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理解生产现场定置管理
方法/步骤
一、定置管理—工厂定置
包括生产区和生活区。生产区包括总厂、分厂(车间)、库房定置。如总厂定置包括分厂、车间界线划分,大件报废物摆放,改造厂房拆除物临时存放,垃圾区、车辆存停等。分厂车间定置包括工段、工位、机器设备、工作台、工具箱、更衣箱等。库房定置包括货架、箱柜、贮存容器等。生活区定置包括道路建设、福利设施、园林修造、环境美化等。
二、定置管理—现场定置
包括毛坯区、半成品区、成品区、返修区、废品区、易燃易爆污染物停放区等。
三、定置管理—可移动物
包括劳动对象物定置(如原材料、半成品、在制品等);工卡、量具的定置(如工具、量具、胎具、容器、工艺文件、图纸等);废弃物的定置(如废品、杂物等)。开展定置管理的步骤
进行工艺研究 步骤1
工艺研究是定置管理开展程序的起点,它是对生产现场现有的加工方法、机器设备、工艺流程进行详细研究,确定工艺在技术水平上的先进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分析是否需要和可能用更先进的工艺手段及加工方法,从而确定生产现场产品制造的工艺路线和搬运路线。工艺研究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1、对现场进行调查,详细记录现行方法
通过查阅资料、现场观察,对现行方法进行详细记录,是为工艺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所以,要求记录详尽准确。由于现代工业生产工序繁多,操作复杂,如用文字记录现行方法和工艺流程,势必显得冗长繁琐。在调查过程中可运用工业工程中的一些标准符号和图表来记录,则可一目了然。
2、分析记录的事实,寻找存在的问题
对经过调查记录下来的事实,运用工业工程中的方法研究和时间研究的方法,对现有的工艺流程及搬运路线等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提出改进方向。
3、拟定改进方案
提出改进方向后,定置管理人员要对新的改进方案作具体的技术经济分析,并和旧的工作方法、工艺流程和搬运线路作对比。在确认是比较理想的方案后,才可作为标准化的方法实施。
对人、物结合的状态分析 步骤2
人、物结合状态分析,是开展定置管理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在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是人与物,只有人与物的结合才能进行工作。而工作效果如何,则需要根据人与物的结合状态来定。人与物的结合是定置管理的本质和主体。定置管理要在生产现场实现人、物、场所三者最佳结合,首先应解决人与物的有效结合问题,这就必须对人、物结合状态进行分析。在生产现场,人与物的结合有两种形式,即直接结合和间接结合。直接结合是指需要的东西能立即拿到手,不存在由于寻找物品而发生时间的耗费。如加工的原材料、半成品就在自己岗位周围,工检量具、贮存容器就在自己的工作台上或工作地周围,随手即得。间接结合是指人与物呈分离状态,为使其结合则需要信息媒介的指引。信息媒介的准确可靠程度影响着人和物结合的效果。
按照人与物有效结合的程度,可将人与物的结合归纳为ABC三种基本状态:
A状态,表现为人与物处于能够立即结合并发挥效能的状态。例如,操作者使用的各种工具,由于摆放地点合理而且固定,当操作者需要时能立即拿到或做到得心应手。
B状态,表现为人与物处于寻找状态或尚不能很好发挥效能的状态。例如,一个操作者想加工一个零件,需要使用某种工具,但由于现场杂乱或忘记了这一工具放在何处,结果因寻找而浪费了时间;又如,由于半成品堆放不合理,散放在地上,加工时每次都需弯腰,一个个地拣起来,既影响了工时,又提高了劳动强度。
C状态,是指人与物没有联系的状态。这种物品与生产无关,不需要人去同该物结合。例如,生产现场中存在的已报废的设备、工具、模具,生产中产生的垃圾、废品、切屑等。这些物品放在现场,必将占用作业面积,而且影响操作者的工作效率和安全。
因此,定置管理就是要通过相应的设计、改进和控制,消除C状态,改进B状态,使之都成为A状态,并长期保持下去。
开展对信息流的分析 步骤3
信息媒介就是人与物、物与场所合理结合过程中起指导、控制和确认等作用的信息载体。由于生产中使用的物品品种多、规格杂,它们不可能都放置在操作者的手边,如何找到各种物品,需要有一定的信息来指引;许多物品在流动中是不回归的,它们的流向和数量也要有信息来指导和控制;为了便于寻找和避免混放物品,也需要有信息来确认,因此,在定置管理中,完善而准确的信息媒介是很重要的,它影响到人、物、场所的有效结合程度。
人与物的结合,需要有四个信息媒介物:
第一个信息媒介物是位置台帐,它表明“该物在何处”,通过查看位置台帐,可以了解所需物品的存放场所,
第二个信息媒介物是平面布置图,它表明“该处在哪里”。在平面布置图上可以看到物品存放场所的具体位置。
