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动新能源 > 补贴退坡新能源汽车产业大分化

补贴退坡新能源汽车产业大分化

发布时间:2021-11-05 09:38:50

1、四部委:2021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将退坡20%

12 月31日,财政部、工信部等四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2021 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在 2020 年基础上退坡 20%;为推动公共交通等领域车辆电动化,城市公交、道路客运、出租(含网约车)、环卫、城市物流配送、邮政快递、民航机场以及党政机关公务领域符合要求的车辆,补贴标准在 2020 年基础上退坡 10%。为加快推动公共交通行业转型升级,地方可继续对新能源公交车给予购置补贴。

通知还指出,加强汽车投资项目和生产准入管理,严控增量、优化存量,严格执行新建企业和扩大产能项目等规范要求。加大僵尸企业退出力度,鼓励优势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坚决遏制新能源汽车盲目投资、违规建设等乱象,推动产业向产能利用充分、产业基础扎实、配套体系完善、竞争优势明显的地区和企业聚集,不断提高产能利用率和产业集中度。新能源乘用车、商用车企业单次申报购置补贴清算车辆数量应分别达到 10000 辆、1000 辆。

通知如下:

财政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科技部 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财建

〔2020〕593 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科技厅(局、科委)、发展改革委:

为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现就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坚持平缓补贴退坡力度,保持技术指标门槛稳定

为创造稳定政策环境,2021 年保持现行购置补贴技术指标体系框架及门槛要求不变。根据《财政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科技部 发展改革委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财建〔2020〕86 号)要求,2021 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在 2020 年基础上退坡 20%;为推动公共交通等领域车辆电动化,城市公交、道路客运、出租(含网约车)、环卫、城市物流配送、邮政快递、民航机场以及党政机关公务领域符合要求的车辆,补贴标准在 2020 年基础上退坡 10%。为加快推动公共交通行业转型升级,地方可继续对新能源公交车给予购置补贴。

二、做好测试工况切换衔接,实现新老标准平稳过渡

2021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试验方法标准将更新。新标准发布实施前,按照老标准进行检测的产品,只要符合补贴政策技术门槛要求,均可按规定享受补贴。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在新试验方法标准下的补贴技术要求,有条件的等效全电续驶里程应不低于 43 公里;电量保持模式试验的燃料消耗量(不含电能转化的燃料消耗量)与《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GB 19578)中对应车型的燃料消耗量限值相比应小于 65%,电量消耗模式试验的电能消耗量应小于同整备质量纯电动乘用车电能消耗量目标值的 125%。其他新能源汽车在新试验方法标准下的技术要求,适用财建〔2020〕86 号文件规定。

三、进一步强化监督管理,完善市场化长效机制

落实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产品质量主体责任,鼓励企业积极开展缺陷调查及主动召回。生产企业安全管理体系不到位造成重大事故被主管部门行政处理处罚的,明知产品存在质量问题而不主动召回、造成重大事故的,或者被主管部门责令召回的,视程度予以暂停或取消推荐车型目录、暂缓或取消财政补贴等措施。推动建立跨部门信息共享和监管机制,强化对新能源汽车生产、销售、运营、报废等全流程监管,对于起火、重大安全事故等情况,开展跨部门联合调查。进一步加强购置补贴审核,提高重点关注企业现场审核比例。落实和完善新能源乘用车积分交易政策,加快研究新能源商用车积分交易制度,承接购置补贴有序退出,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场化发展。

四、切实防止重复建设,推动提高产业集中度

加强汽车投资项目和生产准入管理,严控增量、优化存量,严格执行新建企业和扩大产能项目等规范要求。加大僵尸企业退出力度,鼓励优势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坚决遏制新能源汽车盲目投资、违规建设等乱象,推动产业向产能利用充分、产业基础扎实、配套体系完善、竞争优势明显的地区和企业聚集,不断提高产能利用率和产业集中度。新能源乘用车、商用车企业单次申报购置补贴清算车辆数量应分别达到 10000 辆、1000 辆。

本通知从 2021 年 1 月 1 日起实施。本通知未作规定的事项,继续按照《关于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审批责任有关事项的通知》(财建〔2016〕877 号)、《关于调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财建〔2016〕958 号)、《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财建〔2018〕18 号)、《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财建〔2019〕138 号)、《关于支持新能源公交车推广应用的通知》(财建〔2019〕213 号)、《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财建〔2020〕86 号)等有关文件执行。

财政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科技部 发展改革委

2020 年 12 月 31 日

2、从补贴红利到补贴退坡,“断奶”为何是新能源行业的最大的危机?

