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在哪里有所进步
发动机
好的自有品牌发动机热效率已经达到36%以上(数据来源:《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P11),国产柴油机装备车型基本满足第三阶段油耗法则(2015年末<6.9L/百公里,逐年加严)。国产应用比例不断提高的技术有可变气门正时、涡轮增压和缸内直喷技术。
可变气门正时技术:根据发动机的运行情况,调整进气(排气)的量,和气门开合时间,角度。使进入的空气量达到最佳,提高燃烧效率。
涡轮增压技术:利用内燃机运作转产生的废气驱动空气压缩机,提高发动机进气量,从而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让车子更有劲。
缸内直喷技术:即燃料分层喷射技术,将燃油由喷嘴直接喷入缸内。该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汽油机热效率与降低汽油机排放。
变速
自动变速器一直是国产零部件的短板,但近年来有一定突破。国产手动变速器已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多档AT实现小批量应用,CVT自主化能力初步形成,多档DCT技术正在研发攻关。
AT:automatic transmission,自动变速器。装有自动变速器的汽车能根据路面状况自动变速变矩,驾驶者可以全神贯注地注视路面交通而不会被换挡搞得手忙脚乱。
CVT: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无级变速器。自动变速器(AT)的一种,它的变速比不是间断的点,而是一系列连续的值,从而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性、动力性和驾驶平顺性,而且降低了排放和成本。
DCT:Dual Clutch Transmission,双离合变速器。自动变速箱结构对动力方面的损失较大,发动机有相当一部分的动力在变速箱的动力传递过程中被吞噬掉了。与手动变速箱相比,自动变速箱在损失动力的同时也会相应的增加油耗。DCT使得手动变速箱具备自动性能,同时大大改善了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动力电池
国内磷酸铁锂电池的单体能量密度达到140Wh/kg,接近国际水平。镍钴锰三元锂电池单体能量密度在130-220Wh/kg之间,而全球最好的松下镍钴铝三元电池单体能量密度300Wh/kg。快充电池已经实现示范应用,正负极材料、电解液和隔膜已经实现国产化。
驱动电机
自主研发的电机已经实现和整车的产业化配套。电机峰值功率达到2.8-3.0kw/kg。规格化驱动电机和控制系统已经具备 量产能力,并有个别产品出口国外。
燃料电池动力系统
基本建立自主知识产权的车用燃料电池技术平台。质子交换膜、催化剂、炭纸、膜电极和双极板的关键技术指标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有百辆级氢燃料电池汽车动力平台和整车生产能力 。完成世界首例客车用氢电系统台车碰撞试验。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核心部件。它不仅具有阻隔作用,还具有传导质子的作用。
双极板:燃料电池的另一个核心部件,由极板和流场组成。双极板应是电、热的良导体,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很好的阻气性能,较低密度,耐腐蚀性好等特点,其性能决定了燃料电池堆体积比功率和质量比功率。
轻量化
高强度钢、轻质合金、复合材料等轻量化材料已经实现应用并逐渐扩大比例。高强度钢使用量达到整车质量的50%左右,铝合金使用量达到6-10%,镁合金开始应用。作为轻量化材料基础的激光焊接技术、内高压成型技术、超高强度热冲压成型技术有一定的推广。
高强度钢:要多强才能叫高强度甚至超高强度钢并无统一定义,一般来说,屈服强度>210MPa的叫做高强度钢,屈服强度>550MPa的叫做超高强度钢。
轻质合金:主要指钛合金、镁合金和铝合金。在汽车行业主要是镁、铝合金。
复合材料: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在宏观(微观)上组成具有新性能的材料。http://www.okeycar.com/
内高压成型技术:利用液体作为成形介质,通过控制内压力和材料流动来达到成形中空零件目的的材料成形工艺。
热冲压成型技术:先将胚料加热至一定温度,然后用冲压机在相应的模具内进行冲压,以得到所需外形的一种材料成型方法概念热冲压成形技术。
2、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有什么?
