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车辆内置碰撞功能是什么意思
检验汽车碰撞安全的法规大致分两种,一种是国家强制标准,例如GB11551《乘用车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 GB20071《汽车侧面碰撞的乘员保护》, GB20072 《乘用车后碰撞燃油系统安全要求》等,在国家指定的几个检测中心完成以上标准规定的试验并达标后,车辆才可以上公告,即可以上市销售。
但是为了兼顾所有档次的车辆,国家标准对汽车碰撞性能要求较低,并且仅指出是否合格,并不做出评级,所以,为了给消费者购车提供依据,还有第二种办法,即独立第三方规则,C-ncap就是其中的一种, 全称是China-New Car Assessment Program,中国新车评价规程,其测定机构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在市场上购买车辆,按照比国家标准更加严苛的规定对车辆进行碰撞试验,对结果进行评级,用以指导消费。
总之,所有要上市销售的车,都必须通过国标;C-ncap是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汽车安全信息用以参考,不一定所有的车都要做,没做的安全性也不一定就不好。
手
2、汽车碰撞安全?
汽车碰撞安全是横量汽车质量的一个重要项目,最高五星。
3、汽车安全碰撞
由于汽车事故造成的巨大损失,世界各发达国家都对汽车碰撞安全性做出了强制性要求,并建立了各自的法规
世界各国安全机构都是以汽车碰撞试验作为汽车安全的考评指标,但众所周知,各个地区及国家的碰撞标准又有所不同。
因此我们综合比较了欧洲,美国,日本以及中国四
大地区及国家的安全碰撞标准,简单概括来说。分为以下四大特点:
1, 欧洲
欧洲NCAP汽车安全测试机构不定期对已上市的新车和进口车进行碰撞试验,内容大约包括两个方面,正面和侧面碰撞。正面碰撞速度为64公里/小时,侧面碰撞速度为50公里/小时。碰撞测试成绩则由星级(★)表示,共有五个星级,星级越高表示该车的碰撞安全性能越好,达到33分为满分。
2,美国
从2003年款开始,新车须通过每小时66公里的前撞;从2005年款车开始,车辆必须能够通过每小时54公里速度的侧撞;从2007年款车开始,每个厂家须有40%的车辆通过每小时80公里速度的后撞;从2008年款车开始,每个厂家必须有70%的车辆通过每小时80公里速度的后撞;从2009年款车开始,所有的车辆都必须通过后撞测试。“美国道路安全保险协会”(HHS),也对汽车进行碰撞试验,结果将反映在“碰撞安全性评价”中,这一指标显示了遭遇重大交通事故时生还的概率。
3,日本
日本的NCAP体系简称JN鄄CAP,是目前NCAP体系中最为严酷的。目前测试项目包括时速为55公里的正面碰撞,时速为64公里的40%偏置碰撞以及时速为55公里的侧面碰撞。试验不仅要求车辆在和障碍物接触时拥有相当大的初速度,而且被测车型既要接受100%正面碰撞又要正面40%偏置碰撞,这无疑是对车辆的前舱吸能性和刚性两对看似矛盾的性能同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4,中国
正面碰撞的速度标准为50公里/小时,碰撞方式为100%正面碰撞,碰撞测试只有两种结果:“通过”和“不通过”。
于今年7月1日起实施的侧面和后面碰撞标准是,让一块硬而重的障碍物以50公里/小时的速度,从侧面或者后面撞击静止的汽车,碰撞后,要求车辆的车门能够打开、燃油不泄露、车内的试验用假人不能出现太大的伤害。这与国外的碰撞标准还存在非常大的差距。
4、汽车碰撞安全性强的有哪些?