时间来到2019年下半年,对于新能源行业来说,曾经拿到手软的新能源汽车行业补贴已经缩水到不足曾经的一半,无数小厂已经悄无声息,而占据多年市场大头的A00级市场也成为了濒临灭绝的“珍稀物种”,在即将到来的2021年,这个产生了巨大红利的行业哺乳期也即将宣告终结,一时之间,车企似乎有些被打的喘不过气来。

其实谈到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可以说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仍然处于仍在培育期。从起步阶段开始,极力推广新能源的国家和地区都为新能源汽车大开绿灯,拿出了各种红利政策和巨额补贴来进行推广。但其实从最一开始,就都已经设计了退出政策。新能源汽车就好像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要喂奶,更要适时断奶。

都说中国今年的新能源补贴退坡效率太快,但美国对于补贴的退坡效率更快,选择在2020年彻底撒开了“孩子”的手,根据现行法案,美国消费者如果购买电动车,政府会为其提供7500美元的抵税额补助。当车企总销量达到20万台辆时,补助的金额才会逐步减少,直至最后不再提供。

特斯拉在去年就已经达到了20万的销量,所以自2019年1月1日起,购买特斯拉的补助金额降为3750美元,而到今年7月1日,补助额将降至1875美元。如果2020年之后购买特斯拉,消费者就不会获得任何来自政府的补助了。为此,马斯克还特意发推特提醒了大家。

如果不是和大洋彼岸的摩擦,特斯拉在中国想必也不会在价格上反反复复,通过数据可以看到,特斯拉对于美国补贴退坡可以说毫不慌张,一方面用降价弥补了消费者的价格落差,另一方面持续推出新车,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对于特斯拉来说,吃奶吃的香,断奶同样断的利落。

而国内车企对于今年的退坡幅度则有很大的预估不足,显得十分慌乱,小鹏、在补贴新政发布当日第一时间宣布涨价,在补贴过渡期后,尽管有许多车企宣布不涨价,但是也都限定了一定的时间,而这都是以亏损来换市场。

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更是在两会上直言:“我国新能源汽车仍以政策驱动为主,市场驱动力不够强。到2020年购置补贴取消后,若无其他政策跟进,很可能导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出现40%左右的“断崖式”下滑。纯电动汽车受到的冲击尤其大,市场份额可能下滑50%左右。”

自新能源补贴政策实施以来,历经数年发展的新能源产业链结构在不断优化后已经适应了市场的波动,逐年减少的补贴力度似乎对于车企来说负担并不明显。而在新政颁布后,取消地方补贴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影响就非同小可了。这不仅加快了产业结构再次重组优化,同时也倒逼一些没有市场影响力的车企加速淘汰,而那些靠着喝奶成长起来的企业,也被倒逼“断奶”。

其实以国内新能源车企来说,有不少车企都是“虚胖”,以比亚迪为例,已连续4年位列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新能源汽车业务在2018年为比亚迪贡献了40.31%的收入,2018年,比亚迪实现营收1300.55亿元,同比增长22.79%;净利润27.8亿元,同比下降31.36%;扣非净利润5.86亿元,同比下降80.39%。其中,四分之三的净利润来自补贴。

而除了这些“虚胖”的车企之外,在补贴结束之后,也许正如上海正在实行的垃圾分类一样,那些打着骗补旗号的车企也终将回到它们应该去的垃圾桶里。还是那句老话,在大潮退去之后,谁在裸泳,谁又是真正具备实力,一目了然。

其实没有了补贴的干涉,国内的新能源车企可以丢掉高续航带来的压力,从而将消费者需要什么纳入真正的思考范围,而不是来根据补贴政策来造电动车;消费者也可以走出高续航的怪圈,不一味的以车企续航里程为绑架,真正的思考自己需要多少里程,需要什么样的车子,还原了它本该有的模样。