第三个信息媒介物是场所标志,它表明“”这儿就是该处”。它是指物品存放场所的标志,通常用名称、图示、编号等表示。
第四个信息媒介物是现货标示,它表明“此物即该物”。它是物品的自我标示,一般用各种标牌表示,标牌上有货物本身的名称及有关事项。在寻找物品的过程中,人们通过第一个、第二个媒介物,被引导到目的场所。
因此,称第一个、第二个媒介物为引导媒介物。再通过第三个、第四个媒介物来确认需要结合的物品。因此,称第三个、第四个媒介物为确认媒介物。人与物结合的这四个信息媒介物缺一不可。建立人与物之间的连接信息,是定置管理这一管理技术的特色。是否能按照定置管理的要求,认真地建立、健全连接信息系统,并形成通畅的信息流,有效地引导和控制物流,是推行定置管理成败的关键。
定置管理设计 步骤4
定置管理设计,就是对各种场地(厂区、车间、仓库)及物品(机台、货架、箱柜、工位器具等)如何科学、合理定置的统筹安排。定置管理设计主要包括定置图设计和信息媒介物设计。
1、定置图设计
定置图是对生产现场所在物进行定置,并通过调蹩物品来改善场所中人与物、人与场所、物与场所相互关系的综合反映图。其种类有室外区域定置图,车间定置图,各作业区定置图,仓库、资料室、工具室、计量室、办公室等走置图和特殊要求定置图(如工作台面、工具箱内,以及对安全、质量有特殊要求的物品定置图)。定置图绘制的原则有:
①、现场中的所有物均应绘制在图上;
②、定置图绘制以简明、扼要、完整为原则,物形为大概轮腕、尺寸按比例,相对位置要准确,区域划分清晰鲜明;
③、生产现场暂时没有,但已定置并决定制作的物品,也应在图上表示出来,准备清理的无用之物不得在图上出现;
④、定置物可用标准信息符号或自定信息符号进行标注,并均在图上加以说明;
⑤定置图应按定置管理标准的要求绘制,但应随着定置关系的变化而进行修改。
2、信息媒介物设计
信息媒介物设计,包括信息符号设计和示板图、标牌设计。在推行定置管理,进行工艺研究、各类物品停放布置、场所区域划分等都需要运用各种信息符号表示,以便人们形象地、直观地分析问题和实现目视管理,各个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和应用有关信息符号,并纳入定置管理标准。在信息符号设计时,如有国家规定的(如安全、环保、搬运、消防、交通等)应直接采用国家标准。其他符号,企业应根据行业特点、产品特点、生产特点进行设计。设计符号应简明、形象、美观。
定置示板图是现场定置情况的综合信息标志,它是定置图的艺术表现和反陕。标牌是指示定置物所处状态、标志区域、指示定置类型的标志,包括建筑物标碑,货架、货柜标牌,原材料、在制品、成品标牌等。它们都是实现目视管理的手段。各生产现场、库房、办公室及其他场所都应悬挂示板图和标牌,示板图中内容应与蓝图一致。示板图和标牌的底色宜选用淡色调,图面应清洁、醒目且不易脱落。各类定置物、区(点)应分类规定颜色标准。
定置实施 步骤5
定置实施是理论付诸实践的阶段,也是定置管理工作的重点。其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1、清除与生产无关之物
生产现场中凡与生产无关的物,都要清除干净。清除与生产无关的物品应本着“双增双节”精神,能转变利用便转变利用,不能转变利用时,可以变卖,化为资金。
2、按定置图实施定置
各车间、部门都应按照定置图的要求,将生产现场、器具等物品进行分类、搬、转、调整并予定位。定置的物要与图相符,位置要正确,摆放要整齐,贮存要有器具。可移动物,如推车、电动车等也要定置到适当位置。
3、放置标准信息名牌
放置标准信息名脾要做到牌、物、图相符,设专人管理,不得随意挪动。要以醒目和不妨碍生产操作为原则。总之,定置实施必须做到:有图必有物,有物必有区,有区必挂牌,有牌必分类;按图定置,按类存放,帐(图)物一致。
定置检查与考核 步骤6
定置管理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是持之以恒。只有这祥,才能巩固定置成果,并使之不断发展。因此,必须建立定置管理的检查、考核制度、制订检查与考核办法,井按标准进行奖罚,以实现定置故长期化、制度化和标准化。
定置管理的检查与考核一般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定置后的验收检查,检查不合格的不予通过,必须重新定置,直到合格为止。
二是定期对定置管理进行检查与考核。这是要长期进行的工作,它比定置后的验收检查工作更为复杂,更为重要。
定置考核的基本指标是定置率,它表明生产现场中必须定置的物品已经实现定置的程度。
其计算公式是:定置率=实际定置的物品个数(种数)/定置图规定的定置物品个数(种数)×100%。
2、生产现场定置管理设备的要求有哪些?
定置管理—工厂定抄置 定置管理—现场袭定置 定置管理—可移动物 一、定置管理—工厂定置 包括生产区和生活区。生产区包括总厂、分厂(车间)、库房定置。如总厂定置包括分厂、车间界线划分,大件报废物摆放,改造厂房拆除物临时存放,垃圾区、车辆存停...
3、如何做好定置管理?
