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动新能源 > 纯电动汽车降价

纯电动汽车降价

发布时间:2022-08-01 00:58:28

1、第二批新能源汽车下乡车型公布,36款电动车或将降价

 [汽车之家?行业]? 9月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了第二批参与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企业和车型名单。名单包括上汽通用五菱、比亚迪、长安汽车、长城汽车、奇瑞商用车等在内的14家企业,涉及旗下的36款车型。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0年7月,汽车产销形势总体稳定,当月产销量环比小幅下降,同比继续保持增长,其中商用车同比增速依然明显。7月份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万辆和9.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5.6%和19.3%,为今年以来的首次增长。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为7.8万辆,同比增长4.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完成1.9万辆,同比增长2.7%。

 有分析认为,新能源车市下半年还将继续改善,主要原因是今年补贴退坡幅度放缓,利于企业提高新能源车辆产出;其次,受到双积分政策要求,厂家将加大生产量来满足合规要求;另外,出行平台放宽限制,对新能源车需求增加。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也表示,新能源汽车在今年后几个月会保持相对稳定的增长,预计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为110万辆。

 今年7月15日,工信部等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组织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通知显示,此次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时间自2020年7月起,到2020年12月止。期间,拟于山东青岛、海南海口、云南昆明、四川成都、山西太原等地举行专场活动以及系列企业活动。这也是国家首次大规模启动新能源汽车下乡政策。

 首批参加新能源汽车下乡的共有十家车企,涉及16款车型,分别是,北汽新能源EC3,长城欧拉黑猫和欧拉iQ,上汽通用五菱宝骏E100、宝骏E200、宏光MINI EV,长安奔奔E-star,奇瑞eQ1,江淮iEV6E,比亚迪元、比亚迪e1、比亚迪e2、比亚迪e3,东风风神EX1,一汽奔腾E01,合众新能源哪吒N01。

 参与新能源汽车下乡的车企承诺,车辆售价在扣除国家购置补贴的基础上,将会再给予一定的下乡特殊让利。同时,企业将与地方政府合作,为车主安装充电设施,并建立和健全覆盖乡村的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体系。

编辑点评:

 以上提到的新能源汽车,价格基本都在10万元以内。名单中的车企主动参与让利,优惠幅度从2000到8000元左右不等,还伴有一些售后维保的服务。国家开展的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既可以提升基层居民生活质量,又可以拉动内需刺激消费,主要的是进一步推动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可谓一举多得。(文/汽车之家?翁萌)

2、特斯拉又开始降价,你认为是在割韭菜吗?

特斯拉又开始降价,你认为是在割韭菜吗?特斯拉又降价却让人再次难受,特斯拉老车主又一次被割韭菜,那么这一次大降价原因是什么呢?据官方更新回复因为升级版的续航里程获得了20公里以上的有效提升国标工况法下综合续航里程达到468公里,最高时速225公里,一小时百公里加速时间仅为5.6秒,享受同等整车保质和电池质保四年或八万公里电池质保,八年或16万公里。

这次的降价其实是因为国产车的电动车冲击导致拉丝能够保持最好的市场才引起的大幅度降价,并不认为这是在割韭菜因为每个企业都是要生存它有它的生存法则。我们可以看出他们电池是有所变化的,要知道一款纯电动车行李,他的电池成本要占价格的1/5多,所以电池的变化也是一个降低成本的重要原因,在此前的7月13日,宁德时代官方发表声明,自本月起,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提供一半需求的磷酸铁锂动力电池。那么除此之外得益于上海特斯拉超级工厂的生产模式,产量越来越多,那么供应链成本也会变得更低,这样会进一步让特斯拉生产成本持续降低,这也是特色烂,不停的进行降价的根本原因反后续为了用户利益考虑,你想某些汽车厂商将铝制门板改为帖子门板的行为,虽说降低了生产成本,但它的销售价格压根就没有变。这样来看,特斯拉根本不是在割韭菜,其实是早买早享受,接下来可能还会继续降价,那么会在什么时候呢?这个可能要根据他们的官方发布而定,因为毕竟电动车越来越成熟化,如果达到一定的程度,那么成本将继续下降互联网电动车是将来的趋势那么特斯拉只想今后进一步的发展到每家每户都能有一部纯电动的汽车。

3、深度:一款车型一年7次调价,看特斯拉花样割韭菜!