新能源汽车有四大关键技术,包括电池及管理技术、电机及其控制技术、整车控制技术、整车轻量化技术。
1、电池及其管理技术
新能源汽车的成败关键仍然是电池。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的动力源,电池选择将直接关系到整车的性能。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主要性能指标是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和循环寿命等。
2、电机及其控制技术
电机是电动汽车动力的发起点。要求:(1)电机要频繁的启动/停止、加速/减速;(2)低速或爬坡时要求高转矩;(3)高速行驶时要求低转矩,并且变速范围大以及交款的转速范围和转矩范围内都要有较高效率:;(4)工作可靠性高;(5)稳态精度高;(6)动态性能好且工作环境要求不苛刻。
电力驱动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把蓄电池储存的电能转换为汽车行驶的动能,要使得电动汽车拥有良好使用性能,必须开发出合理的控制系统,使电机具备较高转速及较大的调速范围,足够大的启动转矩,以及体积小、质量轻、效率高,动态制动强和能量回馈的能力。
电动汽车的电动机有多种控制模式。传统的线性控制,如PID,不能满足高性能电机驱动的苛刻要求。传统的变频变压(VVVF)控制技术,不能使电机满足所要求的驱动性能。异步电机多采用矢量控制(FOC),是较好的控制方法。
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谢谢采纳。
3、有没有比较知名的电动汽车的论坛,介绍当前新能源汽车政策、展会和电动汽车技术等信息的平台?
电动汽车资源网的论坛主要是做车型方面,易车论坛主要做产业链,各有千秋。电动汽车资源网论坛club.evpartner.com
4、中国新能源汽车已发展了11年,究竟哪家车企的技术最好?
你好,当下新能源汽车哪家汽车企业的技术发展得最好,那无疑要数比亚迪了,从2020年开始,比亚迪的声誉和知名度得到了很大提升,这就是因为他们有一流的技术。比亚迪开发出了一种叫“刀片”电池其巡航能力和稳定性大大地提高了。新能源汽车我们国家政策支持了11年,很大企业享受着补贴但成绩不见得有多少,比亚迪算是最好的一家了。
宋
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目前发展的规模在国内是最大的,今年从五六月份开始比亚迪的股价也随之暴涨,从40块涨到了现在最高值120多。这就体现出了比亚迪的价值和技术得到了认可,很多投资者都是看好他们的发展机遇。现在比亚迪已经投资很大一部分的资金在新能源汽车上,已经具备了完整的长产技术链,目前已经推出市场的新能源车型就已经有两种。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世界上做得最好的是日本和美国,美国的特斯拉现在已经进入中国建厂,其最大的行程据说可以达到1200公里。如果真的有那么厉害,且性能是很稳定的话,那么是可以接受的。虽然国家也在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但是特斯拉的价格去掉补贴之外还是很贵的,从去年的售价40万一台,到现在也要27万一台。这相对于现在的汽油车里的中高档的价格了,所以很少愿意去买新能源汽车,不过相信在以后技术成熟,以及国家补贴下,价格肯定会大大下降。
比亚迪
比亚迪公司技术是最好的,且目前已经和特斯拉有合作,凭借着技术和生产能力比亚迪也将会帮特斯拉加工部分部件。这是我们国家发展了11年新能源汽车取得的成绩,相比别的国家还是需要努力的,比亚迪是其中做到最好的车企,其他也有很多公司有自己的一技之长。比如长城汽车公司,吉利公司都有自己的新能源汽车专利技术。
5、学汽修能不能适应新能源的发展?