汽车碰撞安全性是消费者在购买汽车比较关心的问题,安全性强的汽车有很多,大家都不知道选择哪一款,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几款,排名比较靠前的,一起来跟小编看看吧。
汽车碰撞安全性强:马自达
日系车一向被消费者认为皮薄车轻不安全,但是很令人意外的是,从上表中可以发现,11个品牌里面有5个日系品牌入围,包括雷克萨斯、本田、斯巴鲁、讴歌、马自达,而最大的赢家恐怕要数马自达了,虽然在国内销量并不怎么样,但是马自达确实是在扎扎实实做车,以马自达昂克赛拉为例,在前后防撞钢梁均采用最高强度为1800MPa的高强度钢板,车顶框架B柱则使用强度为1500MPa材料,大大提升了车身刚度与安全性。马自达此次上榜,而且爬到第4名,也许能促进一波销量也不一定。
汽车碰撞安全性强:起亚
而最大黑马无非是起亚了,韩系车在国内形象一向以低廉为主,在很多消费者眼中甚至还不如国产品牌,基本上人们也不会把它跟安全联想到一块,旗下的K2甚至还被评为全球死亡率最高的车,所以起亚此次能入榜,估计有不少人会“大跌眼镜”吧,不过不可否认,起亚秀尔、索兰托等车,在安全测试中得分还是非常高。不过现代应该很忧伤!
汽车碰撞安全性强:三驾马BBA车
德系三驾马车奔驰、宝马、奥迪在全球范围内都拥有很高的销量,而在安全方面,所幸做得不错,也不枉费消费者的追捧。搭载的各种高科技先进安全配置,全方位的为驾乘者提供了最大的安全保护。
以上就是小编介绍的有关碰撞安全性强的汽车推荐,人们在买车的时候,还是更多的关注安全性的问题,毕竟是经常陪伴自己的座驾,希望小编的介绍可以帮助到大家。
5、安全车身的碰撞适应性
GOA导入了碰撞适应性概念,从而不断得到改良和进化。所谓碰撞适应性是指:当大型车、小型车、SUV等不同重量和高度的车辆之间发生碰撞时,可以同时保护己方车辆与对方车辆的被动安全性。
6、汽车上跟碰撞有关系的安全结构都有哪些?分别起什么作用呢?
汽车被动安全性的重要性已成行业的共识,但目前国内研究大多集中在已定型生产的实车检测方面,虽然实车检测是当前评价汽车产品被动安全性能的最终手段,但由于成本、生产周期等因素的考虑,使其在产品开发阶段的应用受到了限制.非线性有限元技术用于车辆的碰撞性能分析在国外已有多年的历史,该技术不仅能提供许多用实验方法无法直接测量的物理量,而且能方便地对结构进行修改,不断改进设计方案,对于缩短新车型的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中国独立开发轿车刚刚开始,在产品开发设计中考虑被动安全性以及进行碰撞性能分析还未见报道.该论文结合第一汽车集团公司长春汽车研究所的新一代国产全新小红旗轿车的开发过程,对碰撞模拟的数值方法、车辆典型薄壁直梁件和车身主要变形和吸能部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对所有红旗轿车的车身部件都建立了详尽的基于碰撞发全分析的有限元模型.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比较完备的整车碰撞分析模型,并进行了48.3km/hr前正碰撞的数值模拟.对于提高红旗轿车的被动安全性设计水平,保证该产品与国际市场的接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同时,作为工程应用的基础性研究,该论文从实用角度出发,通过具体算例,有选择性地介绍了不同因素和计算参数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对碰撞分析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和计算提出建议,为车身结构件和整车碰撞的数值模拟计算提供依据;对典型薄壁直梁件进行了碰撞试验和模拟研究,得到了大量的模拟和试验数据,可作为后续研究的基础;点焊和翻边结构在车身设计中被广泛采用,该论文就其碰撞吸能也进行了有关的探讨.对小红旗轿车的保险杠总成、前纵梁总成和发动机罩总成的不同设计方案下的能量吸收性能进行了优选,对提高该车的碰撞安全性能有较大作用.同时,研究成果也可为其它新车型的开发和碰撞性能改进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整车模型的建立和碰撞数值模拟填补了中国在这方面的空白.模型的工作量为三人年,规模和粗度与国外同类研究大体相当.为进行模型修正和主要吸能结构的失效模式验证,还就四个前纵梁总成和两辆小红旗轿车的白车身进行了相应的碰撞试验研究,在试验方法和试验数据处理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进展.该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新车型的开发阶段利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车辆的碰撞性能分析可有效地提高新产品碰撞性能的可靠性,在产品的定型生产之前就能及时评价和改进车辆的碰撞性能.