前期的补贴红利和如今的补贴退坡,正如一个婴儿从呱呱坠地到蹒跚学步,初期的“喂奶”无可厚非,但适时的“断奶”也是必然。而真正可怕的是,脱离了奶水只有死路一条,这或许才是新能源行业面临的最大的危机。

3、四部委联合发布 2021年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20%

易车讯 12月31日,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其中提到,2021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在2020年基础上退坡20%,并将坚决遏制新能源汽车盲目投资、违规建设等乱象,以及落实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产品质量主体责任,鼓励企业积极开展缺陷调查及主动召回。

《通知》中提到,2021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在2020年基础上退坡20%。纯电动乘用车续航里程在300公里以下的无补贴,续航里程300-400公里(含300公里)的纯电动乘用车补贴下降至1.3万元;400公里以上(含400公里)的纯电动乘用车补贴下降至1.8万元。

原文如下: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科技厅(局、科委)、发展改革委:

为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现就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坚持平缓补贴退坡力度,保持技术指标门槛稳定

为创造稳定政策环境,2021年保持现行购置补贴技术指标体系框架及门槛要求不变。根据《财政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科技部 发展改革委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财建〔2020〕86号)要求,2021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在2020年基础上退坡20%;为推动公共交通等领域车辆电动化,城市公交、道路客运、出租(含网约车)、环卫、城市物流配送、邮政快递、民航机场以及党政机关公务领域符合要求的车辆,补贴标准在2020年基础上退坡10%。为加快推动公共交通行业转型升级,地方可继续对新能源公交车给予购置补贴。

二、做好测试工况切换衔接,实现新老标准平稳过渡

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试验方法标准将更新。新标准发布实施前,按照老标准进行检测的产品,只要符合补贴政策技术门槛要求,均可按规定享受补贴。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在新试验方法标准下的补贴技术要求,有条件的等效全电续驶里程应不低于43公里;电量保持模式试验的燃料消耗量(不含电能转化的燃料消耗量)与《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GB 19578)中对应车型的燃料消耗量限值相比应小于65%,电量消耗模式试验的电能消耗量应小于同整备质量纯电动乘用车电能消耗量目标值的125%。其他新能源汽车在新试验方法标准下的技术要求,适用财建〔2020〕86号文件规定。

三、进一步强化监督管理,完善市场化长效机制

落实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产品质量主体责任,鼓励企业积极开展缺陷调查及主动召回。生产企业安全管理体系不到位造成重大事故被主管部门行政处理处罚的,明知产品存在质量问题而不主动召回、造成重大事故的,或者被主管部门责令召回的,视程度予以暂停或取消推荐车型目录、暂缓或取消财政补贴等措施。推动建立跨部门信息共享和监管机制,强化对新能源汽车生产、销售、运营、报废等全流程监管,对于起火、重大安全事故等情况,开展跨部门联合调查。进一步加强购置补贴审核,提高重点关注企业现场审核比例。落实和完善新能源乘用车积分交易政策,加快研究新能源商用车积分交易制度,承接购置补贴有序退出,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场化发展。

四、切实防止重复建设,推动提高产业集中度

加强汽车投资项目和生产准入管理,严控增量、优化存量,严格执行新建企业和扩大产能项目等规范要求。加大僵尸企业退出力度,鼓励优势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坚决遏制新能源汽车盲目投资、违规建设等乱象,推动产业向产能利用充分、产业基础扎实、配套体系完善、竞争优势明显的地区和企业聚集,不断提高产能利用率和产业集中度。新能源乘用车、商用车企业单次申报购置补贴清算车辆数量应分别达到10000辆、1000辆。

本通知从2021年1月1日起实施。本通知未作规定的事项,继续按照《关于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审批责任有关事项的通知》(财建〔2016〕877号)、《关于调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财建〔2016〕958号)、《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财建〔2018〕18号)、《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财建〔2019〕138号)、《关于支持新能源公交车推广应用的通知》(财建〔2019〕213号)、《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财建〔2020〕86号)等有关文件执行。

4、新能源补贴退坡,各大车企给出了什么对策?

一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火热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但“高额补贴”势必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今年3月份,《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的发布,预示着新能源市场后补贴时代的来临,而此次“新政”所导致的补贴退坡力度之大,也着实让有些车企和消费者措手不及

新的补贴标准取消了对续航里程为250km以下车型的补助,原有的补贴额度也大幅下调,并取消了所有的地方补贴。如此一来,消费者所能获得的购车补贴几乎都削减了50%不止。当然,新政都有过渡期,但6月26日后,车企就必须拿出切实的策略来应对新能源补贴退坡的冲击。那么各大车企给了什么对策?


