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宝马中国2020年新能源车规划:2款纯电、2款插混
近日,我们从相关渠道获得一张宝马中国新能源车规划图,未来5年,宝马将在中国市场推出6款纯电动和3款插电混动车型。加上目前市场中在售的1款纯电动和4款插电混动,到2025年宝马在国内销售的新能源车型将达到14款。加上宝马已经官宣将在今年下半年国产销售的iX3,宝马新能源车型数量将达到15款。
BMW iX3
iX3是根据X3打造而来的一款纯电动SUV,将搭载宝马最新的第五代eDrive技术。其中,驱动单元中的电动机,系统电子设备和变速箱将被整合到一个壳体中。其所需的安装空间更小,重量也将大幅降低,与上一代产品相比,电机输出与驱动系统重量的比率提高了约30%。
高压电池组将采用NCM811高比能量电芯。此前曝光的搭载74kWh电池组的iX3续航里程为439km(WLTP标准),预计这只是iX3的基础续航版本,可能还会推出续航600-700km的版本。
BMW i4
即将于明日以在线形式发布的BMW i4也将在2020年引入国内销售。
i4还未正式亮相,根据此前曝光的消息判断,它将是BMW 4系Gran Coupe产品系列的一部分。与i3和i8非常前卫的造型相比,i4退回更加传统的设计。
和iX3一样,i4也将搭载宝马第五代eDrive动力系统。据外媒推测,新车将推出i4 80 sDrive(后驱)以及i4 80 xDrive(四驱)两个版本。动力电池的容量有60kWh和80kWh两种规格,续航里程有望达到550-700公里。(上文的宝马中国新能源车型规划图显示i4续航为600km)
BMW i3(图中车型信息模糊,我们推测为新款i3)
在2020年的宝马新能源车型规划图中还有一款A0级别纯电动轿车,我们推测这款车型为i3的新版本。从i3推出后的几次更新判断,这几年它的主要变化还是增加续航里程,新款可能为续航升级版。现款快充版i3的NEDC综合工况续航里程为340公里,预计新款的综合续航将超过400km。
BMW i5/iX1/3系纯电/iNEXT
除以上车型之外,2020年以后,宝马还将在中国市场推出BMW i5、iX1、3系纯电、iNEXT四款纯电动车型。目前,关于i5和iX1还没有相关信息,按照4系与i4,X3和iX3关系,我们推测i5是在5系的基础上打造而来的一款中大型纯电动轿车,iX1则是X1的纯电动版本。
关于BMW 3系轿车的纯电动版本,海外媒体不久前曝光了一组渲染图,外观设计让然延续了燃油版3系轿车的设计风格,但是在细节部分加入了很多电动化元素。
据外媒报道,纯电动版BMW 3系轿车将基于在中国制造的长轴距版3系打造。从媒体拍摄到的3系纯电动测试车的谍照判断,也是长轴距车型。动力方面,3系纯电动很可能与即将推出的iX3、i4和iNEXT共享纯电动力总成和74kWh电池组,这意味着3系纯电动的最大输出功率将达到282马力,最大输出扭矩将达到400N·m。
iNEXT
iNEXT车头部分采用了全封闭式的设计风格,从之前曝光的照片看,格栅上“双肾”造型的变化非常大,而且新车非常圆润的车头设计风格与目前在售的宝马车型有着一定的差别。大灯采用了细长条的设计风格,辨识性很强。另外值得一提的是,iNEXT的轴距和车长都超过了现款X5。
iNEXT也将搭载宝马第五代eDrive电驱动系统,可实现超过600公里的续航里程。最新互联技术使其能够实现三级自动驾驶功能,并在技术上达到四级水平。2021年,宝马将在丁格芬工厂投产这款车型,同年推向市场。
BMW 3系插电混动
2020年,宝马还将在中国市场推出3系的插电混动版本,但目前关于这款车型还没有具体的车型信息,我们先以海外版车型作为参考。海外版3系(330e)插电混动的动力系统由一台2.0升4缸涡轮增压发动机、8速Steptronic变速箱和电动机组成。其中,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35kW,电动机最大功率为80kW。系统输出最大功率185kW,最大扭矩420N·m,0-100公里/小时加速时间为6.0秒。
动力电池总容量为12kWh(可用电量10.4kWh),纯电续航里程为60公里。纯电模式下,车辆最高时速为140km/h,混动模式下最高时速为230km/h。
除了330e以外,宝马还计划在海外市场推出一款3系插电混动的入门车型320e。其动力系统或将换装为一台1.5T三缸涡轮增压发动机。电机、变速箱以及电池等部件或将保持不变。最终,宝马中国会引进哪个版本还不能确定,也有可能同时引入两个版本。
在规划中,虽然2025年前宝马要在中国市场推出三款插电混动车型,但图上只详细写明了3系的插电混动版本,还有另外两款产品没有透露,我们可以用宝马集团官方发布的车型规划来推测未来5年有可能引进国内的插电混动车型。