7、汽车安全系数排名
安全系数最高的十大汽车品牌有沃尔沃、奔驰、宝马、奥迪、马自达、讴歌、斯巴鲁、本田、雷克萨斯、别克。
1、沃尔沃
沃尔沃是一家把安全刻在骨子里的企业,每年都会有一大笔经费用于安全研发。另外,沃尔沃还是世界上第一辆装有三点式安全带的汽车,单这种安全意识就已经遥遥领先于其它汽车品牌了。
2、奔驰
奔驰作为汽车界的鼻祖,其实它可是欧洲第一个在汽车上配备气囊的车厂,更是拥有着“安全乘客车厢”以及驾驶注意力辅助系统,只要在开车时开一点小差它立马就能感应到。
3、宝马
虽然宝马一向以极限操控作为主打方向,但其实它在安全方面一点也不含糊,全新一代的宝马5系、3系同时获得了IIHS 的最高TSP+评价,在安全方面宝马还是下足了功夫。
4、马自达
马自达这一日系品牌在2017年的IIHS碰撞测评报告中,马自达参与碰撞的多款产品都获得TSP+的殊荣。
5、讴歌
虽然讴歌在中国属于冷门品牌,但是它在安全性方面相比竞争对手丝毫不落下风,从它的英文名就能看出,Acura源于拉丁语Accuracy是精确的意思,也反应了讴歌在造车上极度追求完美的精神。
(7)车辆安全碰撞扩展资料:
汽车选购要点:
1、要考虑买车的主要用途。很多家庭虽然买了车,但是使用的机会并不多,只是偶尔一家人出行时使用,那么就可以选择经济实惠、空间较大的家庭用车。一些年轻人买车是为了上班或者接待顾客的方便,就比较适合选择购买配置较好、外观好看的车型。
2、建议最好选择大品牌的汽车。大品牌的车各方面都“有口皆碑”,不仅在车型外观、汽车配置上有保证,而且在售后服务上更可靠。如果以后汽车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找售后进行处理。
8、汽车碰撞测试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讲解碰撞测试之前,我们先来谈谈车辆安全性涉及的几个方面以及一些误区。车辆的安全性大致分为“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
主动安全即主动消除不安全因素,比如安全带未系提醒、ABS防抱死刹车系统、ESP车身稳定控制系统、疲劳提示以及主动刹车等功能,这在碰撞测试中往往属于加分项目,拥有这类功能的车辆会在碰撞测试中得到更高的分数,这也体现了所谓“安全”,更大程度应该是避免事故的发生。
而发生事故后的补救,就体现在 “被动安全”上。被动安全是碰撞测试比较核心的内容,因为碰撞测试本身就在于“碰撞”二字上。
这里大家往往有一个误区:就是车辆本身越坚固,就越安全,所以很多人看见路上撞车之后就以车辆受损程度论安全性,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观点,要知道,所谓“安全”,重中之重是人员安全,只要人员保证,车辆其实无关紧要,尤其是强调“行人保护”的今天,很多厂商对于车辆车头部分的坚固程度是有很大部分退让的,像奔驰、捷豹等取消象征性的“立标”,就是为了行人安全做出的牺牲。
碰撞试验
被动安全主要包含类似安全气囊、安全带、安全车身等内容,这些都是在发生碰撞后最大程度保证乘员安全的结构,在这里要说句题外话,安全带真的是最简单实用的保命装置,开车不系安全带是对自己生命的不负责,再多安全设备也没有用。
汽车侧翻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如何看待碰撞测试成绩以及选车购车时碰撞成绩对于我们的参考意义。
第一,看测试的适用范围,如果是全球车型,那么无论是最严苛的IIHS还是国内的C-NCAP,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具有参考意义的,不过作为安全性的比较,还是应该选严苛的。而如果是仅仅针对中国市场的,那么只能参照C-NCAP作为评定标准,不同星级选高的,同星级选分数高的。
第二,看失分点,失分之处是否是你在意的,例如C-NCAP的燃油消耗量附加试验,对于安全性影响并不大;而反之如果你是有孩子的车主,儿童安全这一项失分则是你需要关注的。
第三,参看每年的年度安全车型榜单,同样的,国内国外都有的车型参看严苛的机构榜单,没得选的话,C-NCAP也是值得参考的,虽然经常为人诟病,但也是科学的,有标准可依的。
