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增程式混动汽车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有哪些区别?
1.混合动力汽复车的种类目前主要制有3种。一种是以发动机为主动力,电动马达作为辅串联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原理助动力的“并联方式”。这种方式主要以发动机驱动行驶,利用电动马达所具有的再启动时产生强大动力的特征,在汽车起步、加速等发动机燃油消耗较大时,用电动马达辅助驱动的方式来降低发动机的油耗。这种方式的结构比较简单,只需要在汽车上增加电动马达和电瓶。
2.另外一种是,在低速时只靠电动马达驱动行驶,速度提高时发动机和电动马达相配合驱动的“串联、并联方式”。启动和低速时是只靠电动马达驱动行驶,当速度提高时,由发动机和电动马达共同高效地分担动力,这种方式需要动力分担装置和发电机等,因此结构复杂。
3.还有一种是只用电动马达驱动行驶的电动汽车“串联方式”,发动机只作为动力源,汽车只靠电动马达驱动行驶,驱动系统只是电动马达,但因为同样需要安装燃料发动机,所以也是混合动力汽车的一种。
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有什么差别?
什么是油电混合动力?
这种车型是电池容量比较小,只能通过发动机的正常工作是,来对电池实行反冲。而电池的主要作用是用来启动车辆,起步,急加速等等。超过一定的时速,就会转换成发动机带动汽车前行。当然,车子在起步、急加速时,是最费油的,而电机的介入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因此油耗并不是特别高。就拿卡罗拉双擎来说,虽然搭载的是1.8L的发动机,但是百公里油耗仅为4.2L.而小黑同事,能开到3.8L,这个油耗已经是很省了。这类车型主要是以发动机为主,而电为辅。因此,这类车是属于节能车,不是新能源车,而在挂牌上路时,只能是普通车牌。
什么是插电式混合动力?
这种车型是可以通过充电设施给电池充电的,然后电用完,可以直接在转化到传统燃油发动机。一般插电式混动靠电池行驶可在50KM-100KM不等。如果每天只是在市区上下班开车,基本上是用不到发动机工作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插电式混动在市区开还是比较合适的,而正是插电式混动车型可以完全靠电池来行驶较长的距离,所以它被划分到了新能源汽车。可以挂绿牌。也就是省油并且不限号,不过动力上可能不是太强劲,续航能力也还可以,但是目前技术还可以小黑只能推荐比亚迪。
3、什么是增程式电动汽车,与纯电动汽车是一样的概念吗?
从一开始的蒸汽驱动,到后来的内燃机,再到现在主流的发动机驱动,汽车的核心动力系统可谓是几经更换。然而,随着如今石油资源的日渐枯竭,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觉醒,更换汽车核心动力再一次被提上日程,于是便有了如今种类繁多的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大致可分为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以及氢发动机汽车。其中混合动力汽车根据串并联的关系还可以分为插电式混合动力,增程式混合动力以及混联式混合动力。这次,兵哥就目前中国市面上较为热门的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以及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给大家介绍一下。
纯电动汽车
纯电动汽车主要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至今已134年的悠久历史,虽然目前尚未成熟,但却可以说是目前最为主流的新能源汽车之一。
优点:以电能为主要能源,不但能量转换效率高,而且无排放,更环保,同时电机驱动带来极低的噪音,车内舒适度更高。同时对比混动车型以及燃料电池车型,单一的电池驱动使得结构更为简单,加上电机基本无需保养维护,使得后期的保养以及维修非常方便。
缺点:世上没有永动机,单一电池作为动力的坏处在于续航里程的长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池容量,而电池容量又容易影响电池的体积以及重量,使得续航与电池进入死循环的矛盾,再者目前国内充电桩普及并不够广泛,因而容易出现路上无电无法行驶的尴尬场面。
代表车型:特斯拉
特斯拉可以说是纯电动车型里最为出名的一款车了。但即便是特斯拉,在日常的驾驶中,最长续航里程也不过500公里。虽然这个成绩相较汽油车已经非常接近,可是,在目前充电站以及充电桩较少的国内而言,即便是特斯拉,活动半径也大多只有200多公里,毕竟即便找到了充电桩,你可还要等上好几个小时才能充满呢。
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
与增程式以电池为主相同,插电式也同样拥有着一个发动机以及一台电动机,但不同之处在于,插电式主要以发动机为主,电机为辅。在行驶时分为三种工作状态,分别是起步时纯电动模式,加速是油电混动模式以及减速时制动回收充电模式。
优点:低碳环保就不说了,关键在于插电式混动由于加速时油电混合的模式,因而可以获得较为充沛的动力,同时因为电机代替了部分动力补充,使得燃油经济性也大为上涨,毕竟如果实在市区行走,完全可以作为纯电动汽车使用。
缺点:相比于普通车型,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不但要背负着原本就沉重的发动机,还得额外背负一个沉重且大体积的电池,所以整车重量会加重,在不充电的情况下即便是对比普通的混动车型也算不上省油。
4、插电式混合动力与增程式混合动力哪种好?
