空气流量传感器,燃油流量传感器);
进气压力传感器MAP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TPS
发动机转速传感器
车速传感器SPD
曲轴位置传感器(点火正时传感器)
氧传感器
爆震传感器(KNK)
二、空气流量传感器
为了形成符合要求的混合气,使空燃比达到最佳值,我们就必须对发动机进气空气流量进行精确控制。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几种常用的空气流量传感器。
1、 卡门旋涡式空气流量计
涡流式空气流量传感器是利用超声波或光电信号,通过检测旋涡频率来测量空气流量的一种传感器。
众所周知,当野外架空的电线被风吹时,就会发出“嗡、嗡”的声音,且风速越高声音频率越高,这是气体流过电线后形成旋涡(即涡流)所致。液体、气体等流体均会产生这种现象。
同样,如果我们在进气道中放置一个涡流发生器,比如说一个柱状物,在空气流过时,在涡流发生器后部将会不断产生如图所示的两列旋转方向相反,并交替出现的旋涡。这个旋涡就称为卡门旋涡。
卡门旋涡式空气流量计就是利用这种这种旋涡形成的原理,测量气体流速,并通过流速的测量直接反映空气流量。
对于一台具体的卡门旋涡式空气流量计,有如下关系式:qv=kf , qv为体积流量,f为单列旋涡产生的频率,k为比例常数,它与管道直径,柱状物直径等有关。由这个关系式可知,体积流量与卡门涡流传感器的输出频率成正比。利用这个原理,我们只要检测卡门旋涡的频率f,就可以求出空气流量。
根据旋涡频率的检测方式的不同,汽车用涡流式空气流量传感器分为超声波检测式和光学式检测式两种。例如,中国大陆进口的丰田凌志LS400型轿车和台湾进口的皇冠3.0型轿车采用了 光电检测涡流式空气流量器;日本三菱吉普车、中国长风猎豹吉普车和韩国现代轿车采用了超声波检测涡流式空气流量传感器。
(1)光学式卡门旋涡空气流量计
现代物理学光的粒子说认为,光是一种具有能量的粒子流,当物体受到光照射时,由于吸收了光子能量而产生的效应,称为光电效应。光敏晶体管是一种半
导体器件,它的特点就是受到光的照射时,它们都会产生内光电效应的光生伏特现象,从而产生电流。
工作原理:在产生卡门旋涡的过程中,旋涡发生器两侧的空气压力会发生变化,通过导孔作用在金属箔上,从而使其振动,发光二极管的光照在振动的金属箔上时,光敏晶体管接收到的金属箔上的反射光是被旋涡调制的光,再由光敏晶体管输出调制过的频率信号,这种频率信号就代表了空气的流量信号。
(2)超声波式卡门旋涡式空气流量计
超声波是指频率高于20HZ,人耳听不到的机械波。它的特性就是方向性好,穿透力强,遇到杂质或物体分界面会产生显著的反射,譬如自然界里的蝙蝠,鲸鱼等动物都是通过超声波来进行方位定向的。利用这种物理特性,我们可以把一些非电量转换成声学参数,通 过压电元件转换成电量。
超声波式卡门旋涡式空气流量计的工作原理与光学式卡门旋涡空气流量计的工作原理大致相同,只是光学元件换成了声学元件。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即当顺着风向喊话人时,对方很容易听到;而逆着风向喊人时,对方就不容易听到。这是因为前者的空气流动方向与声波的前进方向相同,声波被加速的结果,而后者是声波受阻而减速的结果。在超声波式流量传感器中,同样存在着这种现象。
工作原理是:在旋涡发生器下游管路两侧相对安装超声波发射探头和超声波接收探头,超声波发射探头不断向超声波接收探头发出一定频率(一般为40KHZ)的超声波,当超声波通过进气气流到达超声波接收器时,由于受到气流移动速度及压力变化的影响,因此接收到的超声波信号的相位(时间间隔)以及相位差(时间间隔之差)就会发生变化,集成控制电路根据相位或相位差的变化情况计量出涡流的频率。涡流频率信号输入ECU后,ECU就可以计算出进气量。
2、 热线式空气流量计