国庆刚开始,国产特斯拉Model 3的降价消息瞬间刷屏网络,十月一日根据特斯拉中国官网的显示,国产Model 3标准续航升级版补贴后的售价从27.155万元降至24.99万元,纯电续航反而从445公里升级到468公里;国产Model 3长续航后轮驱动版降价3.415万元至30.99万元。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Model 3自2009年在国内发售以来已经第七次价格调整,综合降价幅度超10万元。笔者不得不赞叹特斯拉“割韭菜”的能力实在太强了。

某论坛的厦门特斯拉Model 3车友透露了自己被极限割韭菜的经历。车主公开自己与销售的私信截图,本来原定提车时间为9月24日,被临时提前调整一天,当十月一日特斯拉宣布降价时,已经是提车的第八天,刚好过了特斯拉承诺的7天不满意退车日期,活生生的被套路,成为了热乎乎的韭菜,最主要车主还问了特斯拉销售是否会降价,得到的回复都是不会降价,简直拿中国消费者好骗。

另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即使新车主满足特斯拉7天无理由退车的条件,但是原先特斯拉的订金是不会退的,而且过户费的一两千块钱也需要自己出,中间还需要车主自己排队验车,流程非常复杂,还有一点最为重要的是车主不能立刻购买降价版的特斯拉车型,必须一年以后才行,妥妥的套路啊。

其实笔者在之前文章中都提到了特斯拉很多不靠谱的案例,特斯拉Model 3实际的产品力而言,真实售价其实应该在15-20万元这个区间,可能很多人会认为特斯拉高级辅助驾驶那么强,笔者预测的价格偏低了,但你们要知道,特斯拉的高级辅助驾驶是需要额外付费购买的,原厂提供的AP功能就是目前大多数新能源汽车上面都能够实现的L2级辅助驾驶功能。就目前国内15-20万元级别的纯电动汽车而言,不仅续航比特斯拉Model 3长很大一截,车身做工品质也更加优秀,车辆动力电池安全性也更为可靠。

特别是随着特斯拉Model 3交付量的提升,自身产品质量差导致的问题出现越来越频繁。

特斯拉Model 3较为突出的质量问题有后备箱漏水、全车钣金接缝大且不齐、充电盖板易折断和密封条褶皱容易进灰尘等等,让众多特斯拉车主异常头疼,更加不用说特斯拉普遍的全车异响了。

就在前阵子Model 3还发生一起驾驶过程中方向盘直接脱落的情况,差点引起极为严重的交通安全事故,厂家轻描淡写的回复称是因为出厂忘记拧螺栓了!笔者想说就这样特斯拉还卖三十几万,简直完全把消费者的生命当儿戏。

特别是关于特斯拉高级辅助驾驶系统失灵的几起事故,特斯拉官方都没有给出明确的事故分析,统统甩锅给特斯拉车主,认为是车主的驾驶问题有关,温州那起特斯拉特斯拉失控导致车主差点死亡的事件现在还在互相扯皮的阶段,让人无比寒心。

因此,奇怪的画面出现了,特斯拉老车主在痛心疾首地维权,但准车主那边则是一派欢天喜地。只是估计特斯拉老车主应该用同情的眼光看待这些新车主,你们只是特斯拉的下一波韭菜而已,毕竟特斯拉车型降价是品牌传统,而且笔者认为特斯拉Model 3目前的售价依旧还有非常大的盈利空间。