不管是插电混动还是增程式电动汽车,相对于纯电动汽车而言,最大的优势就是没有里程焦虑,毕竟既可以烧油又可以充电。那么插电式混合动力与增程式混合动力到底哪个好呢?下面,小编就先给大家分析一下这两款新能源车型的工作原理,再来看看到底哪种动力更好。
增程式汽车工作原理
对于增程式电动汽车而言,完全是由电动机进行驱动,当动力电池的电量低于一定阈值时,增程器开始工作,即烧油发电,直接供电给到发动机进行驱动,同时将多余的电量对于动力电池进行供电。当热,不同厂家增程器的原理可能会有差异。
插电混动汽车工作原理
车辆前进是由两套动力系统进行驱动,包括电动机驱动系统和发动机驱动系统。车辆启动时,一般由电动机驱动,当达到一定速度时,燃油驱动系统介入,进行驱动,当然,也存在两套系统共同驱动的情况。一般比亚迪唐DM为例,动力电池有两种版本,纯电续航分别有两种版本:81公里和100公里。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如果纯粹是在市区开开,增程式电动汽车纯电动续航里程的表现就可以发挥比较大的作用,整体能耗表现就会好于插电混动车型,如果上高速了,由于发动机驱动整体能耗表现就会好很多,这个时候插电混动车型的优势就会体现,当然,不论哪种车型,如果车身轻量化做不好,能耗表现也会大打折扣。
小结
在不同的行驶工况下,增程式汽车和插电混动汽车都会有不同能耗表现,如果大家非常注重节能效果的话, 可以根据自身的用车需求,进行择优选购。当然,不论是增程式电动汽车还是插电混动车型,对于新能源车型而言,都只是过渡车型,毕竟烧油肯定不是新能源车型未来的发展方向。
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新能源汽车相关的行业资讯,欢迎点击右上角的关注,谢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串联式混合动力汽车与增程式电动汽车区别
一、结构不同
1、串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在传统汽车上增加一个发电机(Generator),能量存储系统(Energy storage system, ESS),驱动电机(Traction Motor)和逆变器(Inverter)及其控制系统。
2、增程式电动车:配有地面充电和车载供电功能的纯电驱动的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
二、系统组成不同
1、串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串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是由发电机、发动机、整流器、蓄电池组、牵引电动机、机械传动装置等组成。
2、增程式电动车:由动力电池系统、动力驱动系统、整车控制系统和辅助动力系统(APU)组成。
三、特点不同
1、串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由于各动力部件之间的非机械连接,特点就是可以去掉传统车辆的动力传动系统,增加了布置的灵活性。
2、增程式电动车:增程式电动车由整车控制器完成运行控制策略。电池组可由地面充电桩或车载充电器充电,发动机可采用燃油型或燃气型。
6、增程式电动车和油电两用混合动力车有什么区别?
