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动新能源 > 新能源汽车自燃北汽

新能源汽车自燃北汽

发布时间:2023-06-13 16:10:59

1、突发!一辆北汽新能源竟然在冰天雪地里自燃了

今日正值24节气中的大雪,隆冬将至。北京也越发的冷了,今天的最低气温已经到零下度,最高也只有零上1度。

海淀区顺事嘉业创业园公共充电站里的雪还没完全消融,一辆北汽新能源汽车却在这片雪地里自燃了。而此时距离其上一次发生自燃事故还不到一个月。

这是一位在该园区上班的知情车友发在一个车友群里的聊天截图,据他说这辆车在充电过程中自燃了。

根据现场照片,这辆红色的北汽牌电动汽车正侧立在铺满雪的地面上,车牌已经被故意遮挡住,也看不清具体车型型号。

整个车身底盘都有明显被烧过的痕迹,后轮侧围处也有燃烧痕迹,还有被损坏的痕迹,距离车身不远处还有一块散落的部件。

那位在该园区上班的车友表示,当时厂家的人已经达到事故现场,车身底盘被拆开,电池已被取走,保安不让在现在拍照。

据他描述,中午园区有好几辆消防车进来,喷了不少泡沫。保安告诉他,事故车辆周围还有其他车,但没有受到影响,现在都开走了,该车应该不是一下爆燃的。

这件事也引起电动汽车用户联盟几个车友群的讨论,不少人对电车冬天自燃感到意外,也有人吐槽北汽的电控技术。

另外,有熟悉北汽新能源的车主说,这辆车是EX360。

(本文完)

《电动汽车用户联盟》是一个专注于讲述电动汽车用户的故事,为用户说真话的平台。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315聚焦|细数新能源汽车六大“罪状”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3·15”,消费维权又成关注焦点,而与汽车消费相关的维权事件自然也是热搜常客。3月14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方公众号发布文章提到,2022年全国12315平台接收新能源汽车投诉举报1.6万件,同比增长62.84%。其中,合同问题、质量问题、虚假宣传问题增速较快,分别同比增长126.33%、77.35%、75.65%。

话说回来,新能源带来了不仅是新的动力形式,新的出行体验,也带来了新的商业模式和用户运营模式。但是随着新能源车销量不断飙涨,其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而这些问题虽然常常有用户控诉,但在新能源品牌野蛮生长的背景之下,却从来没有被主机厂正面对待过。今天我们就来数一数这些年新能源车的六大罪状。

夸大宣传自动驾驶

自动驾驶是最能体现新能源车科技感的功能,也是新能源车曾经一直着力宣传的卖点。

然而大家应该还会对两年前蔚来ES8在沈海高速上的车祸有印象,当时车主因为开启了所谓的自动驾驶功能导致车辆在高速上发生交通事故,最终车毁人亡。也正是因为这件事引发的舆论风波,让当时蔚小理这批造车新势力们匆忙将“自动驾驶”改成“辅助驾驶”。一场因为轻信厂家对自动驾驶的宣传而引发的事故,最终以所有厂家更改宣传话术草草收场。

此后的这两年里,主机厂虽然一方面在宣传话术上规避“自动驾驶”,同时加入各种免责条款和注意事项,但是另一方面还是在通过智能辅助、激光雷达、视觉感知这类体现着尖端科技,充满诱惑力的词汇,和官方的各种无人驾驶视频在占领用户的心智,让用户对这类辅助驾驶系统充满信任感。

事实上,无论是顶流的特斯拉,还是装配越来越多激光雷达的国产新能源车,在国内现阶段的自动驾驶能力仍然是停留在L2级别辅助驾驶上,哪怕是这些车型在软硬件层面上已经具备了L3级别甚至更高的能力。

但正是由于这种对硬件过度宣传给用户的暗示,让很多人还是会相信车辆的辅助驾驶功能,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这两年即使车企不提“自动驾驶”,但因为辅助驾驶引发的交通事故也是有增无减。

续航里程严重缩水

新能源车续航里程的缩水和虚标,基本上已经成为了一个行业的潜规则。在2021年发布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洞察报告》中就有显示,在新能源汽车使用不满意因素排行中,续航不足占比达30.3%,位列第一。

最近几年,威马、埃安、小鹏、飞凡等新能源车企都曾经因为续航里程虚标和严重缩水的问题,被车主集体投诉维权。但车企面对续航里程这个问题,却从来没有正面回应过。

理由很简单,因为“裁判”和“球员”都是厂家。只要车企测试认为电池没问题,电控系统没问题,那么就必定是车主自己的问题。更何况,续航里程也的确会受到季节、环境、驾驶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哪怕是国标从当初的NEDC变成了如今的CLTC,依然没盯颂能真正客观的反映出搜或一辆新能源车的真实续航能力。