2S 整顿
在实施5S的区域内将需要物品(设备、零件、工具、材
料、货架、运输工具、废物桶等)合理放置,加以标示以便
于任何人取放。
整顿法则:
每一个所需物品都有一个应该放置的位置。
每件所需物品都应该放在它应该放置的地方。
1.三易法则:易取、易放、易管理。
2.三定法则: 定位、定品、定量。
2S (整顿)的关键
2S要将打扫干净后的物品整齐、有序、拿取方便、一眼
明了的摆放。
IE动作经济原则:
省力、省时、舒适、方便。
可视化管理:
放什么、放哪里、放多少、准备好恢复。
如 何 实 施 2 S 定位
确定物品摆放得合适位置:
1.物品使用的频次
2.同时使用的工具
3.自动复位的工具
4.放置地点的大小
5.合并“同类项”
6.根据“功能”和“产品”要求放置
7.减少不必要的动作产生的浪费:
舒适的姿势、舒适的动作
运动节奏要平稳
避免“ Z ”型运动
尽可能运用自然重力
双手同时开始和结束动作
用脚来控制开关
8。减少不必要的动作产生的浪费:使材料、工具方便拿取。
使材料、工具靠近并在工作人员前方
按使用顺序拜访材料、工具
让操作人员位于合适的工作高度
减少弯腰、搬运、推车。
标示(目视)
1.标示板:物品、方位、数量
物品指示:标明在此地有哪些物品。
方位指示:标明物品在哪里。
数量指示:标明物品的数量。
用标示板显示:
工作区域名称、图库存位置机器、机器摆放、设备名称
设备存放位置、当前产品型号、标注程序等等。
2. 标示线:用不同种类、颜色的线圈定不同的区域。
3. 5S地图:同5S地图标明生产工艺流程。
4.颜色区分:用不同的颜色区分不同人员、设备、机
器、管道、运输工具等。
下列三种颜色属我国法律规定使用,企业在做 5S 不得
使用这三种颜色做其他用途:
Legal Requirement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要求:
红色警示线: Legal Requirement
用于高毒物品作业场所(如铅),放射工
作场所; 存在严重危害源的事故现场周边 。
绿色警示线: Legal Requirement
用于事故救援区域的周边
黄色警示线: Legal Requirement
用于存在一般危害源的事故现场周边。
5.轮廓区分:根据物体外形,如车辆、工具等的外形。
6。热蒸汽、热水管道必须加上保温、防护层并标出流向。
对于从横交错的管道交汇处,必须标出气、液体的流向。
如 何 实 施 2 S 定品
确定每一位置应放置的物品:
仔细确认这个位置确实需要放置这么多品种的物品吗?
什么原因导致这个位置有这么多品种的物品?
原则:
必需品、随时需要或使用频次很高的物品。
如 何 实 施 2 S 定量
确定每一位置应放置物品的数量或容量:
仔细确认这个位置确实需要放置这么多量的物品吗?
什么原因导致这个位置有这么多量的物品?
原则:
数量合理,尽量减少物品所占用面积和空间。
4、企业中定置管理如何做
1、定置管理的类型 定置管理范围不同,可把定置管理分为五种类型。
a)全系统定置管理:即在整个企业各系统各部门实行定置管理;
b)区域定置管理:即按工艺流程把生产现场分为若干定置区域,对每个区域实行定 置管理;
c)职能部门定置管理:即企业的各职能部门对各种物品和文件资料实行定置管理;
d)仓库定置管理:即对仓库内存放物实行定置管理;
e)特别定置管理:即对影响质量和安全的薄弱环节包括易燃易爆、易变质有毒物品 等的定置管理。
2、定置管理内容 这里所说的内容就是根据不同位置进行设计的定置内容
3.1生产厂区的定置内容
a)根据工厂占地,合理设计厂区定置图,对场所和物件实行全面定置;
b)对易燃、易爆、有毒、易变质容易发生伤人和污染环境的物品及重要场所、 消防设施等实行特殊定置;
c)对绿化区域和卫生区实行责任定置;
d)确定物品的停放(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区域;
e)对垃圾、废品回收点定置;
f)对车辆停放定置;
g)按定置图要求,清除无关的物品。
3.2车间定置内容
a)根据车间生产需要、合理设计车间定置图;
b)对物品临时停滞区域定置;
c)对工段、班组及工序、工位、机台定置;
d)对工具箱定置;
e)设备定置;
f)检查现场定置。
3.3库房定置内容
a)设计库房定置图,悬挂在库房的醒目处;
b)对易燃、易爆、有毒及污染环境、限制贮存物,物品实行特别定置;
c)限期贮存物品要用特定的信息表示接近储存期;
d)账簿前页应有序号、物品目录及存放点;
e)特别定置区域,要用标准符号和无标准符号规定符号表示;
f)物品存放的区域、料架号、序号必须和账卡物目录相符。
3.4办公室定置内容
a)设计各类文件资料流程;
b)办公桌定置;
c)文件资料柜定置;
d)卫生及生活用品定置;
e)急办文件、信息特殊定置;
f)座椅定置表示主人去向;
4、定置管理的通用设计原则 设计时应遵循的基本准则。
a)整体性与相关性; 要按照工艺要求的内在规律,从整体和全局观念来协调各定置内容之间的关 系,使定置功能达到最优化程度。
b)适应性和灵活性; 环境是变化的,要研究定置的适应环境变化能力。
c)最大的操作方便和最小的不愉快。 以减轻操作者的疲劳程序、保证其旺盛的精力愉快的工作情绪,大大提高生 产效率。