一、自行补贴保价

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市场,降价不一定提振销量,但涨价却很可能带来下跌。因此,面对补贴退坡,有不少车企都选择用自掏腰包的方式来挽留市场。

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玩车本就是烧钱的活动,现在更是迈入了“资本较量”的阶段。而对于传统老牌车企来说,补贴寒潮来临后的日子同样不好过。以国内新能源界的“龙头车企”比亚迪为例,面对补贴退坡,比亚迪同样豪迈地宣称旗下全系新能源车型都可以继续享受2018年的新能源全额补贴,但活动截止到今年10月31日。

这种厂家自掏腰包补贴保价的行为虽然是各大品牌的主流做法,其本质上还是一种权宜之计,拖延到后期,车企仍需给出新的应对策略,否则该涨价的还是得涨。

二、“保利润”涨价

并不是所有车企都有底气和能力去打“保价牌”的,尤其是对那些目前都尚未实现盈利的新能源车企而言。虽然很可能会丧失部分潜在客户,但一些车企在压力前还是选择了“保利润”,提高了产品终端市场的售价。

三、加量不加价

维持优惠价或者涨价都是补贴退坡后的常见做法,但更绝的是,有部分车企不仅能使新车的入手价比从前更低,还在产品力上做了升级。

新能源汽车市场进入了补贴大幅退坡、竞争日益激烈的下半场,选择保价就需要让利,选择涨价也要承担销量断崖的风险,或许只有以提升产品力、升级技术降低成本等方式“真刀实枪”地战斗,才能在整体下行的大环境下继续生存。

5、国家为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出台了相关补贴政策。可是今年出现补贴退坡,

可以的。2018年的新能够汽车补贴政策出现了两极分化,低端车型的补贴下降幅度最大,电池能量密度低于100wh/h及续航里程低于150公里的乘用车甚至无法享有补贴,补贴调整系数较去年增加两个等级,高端车型续航里程超过300公里的补贴较往年有了提升,乘用车能量密度高于160wh/kg的补贴调整系数提高到1.2倍,可见补贴政策重点扶持续航里程长,电池密度高等企业,逐步选优淘劣。更多的可以登录智慧政策云进行查询。

6、2021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在2020年基础上退坡20%是什么意思?

2021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在2020年基础上退坡20%是比上一年度减少20%的补贴。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在2020年12月31日联合发布通知称,坚持平缓补贴退坡力度,2021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在2020年基础上退坡20%。

为推动公共交通等领域车辆电动化,城市公交、道路客运、出租(含网约车)、环卫、城市物流配送、邮政快递、民航机场以及党政机关公务领域符合要求的车辆,补贴标准在2020年基础上退坡10%。

(6)补贴退坡新能源汽车产业大分化扩展资料:

2018年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明显带动了投资、就业和税收增长,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投资累计超过2万亿元人民币,产业溢出效应明显。 但在财政补贴逐步退出的背景下,市场竞争加剧,保持新能源汽车产业来之不易的成果,保持行业健康持续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所面临的挑战。

他相关部门正在抓紧研究制定2019年补贴政策,总的原则是在确保2021年补贴全部退出后,产业不发生大的波动,分阶段的释放退坡所带来的压力,防止一次退坡坡度过大,带来大起之后的大落。

7、油价下跌、经济下行、补贴退坡……新能源汽车如何才能挺住?

作者?| 王?慧

来源?| 汽车大观

最近,因为沙特和俄罗斯的价格战,全球石油价格暴跌。我国也受到影响,3月17日国家发改委宣布下调之后,汽柴油价格回到5元时代。这意味着国内成品油零售限价创下自2013年新定价机制实施以来的最大跌幅。

油价下跌,对于汽车车主来说是一件大好事,但一些新能源车行业的朋友也担心,燃油成本下降后,部分在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徘徊的消费者,可能会抛弃新能源车。

此前,受宏观经济下行、补贴政策退坡以及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新能源汽车产业和市场已经颇为不振。今年2月的市场产销量数据,创下了近年来下滑纪录。

油价下跌,先给人的直观感受是会让新能源车雪上加霜。在种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下,新能源汽车产业还挺得住吗?

