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车辆百科 > 车辆稼动率

车辆稼动率

发布时间:2020-09-09 11:27:59

1、什么是稼动时间、稼动率

稼动率英文称作activation或utilization,是指设备在所能提供的时间内为了创造价值而占用的时间所占的比重。稼动率=(作业时间-流失时间)/作业时间或稼动率=稼动时间/总工时稼动率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如果您被问到“我们部门的稼动率为90%,你们厂里是多少?”,您可知道其所谓的稼动率定义为何?90%这数字代表的是好?是坏呢?基本上稼动率有数种不同的定义,在此略加解释: 1、时间稼动率 首先定义最大操作时间,指的是设备可用的最大时间,若设备本身为厂内自购,且可完全由厂内自主使用,则最大操作时间一般为日历时间;而负荷时间则为设备可稼动的时间,乃是最大操作时间扣除停机(Shutdown, SD)损失,停机损失乃是计画上的休止时间,如休假、教育训练、保养等。而稼动时间则是负荷时间扣除停止时间,而停止时间包括批次转换及制程异常、设备异常停止及修复时间。 最大操作时间:设备可用的最大时间 负荷时间:最大操作时间扣除停机(Shutdown, SD)损失; 停机(Shutdown, SD)损失:计画上的休止时间,如休假、教育训练、保养等 稼动时间:负荷时间扣除停止时间 停止时间:包括批次转换及制程异常、设备异常停止及修复时间。 由以上的定义,即可算出最常用的稼动率定义-设备稼动率(也称为时间稼动率),其公式为 时间稼动率= 稼动时间 / 负荷时间 目的:减少停止时间!!!通过资源整合,管理优化,进行资源充分利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2、性能稼动率/实质稼动率/速度稼动率 时间稼动率并无法完全表现设备对生产的贡献程度;例如,相同的设备,相等的稼动时间,可能因效率的不同,而有不同的产能,此类效率降低的损失则称为性能损失。在此定义速度稼动率如下: 速度稼动率= 基准周期时间/ 实际周期时间 其中,基准周期时间:设备原设计产出单位产量所需的时间。实际周期时间:目前设备实际产出单位产量所需的时间。 并定义实质稼动率与性能稼动率如下: 实质稼动率= 生产量 ×实际周期时间/稼动时间 性能稼动率=速度稼动率 ×实质稼动率 性能稼动时间则定义为: 性能稼动时间=稼动时间 ×性能稼动率 =稼动时间-性能损失时间 3、价值稼动时间与设备总合效率 性能稼动时间表示设备产出产品的时间,但无法表示设备产出良率的好坏,因此定义「价值稼动时间」来表示真正能产出良品的有价值时间,其定义如下: 价值稼动时间=性能稼动时间 ×良品率 而设备的有效使用程度则以「设备总合效率」来判定,其定义如下: 设备总合效率=时间稼动率 ×性能稼动率 ×良品率

2、人员稼动率怎么计算

“稼动率”英文称作activation或utilization,是指设备在所能提供的时间内为了创造价值而占用的时间所占的比重。
稼动率=(作业时间-流失时间)/作业时间

稼动率=稼动时间/总工时
稼动率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3、设备稼动率设多少合适

首先,你的设备利用率是6台/10台*100%=60%(这个跟设备综合效率无关)
第二,设备综合效率(即是综合稼动率)=可动率(已计划的)*表现效率(实际运作时间)*品质合格率。
你提供的条件里;已计划的可动率=?,假设:6台机器不需要停机(比如工人吃饭无需停机、中间无需停机休息、计划内的换模时间为0.5小时);那么可动率=(8小时*6台-0.5小时)/8小时*6台*100%=98.96%
表现效率=(已计划的可动时间)47.5小时-(计划外的损失时间)故障停机1小时/47.5小时*100%=97.89%
品质合格率=?,假设为100%。
那么,按你提供的条件,你的设备利用率是60%;设备综合稼动率=98.96%*97.89%*100%=96.87%。
但是,我认为是你提供的数据条件不充分,有很多机器的损失时间你还没有列出来,比如:轻微的停顿、开机的损失、返工的损失等。还有良品率的问题等。
希望这样表达能让你弄明设备白综合稼动率(即综合效率oee)的概念。如有需要帮助,可以给我留言。

4、设备稼动率如何计算?