按照宝马集团的新能源规划,2020年会推出X3的插电混动版本X3?xDrive 30e。我们判断这款车型就是3款插电混动产品之一。BMW?X3?xDrive 30e将使用与海外版330e iPerformance相同的动力总成,由2.0升4缸涡轮增压发动机、8速Steptronic变速箱和电动机组成。其中,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35kW,电动机最大功率为80kW。系统输出最大功率185kW,最大扭矩420N·m。电池容量并未透露,官方称纯电续航在60公里左右。
最近几年,宝马新能源产品的销量在不断增长。数据显示,在德国,宝马已成为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和插电混动,下同)领导者,占有21%的市场份额(特斯拉10%、奔驰、雷诺和大众各占9%)。
在整个欧洲,宝马是第二大最受欢迎的新能源汽车品牌,拥有14%的市场份额,低于特斯拉的20%。在全球范围内,宝马拥有7%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三。(第一名特斯拉20%,第二名比亚迪10%),总体表现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具体销量方面,2018年宝马集团新能源车销量为142617万台,2019年达到145815台,同比增长2.2%。此外,在2019年年底集团新能源车交付总量达到了50万台。根据计划,到2025年,集团纯电动和插电混动车型的销量将占宝马集团总销量的15%-25%(2019年新能源车销量占宝马集团总销量的5.8%)。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2020年新能源汽车的路在何方?
随着政策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近些年新能源汽车所取得的成就也有目共睹。不过在过去的2019年,新能源汽车总销量为120.6万台,同比下降约4%,也成为自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以来首次年度下滑。2019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下滑,那么2020年新能源的路在哪里呢?
补贴退坡放缓刺激市场
其实从整个汽车产业上来看,2020年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的收官之年。而且按照相关规划,在2020年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将退坡完成,这也意味着将新能源汽车彻底推向市场,由市场进行优胜劣汰。不过在1月2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表示,2020年的补贴补贴退坡或将放缓,这对新能源汽车行业无疑是一针“强心剂”,刺激市场。
技术提升很重要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2019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之所以下滑,除了政策的影响之外,和新能源汽车自身的弊端逐步显现也有很大的关系。以纯电动汽车为例,虽然经过近些年的发展续航里程不断增加,但是里程焦虑依然存在,而导致里程焦虑的原因就包括充电时间较长、动力电池不稳定等。所以在2020年新能源汽车要稳定发展,首先依靠的就是技术的提升。
加强合作,融入国际市场
对于目前我国的新能源汽车行业来说,虽然近些年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尚未以高水平和高质量融入国际市场。所以在2020年,会加大与国际市场的结合,越来越多的国外新能源品牌会入驻中国,而之前的特斯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样的话也会促进国内品牌加大技术研发,推动行业良性的发展。
写在最后
2020年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算是一个转折点,虽然补贴退坡,但是技术上应当逐步创新。特别是在三电系统方面,掌握先进的技术,才能把未来的路越走越宽。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2020年,新能源汽车发展拐点已至
近来,网上流传着一个段子。
每一天醒来,春节的剩余假期,不减反增。
而工作群的消息则是:
通知:假期延迟至2月2日;
通知:假期延迟至2月10日;
通知:假期延迟至2月17日;
通知:公司没有了,不用回来了......