构成:我们来看书上的结构图,它的基本构成包括感知空气流量的白金热线、根据进气温度进行修正的温度补偿电阻(冷线)、控制热线电流的控制电路以及壳体等。根据白金热线在壳体内安装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安装在空气主通道内的主流测量方式和安装在空气旁通道内的旁通道测量方式。
热线式空气流量计是利用空气流过热金属线时的冷却效应工作的。将一根铂丝热线置于进气空气流中,当恒定电流通过铂丝使其加热后,如果流过铂丝周围的空气增加,金属丝温度就会降低。如果要使铂丝的温度保持恒定,就应根据空气量调节热线的电流,空气流量越大,需要的电流越大。下面的图是主流测量方式的热线式空气流量计的工作原理图。其中RH为是直径为0.03-0.05的细铂丝(热线),RK是作为温度补偿的冷线电阻。RA和RA是精密线桥电阻。四个电阻共同组成一个惠斯登电桥。在实际工作中,代表空气流量的加热电流是通过电桥中的RA转换成电压输出的。当空气以恒定流量流过时,电源电压使热线保持在一定温度,此时电桥保持平衡。当有空气流动时,由于RH的热量被空气吸收而变冷,其电阻值发生变化,电桥失去平衡。此时,放大器即增加通过铂丝的电流,直到恢复原来的温度和电阻值,使电桥重新平衡。由于电量的增加,RA的电压增加,这样就在RA上得到了代表空气流量的新的电压输出。
进气温度的任何变化都会使电桥失去平衡。为此,在靠近热线的空气流中,设有一个补偿电阻丝(冷线)。冷线补偿电阻的温度起一个参照值的作用。在工作中,放大器会使热线温度高出进气温度100度。热线式空气流量计长期使用,会使热线上积累杂质。为此,在热线式流量计上采用了烧尽措施解决这个难题。每当发动机熄火时,ECU自动接通空气流量计壳体内的电子电路,热线被自动加热,使其温度在1S内升高了1000度。由于烧尽温度必须是非常精确的,因此,在发动机熄火后4S后,该电路才被接通。
这种空气流量计由于没有运动部件,因此工作可靠,而且响应特性较好;缺点是在空气流速分布不均匀时误差较大。
3、 热膜式空气流量计
热线式空气流量计虽然可以提供精确的进气空气流量,但造价太高,主要用于高级轿车,为了满足精度高,结构简单,造价又便宜的要求,德国博世公司厚膜工艺,开发出了热膜式空气流量计。热膜式空气流量计的工作原理与热线式空气流量计类似,都是用惠斯登电桥工作的。所不同的是热膜式空气流量计不用铂金作为热线,而是将热线电阻、补偿电阻和线桥电阻用厚膜工艺集中在一块陶瓷片上。这种空气流量计已大量使用于各种电控汽油喷射系统中。
三、压力传感器
功用:把压力信号转变为电压信号。
应用范围:它在汽车上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应用。一是用于气压的检测,包括进气真空度、大气压力、气缸内的气压及轮胎气压等;二是用于用于油压的检测,包括变速箱油压、制动阀油压及悬挂油压等。
1、电容式压力传感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电容器。电容器的容量与组成的电容的两极板间的电介质及其相对有效面积成正比,而与两极板间的距离成反比,即C=ε A/d,其中ε为电介质的介电常数,A为两金属电极板间相对有效面积,d为两金属电极板间距离。由这个关系式可以看出,当其中两个参数不变,而另一个参数作为变量时,电容量就会随着变化的参数而变化。电容压力传感器由置于空腔内的两个动片(弹性金属膜片)、两个定片(弹性膜片上下凹玻璃上的金属涂层)、输出端子和壳体等组成。其动片与两个定片之间形成了两个串联的电容。当进气压力作用于弹性膜片时,弹性膜片产生位移,势必与一个定片距离减小,而与另一个定片距离加大(可以通过一张纸来示范)。我们可以从公式中看出,两金属电极板间距离是影响电容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距离增大,则电容量减少,距离减少,则电容量增大。这种由一个被测量量引起两个传感元件参数等量、相反变化的结构,称为差动结构。如果弹性膜片置于被侧压力与大气压之间(弹性膜片上部空腔通大气),测得的是表压力;如果弹性膜片置于被侧压力与真空之间(弹性膜片上部空腔通真空),测得的是绝对压力。