 油价暴跌不致命

油价下跌,这对于燃油汽车的“对家”——新能源汽车来说,的确不是一个好消息。

在一定程度上,它确实会影响消费者的购车信心。

如果抛开限购限行的政策因素,当下私家车消费者购买新能源车的一大主要动力,就是新能源车的用车成本经济性。

说白了,就是更省钱。

以一辆补贴后价格约20万元,电池容量60千瓦时、续航里程400公里左右的的纯电动汽车为例,按照一年行驶1.5万公里以及居民用电最低标准计算,一年的电费大概是1600元左右。

而一辆20万元左右汽油车,如果以百公里8升油耗跑1.5万公里,按降价之前7元左右的油价计算,一年的油费超过8000元。

油价如果降到5元区间,一年的油费多则能省下上千元。这对于在意燃油价格的消费者来说,具有不小的购车推动力。

不过,也要看到,新能源车的经济性只是它的众多优势之一。总体购车成本、保险费用、保养费用、限行限购等等其他因素综合考量,新能源车的整体提升不会因为单一的油价下降而改变。

而且,我国成品油价格还有“天花板”和“地板”调控机制,以目前燃油车和新能源车的能源成本差距计算,即使油价下跌一半,新能源车的能源成本依然具有显著优势。

如果从大形势上说,就更不需要担心新能源车会因为油价下跌而完蛋了。

当前,发展新能源车不仅是国家战略,也是汽车产业未来变革的大方向。世界上不少国家都开始支持汽车电动化发展,甚至部分国家已经发布禁售燃油车的时间表。

车企也不会因为油价下跌,就放缓发展新能源车的脚步。

不只是国内车企,宝马、大众等此前对新能源不太积极的外资车企,也已经明确表态,即便油价持续暴跌,也不会影响公司向电动化变革的决心。

对于大多数车企而言,通过智能电动化布局进行差异化竞争,几乎成了未来汽车市场生存发展的不二选择。

真正的挑战还是产品本身

对于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来说,真正致命的挑战,不是油价,还是自身的产品实力。

自2009年初我国启动新能源汽车“十城千辆”工程以来,经过换道先行的十年,产销规模已经突破100万辆、跃居全球第一。充电基础设施、智能交通和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等方面改造和建设,也已经初具成果。

但客观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上的大多数产品,距离消费者所期望的使用体验和出行需求,还有一定差距,创新和技术的进一步突破仍是关键。

具体而言,目前的新能源汽车尤其是占大头的纯电动汽车,还存在五大痛点,即续航、充电、成本、安全和残值。

近几年,电动车起火事故时有发生,再加上购置成本高,充电不便捷,低温和高速行驶时续航里程缩水,二手电动车交易困难等等因素,极大地影响消费者购买欲望和消费信心。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和记者交流时曾提到,过去的十年,中国电动汽车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当下,电动汽车还处在一个艰难的爬坡阶段,性价比的坎还没有过去。这个阶段,政府支持非常重要,但能解决根本问题的,还是企业自身。

随着补贴政策的变化,2020-2022年将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至关重要的三年,是产业发展的“生死时刻”。置身于“被转型”的痛苦之中,离开了政策补贴的“舒适圈”,新能源汽车产业将直面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

市场导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用户至上”是本源法则,谁能及时推出符合消费者期待的产品及服务,谁就能赢得消费者的钱包。这个时候,除了坚定信心、苦练内功,快速壮大自身实力之外,企业没有第二条捷径可走。

“电动汽车持续发展必须跨过的坎,就是性价比要超过燃油车。需要从提高性能、降低成本、完善使用环境三方协同发力。”陈清泰说。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新能源补贴“退光”只是开胃菜今年三大政策让部分车企再脱几层皮

2019年6月26日起新能源补贴在2018年的基础上平均退坡50%,导致新能源汽车市场急剧下降,今年截至到11月份,新能源汽车市场出现”五连降“,可见对市场的影响力度之大。

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据了解,在2020年汽车市场将迎来三大重要政策,这些政策对汽车市场的影响,可以说完全不亚于新能源补贴的退坡。