而且从车辆保值率方面来看,特斯拉Model 3车型的不断降价其实不仅仅是影响自己品牌车型的保值率,更是在击垮国内好不容易开始建立的新能源汽车保值方面的努力。众所周知,进入2020年,目前市面上10-20万元级别的纯电动汽车纯电续航基本上都突破了400公里,最长的接近600公里的纯电续航,已经能够满足大部分消费者日常通行需求,纯电续航的增长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缓的状态,对于纯电动汽车保值率的提升有着不错的积极影响。要知道前几年购买纯电动汽车的车主几乎要不把车砸手上,要不就是挥泪大甩卖。

特斯拉Model 3不顾已经购买消费者的切身权益,肆无忌惮的降价,不仅让车主自身的利益收到极大的损害,同时让潜在消费者感觉到电动汽车凄惨的保值问题,从而打消他们的购买欲望。这不仅影响特斯拉本身的销量,对于其他新能源汽车品牌同样是严重的打击。

笔者有话说:

韭菜好吃吗?好吃。可是特斯拉的韭菜吃起来就有些酸爽了。

这两天刷到韩路老师的抖音视频,里面提到了他作为特斯拉Model 3高性能版车主在长期使用后的一些吐槽,其实也真实地反应出特斯拉造车水平其实是噱头更大于实际用车体验。很多人把买特斯拉当做购买一件电子科技产品,但其实车作为代步工具,当你长时间驾驶后,车上的科技配置会让你越发的乏味,最后,车主真正在意的就是车辆的行驶品质和驾乘舒适性,但特斯拉其实远远不能满足广大消费者的真实需求。所以,在面对特斯拉可能继续降价的情况,广大的特斯拉准车主们,你们是想做一个“活生生的韭菜”,还是所谓的“等等党的胜利”呢?

新能源情报分析网新闻组出品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国产特斯拉Model 3即将降价 网友直呼:韭菜又开花了