于是,新能源车市场就形成了这样一个默契的规则:车企卖力宣传标称续航,消费者买车从不相信标称续航,最终默默吃亏的还是消费者。其实,给一组客观的可供参考的续航数据很难吗?并不难,只是达不到宣传的目的,车企不愿而已。

电池自燃事故频发

先看几组数据:

在2022年的第一季度,新能源汽车共发生640起火灾,相比2021年上升了32%,90天自燃640辆汽车,平均每天有7台新能源汽车发生火灾。请注意这还只是2022年的一季度,要知道整个2022年新能源车的销量仍在飙涨。

有媒体统计过,2022年1-11月,仅仅是在各媒体网站上有过明确报道的新能源车自燃事件就有74起,理想、小鹏、宝马、埃安、保时捷、北汽等等,几乎你数的出来的新能源车都曾“榜上有名”。

无论是三元锂电还是磷酸铁锂,无论是刀片电池还是弹匣电池,不管厂家事前宣传通过什么针刺火烧试验,多么多么安全,在市场上仍然难逃自燃和爆炸的现象。即使“新能源汽车自燃概率更低”常常被马斯克、李斌这些新能源车企大佬们拿来作为宣称电动车更安全的理由,但不可否认的是,相比燃油车起火,新能源汽车起火往往更难以控制和预防的,且常常在短时间内发生不可控的火情。

以次充好,货不对板

2022年,售价直追保时捷的高合汽车又闹出了“音响门”事件,导致大量车主集体投诉,由此揭开了又一行业内幕:所谓的各种高端凯漏郑车型上配备的国际名牌音响,大多都是授权贴牌的国产产品而已,不仅音响效果存在差异,而且价格相差悬殊。

这类事件在燃油车时代并不多见,但在新能源时代,随着造车方式发生了改变,厂家的宣传一味强调高端,实际上在一辆新能源车上,那些厂家宣称的硬件配置到底是不是货真价实,或许我们都要打个问号。

用户数据隐私无保障

还记得在2021年底,先是有小鹏因为6个月违规采集43万张客户人脸数据被上海市徐汇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10万元。之后又有蔚来的用户数据遭窃,被黑客勒索1500万元。

用户隐私数据是否被违规采集,以及如何确保安全,本来就是相关部门高速重视的一个问题。2021年10月开始实施的《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试行)》对汽车数据的合理开发利用进行了规范,明确规定数据采用默认不收集原则,除非驾驶人自主设定;数据要进行脱敏处理,尽可能进行匿名化、去标识化等。

但事实上,无论是出于产品的开发研究,还是对驾驶行为安全的研究,车企必然会对车辆和用户数据进行采集。来自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调研显示,一辆智能网联汽车每天至少收集10TB数据。那么这些数据,哪些属于合规采集,哪些属于违规采集,又该如何保证数据的安全,用户不关心,车企也不会主动透露。

某位互联网大佬曾表示中国用户更加开放,对隐私问题没那么敏感,在很多情况下愿意用隐私交换便捷性和效率。这也导致了车企在隐私数据这块有太多不透明的操作。随着新能源车用户基数越来越大,这个问题迟早要爆雷。

厂家漠视合同权益纠纷

大部分新能源车企都采用了直营模式,这种模式的好处是厂家更好管控价格,以销定产,消费者购车也能够享受全国统一的价格和权益。然而这也意味着,一旦合同出现纠纷,消费者将要直面比经销商更加强势的厂家。

在新能源车领域,消费者支付定金后,排产期限达不到预期时间,承诺提车期限一再延迟、下订后对应车型的价格、配置或权益发生变化等引起的纠纷依旧可以说是相当常见。强势的厂家基本上都是“我说了算”的态度,稍许友好一点的厂家或许会做出一些补偿方案,但说到底,吃亏的还是用户。

像此前特斯拉、小鹏、理想都曾经遭遇过类似的维权问题。比如小鹏和理想的新车定价罔顾老车主的权益遭到老车主集体投诉;特斯拉因为全系车型频繁降价也被车主集体维权。还有极氪、阿维塔、smart都因为订车之后出现权益纠纷,或是排产不断延期而遭致车主的投诉。

如果投诉群体规模大,厂家或许迫于舆论压力会给出解决方案。但那些散户型的用户,往往只会成为维权浪潮下沉默的大多数。

写在最后:

根据媒体报道,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用户投诉率为20%,在全球排名第一。这个数字在高达688.7万辆的销量数据衬托下,显得格外刺眼。而前面说到的新能源车六大“罪状”,在举国鼓励新能源车发展的大背景下,却从未在315期间被真正引起重视过。或许,这也是新能源车企多年来一直有恃无恐的原因吧。(文/优视汽车 老炮)

注:配图来自网络,权利归原作者所有,一并感谢!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优视汽车的立场。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优视汽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3、一辆北汽EX360雪地自燃!极寒地带也扛不住电池发燥?