段子归段子,最害怕的是不小心被段子言中,那就真的扎心了。
2月6日,全国最大线下PHP培训学校“兄弟连”宣布倒闭;
2月9日,王思聪一夜消费250万的北京K歌之王遣散所有员工;
2月10日,全面复工的第一天,新潮传媒裁员10%,高管降薪20%;
有的企业轰然倒下,而有的企业却抓住了机会。
从每日优鲜官方数据显示,从除夕到大年初八,平台累计交易量同比增长350%;春节期间苏宁菜场买菜的订单也是平时的三到五倍之多;叮咚买菜的整体销售额增长近300%。它们都成为了迅速崛起的新生力量。
除了生鲜平台的订单量暴增之外,诸如线上办公、线上教育、线上娱乐、居家健身等也都迎来了发展机会,我们会发现,各行各业都已经发生了巨变。
在国内主机厂还无法正式复工的这段时间,特斯拉市值超越了大众,这条巨大的鲶鱼搅动着整个新能源市场。
特斯拉行情大热以及国产特斯拉的不断扩列(00后黑话,扩充朋友圈列表),对于整个新能源市场带来了很大的刺激。
那么,2020年新能源的发展到底走向何方?会因为年初的黑天鹅事件以及这条大鲶鱼掀起的波澜而发生什么样的改变?
一、2019年,从政策影响到需求促就成交
首先让我们回顾是一下2019年国内车市情况,中汽协显示2019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为2572.1万辆和2575.9万辆,同比分别下滑7.5%和8.2%;其中新能源汽车2019年产销分别完成了124.2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3%和4.0%。总的来说,全年的下滑幅度远低于整个车市产销萎缩水平。
国内新能源车2019年销量下滑是由于在2019年整体补贴退坡超过50%,而关键的时间节点是在6月底,2019年6月底的时候新的补贴政策正式生效,但我们会发现,在经过7、8、9、10月的调整之后,却又创出了全年的销售新高。
国内的新能源车市场受政策影响的力度在变小,并且正在逐渐过渡到需求促成消费的阶段。
二、当前,短期销量萎缩
而如今已经正式迈过2019年,2020年初因为春节以及受黑天鹅事件的波及,整个汽车市场都受到了影响,即便是新能源车也无法独善其身,今年的一季度,消费需求被遏制,工厂延迟复工,所以应该会创下近10年以来汽车销量的最低谷,包括新能源车。
但从二季度开始,会开始回暖。因为预计原本应该在一季度推新的脚步会延缓到二季度,二季度整个市场会逐渐活跃起来,而需求也会伴随着市场的复苏得到释放。
那么,再往长远一些来看,2020年新能源市场又会如何发展?
三、大势所趋,长期看涨
① 节能减排,新能源汽车是大趋势
特斯拉股价大涨,不断刷新的市值是市场对其的看好,同样也是对这一朝阳产业的信心。
2020年1月欧洲电动车销量迎来了开门红,其中全球第八大汽车市场法国增幅最大,而挪威电动汽车销量占全国新车总销量的44.3%,占比进一步提升。另外,脱欧后的英国宣布提前5年禁止销售新的汽油、柴油和混合动力车型,也就是说从2035年起,英国的车市将完全属于电动车。
从全球范围来说,新能源的发展方向,特别是纯电车型是毋庸置疑的大趋势。
② 政策呵护,新能源市场如沐春光
从政策层面看,更是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百般呵护。中国是世界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将发展新能源作为国家战略的国家。2015年引发的《中国制造2025》指出,新能源汽车是未来30年大力推动突破发展的十大重要领域。而目前,不过刚刚迈入第一个5年罢了。
另外,在2020年1月的电动汽车百人会上,工信部长苗圩表示2020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将保持相对稳定,不会大幅度退坡。原定于2020年底完全退出新能源车补贴政策有可能延缓,同时会尽快编制《新能源车发展规划(2021-2035年)》
在36氪一篇名为《暖风频吹,能否带动新能源汽车行业“入春”》的文章中写到:今年7月1日之前,大概率是沿用过去的政策;7月1日之后,采用2020年的补贴政策。财政部给的指导意见是小幅度退破,在10-20%之间。
虽然补贴依旧会有小幅度的调整,但以循序渐进的方式,也可以很大程度减弱了情绪的反弹,避免行业带来很大的伤害。
并且,从燃油到新能源,车企本身也需要足够的储备时间,刚从国五转国六,又要奔着新能源化发展,产品和技术都会出现青黄不接,这也会导致整个市场并不充分,所以消费者无法在产品和价格上做更好的选择。
放缓补贴退坡的脚步,给车企们更多的时间,也会使得2020年新能源车市场处于稳定且良性的发展状态。
③ 合资全面发力,自主面临危机?