特斯拉“又双叒叕”要调价了。七天之内两次调整售价,能这么反复调整售价的车企,恐怕也只有特斯拉了。
4月23日,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和发改委联合发布了《四部委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其中提到新能源汽车要想获得补贴,其补贴前售价必须在30万元以下(包含30万元)。
在2020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发布不久后,业内人士纷纷猜测,为了享受补贴红利,特斯拉可能会把国产特斯拉Model 3的补贴前售价下调到30万元以内。让大家意外的是,特斯拉在4月24日上调了特斯拉Model 3的售价,其中国产特斯拉Model 3标准续航版售价上调4500元,长续航版国产特斯拉Model 3售价上调5000元。
对于特斯拉这波反向操作,一位业内人士告诉《电动大咖》:“特斯拉此时官宣涨价或许有点蹭热点的意思,从而引起一波关注和提升自身的知名度。如果特斯拉想要获得新能源汽车补贴的话,其很有可能在7月22日之前下调国产特斯拉Model 3的售价。”
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在特斯拉官宣涨价不到一周的时间,又要下调国产特斯拉Model 3的售价。4月30日,特斯拉官方微博称,为了让更多中国消费者可以享受到更优性价比的特斯拉产品,同时满足国家新能源汽车补贴要求,中国制造Model 3标准续航升级版价格将降低至人民币30万元以内,新的价格将会于5月1日在其官网公布。需要指出的是,特斯拉此次降价仅针对国产特斯拉Model 3标准续航版。另外据消息人士透露,特斯拉或将在5月1日前取消两年免息的金融政策,4月份订购国产特斯拉Model 3的客户在享受两年免息和新的售价之间只能二选一。”
此消息一出,便有不少老车主调侃称,“看我就像那韭菜,开花开花”“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这是逼我把长续航版退订吗?准韭菜回归等等党?”
一位国产特斯拉Model 3车主更是发出一句灵魂拷问:“刚提车不到半个月就降价,就这样被割韭菜了?”
事实上,特斯拉反复调价并非首次。2019年10月底,特斯拉将国产Model 3售价调整到35.58万元起;2019年12月6日,由于国产Model 3获得新能源汽车补贴,特斯拉将其售价调整为补贴后33.105万元;时隔不到一个月,特斯拉再次下调国产Model 3的售价,补贴后其售价为29.905万元。
特斯拉之所以敢于不断下调国产Model 3的售价,其底气主要来自于Model 3零部件国产化率的不断提升。在首批国产特斯拉Model 3交付之际,特斯拉对外宣称其位于上海工厂的零部件国产化率已经达到30%。按照特斯拉此前规划,特斯拉Model 3的零部件国产化率将在今年7月提升到70%-80%,并在今年年底前提升至100%。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消息人士还称:“5月之后的生产的国产特斯拉Model 3将可能搭载宁德时代的动力电池。”
对于此次特斯拉下调国产Model 3售价至30万元以内的举动,一位业内人士对《电动大咖》表示:“特斯拉下调国产Model 3的售价,除了为了获得新能源汽车补贴外,更多是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和提升毛利率。”
虽然特斯拉凭借全球36.78万辆的销量成绩夺得2019年电动汽车企业销量冠军,但是其销量主要来自美国市场和欧洲市场,中国市场的销量只有4.2万辆。显然,在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市场提升销量对于特斯拉而言显得尤为重要。
对此,业内人士直言:“下调国产特斯拉Model 3售价和提升特斯拉中国工厂的产能将成为特斯拉在国内市场获得更多市场份额的两大助力。”事实的确如此,自从特斯拉在今年年初把国产特斯拉Model 3的售价下调至补贴后29.905万元后,国产Model 3在国内销量不断攀升。
数据显示,今年3月,国产特斯拉Model 3的上牌销量达到11278辆;1-3月,国产Model 3的累计上牌量为16015辆。需要指出的是,2020年1-3月,国内纯电动汽车累计上牌量为80278辆,其中国产Model 3的占比高达19.9%。
另外,国产Model 3的销量不断增加也有利于提高特斯拉与其零部件供应商沟通时的话语权,这将有望进一步降低特斯拉在零部件方面的成本,从而使得特斯拉在毛利率和利润方面有着更好的保证。
特斯拉CFO在特斯拉最新一次财报会议上也坦言:“在生产成本方面,上海生产一台Model 3的成本其实已经降到了费利蒙特工厂生产同样一台Model 3所需成本以下,继续降低成本的空间还是很大的。”同时他还称,特斯拉会不断地降低价格,不断降低生产成本,甚至在降价后,还可以提高利润率。
显然,随着特斯拉Model 3的国产化率不断提升,其售价还将进一步下探。国产Model 3售价不断下探,将会为国内其他新能源企业带来巨大压力,同时也倒逼着他们不断提升旗下产品的竞争力。此外,随着国产Model 3销量的不断增长,将极有可能改变国内B级豪华轿车市场格局。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特斯拉仍有降价空间,靠什么降价?

了解纯电动汽车的朋友相信对特斯拉都不太陌生,作为美国的纯电动汽车厂商,在落户中国后受到的关注度更是不断增加。在1月份,特斯拉官方宣布国产Model 3正式降价,在减去相应的补贴之后,起售价格下探到30万元以下。不过特斯拉仍然有降价空间,那么是靠什么降价呢?

其实近几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较为迅速,而这个时候仍然引进了特斯拉,就是要重塑中国的供应链。根据特斯拉官方消息称,目前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零部件本地化率约30%,计划今年7月份提升至70%~80%,年底实现100%国产化。特斯拉供应链国产化之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成本支出,那么这就是特斯拉存在的降价空间。

另外,根据兴业证券发布的最新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在特斯拉采用国产供应链之后,国产Model 3具备最大约27%-34%的降价空间,这也意味着这台车最低售价能够低到约20万元。如果真的如此,那么将会对国产纯电动汽车造成一定的冲击。

最后,根据相关媒体消息,特斯拉正与宁德时代进行谈判,欲将国产Model 3搭载的三元锂电池更换为无钴的磷酸铁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与三元锂电池相比,在生产过程中并无钴元素,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这也是特斯拉未来所存在的降价空间。