最后,虽然各大机构都努力尽可能模拟现实中的情况,通过各种各样的测试敦促或者说鞭策车厂生产更安全的车辆,但实际的碰撞还是存在诸多变化和影响的,没有最安全的车,只有最安全的人,只有作为交通参与者的你遵章守纪,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无论是驾车乘车或是自行车、步行,都能牢记“安全”二字,做文明的交通参与者,才能真正的安全。
9、怎样描述车辆的安全性
汽车的安全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汽车已经走进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家,我国正在步入汽车社会。然而,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的同时,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却是我国道路交通伤亡的人数是全世界最高的。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中国每年因交通事故而死亡的人数已经超过10万人,全球约有15%的交通事故发生在中国。
车辆的安全性能已经成为消费者购车时考虑的重要因素,然而,怎样的汽车才是安全的,怎样的驾驶习惯才是安全的呢?我们希望本文能够帮助您对汽车安全知识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
一、汽车设计对安全的作用
在前不久由丰田汽车公司主办的“汽车安全研讨会上”,一位多年致力于汽车安全研究的行业专家专家首先指出:汽车安全分为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而被动安全方面。很重要的一点是发生交通事故时,汽车的安全性能。汽车安全性的好坏关键要看设计水平。以钢板的厚薄与安全性能的关系为例,钢板薄了,汽车轻了并不代表汽车安全性能的降低,不一定不安全。汽车的碰撞强度主要是看钢板强度,而不是钢板的厚薄。汽车轻量化主要是用新材料,例如高张力钢板或高强度铝合金。高张力钢板的密度和普通钢是一样的,但强度是一般普通钢的两倍或者三倍。如果使用高张力钢板,厚度相应会削薄一点,重量会减低一点,但是只要碰撞强度设计合适的话,还是达到同等水平,所以汽车碰撞安全主要是依据于设计,而不是把一堆好材料和重的材料堆积在一起。
再以车身构造为例,在传统的观念里,一般我们会认为不会变形的汽车才是最安全的,其实这样的认识是不科学的。目前,车辆的安全设计主要集中在发生碰撞的瞬间,通过车身的前部溃缩来吸收碰撞产生的能量,同时通过安全带、空气囊等缓冲装置将乘员所受到的伤害降低到最小值,这样的车身构造被称为车体吸撞结构,除了车体吸撞结构,安全设计的另外一个重要部分是对车厢结构进行强化,确保车内生存空间。
说到这里,我们会想起丰田车所采用的GOA车身,它就是能提供“可吸收力的车身”和“高强度车厢”双重保护的车身构造。GOA车身的设计还同时考虑到了发生碰撞时对外部行人的安全。因为汽车的安全设计不仅只是服务于汽车驾乘人员,同时也必须重视对于行人的保护。对此,丰田汽车公司结合实际事故,不断研究能更好吸收冲击力的车身构造,逐步将研究成果应用到车辆设计上,力求减轻事故发生时对行人的伤害程度。
目前,包括威驰、花冠、锐志、皇冠和普锐斯在内的一汽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的车型都采用了GOA车身技术。
二、主动安全设计
接下来,我们谈谈汽车的“主动安全”。主动安全就是“不易引发或不轻易引发事故”。主动安全性好的车辆,在驾车者进行行驶、转向和制动的三项基本操作时,能够最忠实地反映驾车者的操作意图,因此最大限度地支持驾车者一系列的驾驶操作,使车辆远离危险状况,是主动安全环节中最重要的因素。
那么怎样判断什么样的车才是主动安全性能好的车呢?首先,驾车者能自如地驾驶车辆,是“主动安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主动安全性好的汽车应具备细致、人性化的人体工程设计,便于驾车者的操作。各种操控设备位置的人性化设计,使驾车者能准确无误且方便地操作方向盘、踏板和各种开关按钮,是确保安全行驶的重要因素。以一汽丰田的车型为例,在皇冠、锐志等丰田品牌的轿车上,为了便于驾车者的操作,将频繁使用或在紧急情况下使用的设备和按钮,配置在驾车者触手可及的位置。
