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外电动汽车为什么没有产业化
国外的电动汽车市场主要是以市场为导向的,目前电动汽车市场盈利性不强,比如欧日市场虽然电动汽车技术也有储备,但是以目前的技术水平还不能在市场上与传统汽车正面竞争,因此厂商推动的积极性没有那么高,美国据说也有其他产业巨头的干扰而打压了电动汽车,参考《谁谋杀了电动汽车》
中国主要是由于政府的主导推动了电动汽车的产业化,一方面处于能源安全的担心,另一方面发展电动汽车是唯一在汽车行业赶上欧美日的机会,此外中国丰富的锂矿、稀土等也为电动汽车的发展提供了成本上的优势。
2、电动汽车的产业链是什么?
1,技术研发与标准制定环节
2,电动汽车生产制造与销售环节
3,基础设施配套环节
4,售后服务环节
5,电池租赁环节
6,电动汽车保修和金融服务等环节
产业链是产业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是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产业链是一个包含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四个维度的概念。这四个维度在相互对接的均衡过程中形成了产业链,这种"对接机制"是产业链形成的内模式,作为一种客观规律,它像一只"无形之手"调控着产业链的形成。
产业链的本质是用于描述一个具有某种内在联系的企业群结构,它是一个相对宏观的概念,存在两维属性:结构属性和价值属性。产业链中大量存在着上下游关系和相互价值的交换,上游环节向下游环节输送产品或服务,下游环节向上游环节反馈信息。
3、影响电动汽车产业化的因素有哪些?
目前来说:
1
最重要的是满足市场的电动汽车产品。目前最有前途的是PHEV及Mico
EV
只有市场的驱动才能使电动汽车产业化。
2
成本问题。主要是电池成本的问题。动力电池的正负极材料依赖进口,或需要支付高额的专利费;大部分隔膜材料也依赖进口;动力电池自动化生产线成本偏高。以上是导致电池成本偏高的主要原因。
3
配套设施。没有充电设施,无法解决电动汽车最根本的充电问题。即使是用家用常电慢充,也需要对小区的变压设备进行功率升级。
参考“新能源汽车技术论坛”
4、新能源纯电动汽车的发展趋势?
你好,朋友,很开心为你提供我知道的信息。当前,我国正在贯彻“资源节约型,环境回友好型”答的发展战略,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实施重点扶持政策。目前国家财政扶持节能减排,促进了新能源产业加速发展,并且已成为新一轮汽车促销的亮点。随着油价不断攀升,能源与环保问题日益突出,新能源汽车无疑会成为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因此,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定然是未来的稀缺人才。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是国家大力发展电动汽车为主的新能源汽车紧缺人才专业。
新能源汽车专业毕业生就业途径比较广。新能源汽车专业毕业生可以通过竞聘,做新能源汽车公司的技术人员;也可以到4S店做新能源汽车的维修技师;还可以通过自主创业实现就业。
只要我提供的信息能给朋友你带来一点点帮助,我都觉得开心。
5、电动汽车中最具有产业化和市场化前景的车型?
混合动力汽车是电动汽车中最具有产业化和市场化前景的车型。混合动力汽车采用内燃机和电动机作为混合动力源,它既有燃料发动机动力性好、反应快和工作时间长的优点.
6、电动汽车的发展前景如何?
目前来说,无论是是国外还是国内,对于电动汽车的前景普遍都是看好的。欧盟地区已经宣布于2020年全面取消燃油汽车的销售,而国内,政府对于电动汽车出台补贴政策以及减免购置税和专用车牌、大量建设充电桩等一系列措施,使得电动汽车的销售也是一片火爆,也说明了电动汽车的前景光明。

但是目前电动汽车想要全面推广开来,还是存在着层层困难的。
首先就是价格上,高档一点的车型,像特斯拉这类纯进口品牌,动辄万大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普通人家根本消费不起。而国产车型的纯电动车,就算有政府补贴,终端售价仍然要达到二三十万,而看看相同车型的燃油车却只有十来万甚至几万块钱,消费者心里不平衡肯定就不会想买。而低端的电动车售价低廉,只需要几万块,由于品牌混杂和做工等方面的问题,消费者又不能接受,只能活跃在广大偏远农村乡镇地区,使用者大都都是上年纪的老年人,因此也被人称之为老年代步车。

由于目前中国的汽车厂商在蓄电池的开发应用上仍然存在技术瓶颈,导致实际续航能力非常差,蓄电池在冬季低温环境下,容易流失电量,进一步降低续航能力。在充电过程中,需要耗费时间太长太久,并且电池在达到使用寿命以后,需要二次更换电池,这也必然需要一大笔费用。诚然,随着科技的进步,这些技术短板相信也能慢慢被克服。

虽然说纯电汽车的大范围普及还有待于技术的进步,但混合动力的火爆,无疑也是在纯电技术突破之前,一个合理过渡的最佳选择。一旦纯电技术出现革命性的突破,那么毫无疑问,届时纯电动车必然将全面替换和取代燃油车乃至混合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