总??结:从上述情况不难看出,特斯拉依然有降价空间存在,而主要的就包括供应链的国产化和磷酸铁锂电池的使用。不过特斯拉虽然相比其他造车新势力来说财务状况相对优良,但是供应链国产化后为了保证自身盈利,相信降价幅度也不会很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价格竞争赛开始,日本电产称10年后电动车价格是现在的20%

还在因为车贵想着买不起么?据说再过十年,电动车的价格会是史上最低!别问小E怎么知道,毕竟是日本电产的会长兼CEO永守重信先生在“世界经营者会议”上说的。

就在11月11日,在日本举办的第22届日经论坛“世界经营者会议”上,永守重信表示在世界各国加强环保限制的背景下,

纯电动汽车将走向普及,他预计“到2030年前后纯电动汽车将占到整个市场上的5成以上,价格也会降为目前的五分之一左右。”永守重信之所以会这样预测纯电动汽车价格在未来10年内大幅降价,原因是在于纯电动汽车的核心是电池与电机。永守重信表示,其中昂贵的电池价格将会因技术创新而发生巨大的改变。汽车厂商凭借着硬件来一决高下的时代将要结束,取而代之的则是软件时代,硬件部分将会委托给日本电产这样专业厂商。

如何实现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以及高安全性是学界和业界努力探索的方向。而刀片电池技术、CTP(Cell To Pack)大模组技术、无钴电池技术、锂离子电池干法工艺技术都是当前动力电池领域的几个技术创新热点。

在会议中也有专家表示,以CTP为代表的动力电池系统高效成组技术是未来创新趋势。优势在于零件数量降低40%,能量密度增加10%-15%,同时,寿命延长10%,成本降低10%,产品系统也可靠安全。而作为刀片电池可使零部件数量减少将近40%,整个电池系统成本下降30%。最为著名的就是比亚迪刀片电池,将会在2025年预计达到73%的集成效率,

体积能量密度达到300瓦时/千克(Wh/kg)。(不愧是近期风生水起的比亚迪)

简而言之就是,电池技术将会不断的提高,性能更加完备。

小E翻了翻资料,日本电产主要生产的是各种超精密马达、直流无刷马达、轴流风机、硬盘驱动装置用主轴马达,占世界市场的70%以上,其中生产的直流无刷马达占据全球市场首位。那么在11月初日本电产则表示,日本电产计划投资2000亿日元(约人民币128亿元)在塞尔维亚建造一座新工厂,生产电动汽车马达,以此巩固在欧洲市场的地位。据其他媒体报道,该工厂计划2023年投产,规划年产量为20万台-30万台之间,并且将会成为欧洲最大的电动汽车马达生产中心。不仅如此,日本电产表示,在未来几年将会在法国以及波兰分别建厂。

从国内汽车市场来看,搭载了日本电装产品的车型有吉利几何C、广汽新能源Aion S、Aion LX、Aion V以及广汽丰田iA5等。那么随着电池技术的逐渐进步,未来纯电动汽车市场也将进入规模化发展。在这场价格竞争赛上也将会愈演愈烈。

如果按日本电产的会长永守重信先生所说那样,10年后的纯电动汽车价格是目前的五分之一,你会心动么?反正小E不差这十年,可以等等看!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年底新能源汽车会降价吗?

