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么测量马路上车辆经过时的噪音。。包括具体方案、检测仪器、原理图及各项指标等等。。急用~~
楼主,一般交通噪声监测躲在道路两侧距离道路边线20公分处,设立监测点,噪声级声级计距离地面1.2到1.8米处。测量时,选择测量时间20分钟测量间隔1秒。同时手持计数器分别测量在这20分钟之内经过此监测点位的大型车以及小型车数量。建议在检测时两人完成,一人测量并且记录时间,另一人使用计数器记录车流量。至于你说的用什么仪器这个杭州爱华,武汉天虹生产的仪器都可以使用。
2、“噪声检测标准”谁有标准的啊?
进国家环保局、国家环境监测总站的网站,有免费下载。注意噪声不同,使用的标准文件号也不同 。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定置噪声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GB 4569—2005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加速行驶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 GB 16169—2005
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I、II阶段) GB 19757—2005
声屏障声学设计和测量规范 HJ/T 90—2004
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 GB 1495-2002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技术规范 GB/T 15190-94
声学 机动车辆定置噪声测量方法 GB/T 14365-93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 GB 12524-90
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 GB 12525-90
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测量方法 GB 10071-88
机场周围飞机噪声测量方法 GB/T 9661-88
3、汽车检测有哪些项目
通常,我们把 汽车检测分为整车检测、发动机检测和底盘及车身检测三大部分,具体包含下列项目:
1、发动机检测:
a.冷却系统技术状况。 b.供油系统技术状况;c.润滑系统技术状况;d.点火系统技术状况;e.启动系统技术状况;f.发动机异响; g.发动机密封性能;h. 燃油消耗量;i.发动机功率;
2、整车检测:
a.汽车防雨密封性试验; b.前照为检验;c.汽车噪声的测定;d.车速表校验;e.汽车排放污染物的测定; f.汽车外观检视。g.底盘输出功率的测定;
3、底盘及车身检测:
a.行驶系:b. 悬架间隙;c.车轮平衡包括静平衡和动平衡。d.车轮定位包括前轮定位(侧滑量)和后轮定位;e.制动系技术状况: 1.制动距离 2.制动力;3.制动减速度。f. 转向系技术状况:转向盘包括自由行程和转向力。g.传动系技术状况:1.传动系异响。2.离合器打滑 ;3.传动系游动角度 ;g.轿车车身整形定位。
但实际的检测工作是综合上述的分类、按照汽车的性能进行操作规程的,一般地说,汽车的主要性能分为;动力性、经济性、安全性、可靠性、环保性、操纵稳定性、通过性和行驶平顺性等等, 所以对汽车的检测也就是从上述这些性能的检测开始。
4、噪声检测的范围有哪些?
噪声污染来源
1、交通噪声。包括机动车辆、船舶、地铁、火车、飞机等的交通工具发出的声音成为生活城市的主要噪声源。
2、工业噪声。工厂的各种设备产生的噪声。工业噪声的声级一般较高,对工人及周围居民带来较大的影响。
3、建筑噪声。建筑机械发出的噪声强度较大,且多发生在人口密集地区,严重影响居民的休息与生活。
4、社会噪声。包括人们的社会活动和家用电器、音响设备发出的噪声。这些设备的噪声级虽然不高,但由于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密切,使人们在休息时得不到安静,尤为让人烦恼,极易引起邻里纠纷。
5、关于汽车噪声检测与控制的参考文献有哪些?
关于现在的汽车NVH里面,现在好多汽车厂都在用比利时SDT170超声波泄漏检测仪检测汽车的严密性. 百度关键词"SDTultrasonic"
6、汽车噪音检测,你们都了解多少
一、一般来讲汽车噪音有四个“源头”:发动机噪音、轮胎噪音、空气中的噪音和车身结构造成的噪音。 1.发动机噪音。 除发动机体发出的机械声外,还包括进气系统噪音,即高速气体经空气滤清器
7、车辆有噪声?
去专业店做汽车保养的时候,多花点钱检测下,最好是当面看着检测,也可以找熟人懂汽修的帮你看下车的底盘传动轴和发动机排气管等,一般柴油机的车随着使用年线的增加,发动机的声音会比以前大的多,而且就是做保养也是如此,机械这个东西磨合的不好,车伤就会硬伤的严重,长此以往,当然是比较痛苦。。。
方法/步骤1:
发动机舱噪音有点难办!一、做防火墙隔音和发动机舱盖隔音,效果比较明显,但工程浩大,工时费较贵,要有心理准备。
方法/步骤2:
二、只做发动机舱盖隔音,有效果,但没第一项明显!
方法/步骤3:
三、检查发动机,确定发动机是正常的。如发动机是正常的,换好机油,那发动机的嗓音会顺耳好多!!!
方法/步骤4:
噪音大先建议你检查防火墙有无漏,再看看,进排气管有没有漏气的地方,或者是破损的,再看看底盘的螺丝又没松动,若是行车过程中噪音大的话,看看轴承和传动轴
方法/步骤5:
汽车贴上一层隔音棉之后,隔音效果就比如你的耳塞上了一层棉花,把外面的噪音最大程度的降低!像楼主推荐安博士隔音棉,是一种轻巧型的消音、吸音隔热的隔音降噪材料!隔音效果非常不错!