新能源汽车技术就业前景很好的!因为本身汽车行业现在发展就很好,新能源汽车技术又是比较前沿新兴的技术,选择学习新能源技术是一个很有前途的选择。
6、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是什么
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主要是指电池、电机和电控,即人们常说的“三电”系统。
电池,即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它主要影响新能源汽车的续驶里程和充电速度。维信关注”优能工程师”,教你学会专业全面的新能源汽车维修,让你的成长看得见。
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所使用的动力电池主要包括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两种。2018年起,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基本上开始使用能量密度更高的三元锂电池,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从300公里步入如今的500公里时代,三元锂电池功不可没。目前,我国动力电池技术在世界上是领先的,据2017年资料显示,全球排名前十的动力电池企业中,中国占了7席。
电机主要影响新能源汽车的车速以及加速性能、爬坡性能与负载能力。电机一般可分为永磁同步电机和交流异步电机,我国新能源汽车一般使用的是效率更高、可靠性更强、体积更小的永磁同步电机。目前,我国有五个电机品牌名列全球前十。电控系统是连接电机与电池的神经中枢,主要是对整车进行动态监控,及时反馈调整各项技术参数。电控系统主要包括电池管理系统(BMS)和电机管理系统。北汽新能源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第三代超级电控技术EMD3.0,能够检测全车260个部件数据,对电池实时监控调节,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进行安全防护,异常情况自动预警以及低充电温预加热,可实现在零下35度环境正常启动和充电。而比亚迪去年分布的IGBT4.0则是电机控制系统的核心元件,它是新能源汽车最核心的技术,其好坏直接影响电动车功率的释放速度:直接控制直、交流电的转换,同时对交流电机进行变频控制,决定驱动系统的扭矩(直接影响汽车加速能力)、最大输出功率(直接影响汽车最高时速)等。比亚迪IGBT被称为新能源汽车的“中国芯”,它的研发成功,打破了欧洲和日本对此芯片的垄断,有效降低了新能源汽车的造车成本和整车能耗。
7、科技部续超前:新能源汽车发展仍存在多重技术痛点
2021年9月3日-5日,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报社联合主办,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特别支持,日本汽车工业协会、德国汽车工业协会联合协办的第十七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以下简称泰达汽车论坛)在天津市滨海新区召开。本届论坛围绕“融合?创新?绿色”的年度主题,聚焦行业热点话题展开研讨。
在9月4日“开幕大会:国家双碳目标与汽车产业低碳、安全发展展望”中,科学技术部高新技术司副司长续超前发表了题为“加强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助力汽车强国展翅翱翔”的演讲。
续超前表示,目前我国的新能源汽车虽然有了长足发展,但仍然存在汽车芯片短缺,低温充电慢、续航里程降幅大、高温安全性差,燃料电池汽车用氢成本高等问题。
而针对这些问题,续超前也呼吁整个行业要围绕电动汽车产业链最关键的动力电池,前瞻部署新体系动力电池,全固态金属锂电池技术,开展无钴动力电池和工业混合态锂离子电池开发;
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核心的燃料电池和储氢系统,和固体氧化物电池,车载液氢系统颠覆技术,重点突破高功率燃料电池电堆、高功率、长寿命燃料电堆等核心瓶颈技术;
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共有环节,基于新材料和新器件的电驱动系统,高性能电驱动技术,支持线控底盘、高精度自动驾驶、动态地图,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研究,开发整车轻量化、模块化技术。
以下为演讲实录:
尊敬的解振华特使,辛国斌副部长,连茂君书记,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参加2021年泰达国际论坛,在此谨代表科技部高新司对论坛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的汽车界的朋友致以诚挚的问候。
当前由中国引领的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在全球成为大势所趋,我国在新能源汽车发展方面具有前瞻性和创造性,成果显著。截至今年7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超过600万辆,产生了一批国际一流的技术成果,培育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企业,建立了全球最完善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及产业链,成功走出一条以创新链发展带动产业链形成,以示范推广拉动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的发展路径。
当下恰逢“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由政策引导向市场驱动转变的攻坚期,在此背景下本次论坛召开对于产业界、学术界理清思路、凝聚共识,以更好的姿态迎接未来机遇和挑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今天我主要想就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谈几点想法。