政策一:2020年7月1日起,全国实施国六a排放标准

由于国六排放标准目前已经有部分省市提前实施了,迫使车企在今年6月份掀起了一波国五车“清库存”的浪潮,并在一定程度上透支了7月的销量,与此同时平行进口汽车市场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车企自身的利益也损害了。

当然,提前开启“国六时代”的只是部分省市,其他地方还是可以购买国五车型。不过,这种情况会在2020年7月1日彻底改变。2016年底,环境保护部发布的《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要求轻型车于2020年7月1日,强制执行国六a排放标准,并在2023年7月1日强制执行国六b排放标准。

此外,除了拟定于2020年实施国六标准外,还要求到2020年,新车平均燃料消耗量乘用车降到5.0升/百公里、节能型汽车燃料消耗量降到4.5/升/百公里以下、商用车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这说明,在节能减排的路上,车企还需要多加地努力。

政策二:2020年新能源汽车财政支持政策推出

相信大家都知道在2019年,新能源的补贴大幅退坡,让车企面临巨大压力,引发新能源汽车市场“变天”的补贴政策,都源于国家发布的《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

按照《通知》中的条款,纯电动汽车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补贴自2017年开始逐渐退坡,至2020年完全退出;氢燃料电池汽车的补贴虽然在此期间并未“退坡”,但同样计划于2020年退出。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氢燃料电池车长期受到政策大力度支持,目前仍存在核心技术未现突破性进展、关键部件需进口、政策依赖市场竞争力欠缺等问题。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离不开政策补贴的支持,财政补贴虽然大幅促进了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繁荣,但也不可避免地使市场对政策产生较大依赖。如今,补贴在不断退坡,新能源汽车正在逐步从政策导向阶段进入市场化发展阶段。在补贴逐步退坡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将进入全新的时代。

政策三:2020年双积分迎“统考”

补贴退坡之后,又有一个“双积分”政策,通过“双积分”政策来保障实现电动车占比逐年上升的目标。根据2017年9月颁布的《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也就是“双积分”。2019、2020年度的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分别为10%、12%;乘用车企业2019年度产生的新能源汽车负积分,可以使用2020年度产生的新能源汽车正积分进行抵偿,也就是说,在2020年里,车企们将迎来双积分的“统考”。

双积分政策是参照美国加州的相关制度而来,对车企生产车型的燃料消耗和新能源汽车数量进行了约束。如果没有不达标又未抵偿负积分,车企将面临被暂停申报汽车目录、停止部分传统汽车车型生产或进口的处罚。新能源积分的政策将倒逼企业技术升级。同时,为了促进"双积分"政策实施,保证积分正常流通。在2018年6月上线了"双积分"交易平台。企业可在平台上展开油耗积分转让、新能源汽车积分交易等活动。具体的交易形式包括:竞价交易、定价交易、定向交易三种,交易价格政府不予干涉。

另据工信部于今年7月2日公布的2018年中国乘用车企双积分情况,141家境内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油消耗量达标的共计66家,不达标的75家,也就说,一半的车企需要购买积分才能完成考核,当然这只是2018年的情况。

“双积分”政策是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往市场化方向发展的关键,可以预见2020年新能源汽车也将进入全面竞争时代。

以上的三大政策,对于中国汽车市场,其中两项对新能源市场影响巨大,各大车企的新能源事业将面临更大的压力,但与此同时也是推进了中国车市优胜劣汰的进度。

写在最后:

汽车企业的竞争已经进入了白热化的地步,在步入2020年后,国家政策的紧箍咒越来越紧,会不会导致部分企业“排队领死”?对此,你有神马看法,欢迎在后面留言,找同类互撩!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9、2019年汽车大件事:新能源补贴退坡

新年刚过不久,人们已经在为各自的生计在愁苦着。2019年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艰难的,而艰难的不止是个人,2019年对于汽车行业、各大车企来说,也是艰难的一年。

新能源汽车发展日益火热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然而在今年的发展中,却诸多阻难。

早在年初时工信部便发布《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18年本)(征求意见稿)》,稿中明确表示将取消对企业产能要求,鼓励企业制造数字化、智能化。到了3月26日,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及发改委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影响巨大的2019年补贴政策终于出台,补贴新政从2019年3月26日起实施,2019年3月26日至2019年6月25日为过渡期,之后正式落实。