5、定置管理技法 定置管理是一个动态的整理整顿体系,是在物流系统各工序实现人与物的最佳结 合。因此要根据场所现有的实际情况,运用现场诊断作业研究、工艺分析、动作 分析、环境因素分析等基本技法,对现场进行科学的分析,然后进行定置管理设计。
5.1现场诊断 对现场的现状进行分析, 找出存在问题及原因,设计方案,使其达到预定管 理目标。
a)工作现场有哪些工具,物品需定置管理;
b)采用什么方法、方便。
5.2作业研究 分析操作者与机器的位置,需定置什么工具、物品。 操作者动作分析,设置合理定置管理。 通过作业者和班组作业的分析,人和机械的配置分析,研究作业者的工作效 率,去掉作业中不合理状态,清除人和物结合的不紧密状态,消除生产、工 作现场无秩序状态,从而建立起高效率,合理文明生产秩序。
5.3工艺分析 以工艺分析为原则,按物品的加工处理过程,分成加工、搬运、检查、停滞、 储存等五个环节。同时分析工序的加工条件、经过时间、移动距离,从而确 定合理的工艺路线、运输路线,使改进后的现场环境达到人、物、场所一体化。
5.4动作分析 研究作业者动作,分析人与物的结合状态,发现合理的人、物结合状态,使作 业标准化,使物品定置规范化,使人、物、场所结合高效化。
5.5环境因素分析 凡环境因素有不符合国家环境标准要求的情况都必须改善,达到国家标准。
6、定置管理图 对现场进行诊断、分析、研究后,绘制新的人与物,人与场所,物与场所的相互 关系的定置管理平面图。
6.1车间定置图 要求图形醒目、清晰、且易于修改、便于管理,应将图放大,做成彩色图板, 悬挂在车间的醒目处。
6.2区域定置图 车间的某一工段、班组或工序的定置图,定置蓝图可张贴在班组园地中。
6.3办公室定置图 要做定置图示板,悬挂于办公室的醒目处。
6.4库房定置图 做成定置图示板悬挂在库房醒目处。
6.5工具箱定置图 绘成定置蓝图,贴在工具箱门内。
6.6办公室定置图 统一绘制蓝图,贴于办公桌上。
6.7文件资料柜定置图 统一绘制蓝图,贴于资料柜内。
5、定置管理
定置管理是以生产现场为主要对象,研究分析人、物、场所的状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整理、整顿、改善生产现场条件,促进人、机器、原材料、制度、环境有机结合的一种方法。
一、基本原理
定置管理是对物的特定的管理,是其他各项专业管理在生产现场的综合运用和补充企业在生产活动中,研究人、物、场所三者关系的一门科学。它是通过整理,把生产过程中不需要的东西清除掉,不断改善生产现场条件,科学地利用场所,向空间要效益;通过整顿,促进人与物的有效结合,使生产中需要的东西随手可得,向时间要效益,从而实现生产现场管理规范化与科学化。
二、人、物、场所三者之间的关系
1、人与物的关系。在工厂生产活动中,构成生产工序的要素有5个,即原材料、机械、工作者、操作方法、环境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人与物的关系,只有人与物相结合才能进行工作。
⑴、人与物的结合方式。人与物的结合方式有两种,即直接结合与间接结合。直接结合又称有效结合,是指工作者在工作中需要某种物品时能够立即得到,高效率地利用时间。间接结合是指人与物呈分离状态。为使其达到最佳结合,需要通过一定信息媒介或某种活动来完成。
⑵、与物的结合状态。生产活动中,主要是人与物的结合。但是人与物是否有效地结合取决于物的特有状态,即A、B、C三种状态。A状态是物与人处于有效结合状态,物与人结合立即能进行生产活动。B状态是物与人处于间接结合状态,也称物与人处于寻找状态或物存在一定缺陷,经过某种媒介或某种活动后才能进行有效生产活动的状态; C状态是物与现场生产活动无关,也可说是多余物。
2、场所与物的关系。在工厂的生产活动中,人与物的结合状态是生产有效程度的决定因素。但人与物的结合都是在一定的场所里进行的。因此,实现人与物的有效结合,必须处理好场所与物的关系,也就是说场所与物的有效结合是人与物有效结合的基础。从而产生了对象物在场所中的放置科学———"定置"。
⑴、定置。定置与随意放置不同,定置即是对生产现场、人、物进行作业分析和动作研究,使对象物按生产需要、工艺要求而科学地固定在场所的特定位置上,以达到物与场所有效地结合,缩短人取物的时间,消除人的重复动作,促进人与物的有效结合。
⑵、场所的三种状态,即,状态, -状态、"状态。,状态是良好状态。即场所具有良好的工作环境、作业面积、通风设施、恒温设施、光照、噪音、粉尘等符合人的生理状况与生产需要,整个场所达到安全生产的要求。-状态是改善状态。即场所需要不断改善工作环境,场所的布局不尽合理或只满足人的生理要求或只满足生产要求、或两者都未能完全满足。"状态是需要彻底改造状态。即场所需要彻底改造,场所既不能满足生产要求、安全要求又不能满足人的生理要求。
⑶、场所的划分。在生产过程中,根据对象物流运动的规律性,便于人与物的结合和充分利用场所的原则,科学地确定对象物在场所的位置。
①、固定位置:即场所固定、物品存放位置固定、物品的信息媒介固定。用三固定的技法来实现人、物、场所一体化。此种定置方法适用于对象物在物流运动中进行周期性重复运动,即物品用后回归原地,仍固定在场所某特定位置。