纯电动车短期只会涨价,不会降价。
首先明确一点,买是肯定值得买的。
如果是近期有购买新能源汽车的需求,那么一定是越早买越好。
小雷之所以会这么认为,主要是因为目前仍然还有不少消费者认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才刚刚起步,无论是价格还是技术方面都还有很大的降价空间和提升空间。
去年应该是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最佳时机。
因为汽车产业已经陷入了芯片危机,以及动力电池短缺的泥沼之中,但是这些问题终究还没有以涨价的形式体现在消费端。

8、中国车主是韭菜 割了一茬又一茬?特斯拉降价至30万以内

最近这段时间,对于电动车市场来说如同做过山车般刺激,前有工信部调整补贴政策,后有各类厂商相应调整对策,好不热闹。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造车新势力行业一哥——特斯拉。
4月29日美股收盘后,特斯拉发布了第一季度财报,其中显示特斯拉实现营收59.9亿美元,每股盈利1.24美元,高于华尔街此前预测。财报发布后,特斯拉CEO伊隆·马斯克在电话会议上确认,4月30日起国产标准续航版Model 3车型将降至 30 万以内,以应对新的补贴政策。
俗话说,不响应领导的员工不是好员工。远在美国的马斯克话音刚落,国内的特斯拉官微就已经行动起来了,宣告在五一劳动节当天,国产Model 3标准续航版车型价格将降低至人民币30万元以内。
如果按照目前工信部对于纯电动车型的补贴政策而言,假设特斯拉标准续航版Modle 3官方指导价为29.9万元,减去补贴2.25万元,实际售价约为27.65万元。对于那些第一批提车国产标准续航版的车主而言,毋庸置疑当了一次绿油油的韭菜。
厂不是白建的 舞也不是白跳的
其实对于特斯拉而言,降价几乎是一条必然的道路。其中最重要的一点莫过于当初特斯拉跟上海市政府的对赌协议,协议中提到,上海超级工厂从2023年年底起,每年须纳税22.3亿元,如果不能达成这一条件,则必须归还相应土地。同时,特斯拉还必须在未来5年在上海工厂投入人民币140.8亿元的资本支出。
中国超级工厂投入生产后,摆在马斯克面前有两条路,一条是走小而美路线,保证单车利润率;另一条路则是打价格战,利用规模化效应降低成本,提高市场占有率。从目前的信息来看,马斯克似乎选择的是后者。
根据相关消息显示,最早一批上市交付的国产Model 3车型零部件国产化率只有30%,而随着特斯拉公布的国产规划,零部件国产化率计划在7月提升到70%-80%,年底达到100%国产化。
正因如此,如果后期特斯拉将零部件国产化比例进一步提高,同时规模化的装备宁德时代所生产的动力电池,无疑会让特斯拉实现大幅度的成本下降,为将来价格策略调整留下充分余地。
自主电动车型只能夹缝求生?
其实对于特斯拉来说,迈入了30万元这条补贴线,自身产品不论是曝光率还是综合实力都能有所提升。不过随之而来也带来一个问题,那就是车型间的价格落差。
不同于传统车企密密麻麻的车型序列,特斯拉的车型十分简洁,还以Model 3为例,不论是进口还是国产车型,都只有标准续航、长续航以及高性能三类车型。当标准续航车型补贴之后,它与长续航版车型的差价至少就从原来的4万元变成了6万元。
这样的价格变化对于特斯拉来说是合理的,能够让消费者不在盲目选择长续航车型,提升标准续航版车型销量。不过其实这也给了自主品牌车型一个喘息的机会,在电池技术没有本质性突破的当下,或许能够从售价中精准定位,从而突破特斯拉的价格壁垒。
韭菜的自我修养
对于特斯拉来说,你很难用原有审视汽车厂商的思维去考虑它的定价。或许有时候抛弃大宗商品身份,用科技类产品眼光去看待它更为合适。其实对于很多选购特斯拉的车主而言,降价这事大都心知肚明,毕竟这事发生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老车主抗议的原因大多数不是为什么价格下降了,而是为什么要隐瞒相关信息。
而每一次的降价抗议,带给特斯拉的不仅仅是负面,同样也是对它产品的二次宣传。正因如此,特斯拉的降价对于国内电动汽车消费端而言未必是一件坏事,毕竟早买早享受,晚买享折扣。当电动车市场真正实现规模化后,每一位电动车主都能够从中收益。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9、在特斯拉频频降价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真相?

在特斯拉频频降价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真相?