汽车加速行驶时,
(1)被测汽车应空载,不带挂车或半挂车(不可分解的汽车除外)。
(2)被测汽车装用的轮胎由汽车制造厂选定,必须是为该车型指定选用的型式之一,不得使用任一部分花纹深度低于1.6mm的轮胎。必须将轮胎充至厂定的空载状态气压。
(3)在开始测量之前,被恻汽车的技术状况应符合该车型的技术条件(特别是该车的加速性能)和GB/T12534的有关规定(包括发动机温度、调整、燃油、火花塞等等)。
(4)如果汽车有两个或更多的驱动轴,测量时应采用道路上行驶常用的驱动方式。
(5)如果汽车装有带自动驱动机构的风扇,在测量期间应保持其自动工作状态。如果该车装有水泥搅拌器,空气压缩机(非制动系统用)等设备,测量期间不要启动。
折叠测量区和传声器的布置
加速行驶测量区域按图2确定。O点为测量区的中心,加速段长度为 2×(10 m士0.05m),AA'线为加速始端线、BB'线为加速终端线,CC'为行驶中心线。图1 测量区布置
传声器应布置在离地面高1.2m土0.02m,距行驶中心线CC'7.5m士0.05m处,其参考轴线必须水平并垂直指向行驶中心线CC'。
折叠汽车档位选择和接近速度的确定
档位选择:
a)对于M1和N1类汽车,装用不多于四个前进挡的变速器时,应用第二档进行测量;
b)对于M1和N1类汽车,装用多于四个前进档的变速器时,应分别用第二色和第三档进行测量。
c)对于除M1和N1类以外的汽车,前进档总数为X(包括由副变速器或多级速比驱动桥得到的速比)的汽车,应该用等于或大于X/n的各档分别进行测量。
接近速度的确定
接近AA'线时的稳定速度取下列速度中的较小值:
a)50km/h;
b)对于M1类和发动机功率不大于225kW的其他各类汽车:对应于3/4S的速度;
c)对于M1类以外的且发动机功率大于对应于225kW的各类汽车:对应于1/2S的速度。
折叠声级测量
(1)在汽车每一侧至少应测量四次。
(2)应测量汽车加速驶过测量区的最大声级。每一次测得的读数值应减去ldB(A)作为测量结果。
(3)如果在汽车同侧连续四次测量结果相差不大于2 dB(A),则认为测量结果有效。
(4)将每一档位(或接近速度)条件下每一侧的四次测量结果进行算术平均,然后取两侧平均值中较大的作为中间结果。
8、汽车噪声的检测方法是什么?
根据国标以及欧标的法规,其实这两个都是一样的
对于M1类汽车来说,手动档汽车需要在车速为50KM/H,2档与3档就行测试,自动档为30KM/H,40KM/H, 50KM/H
测试夺场地在室外,最少50米半径的空场地,在场地内不能有遮挡。如图:
9、噪声的检测标准和检测方法有哪些
一、检测标准:
1、户外标准
各类标准的适用区域:
0类标准适用于疗养区、高级别墅区、高级宾馆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位于城郊和乡村的这一类区域分别按严于0类标准5分贝执行。
1类标准适用于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乡村居住环境可参照执行该类标准。
2类标准适用于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
3类标准适用于工业区。
4类标准适用于城市中的道路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内河航道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铁路主、次干线两侧区域的背景噪声(指不通过列车时的噪声水平)限值也执行该类标准。
2、室内标准:
室内噪声标准可分为住宅和非住宅两种。住宅室内噪声标准是根据生活安静的要求和所在区域环境噪声标准,参考住宅窗户条件制定的,一般不应低于所在区域的环境噪声标准20分贝。
中国住宅室内的标准规定为低于所在区域环境噪声标准10分贝,因为中国城市有较多的小工厂紧靠住宅。非住宅的室内噪声标准,是根据房间用途规定的。
二、检测方法:
环境噪声检测测量仪器精度为 2 型及2 型以上的积分平均声级计或环境噪声自动监测仪器,其性能需符合GB3785 和GB/T 17181 的规定,并定期校验。测量前后使用声校准器校准测量仪器的示值偏差不得大于0.5 dB,否则测量无效。声校准器应满足GB/T 15173 对1 级或2 级声校准器的要求。测量时传声器应加防风罩 。
根据监测对象和目的,可选择以下三种测点条件(指传声器所置位置)进行环境噪声的测量:
1、一般户外
距离任何反射物(地面除外)至少3.5 m 外测量,距地面高度1.2 m 以上。必要时可置于高层建筑上,以扩大监测受声范围。使用监测车辆测量,传声器应固定在车顶部1.2m 高度处。
2、噪声敏感建筑物户外
在噪声敏感建筑物外,距墙壁或窗户1 m 处,距地面高度1.2 m 以上。
3、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
距离墙面和其他反射面至少 1 m,距窗约1.5 m 处,距地面1.2 m~1.5 m 高。
(9)车辆噪声检测扩展资料:
噪音的一些控制方法:
1、降低声源噪音,工业、交通运输业可以选用低噪音的生产设备和改进生产工艺,或者改变噪音源的运动方式(如用阻尼、隔振等措施降低固体发声体的振动)。
2、在传音途径上降低噪音,控制噪音的传播,改变声源已经发出的噪音传播途径,如采用吸音、隔音、音屏障、隔振等措施,以及合理规划城市和建筑布局等。
3、受音者或受音器官的噪音防护,在声源和传播途径上无法采取措施,或采取的声学措施仍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时,就需要对受音者或受音器官采取防护措施,如长期职业性噪音暴露的工人可以戴隔音耳塞、耳罩或头盔等护耳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