自主品牌得益于政策优势,在新能源发展的初期享尽红利,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而这些成绩不仅仅是销量方面,更是在技术方面,所以很多人认为,在新能源这个赛道上,自主品牌是有能力进行弯道超车的。
从2019年开始,市场发生了变化。2019年上汽大众新能源全年销售35802辆,同比增长1837.3%;华晨宝马新能源销量30277辆,同比增长47.3%;东风日产销量13469辆,同比提升236.4%。
这样的同比增长还是在这些品牌未全面于新能源市场发力的情况下所取得,伴随着特斯拉工厂的落成,大众ID的发布,奥迪e-tron和奔驰EQC的相继问世。一大批外资正在涌入中国这个庞大的新能源市场,自主品牌的份额势必将遭遇瓜分。
虽然外资的新能源产品来得晚了,但终究还是会来的。
四、中外较量,逐渐从竞争走向竞合
2020年,将是越来越充分的技术储备,越来越丰富的市场选择, 以及越来越残酷的竞争。
总的来说会是一片向阳的状态,但再往长远一些考虑,外资与自主双方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快速提升市占率,竞争也总是会走向竞合的一天,如今光束就长城和宝马踏上这条路的产物,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车企在这条路上前赴后继,也会有越来越多的新品牌由此诞生。
五、说在最后的话:
2020年新能源市场的开端会是艰难的,但2020年的发展对于消费者而言是喜闻乐见的,对于车企来说,会是机会与挑战并存的。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坚持产业转型与技术进步相结合。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推动汽车动力系统电动化转型。坚持统筹兼顾,在培育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同时,大力推广普及节能汽车,促进汽车产业技术升级。
坚持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相结合。加强创新发展,把技术创新作为推动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加快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和品牌。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深层次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探索合作新模式。
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驱动相结合。在产业培育期,积极发挥规划引导和政策激励作用,聚集科技和产业资源,鼓励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开发生产,引导市场消费。进入产业成熟期后,充分发挥市场对产业发展的驱动作用和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促进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大规模商业化应用。
坚持培育产业与加强配套相结合。以整车为龙头,培育并带动动力电池、电机、汽车电子、先进内燃机、高效变速器等产业链加快发展。加快充电设施建设,促进充电设施与智能电网、新能源产业协调发展,做好市场营销、售后服务以及电池回收利用,形成完备的产业配套体系。
5、2020年推出的重磅新能源新车,哪款更让你期待?
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蔓延全国的疫情让各行各业都按下了“暂停键”,让本身已经下行的汽车市场更是变得雪上加霜。其中,新能源汽车更是一大重灾区,如今新能源汽车在整体市场下滑超过五成,多家原本畅销的新能源产品销量大幅度下降。
不过,鉴于新能源汽车目前仍然有利好消息放出,原本定于2020年底完全退出的新能源车补贴有可能进一步延缓;同时亦会尽快编制《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2021-2035年)》,有望加大补贴或推出不同的优惠“救市”。
此外,这次疫情刷新了许多人对家庭健康防护的重视程度,使一些原来以公共出行为主的无车家庭考虑首次购车,因而对于有兴趣考虑购车的团友,不妨看看以下这些即将上市或新近上市的新能源车型。
可能你会好奇,混动版的雷克萨斯UX已经足够优秀了,为什么还会选择在此时推出纯电动UX车型呢?或许,就正如雷克萨斯国际总裁泽良宏先生所言:“电气化技术蕴含巨大潜力,它将给驾驶带来深刻变革。LEXUS雷克萨斯希望借助电气化技术,回归造车的初心,从而改变我们对未来豪华汽车的思考。”
当然,大多数用户最为关心的还是纯电动车的电池安全和续航里程,鉴于雷克萨斯多年研发全混动系统所积累的经验,雷克萨斯UX 300e搭载三重监控系统,可分别对总电压、电芯,以及整个电池包进行监测,以预防过度充电等情况发生,并配备温度管理系统,可在低温和高温条件下保持原有最大400km的续航里程。