“科斯拉价格”的标题已被遗忘第一次看到。从进口到上海的开始,收到几轮价格削减后真的不那么高。似乎它不再那么高。特斯拉的价格,为什么要再次掉下来?

随着最近的最近的例子,模型3的价格从271.15万次下降到24.99百万,而持久的鼓已从34405万下降到30.99百万。降价不一定,而且在最后一轮价格后买车的主人,我真的没有很久。我真的应该“早点享受,我稍后会买。”这句话是嘲笑的,折旧折旧速度正在追逐。官方价格削减。

Tesla可以这样做,一方面,有一套拥有最有效的供应链的全球汽车公司,其纯电动汽车领域的销售额没有销售,所需的成本越多。低良性循环,即使现在仍有一个小的持续价格减少空间。当然,作者认为,新能源汽车的特斯拉过度,所以它为他提供了超过其艰难实力的讨价还价能力。

和下一个继承价格,也许它也是浪费的强敌?毕竟,它被认为是一个独立的新能源品牌的降价,虽然低端确实是一个小的打击,但随后看一个国家第一季,萧鹏,理想等,销量第一季度仍然迅速增加。而在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公众对关键群众具有强大的群众将很快焕发新一代产品。特斯拉的压力是想象的。

首先,虽然未来的应用和其他类似的服务将来会给特斯拉带来收入,但这些收入只能在特斯拉的全球普及中实现。这与游戏制造商相同,虽然利润来自游戏,但他们需要将游戏机销售给玩家销售游戏软件。由于游戏的归档市场份额主要是微软,索尼,任天堂,虽然市场具有定期波动和变化,但主持人进入家庭作业。但是,在汽车行业中的这种分散的情况下,Testla真正扩大其市场份额?其次,特斯拉电池供应商的潜力将吸引竞争对手,因此不太可能成为促进长期增长的关键因素。

当特斯拉销售更多电池到第三方时,这意味着竞争对手会产生更多的汽车,然后他们会影响特斯拉的销售。因此,特斯拉目前超重,而不是太合理。因此,特斯拉的主要目标应该是将更多的汽车放在市场上,然后探索其他盈利能力,这是其5-10年的动力。也就是说,但更重要的是,市场可能会忽视特斯拉电动汽车的激烈竞争,因为传统的汽车制造商已为电动汽车销售。

10、国产+降价,Model 3真的会成为自主新能源车的“屠夫”?

在特斯拉的官方公布里,提及到首批中国生产的Model 3车型于12月30日开始正式向员工交付。虽然首批交付的数量只有15辆,但对于特斯拉而言,这背后的意义毫无疑问是其成立多年以来的里程碑。作为首家外商独资的车厂,特斯拉正在打开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不过相较于首批交付,在消费者看来更有吸引力的应该是降价。1月3日特斯拉官方宣布特斯拉国产Model 3降价至29.9万元。1月7日,首批国产Model 3向普通用户车主正式批量交付。有不少评论认为特斯拉国产对国内自主新能源车将带来强大的冲击,可是,国产Model 3杀伤力真有如此强大?

按照规划,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在2020年后便正式取消。国产特斯拉选择在2019年建厂调试并在年末进行首批交付,显然是赶上了最后一波的补贴潮。目前国产Model 3的指导价为29.905万元,由于新车进入第二十九批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车型目录,所以国产Model 3能享受约为2.475万元的补贴。

虽然没有此前网络盛传降价20%那么夸张,但补贴后的价格降到30万元以下,着实让不少有此预算的潜在消费者感到“有点香”。之所以盛传会降价,无非是零部件国产化率所导致。过往燃油车型在国产之初,零部件的国产化率并不高,往往在利润方面并不能达到厂家的预期。而随着边际效益的提升,采用国产化零件降低采购成本,以及销量增长减少摊分的成本,继而能提升单车的销售利润。