1、时间稼动率=(负荷时间-停机时间)/负荷时间。

2、性能稼动率=理论节拍时间*投入数量/稼动时间。

3、速度稼动率 = 理论节拍/实际节拍*100%。

4、净稼动率 = 速度稼动率 ×纯稼动率 = 理论节拍×生产数量/稼动时间*100%。

时间稼动率是指相对于生产时间(负荷时间),实际生产物品的时间(稼动时间)所占的比率。是以机器设备的稼动时间除以最大负荷时间而得。而稼动时间是指负荷时间减掉换模、换刀具、故障、调整等的时间。

因此要提高稼动率,就必须要减少换模具、换刀具、故障、调整的损失时间。如果能将这些损失时间减为零,那么稼动率就可以达到百分之百。

(4)车辆稼动率扩展资料

价值稼动时间与设备综合效率

性能稼动时间表示设备产出产品的时间,但无法表示设备产出良品率的好坏,因此定义「价值稼动时间」来表示真正能产出良品的有价值时间,其定义如下:

1、价值稼动时间=性能稼动时间 ×良品率。

2、良品率=(投料数-废品数)/投料数。

3、废品数=启动废品+过程废品+返修品+试验品。

5、请问稼动率是什么,应怎么计算

“稼动率”英文称作activation或utilization,是指设备在所能提供的时间内为了创造价值而占用的时间所占的比重。

稼动率=(作业时间-流失时间)/作业时间

稼动率=稼动时间/总工时

稼动率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6、稼动是什么意思?稼动率=?

基本上稼动率有数种不同的定义,在此略加解释:
1、时间稼动率 首先定义最大操作时间,指的是设备可用的最大时间,若设备本身为厂内自购,且可完全由厂内自主使用,则最大操作时间一般为日历时间;而负荷时间则为设备可稼动的时间,乃是最大操作时间扣除停机(Shutdown, SD)损失,停机损失乃是计画上的休止时间,如休假、教育训练、保养等。而稼动时间则是负荷时间扣除停止时间,而停止时间包括批次转换及制程异常、设备异常停止及修复时间。
最大操作时间:设备可用的最大时间
负荷时间:最大操作时间扣除停机(Shutdown, SD)损失;
停机(Shutdown, SD)损失:计画上的休止时间,如休假、教育训练、保养等
稼动时间:负荷时间扣除停止时间
停止时间:包括批次转换及制程异常、设备异常停止及修复时间。
由以上的定义,即可算出最常用的稼动率定义-设备稼动率(也称为时间稼动率),其公式为
时间稼动率= 稼动时间 / 负荷时间
目的:减少停止时间!!!通过资源整合,管理优化,进行资源充分利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2、性能稼动率/实质稼动率/速度稼动率
时间稼动率并无法完全表现设备对生产的贡献程度;例如,相同的设备,相等的稼动时间,可能因效率的不同,而有不同的产能,此类效率降低的损失则称为性能损失。在此定义速度稼动率如下:
速度稼动率= 基准周期时间/ 实际周期时间
其中,基准周期时间:设备原设计产出单位产量所需的时间。实际周期时间:目前设备实际产出单位产量所需的时间。 并定义实质稼动率与性能稼动率如下:
实质稼动率= 生产量 ×实际周期时间/稼动时间
性能稼动率=速度稼动率 ×实质稼动率
性能稼动时间则定义为:
性能稼动时间=稼动时间 ×性能稼动率 =稼动时间-性能损失时间
其中性能损失包括速度低落的损失与短暂停机的损失。由以上定义可知,若性能稼动率变小,则可判定生产相关设备的效率降低。
3、价值稼动时间与设备总合效率
性能稼动时间表示设备产出产品的时间,但无法表示设备产出良率的好坏,因此定义「价值稼动时间」来表示真正能产出良品的有价值时间,其定义如下:
价值稼动时间=性能稼动时间 ×良品率 而设备的有效使用程度则以「设备总合效率」来判定,其定义如下:
设备总合效率=时间稼动率 ×性能稼动率 ×良品率