插电混合动力是指车辆带有一个容量不小的电池,可以通过外部来充电的。用的时候一般也是,可以纯电动行驶一定距离一般是30~80公里吧。混合动力电池小,不能外部充电,电机运转的电力都是发动机烧油发电得来的。简单说混合动力就是:烧油——发电,插电式是:烧油——发电+外部充电
增程式电动车是一种配有地面充电和车载供电功能的纯电驱动的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其动力系统由动力电池系统、动力驱动系统、整车控制系统和辅助动力系统(APU)组成。增程式电动车由整车控制器完成运行控制策略。电池组可由地面充电桩或车载充电器充电,发动机可采用燃油型或燃气型。
工作原理:在电池电量充足时,动力电池驱动电机,提供整车驱动功率需求,此时发动机不参与工作。当电池电量消耗到一定程度时,发动机启动,发动机为电池提供能量对动力电池进行充电。当电池电量充足时,发动机又停止工作,由电池驱动电机,提供整车驱动。
通常所说的混合动力一般是指油电混合动力,即燃料(汽油,柴油)和电能的混合。混合动力汽车是有电动马达作为发动机的辅助动力驱动汽车。而且,辅助发动机的电动马达可以在正常行驶中产生强大而平稳的动力,因此,车主可以享受更强劲的起步、加速。同时,还能实现较高水平的燃油经济性。
工作原理: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主要由控制系统、驱动系统、辅助动力系统和电池组等部分构成。以串联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为例,介绍一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工作原理。在车辆行驶之初,蓄电池处于电量饱满状态,其能量输出可以满足车辆要求,辅助动力系统不需要工作;
电池电量低于60%时,辅助动力系统起动:
当车辆能量需求较大时,辅助动力系统与蓄电池组同时为驱动系统提供能量;当车辆能量需求较小时,辅助动力系统为驱动系统提供能量的同时,还给蓄电池组进行充电。
由于蓄电池组的存在,使发动机工作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工况,使其排放得到改善。
不是所有的混合动力车辆都要依靠电动发动机、电池和电线。有些车辆是靠液压发动机、铃线和蓄能器的联合作用来驱动。
7、增程式电动车和混动车到底有什么区别?谁才能引领未来?
基于某些原因,最近理想ONE的热度是蹭蹭的往上涨。和产品一同火起来的,还有理想ONE增程式电动车的“特殊体质”。说它特殊,是因为目前市场上增程式电动车的保有量极少,只有宝马、别克等少数几个品牌制造过增程式电动车。
我相信,不少人听说过增程式电动车,却对它并不了解。所以今天我们用最简单易懂的语言,来讲几个很“初级”的问题:
「什么是增程式电动车?」
「它和普通电动车有什么区别?」
「它和混动车又有什么区别?」
「这几种动力总成,哪个才能更好的适应未来的发展?」
接下来,咱们一个一个解读!
一、什么是增程式电动车?
简单点说,增程式电动车就是相当于给普通的电动车装了一个内燃机,但是这个内燃机不直接驱动车轮,而是给车辆供电用。驱动这辆车跑起来的,依旧是车辆的电动机。
如果还不能理解,可以参考周星驰的电影《国产凌凌漆》。剧中达闻西给凌凌漆制造了一个武器道具——一个有光就会发亮的手电筒。这个手电筒的特殊之处在于,必须在有光的地方才会亮,如果没有光绝对不会亮。如果想在夜里用它,要用另一个手电筒照着它,才能正常使用。
这个例子举得有些夸张,毕竟增程式电动车还有自己的优势,而这个“有光就亮”的手电筒真的是没有任何卵用….