作为全球唯一一家拥有混合动力(HEV)、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纯电动(EV)、氢燃料电池(FCEV)全技术路线的车企,丰田的电动化产品全球累计销量已超过1400万台。 按照丰田的规划,以2020年在中国率先推出纯电动车为标志,正式开启“EV元年”;到2025年,将在中国市场推出共计10款EV车型。
除此以外,丰田还对EV车型的充电系统效率进行了大量提升。譬如,EV车型的充电系统不仅可以满足国标充电,还能通过降低电力转换时流失的电流进一步控制充电效率。此外,还可通过降低充电时辅机电池能耗,避免电能损失的同时也增加电动车的续航里程,最终实现充电效率的提升。
ID.3是大众汽车品牌开启大规模电动化攻势的重要产品,早在去年10月31日就完成了国内首秀。ID.3有着非常个性的设计语言,相较于以往大众车型有着明显不同。前格栅采用封闭式设计,两侧大灯通过一条贯穿式LED灯带相连,加上环状设计的LED日间行车灯,为ID.3营造出极具辨识度的外观。
除此以外,大众专为纯电动汽车打造的MEB平台有诸多优势,比如该平台下诞生的ID.家族车型,其电池被设计成如同巧克力块一样的多个模块,同时尺寸经过精心设计被置于车辆底部,四周配有其他零部件,提升了电池的灵活性,使得电池可以兼容未来的电池技术。
在纯电动车领域,雪佛兰已有着多年的研发经验,在海外上市的雪佛兰Bolt更是市场上热销的产品,不过雪佛兰并没有率先将Bolt引入国内市场,而是带来了更加惊艳的畅巡。作为雪佛兰在中国市场投放的首款纯电动车型,畅巡的外观设计极具科技感,造型上大量汲取了雪佛兰FNE-X概念车的设计元素。
目前,通用汽车在国内仅有别克微蓝一款纯电动车在售,雪佛兰畅巡的到来将进一步丰富通用在华的纯电动车型阵容,率先完成轿车和SUV的布局。同时,雪佛兰畅巡预计会采用与别克微蓝相同的动力系统,续航里程同为410km。两款车均具备前卫跨界的造型,相信会成为合资纯电阵营中一股强势的力量。
拜腾M-Byte完美保留了概念车上的全球首创48英寸“共享全面屏”,极具未来感和豪华感。拜腾M-Byte这块“共享全面屏”是迄今为止量产车上最大尺寸的车载屏幕,共分为三个显示区域,优先级最高的驾驶相关信息集中在左侧区域,中央和右侧区域显示导航和其他服务。此外,还考虑到安全方面,加入了防爆裂涂层,防止剧烈碰撞屏幕破碎造成的玻璃飞溅。
除了共享全面屏之外,拜腾M-Byte还提供7英寸驾驶员触控屏、8英寸副驾触控屏及后排乘客独立娱乐系统,以上屏幕均可以与共享全面屏形成互动。例如,主驾可以通过驾驶员触控屏进行类似鼠标板的操作,两指拖动导航地图或放大缩小地图尺寸;前排乘客也可通过副驾触控屏选择共享全面屏导航目的地,或选择娱乐播放内容。
作为哪吒汽车旗下全新纯电动紧凑型SUV,哪吒U计划在2020年第一季度正式上市,目前已经开启了预定,官方公布的补贴后预售价格区间为15.00-21.00万元。这款车最大的噱头应该是全球首款采用“透明”A柱的量产车型,通俗说这个功能就是通过外部摄像头结合软件算法,将A柱遮挡的外部景象投射到车辆A柱内侧的屏上。
动力方面,根据此前的申报信息显示,哪吒U将拥有两驱和四驱版车型,其中两驱版车型最大功率204Ps,峰值扭矩310N·m,综合续航将达到501km,四驱版车型则会拥有高达615N·m的扭矩,百公里加速仅为4.9s;如此强悍的百公里加速,让其必然会成为紧凑型SUV市场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
比亚迪汉作为“传说中”的高端轿跑车型在去年得到了官方证实。今年年初,比亚迪官方放出汉EV的预告图,明确其定位于纯电动中大型轿车,沿用Dragon Face家族式设计语言,并且在成熟方案之上带了更新的调整。据称,新车或将于2020年6月份左右上市,并将首次搭载比亚迪“刀片电池”,能量密度提升了50%,具有高安全、长寿命等特点,车辆续航有望突破600公里。
值得一说的是,此次汉EV采用了比亚迪最新研发的磷酸铁锂“刀片电池”,电池能量密度为140Wh/kg,算是非常出色的层级。该技术即能保证较高能量密度和寿命,同时还能降低制造成本。根据专利信息,该电芯可实现无模组,直接集成为电池包(即CTP技术),从而大幅提升集成效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
11月2日,国务院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用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充换电服务便利性显著提高。力争经过15年的持续努力,我国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质量品牌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商业化应用,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规模化应用,充换电服务网络便捷高效,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稳步推进,有效促进节能减排水平和社会运行效率的提升。
《规划》部署了5项战略任务:
一是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坚持整车和零部件并重,强化整车集成技术创新,提升动力电池、新一代车用电机等关键零部件的产业基础能力,推动电动化与网联化、智能化技术互融协同发展。
二是构建新型产业生态。以生态主导型企业为龙头,加快车用操作系统开发应用,建设动力电池高效循环利用体系,强化质量安全保障,推动形成互融共生、分工合作、利益共享的新型产业生态。