与电容式传感器配合使用的测量电路有很多种,下面我们来以电桥电路为例说明电容差动式传感器测量电路的工作原理,如图,由于电容是交流参数,所以电桥通过变压器用交流激励。变压器的两个线圈与两个电容组成电桥,当无进气压力时,电桥处于平衡状态,两电容值相等并且为C0,当有压力作用时,其中一个电容值为C0+△C,另一个电容值为C0-△C,(△C为外部压力作用时引起的电容值的变化量),则电桥失去平衡,电容值高的地方电压也高,两个电容之间产生了电压差,由此电桥产生代表进气压力的电压输出U。
2、 差动变压器进气压力传感器
差动压力传感器是一种开磁互感式电感传感器。由于具有两个接成差动结构的二次线圈,所以又称为差动变速器。
当差动变压器的一次线圈由交变电源激励时,其二次线圈就会产生感应电动势。由于二次线圈作差动连接,所以总的输出是两线圈感应电动势之差。当铁心不动时,其总输出量为零;当铁心移动时,输出电动势与铁心位移呈线性变化。
差动变压器进气压力传感器的检测与转换过程是:先将压力的变化转换成变压器铁心的位移,然后通过差动变速器再将铁心位移转换为电信号输出。这种压力传感器主要有真空膜盒(波纹管)、差动变速器等组成。当气压变化时,波纹管变形,带动差速变压器的铁心移动,由于铁心的位移,差动变压器的输出端即有电压产生,将此电压经过处理后送至ECU输入端。如果按照电压的高低来确定喷射时间并使喷油器工作的话,就可以确定基本喷油量。
3、 半导体应变式进气压力传感器
半导体压力进气传感器是利用应变效应工作的。
所谓应变效应,就是指当导体、半导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应变时,其电阻值发生变化的现象。
电阻应变片是一种片状电阻传感器,它是利用半导体材料当在其轴向施加一定载荷产生应力时,它的电阻率会发生变化的所谓压阻效应原理工作的。
由电阻应变片构成的进气压力传感器主要由半导体应变片、真空室、混合集成电路板等组成。半导体应变片是在一个膜片上用半导体工艺制做的四个等值电阻,并且连接成电桥电阻。半导体电阻电桥应变片放置在一个真空室内,在进气压力的作用下,应变片产生变形,电阻值发生变化,电桥失去平衡,从而将进气压力的变化转换成电阻电桥输出电压的变化。
四、气门位置传感器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安装在节气门体上,它将节气门开度转换成电压信号输出,以便计算机控制喷油量。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有开关量输出和线性输出两种类型。
(1)、开关式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这种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实质上是一种转换开关,又称为节气门开关。这种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包括动触点、怠速触点、满负荷触点。利用怠速触点和满负荷触点可以检测发动机的怠速状态及重负荷状态。一般将动触点称为TL触点,怠速触点称为IDL触点,满负荷触点称为PSW触点。从结构图可以看出,在与节气门联动的连杆的作用下,凸轮可以旋转,动触点可以沿凸轮的槽运动。这种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结构比较简单,但其输出是非连续的。
在节气门全关闭时,电压从TL端子加到IDL端子上,再回到电子控制器上。通过这样的途径传递信号时,电子控制器明白节气门现在是全关闭状态。当踏下加速踏板,节气门处于某一开度以上时,电压从TL端子经过PSW端子再传递给电子控制器。电子控制器明白了,现在节气门打开了一定的角度。