用民生视角报道汽车资讯 / 汽车民生网12月11日报道——

今天我们要说的这起电动汽车自燃事故,跟过去报道的和人们心里想的情况有些不一样。

过去媒体报道的电动汽车自燃,多发生在夏天炎热的季节,电池在不断受热后,加上“外力”的高温作用,助推了动力电池不断“聚热”,最终导致自燃事故的发生。在人们心里,对于电动汽车自燃,大家也都会觉得,天热开电动汽车要格外小心,因为电池容易起火,而到了天冷的冬季,大家的这种担心又会松懈下来。

不过,最近发生的一起电动汽车在雪地里自燃的事故,可能要颠覆大家的认知了。

日前有网友曝料称,一辆北汽EX360电动车,在雪地发生自燃起火。

据现场目击网友介绍,自燃起火时,这辆车正在充电。

所幸消防人员很快到场,没有造成更大的财产损失。

从网络上曝光的图片来看,这辆电动汽车已被侧翻过来,肉眼可见该车已经烧毁严重,底盘更是一片焦糊,而车身上还留有残雪,车子的周围,则是一片白皑皑的陈雪。

北汽EX 360电动车,搭载的是容量为48kWh的三元锂电池,NEDC续航里程为318km,为一辆小型纯电动SUV,当前在售车型的补贴后售价区间为8.49-10.39万元。

至目前,品牌方未就这起事故发表看法。后续情况如何,我们也将继续跟进。

值得一提的是,北汽新能源电动汽车起火已不是第一次发生。梳理媒体的相关报道,今年内,北汽新能源旗下电动汽车已发生了多起自燃、起火事故。

今年8月份,福建三明市一座充电站内,一辆北汽EX车型,充电时发生了自燃,更恐怖的是,在用水枪灭火时,车辆突然发生了爆炸。

8月27日,在福建省厦门,一辆北汽EU5电动车,在充电站内起火燃烧。

与厦门同一天发生的还有,在长沙街头,也有一辆北汽EU5发生了起火事故,整车被烧成空壳。

今年11月份,一辆北汽新能源EX360纯电动车,在江西萍乡高铁站长运停车场内起火,除了明火浓烟之外,现场还有目击者表示,有爆炸声传出。

据了解,北汽新能源容易起火的原因,网上有很多种说法。一说电池的散热设计不好;二说北汽新能源对于电池的测试标准比较低。不管是哪种原因,此时的北汽新能源应拿出诚意,主动公布电动车起火的原因,毕竟公众的猜测不准确,势必会过度解读北汽新能源的种种不是,长此下去,反而更不利于品牌的发展。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新能源汽车自燃排名

新能源汽车自燃排名有:比亚迪、广汽新能源、北汽新能源、威马汽车、吉利新能源。

1、比亚迪。

自燃数:13,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内的绝对领导者,比亚迪得益于起步时间比较早的优势,成为国内为数不多拥有三电技术的车企。

2、广汽新能源。

自燃数:8,埃安去年刚完成独立,成为广汽旗下一个独立子品牌,首款车型AION Y(参数|询价)凭借着个性化设计在上市开售后获得极高市场关注度。

3、北汽新能源。

自燃数:6,虽说北汽新能源自燃激亮事故数量不及以上两个品牌,但从引起的社会舆论程度来看,北汽新能源明显要更加强烈。

4、威马汽车。

自燃数:5,威马作为新势力车企,起步时间与小鹏、蔚来相仿,但影响力和品牌知困此名度却远没有它们大,其中很大程度是受到连续多起自燃事故所影响。

5、吉利新能源。

自燃数:4,吉利新能源在去年发生了4起自燃事故,发生问题的车型大部分为帝豪EV(参数|询价),这款车同样是被作为运营车辆被大范围使用。

新能源汽车自燃的原因:

1、电路老化。

无论是新能源车还是燃油车,由于车内环境恶劣,内部的电子元器件和电路都会磨损,发动机附近的电线也容易因长期暴露在高温高热环境下而损坏漏电,一旦遇到外界的高汪铅迅温烘烤,很容易导致车辆自燃。

建议车主在天气炎热时尽量将车辆停放在室内停车场,避免直接暴露在高温下;还要定期检查车内的电子元件和电路,及时修复损坏和保护不到位的地方,防止更严重的事故发生。

2、老化油路。

汽车油路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发生自然磨损。与上一篇文章提到的电路老化相比,油路老化更危险。

大家都知道,发动机工作时,环境温度可能达到几百度的高温。一旦没有及时发现机油老化,就会出现漏油甚至漏油的情况,增加了自燃的风险。


与新能源汽车自燃北汽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