一、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发展,已成为战略必争领域,综合考虑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发展来看,主要呈现出以下几方面态势。
1.碳达峰碳中和要求汽车产业加速电动化转型,全球主要发达国家相继提出碳中和发展愿景,对碳排放大户——汽车要求进一步严苛,欧洲新政持续加码,今年公布的计划提出2030年汽车二氧化碳排放较2021年减少55%,2035年新车排放归零的目标,如果不发展新能源汽车,全球汽车产业将很难达到各国碳达峰碳中和标准。
2.汽车与其他高技术领域融合,新一代汽车技术体系正在逐步形成。首先新能源汽车与新能源技术的融合更加紧密,V2G技术发展使得未来新能源汽车汽车将成为一个个稳步式储能单元,为解决可再生能源消纳过程中的电网波动提供了有效途径。其次新能源汽车也与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也正在不断加深,重新定义了汽车产品属性。向着移动智能终端和空间衍变,传统汽车技术与先进制造,新材料技术的融合,也为这一传统的制造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3.全球主要发达国家积极押注新能源汽车,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今年8月美国总统拜登签署行政令,美国新出售的汽车半数为零排放。大众、宝马、奔驰新能源汽车销量均超过10万辆,德国大众提出2030纯电动汽车份额上升至50%,奔驰企业战略从电动为先转为全面电动目标,目标到2030年全面纯电动化。总的来看全球新能源汽车竞争焦点主要集中在动力电池等核心部件研发与产业化方面,谁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谁就能在新的竞争赛道中拔得头筹,赢得未来。
二、我国新能源汽车仍然存在若干的痛点需要高度关注。
1.汽车芯片短缺的问题,对于高度电动化新能源汽车,车规芯片是重要的问题。科技部两年前预计到这个问题,部署开展车规芯片测试研究,开展国家技术创新牵头,成立了中国汽车芯片产业联盟,围绕关键汽车芯片,协同产业链上下游开展技术公关、平台搭建、标准制订、测试评价、芯片上车等工作。
2.新能源汽车低温充电慢、续航里程降幅大、高温安全性差问题,这一问题严重影响新能源汽车低温环境下正常使用和全天后条件下的安全运行,为解决这一难题2021年5月科技部发布揭榜挂帅项目,不设门槛向全社会公开遴选团队,高安全的技术公关,实实在在解决用户困扰。
3.燃料电池汽车用氢成本高的问题,氢气成本严重制约了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针对用氢成本偏高和重载商用难的问题,一方面科技部推进高密度车载储氢攻关,另一方面强化氢的制造、储存、运输全链条疏通,带动氢能供应体系为加氢站配套设施建设和氢能关联产业发展打好基础。
当然上述提到的问题都是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中的问题,相信各位学术界、产业界共同努力下,通过坚持不懈的科学攻关,我们都能够彻底解决。
三、坚持问题导向,促进新能源汽车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发展。“十四五”期间科技部将坚持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发展方向,按照新的三纵三横的布局,组织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专项,围绕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创新链,从能源动力、电驱系统、智能驾驶、车网融合,支撑技术、整车平台方面持续支持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研发,支撑和引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1.围绕电动汽车产业链最关键的动力电池,前瞻部署新体系动力电池,全固态金属锂电池技术,开展无钴动力电池和工业混合态锂离子电池开发。
2.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核心的燃料电池和储氢系统,和固体氧化物电池,车载液氢系统颠覆技术,重点突破高功率燃料电池电堆、高功率、长寿命燃料电堆等核心瓶颈技术。
3.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共有环节,基于新材料和新器件的电驱动系统,高性能电驱动技术,支持线控底盘、高精度自动驾驶、动态地图,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研究,开发整车轻量化、模块化技术。
女士们、先生们,今天站在汽车产业变革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愿与各方共同携手,向新能源汽车的广度和深度进军,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8、大比特第三届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创新研讨会行业内关注度有多高?
应该挺高的,因为很多行业的人员报名,这汽车行业的更是积极报名
9、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技术有哪些
任何的规划背后都是各利益方势力博弈的结果,该方案也是拖了许久才出来的。 对于购车的老百姓而言我不敢说会降低了你的购车成本,也不能说会降低你的使用成本。 但是对于生产的工厂来说具有生的意义,对老百姓而言不具备养的意义。
10、2019年大比特举办的新能源汽车电驱动与BMS技术研讨会,威雅利电子有什么贡献吗?
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飞速增长,电池管理系统的前景也日趋明朗,同时带动BMS需求的扩张,威雅利电子可预期这个市场会带来巨大的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