目前的特斯拉,原本一直依赖日本松下提供的21700电池,而日本松下方面此前已明确没有在中国生产动力电池的计划,因此继续使用21700电池组,并不能进入新能源车型目录和获得补贴。所以,以现在来看,国产Model 3使用的是LG化学在国产生产所提供的电池组。其次在零部件方面,国产Model 3减少进口件的使用比例,继而避免零件受关税的影响而导致价格出现波动。

20%还没出现,29.9万元的起步价却让市场泛起一片波澜。吸引是很吸引,可这就让已经在等待新车的用户还没拿到现车就已经贬值。

降价的Model 3是真正压倒自主纯电动车的最后稻草吗?笔者认为未必。不过,值得细味的是这句话背后的逻辑与假设。换一句容易理解的话来说,只要特斯拉将价格下探,消费者就会选择购买特斯拉而非其它纯电动车。这不就反向证明了自主纯电动车技不如人?

有此想法的消费者也许不在少数,回顾一下近10年新能源车补贴的历程,从2010年开始纯电动车最高补贴10万开始,便出现不少骗补的事情被曝光。加上实际使用时续航里程的大缩水等情况,让用户和持币待购的消费者,难免会产生“电动车就是骗补”的心理。因此,当续航里程达到400公里以上的特斯拉在国内推出时,人们才真正开始认识纯电动车BEV的优势和美好。

自主BEV也随着补贴政策的优化而在进步,不过也因此走上了过分追求续航的偏科之路。动力电池,无疑是BEV车型成本最高的部分。目前磷酸铁锂系统在能量密度140Wh/kg左右为前提的情况下,报价可低至0.8元/Wh左右;乘用车上搭载更为主流的三元锂离子电池,价格区间为0.8-1.2元/Wh。

而且自主BEV的发展,和补贴有着深远的关系。可以说因为有新能源补贴的存在,才让消费者有意购买新能源汽车。可是补贴力度不断退坡,让消费者开始有的放矢地选择新能源汽车。合资品牌开始在新能源市场投放产品,令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与此同时市场开始出现分化的情况。预算充裕的群体,更愿意选择有品牌溢价、技术底蕴更深厚的中高端车型;只求代步群体的更多是选择15万元甚至10万元以下的BEV车型。

面对合资品牌的遍地开花,以及国产特斯拉、ABB等豪华品牌的步步紧逼,自主BEV们的生存环境并不会太好。新能源汽车在众人的观念中,是以打破燃油车传统而存在。但是,传统车企推出的BEV新能源车,却是反其道让用户感受到与燃油车无异的体验。这就让习惯于燃油车的用户,对合资品牌的BEV产品更有好感。加之传统车企的造车思路以稳定作为主要诉求,因此就算是BEV车型,也在动力电池组、电机等部分讲究稳定性和可靠性,而非如自主BEV般过分追求性能和参数表现。

因此,自主BEV车型更应该考虑的,是在面对真正开放竞争的市场中,推出能满足消费者心理和使用需求的产品。在国际龙头车企看来,为纯电动汽车推出专属的底盘平台并不是明智之举。诸如宝马、PSA和丰田等品牌所推出的纯电动车型,其底盘平台与燃油车型都是有着深厚的关系。

当然,新势力没有品牌的沉淀为产品作背书,通过纯电动平台这一载体,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市场目光,并且能为说好品牌故事和营销加码。只是,笔者认为平台的构建是庞大的工程,哪怕起步时资金充裕能造出底盘平台,可后续也需要产品销量提升起来,才能抵销构建时所花费的成本,继而盈利。

经历了节能补贴的“保护”后,已然成长起来的自主纯电动车型,需要独力去面对来自外国龙头车企们的挑战。先期的补贴政策让自主纯电动汽车过分地追求续航、电池容量等性能方面,反而在安全的部分建树不多。反观国际车企的新能源车型,多以安全作为首要目标。这是两种不同的造车理念。后补贴时代,哪种理念更能让消费者们接受和推崇,成为了新能源汽车消费更应该思考的问题。

(文章配图来源网络,侵删)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与纯电动汽车降价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