其次,减轻驾车者在操作时的负荷,可以直接提高行车安全。因此,主动安全性好的汽车还应在支持驾车者的各种安全装置方面做得出色,能够从驾车者的角度出发,精心设计各类仪表和显示屏,易于驾车者对这些设备进行操作,也很容易阅读每个仪表和显示屏上的信息。
知道了主动安全的概念,接下来再给大家介绍一下主要的汽车主动安全装备。
首先是紧急制动辅助装置。有效的制动是避免事故发生的前提,但是调查表明,在紧急情况下能紧紧踩住制动踏板的驾车者,仅占全体驾车者的一半,很多时候为躲避事故而采取紧急制动时,并非如想象的那样能够果断地踩下制动踏板,而且,有时驾车者即使本意想紧紧踩下制动踏板,但是所用力度仍然不够。
再以一汽丰田的皇冠和锐志车型为例,它们所配备的紧急制动辅助装置能根据制动踏板踩下的速度和踏板移动距离,判断此时车辆处于紧急制动状态,因而自动对车辆施加较强的制动力。需要注意的是,脚一旦离开制动踏板,紧急制动辅助效果也随之消失,因此,在车辆完全停止前,应一直踩住制动踏板。
其次是ABS装置,在湿滑的路面上紧急制动时,ABS装置能够保证驾车者即使用力踩下制动踏板,车轮也不会抱死,驾车者可以操作方向盘避开前方的危险,从而保持车辆的稳定,使车辆减速停车。
现在很多车上的ABS装置还又加载了EBD功能,例如皇冠和锐志车,有了这样的装置,即使在车辆满载时,或在弯道上制动时,也能保持车辆的稳定,顺利制动。
再次是VSC装置。车辆在湿滑路面上急加速时会造成车辆侧滑,VSC装置可防止急加速时车辆侧滑,使车辆顺利转向。刚上市的一汽丰田PRIUS普锐斯,就在全世界率先采用了S-VSC装置,该种装置将VSC和EPS和谐地统一起来,在转动方向盘时可保证车辆安全而平稳地转向。
第四个是TRC主动牵引力控制系统的机械结构。TRC装置能防止车辆的雪地等湿滑路面上行驶时驱动轮的空转,使车辆能平稳地起步、加速,支持车辆“行驶”的基本功能。在雪地或泥泞的路面,TRC主动牵引力系统均能保证流畅的加速性能。此外,在上下陡坡、险恶的岩石路面等,四轮驱动车所独有的越野行驶路况下,TRC也能适当控制车轮的侧滑,比起配备传统的中央差速器锁止装置的车辆而言,配备TRC的车辆具有前者无法比拟的驾乘感和操纵性。一汽丰田的皇冠,TRC就是标准装备。
三、被动安全设计
被动安全是事故发生后对乘员进行保护的性能。在被动安全方面,安全带和空气囊是受到人们广泛关注的配备。
谈到座椅安全带的效果,从实践角度来看,比较早的记录是1971年,澳大利亚Victoria州开始强制安全带的使用,仅第一年,死亡率下降21%。美国安全带强制使用法规和安全带实际使用率比澳大利亚和欧洲要晚,要低。由于这个现象存在,后来统计数据就表明美国的汽车乘员为此付出了很高的死亡代价。
再从能量角度来看座椅安全带的功能。首先在碰撞过程中,乘员保护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转移和吸收这么大的碰撞能量,我们不希望能量再增加,而座椅安全带至少不给整个系统增加新的能量,它只是吸收能量,所以说它即使不发生保护功能,也至少不添乱。而空气囊就不然,空气囊首先要给系统注入新的能量,这是爆炸的过程,然后因为设计的非常巧妙、非常好,所以吸收处理自身的爆炸能量,再处理碰撞能量,等于平白无故给系统增加能量。这样对空气囊的设计的要求就非常高。空气囊能否真正成为“安全”气囊完全在于设计的合理化程度,而不是说空气囊越多就越安全。
因此,通过多年的实践检验,越来越多的专家认为:空气囊是非常重要的保护装置,但它是在系好安全带前提下的安全辅助装置。在发生后面碰撞、侧面碰撞或翻滚时,驾驶席和助手席的空气囊不会展开,如果不系好安全带,仅靠空气囊无法对乘员提供足够的保护,乘员有可能被撞出车外。此外,空气囊仅能作用一次,对连续碰撞事故时所发生的二次碰撞不起作用。专家特别指出,在发生正面碰撞时,如果未系好安全带,紧急制动会使乘员身体向前猛冲,此时空气囊展开,反而有可能造成对乘员的极大伤害,因此车辆行驶时请务必系好安全带。