②、自由位置:即是物品在一定范围内自由放置,并以完善信息、媒介和信息、处理的方法来实现人与物的结合。这种方法应用于物流系统中不回归、不重复的对象物。可提高场所的利用率。
3、人、物、场所与信息的关系。生产现场中众多的对象物不可能都同人处于直接结合状态,而绝大多数的物同人处于间接结合状态。为实现人与物的有效结合,必须借助于信息媒介的指引、控制与确认。因此,信息媒介的准确可靠程度直接影响人、物、场所的有效结合。信息媒介又分确认信息媒介和引导信息媒介两类,每类信息媒介又各有两种媒介物。
⑴、引导信息媒介物。即是人们通过信息媒介物,被引导到目的场所,如位置台账、平面布置图等。
⑵、确认信息媒介物。人们通过信息媒介物确认出物品和场所。如场所标志、物品名称(代号)等。
三、定置管理的内容
定置管理内容较为复杂,在工厂中可粗略地分为工厂区域定置、生产现场区域定置和可移动物件定置等。
1、工厂区域定置:包括生产区和生活区。生产区包括总厂、分厂(车间)、库房定置。如总厂定置包括分厂、车间界线划分,大件报废物摆放,改造厂房拆除物临时存放,垃圾区、车辆存停等。分厂车间定置包括工段、工位、机器设备、工作台、工具箱、更衣箱等。库房定置包括货架、箱柜、贮存容器等。生活区定置包括道路建设、福利设施、园林修造、环境美化等。
2、现场区域定置:包括毛坏区、半成品区、成品区、返修区、废品区、易燃易爆污染物停放区等。
3、现场中可移动物定置:包括劳动对象物定置(如原材料、半成品、在制品等);工卡、量具的定置(如工具、量具、胎具、容器、工艺文件、图纸等);废弃物的定置(如废品、杂物等)。
四、定置管理的基本程序
1、方法研究。方法研究是定置管理开展程序的起点,它是对生产现场现有加工方法、机器设备情况、工艺流程等全过程进行详细分析研究,确定其方法在技术水平上的先进性,在经济上的合理性,分析是否需要和可能采取更先进的工艺手段及加工方法,进行改造、更新、从而确定工艺路线与搬运路线,使定置管理达到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
2、人、物结合状态分析。这是开展定置管理的第二个阶段也是定置管理中最关键的一环。定置管理的原则是提倡-状态,改造.状态,清除"状态,以达到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目的。
3、物流、信息流分析。这是开展定置管理的第三步。在生产现场中需要定置的物品无论是毛坯、半成品、成品,还是工装、工具、辅具等都随着生产的进行而按照一定的规律流动着,它们所处的状态也在不断地变化,这种定置物规律的流动与状态变化,称之为物流。随着物流的变化,生产现场也存在着大量的信息,如表示物品存放地点的路标,表示所取之物标签,定置管理中表示定置情况的定置图,表示不同状态物品标牌,为定置摆放物品而划出的特殊区域等,都是生产现场中的信息。
随着生产的进行,这些信息也在不断地运动着、变化着,当加工件由.状态转化为-状态时,信息也伴随着物的流动变化而变化,这就是信息流。通过对物流、信息流的分析,不断掌握加工件的变化规律和信息的连续性并对不符合标准的物流、信息流进行改正。
4、定置管理的设计。这是推行定置管理的第四个阶段。首先是定置图的设计,其次是信息的标准化工作。在工厂推行定置管理过程中一般应有工厂定置图、分厂或车间定置图、区域定置图和工具箱定置图等。其中分厂(车间)定置图是最重要的。
设计定置图时应注意:
⑴、对场所、工序、工位、机台等进行定置诊断。根据人—机工程学确定是否符合人的心理、生理需要与满足产品质量的需要,做到最大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最大的操作方便和最小的不愉快,以及切实的安全和防护保障,充分利用空间与时间。
⑵、定置图设计按统一标准。如属于全厂范围内的定置图用,-纸幅,分厂(车间)与大型仓库定置用图,+纸幅,班组定置图用,.纸幅,机台、工位、工具箱定量图用,/纸幅等。
⑶、设计定置图时应尽量按生产组织划分定置区域。如一个分厂有/个较大的生产工段,即可在定置图上标出/个相应的定置区域。
⑷、设计定置图先以设备作为整个定置图的参照物。依次划出加工件定置区、半成品待检区、半成品合格区、产成品待检区、成品合格区、废品区、返修品区、待处理区等。
⑸、定置图完成后可进行信息标准化工作。如合格区域可用绿色标牌表示,返修区域用红色标牌表示,待处理区域用黄色标牌表示,待检区域用蓝色标牌表示,废品区域用白色标牌表示。这些信息符号标志牌的颜色含义即为绿色通(合格)、红色停(返修),黄色缓行(需办理会签或审批手续),蓝色未检查,白色不能用(废品)。
5、定置实施。按照定置的设计具体内容进行定置管理。即对生产现场的材料、机械、操作者、方法进行科学的整理、整顿,将所有的物品定位,按图定置,使人、物、场所三者结合状态达到最佳程度。
6、定置考核。这是定置管理最后一个阶段。为了巩固已取得的成果,发现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定置管理,就得坚持定期检查与考核工作。一个企业的定置管理开展好与坏是以定置率为衡量标准的。定置率的计算公式是:
定置率=实际定置的物品个数(件数)/应该定置的物品个数(件数)* 100%
如检查某分厂的三个定置区域,其中合格区(绿色标牌区)摆放15种零件有1种没定置,待检区(蓝色标牌区)摆放.20种零件有2种没定置,返修区(红色标牌区)摆放3种零件有1种没定置,那么该场所的定置率则是:
定置率=((15 +20+3)-(1+2 +1))/(15+20+3 )*100%=89%
6、如何有效进行生产现场定置管理
定置管理—工厂定置
定置管理—现场定置
定置管理—可移动物
一、定置管理—工厂定置
包括生产区和生活区。生产区包括总厂、分厂(车间)、库房定置。如总厂定置包括分厂、车间界线划分,大件报废物摆放,改造厂房拆除物临时存放,垃圾区、车辆存停等。分厂车间定置包括工段、工位、机器设备、工作台、工具箱、更衣箱等。库房定置包括货架、箱柜、贮存容器等。生活区定置包括道路建设、福利设施、园林修造、环境美化等。
二、定置管理—现场定置
包括毛坯区、半成品区、成品区、返修区、废品区、易燃易爆污染物停放区等。
三、定置管理—可移动物
包括劳动对象物定置(如原材料、半成品、在制品等);工卡、量具的定置(如工具、量具、胎具、容器、工艺文件、图纸等);废弃物的定置(如废品、杂物等)。开展定置管理的步骤
进行工艺研究 步骤1
工艺研究是定置管理开展程序的起点,它是对生产现场现有的加工方法、机器设备、工艺流程进行详细研究,确定工艺在技术水平上的先进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分析是否需要和可能用更先进的工艺手段及加工方法,从而确定生产现场产品制造的工艺路线和搬运路线。工艺研究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1、对现场进行调查,详细记录现行方法
通过查阅资料、现场观察,对现行方法进行详细记录,是为工艺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所以,要求记录详尽准确。由于现代工业生产工序繁多,操作复杂,如用文字记录现行方法和工艺流程,势必显得冗长繁琐。在调查过程中可运用工业工程中的一些标准符号和图表来记录,则可一目了然。
2、分析记录的事实,寻找存在的问题
对经过调查记录下来的事实,运用工业工程中的方法研究和时间研究的方法,对现有的工艺流程及搬运路线等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提出改进方向。
3、拟定改进方案
提出改进方向后,定置管理人员要对新的改进方案作具体的技术经济分析,并和旧的工作方法、工艺流程和搬运线路作对比。在确认是比较理想的方案后,才可作为标准化的方法实施。
对人、物结合的状态分析 步骤2
人、物结合状态分析,是开展定置管理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在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是人与物,只有人与物的结合才能进行工作。而工作效果如何,则需要根据人与物的结合状态来定。人与物的结合是定置管理的本质和主体。定置管理要在生产现场实现人、物、场所三者最佳结合,首先应解决人与物的有效结合问题,这就必须对人、物结合状态进行分析。在生产现场,人与物的结合有两种形式,即直接结合和间接结合。直接结合是指需要的东西能立即拿到手,不存在由于寻找物品而发生时间的耗费。如加工的原材料、半成品就在自己岗位周围,工检量具、贮存容器就在自己的工作台上或工作地周围,随手即得。间接结合是指人与物呈分离状态,为使其结合则需要信息媒介的指引。信息媒介的准确可靠程度影响着人和物结合的效果。
按照人与物有效结合的程度,可将人与物的结合归纳为ABC三种基本状态:
A状态,表现为人与物处于能够立即结合并发挥效能的状态。例如,操作者使用的各种工具,由于摆放地点合理而且固定,当操作者需要时能立即拿到或做到得心应手。
B状态,表现为人与物处于寻找状态或尚不能很好发挥效能的状态。例如,一个操作者想加工一个零件,需要使用某种工具,但由于现场杂乱或忘记了这一工具放在何处,结果因寻找而浪费了时间;又如,由于半成品堆放不合理,散放在地上,加工时每次都需弯腰,一个个地拣起来,既影响了工时,又提高了劳动强度。
C状态,是指人与物没有联系的状态。这种物品与生产无关,不需要人去同该物结合。例如,生产现场中存在的已报废的设备、工具、模具,生产中产生的垃圾、废品、切屑等。这些物品放在现场,必将占用作业面积,而且影响操作者的工作效率和安全。
因此,定置管理就是要通过相应的设计、改进和控制,消除C状态,改进B状态,使之都成为A状态,并长期保持下去。
开展对信息流的分析 步骤3
信息媒介就是人与物、物与场所合理结合过程中起指导、控制和确认等作用的信息载体。由于生产中使用的物品品种多、规格杂,它们不可能都放置在操作者的手边,如何找到各种物品,需要有一定的信息来指引;许多物品在流动中是不回归的,它们的流向和数量也要有信息来指导和控制;为了便于寻找和避免混放物品,也需要有信息来确认,因此,在定置管理中,完善而准确的信息媒介是很重要的,它影响到人、物、场所的有效结合程度。