新政出台后,新能源乘用车补贴标准设置两档补贴,续航250km以下的车型取消补贴,250≤R<400的车型补贴1.8万元,补贴下滑60%;R≥400的车型补贴2.5万元,补贴下滑50%;插电式混动车型补贴1万元,下滑55%。其中运营车辆预拨部分补贴,缓解其资金压力并提升销量。相较之前的补贴力度,这次的改变是非常大的。不仅地方政府补贴取消,国家补贴标准也降低了50%以上,整体补贴退坡幅度超过50%。

补贴大幅度下降 车市影响甚广

大幅度的补贴退坡也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自新政正式施行之后,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开始下滑,连带起来的产业链上动力电机系统,电池厂家等相关领域的形势也受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今年7月份以来,连续第五个月销量下滑,本次销量下跌几乎覆盖了所有新能源车企,甚至像比亚迪、北汽这样的大厂家也深受影响。关于未来市场态势,中汽协方面预测,今年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或现十年来首次负增长。

从市场的态势变化可知,政策影响依然是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因素,相关政策的任何改变都会给市场带来影响。对2019年来说,新能源补贴门槛显著提高,同时转向免购置税等相关行政支持。另一方面不再强调以电池的能量密度指标,开始更注重电芯的安全性和市场、商业模式等因素,对于车型产品的整体要求更加严格,这样的标准对行业发展来说是趋向成熟的走向的。

面对补贴退坡等正常变化 车企应是怎样的态度?

对于车企来说,不能只是把握政策风向,从政策的变化中获利,而忽略了对产品真正重要的追求。虽然目前补贴退坡给车市带来巨大压力,但同时也给了企业进行战略调整的空间。毕竟依赖补贴不是一个行业正常得以良性发展的有效方法,如何在不依赖补贴的情况下,成长为拥有全产业链核心技术和规模效应、具备真正市场竞争力的企业,是新能源车企必须经历的过程。但对新能源汽车有利的政策环境当然也是当前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营养剂”。像购置税优惠、放宽部分地区限行限购等优惠或便利政策对新能源汽车发展来说应该是正常需要的帮助。

写在最后:

虽然2019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数月连续下降最直接原因是由补贴进一步退坡造成,但再深一层思考,新能源汽车不被市场承认最终的问题是因为新能源汽车暂时任然无法满足消费者的全面性需求。汽车新能源化已经是必然的,但距离大幅度实现汽车电动化还需要多少时间,相信这不单单是政策能绝对决定的,车企所生产的产品何时能满足消费者的真正需求,能否最大限度缩短与燃油车的差距,让消费者真正能接受才是重中之重。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10、补贴退坡成合资新能源车企发展“温床”,中国品牌能否再续辉煌?

2009年,中国启动新能源汽车试点项目,成为继美国、日本和德国之后的又一个大国。全国大力支持和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自2013年以来,随着地方扶持政策的推进,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随后行业开始进入2016-2018年的高速增长期。现在补贴政策势头减弱,中国品牌还能持续辉煌么?

补贴取得了辉煌的市场成果,但也带来了新的麻烦,新能源汽车补贴大幅下降,最高补贴率下降了70%以上,而相应的市场销售量连续四个月下降。在这种趋势下,其年销售量可能首次出现负增长。策补贴毕竟是有限的,野蛮的发展必须停止,相关新能源制造商的生存变得越来越困难。

过去财政补贴投资在新能源汽车整车的市场产业链、基础配套设施和成本可控性方面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从补贴回落后的市场表现可以看出,政策驱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尚未实现真正的市场化。

三四线城市对汽车的需求相对较大。然而,由于新能源汽车的价格无法降低,品牌和渠道建设严重缺乏,定位较高的新能源汽车仍需继续扎根于一线和二线城市并融入市场。低速微型纯电动汽车在三线、四线甚至农村市场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此外,随着电动旅游业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新能源汽车市场仍有增长的机会。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逐渐回归理性,真正的市场需求逐渐显现。如何从补贴退出中快速恢复造血能力,发现新能源市场需求,应对新的竞争格局,是国内新能源企业需要克服的主要问题。汽车公司应坚持资本和技术的双重驱动,为其打下坚实的基础。


与补贴退坡新能源汽车产业大分化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