7、稼动率的与开动率

因翻译的不同,有的地方也将稼动率翻译为开动率,于是也有相对应的性能开动率/时间开动率等词汇,其实质上为相同内容。

8、设备稼动率怎么计算

1、时间稼动率=(负荷时间-停机时间)/负荷时间。

2、性能稼动率=理论节拍时间*投入数量/稼动时间。

3、速度稼动率 = 理论节拍/实际节拍*100%。

4、净稼动率 = 速度稼动率 ×纯稼动率 = 理论节拍×生产数量/稼动时间*100%。

时间稼动率是指相对于生产时间(负荷时间),实际生产物品的时间(稼动时间)所占的比率。是以机器设备的稼动时间除以最大负荷时间而得。而稼动时间是指负荷时间减掉换模、换刀具、故障、调整等的时间。

因此要提高稼动率,就必须要减少换模具、换刀具、故障、调整的损失时间。如果能将这些损失时间减为零,那么稼动率就可以达到百分之百。

(8)车辆稼动率扩展资料

价值稼动时间与设备综合效率

性能稼动时间表示设备产出产品的时间,但无法表示设备产出良品率的好坏,因此定义「价值稼动时间」来表示真正能产出良品的有价值时间,其定义如下:

1、价值稼动时间=性能稼动时间 ×良品率。

2、良品率=(投料数-废品数)/投料数。

3、废品数=启动废品+过程废品+返修品+试验品。

9、什么叫"稼动率"

“稼动率”英文称作activation或utilization,是指设备在所能提供的时间内为了创造价值而占用的时间所占的比重。

稼动率=(作业时间-流失时间)/作业时间

稼动率=稼动时间/总工时

稼动率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如果您被问到“我们部门的稼动率为90%,你们厂里是多少?”,您可知道其所谓的稼动率定义为何?90%这数字代表的是好?是坏呢?基本上稼动率有数种不同的定义,在此略加解释:
1、时间稼动率 首先定义最大操作时间,指的是设备可用的最大时间,若设备本身为厂内自购,且可完全由厂内自主使用,则最大操作时间一般为日历时间;而负荷时间则为设备可稼动的时间,乃是最大操作时间扣除停机(Shutdown, SD)损失,停机损失乃是计画上的休止时间,如休假、教育训练、保养等。而稼动时间则是负荷时间扣除停止时间,而停止时间包括批次转换及制程异常、设备异常停止及修复时间。
最大操作时间:设备可用的最大时间
负荷时间:最大操作时间扣除停机(Shutdown, SD)损失;
停机(Shutdown, SD)损失:计画上的休止时间,如休假、教育训练、保养等
稼动时间:负荷时间扣除停止时间
停止时间:包括批次转换及制程异常、设备异常停止及修复时间。

由以上的定义,即可算出最常用的稼动率定义-设备稼动率(也称为时间稼动率),其公式为
时间稼动率= 稼动时间 / 负荷时间
目的:减少停止时间!!!通过资源整合,管理优化,进行资源充分利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2、性能稼动率/实质稼动率/速度稼动率
时间稼动率并无法完全表现设备对生产的贡献程度;例如,相同的设备,相等的稼动时间,可能因效率的不同,而有不同的产能,此类效率降低的损失则称为性能损失。在此定义速度稼动率如下:
速度稼动率= 基准周期时间/ 实际周期时间
其中,基准周期时间:设备原设计产出单位产量所需的时间。实际周期时间:目前设备实际产出单位产量所需的时间。 并定义实质稼动率与性能稼动率如下:

实质稼动率= 生产量 ×实际周期时间/稼动时间
性能稼动率=速度稼动率 ×实质稼动率
性能稼动时间则定义为:
性能稼动时间=稼动时间 ×性能稼动率 =稼动时间-性能损失时间

其中性能损失包括速度低落的损失与短暂停机的损失。由以上定义可知,若性能稼动率变小,则可判定生产相关设备的效率降低。

3、价值稼动时间与设备总合效率
性能稼动时间表示设备产出产品的时间,但无法表示设备产出良率的好坏,因此定义「价值稼动时间」来表示真正能产出良品的有价值时间,其定义如下:
价值稼动时间=性能稼动时间 ×良品率 而设备的有效使用程度则以「设备总合效率」来判定,其定义如下:
设备总合效率=时间稼动率 ×性能稼动率 ×良品率

其他说明以及相关图示
http://www.e-works.net.cn/eworkbbs/show.asp?uid=58931&topic=58


与车辆稼动率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