来自一汽丰田的技术人员告诉我们,乘员只有正确系好安全带才能获得行车安全保障,因此必须不断开发便于乘员使用的安全带。在正常行驶时,丰田车上配置的安全带仅发挥较弱的弹簧张力,不会使乘员有过重的压迫感。特别是,配备的预紧限力式安全带可在发生碰撞时瞬间收紧,有效固定乘员身体,同时当施加在安全带上的力度达到一定值时,可将安全带放出,以缓和对胸部的压力。
既然安全带是重要的,那么提高安全带的使用率也是车辆的重要安全性能之一。在皇冠、锐志、花冠等轿车上,如果乘员未系好安全带,安全带警告灯和蜂鸣器提醒装置就会发出警告,提醒乘员系好安全带,不然只要车辆一行驶它就响个不停,而这对于提高我们的安全意识非常有帮助。关于此方面的专项研究结果显示,安全带提醒装置将安全带的佩戴率大约提高了40%,已挽救了很多驾驶及乘座人员的生命。
最后是车门的设计在车辆的安全性能方面同样重要,一旦发生事故后,安全的车辆必须保证乘员能顺利逃生并便于救援。现在很多车门被设计成防夹保护门,即使在碰撞后也能打开变形的车门,使乘员顺利逃生并便于救援。在前不久的丰田碰撞试验上,符合国际安全碰撞标准进行测试的锐志在碰撞后,车门能够被顺利地打开,就是采用了便于乘员逃生和救援的防夹保护门。
四、安全的驾驶习惯
前面我们主要从汽车的配置方面谈了汽车的安全知识,除此之外,我们平时的驾驶习惯,也是影响汽车安全的重要方面。即使车辆拥有最好的安全装备,最先进的保护措施,如果没有良好的驾驶习惯,乘员也是不安全的,甚至使安全配备无法发挥其应有作用。
下面我们再给大家列举一下驾驶中的不良习惯,如果您有这些习惯可要及早克服啊!因为这些都直接影响到您的驾驶安全:1:为了能看到很远的地方,所以一直使用远光灯;2:变更车道或就要转弯时才打亮转向灯;3:左转时不注意后方来车;4:错过转弯处强行变更车道;5:前面还是红灯时就一点一点的向前移动;6:信号灯变为黄色时加速通过;7:频繁变换车道;8:在转弯处轧中央车线或外侧车线;9:与前车距离太近等。
除了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外,掌握安全驾驶技巧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异常天气情况下,良好的驾驶技巧更加重要。例如暴雨天气里,行车时最好在水面开阔且有均匀碎浪花的地方驾车通过,不要高速过水沟、水坑;涉水前后应低速慢行;要注意保持充分的行车距离,尽量不要紧急制动,转向时也别太急;雨中开车要将大灯打开,最好把防雾灯也打开,通过积水路面后,应轻踩刹车行驶,以使制动盘、片之间的水份尽快蒸发等等。再比如冰雪天气里驾车时,不论风雪大小,有雪地模式的车辆在行驶时一定要打开雪地模式,车辆起步和行驶时要缓慢加速,转弯时更应放慢速度。
说了这么多,其实主要的目的是希望大家能够消除以往对于汽车安全的错误认识,在选车、开车的时候能够正确的认识和使用这些汽车安全装置,同时改掉一些不良的驾驶习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畅享汽车带来的便利,一路驰骋,安全行天下。
汽车总体构造
1.发动机:由机体、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供给系、冷却系、润滑系、点火系(汽油发动机采用)、起动系等部分组成。
2.底盘:
① 传动系:将发动机的动力传给驱动车轮。包括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驱动桥。
② 行驶系:将汽车各总成及部件连成一个整体并对全车起支撑作用,以保证汽车正常行驶。包括车架、前轴、驱动桥的壳体、车轮(转向车轮和驱动车轮)、悬架(前悬架和后悬架)。
③ 转向系:保证汽车能按照驾驶员选择的方向行驶。由带转向盘的转向器及转向传动装置组成。
④ 制动设备组成:使汽车减速或停车,并保证驾驶员离去后能可靠地停驻。由供能装置、控制装置、传动装置和制动器组成。
3.车身:是驾驶员工作的场所,也是装载乘客和货物的场所。包括车前钣制件、驾驶室、车厢。
4.电气设备:由电源组、发动机起动系和点火系、汽车照明和信号装置等组成。此外,在现代汽车上愈来愈多地装用各种电子设备:微处理机、中央计算机系统及人工智能装置等。
提问者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