三是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新能源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全面深度融合,促进能源消费结构优化、交通体系和城市智能化水平提升,构建产业协同发展新格局。
四是完善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推动充换电、加氢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互联互通水平,鼓励商业模式创新,营造良好使用环境。
五是深化开放合作。践行开放融通、互利共赢的合作观,深化研发设计、贸易投资、技术标准等领域的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不断提高国际竞争能力。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
11 月 2 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指出,以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为“三纵”,动力电池与管理系统、驱动电机与电力电子、网联化与智能化技术为“三横”,构建关键零部件技术供给体系。
《规划》提出,鼓励企业提高锂、镍、钴、铂等关键资源保障能力。建立健全动力电池模块化标准体系,加快突破关键制造装备,提高工艺水平和生产效率。完善动力电池回收、梯级利用和再资源化的循环利用体系,鼓励共建共用回收渠道。建立健全动力电池运输仓储、维修保养、安全检验、退役退出、回收利用等环节管理制度,加强全生命周期监管。
将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 V2G )能量互动。加强高循环寿命动力电池技术攻关,推动小功率直流化技术应用。鼓励地方开展 V2G 示范应用,统筹新能源汽车充放电、电力调度需求,综合运用峰谷电价、新能源汽车充电优惠等政策,实现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能量高效互动,降低新能源汽车用电成本,提高电网调峰调频、安全应急等响应能力。促进新能源汽车与可再生能源高效协同。推动新能源汽车与气象、可再生能源电力预测预报系统信息共享与融合,统筹新能源汽车能源利用与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协同调度,提升可再生能源应用比例。鼓励“光储充放”(分布式光伏发电—储能系统—充放电)多功能综合一体站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开展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示范运行。
《规划》指出到 2025 年,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 12.0 千瓦时/百公里,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到 2035 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商业化应用,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规模化应用,有效促进节能减排水平和社会运行效率的提升。
《规划》指出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充电基础设施服务水平以及鼓励商业模式创新。科学布局充换电基础设施,加强与城乡建设规划、电网规划及物业管理、城市停车等的统筹协调。依托“互联网+”智慧能源,提升智能化水平,积极推广智能有序慢充为主、应急快充为辅的居民区充电服务模式,加快形成适度超前、快充为主、慢充为辅的高速公路和城乡公共充电网络,鼓励开展换电模式应用,加强智能有序充电、大功率充电、无线充电等新型充电技术研发,提高充电便利性和产品可靠性。
此外还要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等工作,引导多方联合开展充电设施建设运营,支持居民区多车一桩、临近车位共享等合作模式发展。鼓励充电场站与商业地产相结合,建设停车充电一体化服务设施,提升公共场所充电服务能力,拓展增值服务。完善充电设施保险制度,降低企业运营和用户使用风险。
《规划》要求,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优胜劣汰,支持优势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落实新能源汽车相关税收优惠政策,优化分类交通管理及金融服务等措施,对作为公共设施的充电桩建设给予财政支持,给予新能源汽车停车、充电等优惠政策。2021年起,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的公共领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80%。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2020年大众新能源规划:除了ID.系列,又有什么重磅新车?