人与物的结合,需要有四个信息媒介物:
第一个信息媒介物是位置台帐,它表明“该物在何处”,通过查看位置台帐,可以了解所需物品的存放场所,
第二个信息媒介物是平面布置图,它表明“该处在哪里”。在平面布置图上可以看到物品存放场所的具体位置。
第三个信息媒介物是场所标志,它表明“”这儿就是该处”。它是指物品存放场所的标志,通常用名称、图示、编号等表示。
第四个信息媒介物是现货标示,它表明“此物即该物”。它是物品的自我标示,一般用各种标牌表示,标牌上有货物本身的名称及有关事项。在寻找物品的过程中,人们通过第一个、第二个媒介物,被引导到目的场所。
因此,称第一个、第二个媒介物为引导媒介物。再通过第三个、第四个媒介物来确认需要结合的物品。因此,称第三个、第四个媒介物为确认媒介物。人与物结合的这四个信息媒介物缺一不可。建立人与物之间的连接信息,是定置管理这一管理技术的特色。是否能按照定置管理的要求,认真地建立、健全连接信息系统,并形成通畅的信息流,有效地引导和控制物流,是推行定置管理成败的关键。
定置管理设计 步骤4
定置管理设计,就是对各种场地(厂区、车间、仓库)及物品(机台、货架、箱柜、工位器具等)如何科学、合理定置的统筹安排。定置管理设计主要包括定置图设计和信息媒介物设计。
1、定置图设计
定置图是对生产现场所在物进行定置,并通过调蹩物品来改善场所中人与物、人与场所、物与场所相互关系的综合反映图。其种类有室外区域定置图,车间定置图,各作业区定置图,仓库、资料室、工具室、计量室、办公室等走置图和特殊要求定置图(如工作台面、工具箱内,以及对安全、质量有特殊要求的物品定置图)。定置图绘制的原则有:
①、现场中的所有物均应绘制在图上;
②、定置图绘制以简明、扼要、完整为原则,物形为大概轮腕、尺寸按比例,相对位置要准确,区域划分清晰鲜明;
③、生产现场暂时没有,但已定置并决定制作的物品,也应在图上表示出来,准备清理的无用之物不得在图上出现;
④、定置物可用标准信息符号或自定信息符号进行标注,并均在图上加以说明;
⑤定置图应按定置管理标准的要求绘制,但应随着定置关系的变化而进行修改。
2、信息媒介物设计
信息媒介物设计,包括信息符号设计和示板图、标牌设计。在推行定置管理,进行工艺研究、各类物品停放布置、场所区域划分等都需要运用各种信息符号表示,以便人们形象地、直观地分析问题和实现目视管理,各个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和应用有关信息符号,并纳入定置管理标准。在信息符号设计时,如有国家规定的(如安全、环保、搬运、消防、交通等)应直接采用国家标准。其他符号,企业应根据行业特点、产品特点、生产特点进行设计。设计符号应简明、形象、美观。
定置示板图是现场定置情况的综合信息标志,它是定置图的艺术表现和反陕。标牌是指示定置物所处状态、标志区域、指示定置类型的标志,包括建筑物标碑,货架、货柜标牌,原材料、在制品、成品标牌等。它们都是实现目视管理的手段。各生产现场、库房、办公室及其他场所都应悬挂示板图和标牌,示板图中内容应与蓝图一致。示板图和标牌的底色宜选用淡色调,图面应清洁、醒目且不易脱落。各类定置物、区(点)应分类规定颜色标准。
定置实施 步骤5
定置实施是理论付诸实践的阶段,也是定置管理工作的重点。其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1、清除与生产无关之物
生产现场中凡与生产无关的物,都要清除干净。清除与生产无关的物品应本着“双增双节”精神,能转变利用便转变利用,不能转变利用时,可以变卖,化为资金。
2、按定置图实施定置
各车间、部门都应按照定置图的要求,将生产现场、器具等物品进行分类、搬、转、调整并予定位。定置的物要与图相符,位置要正确,摆放要整齐,贮存要有器具。可移动物,如推车、电动车等也要定置到适当位置。
3、放置标准信息名牌
放置标准信息名脾要做到牌、物、图相符,设专人管理,不得随意挪动。要以醒目和不妨碍生产操作为原则。总之,定置实施必须做到:有图必有物,有物必有区,有区必挂牌,有牌必分类;按图定置,按类存放,帐(图)物一致。
定置检查与考核 步骤6
定置管理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是持之以恒。只有这祥,才能巩固定置成果,并使之不断发展。因此,必须建立定置管理的检查、考核制度、制订检查与考核办法,井按标准进行奖罚,以实现定置故长期化、制度化和标准化。
定置管理的检查与考核一般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定置后的验收检查,检查不合格的不予通过,必须重新定置,直到合格为止。
二是定期对定置管理进行检查与考核。这是要长期进行的工作,它比定置后的验收检查工作更为复杂,更为重要。
定置考核的基本指标是定置率,它表明生产现场中必须定置的物品已经实现定置的程度。
其计算公式是:定置率=实际定置的物品个数(种数)/定置图规定的定置物品个数(种数)×100%。
7、“车辆停放进行定置管理”,用英语怎么说?
parking is subjected to management of fixed places.