增程式电动车的优势在于,它具有电动车起步安静、扭矩大的特点,而且由于发动机不直接驱动车轮,所以它不需要变速箱。避免了起步时可能带来的顿挫感,还降低了成本。
另外,由于发动机的存在,只要有加油站理论上它就可以一直跑下去,在找不到充电桩的时候不会让用户冒冷汗。而且因为发动机不驱动车轮,所以发动机转速和车辆速度、轮胎转速没有任何关系,系统可以自行优化好发动机的运转,使发动机一直保持在最佳的工作区间。哪怕堵车怠速时,油耗也不会过高、噪音也不会太大。
说完了优点,自然要说缺点。增程式电动车最大的缺点可以归纳为两个字:浪费。
这个浪费既可以说是油耗的浪费,也可以说是功率的浪费。首先,增程式电动车跑高速油耗并不低,因为如果发动机直接驱动车轮,可以一直保持在最佳工作模式。而增程式电动车多了一个「油转电」的转化过程,所以反而会造成油耗偏高。
其次,还是因为发动机不驱动车轮。(当然,发电机也不驱动,等于多了一个发动机的重量,却没有输出更大的功率)。举个例子:一辆增程式电动车发动机功率100W,发电机功率100W,电动机功率200W。此时整车拥有400W的总功率,但是真正驱动车轮的只有200W,因为发动机和发电机不参与驱动车辆。
更令人惆怅的是,由于增程式电动车也要加油,所以在很多地区(比如北京就不享受新能源车的优势政策)。这个看似完美无瑕的「电动车补完计划」,最终却有点成为了「究极回旋式阿姆斯特朗抛物线救国」….
二、它和普通电动车有什么区别?
相信看过上面的内容的朋友,都对这个问题了然于心了。增程式电动车就是一个增加了内燃机的电动车,只不过内燃机不参与驱动而已。
如果硬要比优劣的话,我个人认为还是没有续航焦虑的增程式电动车更符合现在这个时代。
虽然纯电动车可以享受一些优惠政策,比如免除购置税、不用限行等等,但随之而来的就是每次电量下降到20%时容易有“心慌气短”的毛病。
增程式电动车就不存在这个问题,有机会的话找充电桩充电,实在不行还可以一直靠内燃机“续命”,对日常出行不会造成真正的影响。
三、它和混动车又有什么区别?
这是本篇文章最重点的内容,因为始终有朋友搞不明白增程式电动车和混动车的区别。在他们印象中,这不都是“加汽油”的车吗?能有啥不同?
目前混动车型分为油电混动和插电式混动两种,这里就不单独展开讲了,要不然又是一篇文章。咱们只说结论:混动车型的特点是,内燃机会直接参与车轮的驱动。也就是说比起「电动车」,混动车更像是「汽油车」,这和增程式电动车的特点完全不同。
不同的特点,自然也造就了不同的优点。
混动车的优点是不需要充电,就可以一直跑。哪怕是插电式混合动力,也能够灵活运用内燃机的优势使车辆一直行驶。
这时候会有人问了,增程式电动车不也可以靠内燃机一直行驶吗?
它们的原理其实完全不同。
增程式电动车靠内燃机持续行驶,那只是周围无论如何也找不到充电桩的极限状况。如果有充电条件,自然还是充电效率更高,毕竟本质上来讲它更接近电动车。所以从便利角度来讲,即使理想ONE宣称能跑700km以上,但落到实际生活中,它仍然没有雷凌双擎的能效比高。
增程式电动车对比混动车的优势,其实恰好就是纯电动车的优势。比如扭矩大、提速快、噪音小,内燃机在介入时不会有明显的震动等等。
更重要的是,内燃机不参与驱动就会让工程师更好调整车辆的各项参数。比如刹车踏板的质感一直是混动车的老大难问题,如何避免「轻一脚重一脚」的刹车力度是所有混动车的关键。而增程式电动车就不存在这个问题,直接按照电动车的模式匹配即可,把刹车系统做的线性、舒服很容易。
但客观来说,混动车(尤其是丰田的内部构造)要比增程式电动车复杂的多。从技术实现的角度来看,增程式电动车必然没有混动车的潜力大。这也是咱们最后一个要讨论的话题。
四、这几种动力总成,哪个才能更好的适应未来的发展?