在中国电动化浪潮下,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抢得了先机,尤其是纯电动车领域,传统车企和造车新势力百家争鸣,自主电动车的产品矩阵越来越丰富,续航能力也达到了领先水平。但面对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市场,各大合资品牌自然不会轻易放过。
受疫情影响,原定于3月3日举行的日内瓦车展宣布取消,很多厂商将原计划在车展亮相的新车挪到线上发布。大众品牌则通过“云直播”的形式,亮相了高尔夫GTI等众多重磅车型,其中还发布了包含ID.4等3款全新的新能源车型以及未来在新能源领域的规划。
那么,大众品牌今年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有哪些规划?又有哪些新能源车型将在年内投放?不妨了解一下。
01
ID.系列领衔新能源产品阵营
2019年5月,大众公开了ID.3的官图。依靠未来感十足的设计以及丰富的续航选择,ID.3获得了较多消费者的青睐。而在本次线上发布会上,大众公开了全新ID.4车型的官图。大众ID.4是大众品牌旗下首款纯电SUV车型,是继ID.3之后第二款基于模块化电驱动(MEB)平台的量产车型,将在欧洲、中国和美国生产和销售,并于年内正式上市。
ID.3
外观方面,大众ID.4采用了与ID.3相同的设计语言,线条设计非常流畅,拥有强烈的科技感。高压电池被置于车辆底部靠近中央的位置,确保车辆低重心的同时,能够获得优秀的动态行驶表现,同时可实现平衡的轴荷分配。根据驱动组件的不同,ID.4的续航里程可达500km。值得注意的是,大众ID.4将率先推出后驱版本,纯电动四驱版本将随后推出。
ID.4
目前,ID.家族已经组成了完善的产品阵营,覆盖了轿车、SUV和MPV三大细分市场。随着ID.家族的逐渐完善,大众电动化战略无疑再上新台阶。据了解,ID.3将会在欧洲市场亮相,另一款ID.初见也有望在今年国产。
ID.初见
此次线上发布会,大众汽车不仅公开了ID.家族的新车型,还亮相了多款全新混合动力车型,其中就包括了大众家族首款搭载插电混动动力总成的R系列车型——途锐R。其动力系统由3.0T V6发动机、电机和锂电池组成,匹配8速Tiptronic自动变速箱。大众汽车表示,途锐R将在中国、欧洲和美国生产,目前在中国销售的途锐混合动力版本以进口形式销售。
途锐R
目前,大众集团在华销售的新能源车型中,除了早期布局的奥迪A3 e-tron、A6L e-tron以及Q7 e-tron三款车型之外,新增了进口版e-Golf、途观L PHEV、帕萨特PHEV、迈腾PHEV等插电混动产品以及朗逸纯电、宝来·纯电以及高尔夫·纯电等纯电动产品。
朗逸纯电
据消息称,大众汽车正陆续投入10亿欧元,在展开车型电动化进程的同时扩充其混合动力车型阵容。根据大众的计划,今年大众汽车将基于现有车型推出10款新能源版本,包括探岳GTE、高尔夫GTE等等;至2023年,大众汽车还将有10款ID.车型面市。最迟在2050年前,完全实现碳中和。
02
增加产能,加快中国市场布局
此前,大众集团曾表示,到2022年年底,其将在全球16个工厂生产电动车。面对中国市场,大众更是加大了布局力度。
2019年,位于上海安亭的新能源工厂正式落成,该工厂是大众集团全球首个MEB专属电动车生产工厂,也是大众集团在中国两个ID.电动车生产工厂之一。新工厂规划年产能30万辆,计划于2020年10月正式投产。除此之外,一汽大众佛山工厂亦正在加速转型建设,为电气化投入准备。据悉,两座工厂完工后,累计总年产能可达60万辆。
另外,为了降低产品成本,并实现电池技术的自研、自产、自供应,2019年6月,大众集团与Northvolt瑞典电池初创企业成立对等持股的合资企业,预计2024年投产。目前,大众品牌将与宁德时代就首批车型展开合作。如果大众能顺利按照计划走,那么在国内的新能源市场就有可能获得与燃油车市场一样的优势。
新能源汽车争夺战的钟声已经敲响,各个品牌间的角逐也将愈演愈烈。对于体量庞大的大众品牌,唯有勇于转型才能更快速地抢占新能源市场。从公开的规划来看,大众集团在通过扩大产品阵营和提升产能抢占第一步。可以看到,大众这次转型是非常果断的,轱辘哥非常期待大众集团在国内新能源市场的表现。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9、即使2020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真有500万辆,各政府的规划能实现吗
真的可以的,我蛮相信的。
1、生产新能源汽车的商家越来越多,研究电池和汽车技术的厂家越来越多。
2、政府为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提供了很多有利的条件和政策,大局势向上。
3、社会的趋势,人民对矿产资源的保护,对环境的重视等等。
......
种种因素双重重视之下,我相信能够实现这个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