8、车间定置管理如何实施
首先应该明确搞定置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员工,使他们能更快的找到他们想要找到的东西,并且拥有一个优美的工作环境。
第一点:把车间内的所有物品区分要与不要
第二点:使用频次,高的应该放在最好找到的地方
第三点:一定要人性化放置,本着服务员工的心态,不要去刻意的去追求美观而脱离实际,这样会很不好管理,今天放在这里明天就又被使用者拖走放在他最顺手的地方了。
9、库房定置管理案,领导会提什么问题
1、定置管理的类型 定置管理范围不同,可把定置管理分为五种类型。
a)全系统定置管理:即在整个各系统各部门实行定置管理;
b)区域定置管理:即按工艺流程把生产现场分为若干定置区域,对每个区域实行定 置管理;
c)职能部门定置管理:即的各职能部门对各种物品和文件资料实行定置管理;
d)仓库定置管理:即对仓库内存放物实行定置管理;
e)特别定置管理:即对影响质量和安全的薄弱环节包括易燃易爆、易变质有毒物品 等的定置管理。
2、定置管理内容 这里所说的内容就是根据不同位置进行设计的定置内容
3.1生产厂区的定置内容
a)根据工厂占地,合理设计厂区定置图,对场所和物件实行全面定置;
b)对易燃、易爆、有毒、易变质容易发生伤人和污染环境的物品及重要场所、 消防设施等实行特殊定置;
c)对绿化区域和卫生区实行责任定置;
d)确定物品的停放(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区域;
e)对垃圾、废品回收点定置;
f)对车辆停放定置;
g)按定置图要求,清除无关的物品。
3.2车间定置内容
a)根据车间生产需要、合理设计车间定置图;
b)对物品临时停滞区域定置;
c)对工段、班组及工序、工位、机台定置;
d)对工具箱定置;
e)设备定置;
f)检查现场定置。
3.3库房定置内容
a)设计库房定置图,悬挂在库房的醒目处;
b)对易燃、易爆、有毒及污染环境、限制贮存物,物品实行特别定置;
c)限期贮存物品要用特定的信息表示接近储存期;
d)账簿前页应有序号、物品目录及存放点;
e)特别定置区域,要用标准符号和无标准符号规定符号表示;
f)物品存放的区域、料架号、序号必须和账卡物目录相符。
3.4办公室定置内容
a)设计各类文件资料流程;
b)办公桌定置;
c)文件资料柜定置;
d)卫生及生活用品定置;
e)急办文件、信息特殊定置;
f)座椅定置表示主人去向;
4、定置管理的通用设计原则 设计时应遵循的基本准则。
a)整体性与相关性; 要按照工艺要求的内在规律,从整体和全局观念来协调各定置内容之间的关 系,使定置功能达到最优化程度。
b)适应性和灵活性; 环境是变化的,要研究定置的适应环境变化能力。
c)最大的操作方便和最小的不愉快。 以减轻操作者的疲劳程序、保证其旺盛的精力愉快的工作情绪,大大提高生 产效率。
5、定置管理技法 定置管理是一个动态的整理整顿体系,是在物流系统各工序实现人与物的最佳结 合。因此要根据场所现有的实际情况,运用现场诊断作业研究、工艺分析、动作 分析、环境因素分析等基本技法,对现场进行科学的分析,然后进行定置管理设计。
5.1现场诊断 对现场的现状进行分析, 找出存在问题及原因,设计方案,使其达到预定管 理目标。
a)工作现场有哪些工具,物品需定置管理;
b)采用什么方法、方便。
5.2作业研究 分析操作者与机器的位置,需定置什么工具、物品。 操作者动作分析,设置合理定置管理。 通过作业者和班组作业的分析,人和机械的配置分析,研究作业者的工作效 率,去掉作业中不合理状态,清除人和物结合的不紧密状态,消除生产、工 作现场无秩序状态,从而建立起高效率,合理文明生产秩序。
5.3工艺分析 以工艺分析为原则,按物品的加工处理过程,分成加工、搬运、检查、停滞、 储存等五个环节。同时分析工序的加工条件、经过时间、移动距离,从而确 定合理的工艺路线、运输路线,使改进后的现场环境达到人、物、场所一体化。
5.4动作分析 研究作业者动作,分析人与物的结合状态,发现合理的人、物结合状态,使作 业标准化,使物品定置规范化,使人、物、场所结合高效化。
5.5环境因素分析 凡环境因素有不符合国家环境标准要求的情况都必须改善,达到国家标准。
6、定置管理图 对现场进行诊断、分析、研究后,绘制新的人与物,人与场所,物与场所的相互 关系的定置管理平面图。
6.1车间定置图 要求图形醒目、清晰、且易于修改、便于管理,应将图放大,做成彩色图板, 悬挂在车间的醒目处。
6.2区域定置图 车间的某一工段、班组或工序的定置图,定置蓝图可张贴在班组园地中。
6.3办公室定置图 要做定置图示板,悬挂于办公室的醒目处。
6.4库房定置图 做成定置图示板悬挂在库房醒目处。
6.5工具箱定置图 绘成定置蓝图,贴在工具箱门内。
6.6办公室定置图 统一绘制蓝图,贴于办公桌上。
6.7文件资料柜定置图 统一绘制蓝图,贴于资料柜内。
10、浅谈企业定置管理工作如何展开
1、定置管理的类型 定置管理范围不同,可把定置管理分为五种类型。
a)全系统定置管理:即在整个企业各系统各部门实行定置管理;
b)区域定置管理:即按工艺流程把生产现场分为若干定置区域,对每个区域实行定 置管理;
c)职能部门定置管理:即企业的各职能部门对各种物品和文件资料实行定置管理;
d)仓库定置管理:即对仓库内存放物实行定置管理;
e)特别定置管理:即对影响质量和安全的薄弱环节包括易燃易爆、易变质有毒物品 等的定置管理。
2、定置管理内容 这里所说的内容就是根据不同位置进行设计的定置内容
3.1生产厂区的定置内容
a)根据工厂占地,合理设计厂区定置图,对场所和物件实行全面定置;
b)对易燃、易爆、有毒、易变质容易发生伤人和污染环境的物品及重要场所、 消防设施等实行特殊定置;
c)对绿化区域和卫生区实行责任定置;
d)确定物品的停放(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区域;
e)对垃圾、废品回收点定置;
f)对车辆停放定置;
g)按定置图要求,清除无关的物品。
3.2车间定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