下面我将怠速信号与负荷信号对喷油量的影响加以说明。当有IDL信号输出并且发动机转速超过规定转速时,则中断供油,以防止催化剂过热及节省燃油。当IDL信号从有输出转换到无输出时,电子控制器判断出节气门从全关闭状态换至打开状态,当然也就判断出车辆处于起步或再加速状态,所以就会根据发动机的暖机状态进行加速加浓,增大喷油量,以供给加速所需要的较浓混合气。
当有PSW信号输入到电子控制器中时,则发挥输出加浓功能,增大喷油量。在重负荷行车时,若没有PSW信号输出的话,就会没有输出加浓作用,发动机输出的力量就要稍微低一些。
(2)线性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线性节气门位置传感器装在节气门上,它可以连续检测节气门的开度。它主要由与节气门联动的电位器、怠速触点等组成。电位计的动触点(即节气门开度输出触点)随节气门开度在电阻膜上滑动,从而在该触点上(TTA 端子)得到与节气门开度成正比例的线性电压输出。如图。当节气门全闭时,另外一个与节气门联动的动触点与IDL触点接通,传感器输出怠速信号。节气门位置输出的线性电压信号经过A/D转换后输送给计算机。
五、氧传感器
在使用三元催化进化装置的汽油喷射发动机中,一般都在排气管中安排氧传感器,用以检测排气中氧的含量,从而间接地判断进入气缸内混合气的浓度,以便对实际空燃比进行闭环控制。当排气中氧的含量过高时,说明混合气过稀,氧传感器即输出一个电信号给ECU,让其指令喷油器增加喷油量;当排气中氧的含量过低时,说明混合气过浓,氧传感器立刻将此信息传递给ECU,让其指令喷油器减少喷油量。目前在汽车上使用的氧传感器主要有二氧化钛氧传感器和二氧化锆氧传感器两种类型的传感器。
工作原理:氧传感器装在发动机的排气管里,用来测量排气中氧的含量。它是按照大气与排气中氧浓度之差而产生电动势的一种电池。如图,在陶瓷电解质的内、外两面分别涂有白金以形成电极。当它插入排气管中时,其外表面接触废气,内表面则通大气。在约300度以上的温度时,陶瓷电解质可变为氧离子的传导体。当混合气较稀,也就是过量空气系数α〉1时,排气中含氧必然多,陶瓷电解质的内外表面的氧浓度差小,只产生小的电压;而当混合气较浓,也就是过量空气系数α〈1时,排气中氧含量较少,同时伴有大量的未完全燃烧物如CO、碳氢化合物等,这些成分都可能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氧发生反应,消耗排气中残余的氧,使陶瓷电解质外表面的氧浓度趋向于零,这样就使得电解质内外的氧浓度差突然增大,传感器输出电压也突然增大了,其数值趋向于1V。
六、温度传感器
作用:用来测量冷却水温度、进气温度和排气温度。
种类:温度传感器的种类很多,如热敏电阻式、半导体式和热电偶式等。
所谓热敏电阻,是指这种电阻对温度敏感,当作用在这种电阻上的温度变化时,其阻值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其中,随温度升高的叫做正温度型热敏电阻,相反随温度升高阻值减少的,叫做负温度系数型热敏电阻。
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的测量电路比较简单,只要把传感器与一个精密电阻串联接到一个稳定的电源上,就能够用串联电阻的分压输出反映温度的变化。
7、纯电动汽车和传统燃油汽车在结构上有哪些区别?
纯电动车少了 燃油系统,发动机、油箱、碳罐、排气管、三元催化器、进气格栅等
多了 电池包、电驱动总成 (含
8、新能源汽车有哪些温度传感器?
新能源汽车太多车型了,所以没办法具体告诉你在哪,
一般情况,新能源的水温传感器有几个地方,电机上,水箱上,在这几个地方找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