其实盘点市面上所有的车型就会发现,使用增程式动力总成的「新车」只有理想ONE一款了。这不仅仅是因为政策问题,更是因为增程式本身就限制了技术迭代。当所有车都在向着高效率进发的时候,只有增程式电动车还苦于能源转换时的效率浪费问题。
无论是燃油车、电动车、混动车,它们都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激发,花费重金研发新技术是值得的。以前总有人说混动车是过渡产品,其实我很想说:你看过了增程式电动车才知道什么叫真正的过渡产品。
我不敢百分之百保证,增程式电动车一定没有未来。至少以现在的情况看,它成功的可能性远远没有电动车和混动车大。混动车型如今已经很成熟,而纯电动车也只需要解决充电速度和续航里程就会有质的飞跃(虽然很难)…
这么来看,增程式电动车更像是为了解决纯电动车“续航焦虑”的一个临时方案,或者说它只是纯电动车的一个分支罢了。所以「谁能更好的适应未来的发展?」这个问题,我可以这么回答:我不敢说燃油车、纯电动车、混动车谁能淘汰谁,但增程式电动车一定会被市场淘汰。
▲以上所有观点仅代表个人,与企业无关
解释完增程式电动车的技术缺陷,最终还是要来聊一聊理想ONE。为什么被所有车企抛弃的增程式解决方案,只有理想ONE又重新拾起来了呢?难道它有什么黑科技吗?
其实在宝马i3和雪佛兰沃蓝达还生产的时候,工程师就对增程式电动车表达过无奈:“由于增程式电动车的硬件特点,车辆的尺寸无法做的太大,否则浪费效率的问题就会被进一步加重。这也是为什么,迄今为止所有的增程式电动车尺寸都比较小的原因。”
众所周知,理想ONE的定位是一款中大型SUV,长度更是超过了5米。所以理想ONE不仅没有黑科技,它还一连踩了两个雷区:“大尺寸”的“增程式电动SUV”。
理想ONE如此执着的原因,可以用一个词定义——用户思维。理想汽车的CEO李想并没有抱着工程师思维做产品,而是坚定的「用户主义」。这和其他跨界做产品的经理(比如老罗),出发点上就有明确不同。
理想ONE正如它的Slogan一样,是“一款没有里程焦虑的电动车”。对于理想ONE来讲电动车是最高优先级,其次才是续航里程。如果李想是工程师思维,那得知续航里程不够的一瞬间它就会想到要更换动力总成,可他并没有。
“增程式电动车和混动车的出发点有明确不同,混动车是希望续航里程越长越好,油耗越低越好。而增程式电动车是想让用户体验到纯电动车的驾驶感受,在此基础之上续航里程越长越好。”
所以抛开结果不谈,李想的出发角度是没有问题的,他其实就是想打造一款电动车,只不过他在努力解决里程焦虑。况且李想本人也承认过,他更希望用户把理想ONE当作电动车,把充电当作是补充动力来源的主要方式,而不是加油。
最近正是理想ONE交付的关键时刻,我不希望我的言行影响到哪怕一位可能有意向购买理想ONE的用户。希望李想在制造「理想TWO」的时候,能够找到更好、更完善的动力解决方案吧。
写在最后
从最开始的马车,再到现在被能源驱动的汽车。人类工业的发展见证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的诞生,不过这些“奇迹”背后,一定也有很多被人遗忘的不成熟产物。它们都是有意义的,如果没有那些不成熟的尝试,又何来今天的繁荣呢?
所以说增程式电动车并没有错,在纯电动车问题频出的今天,它甚至还会赢得更多人的信任和青睐。只不过,我认为它注定是承载现在和未来的「桥梁式」产品。希望等到有一天,一种全新能源的车取代所有汽车时,历史还能够铭记每位增程式电动车的 工程师,所做出的种种努力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混合动力汽车与增程式电动汽车有什么区别
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和电动机都会作为动力驱动,但是增程式电动汽车虽然也有发动机,但发动机只给电机发电用,不直接驱动电机。这就是两者的本质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