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场(厂)内机动车辆作业安全守则包含哪些内容?
厂内机动车辆安全管理规定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加强企业内(以下简称厂内)机动车辆的安全管理,提高厂内机动车辆的安全技术状况,保障作业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厂内机动车辆
2、发生厂内机动车辆事故应怎样处理
在厂内机动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应报交警部门以及保险公司,由处理。
如果是重大的交通事故必须这样做;如果是轻微的交通事故也要这样做,因为他们是权威部门同时公正部门。
3、厂内机动车辆包括哪些产品?
?
4、汽车驾驶证能驾驶厂内机动车辆吗?
不能。
厂内机动车辆驾驶员是特种作业操作人员,必须持有效的证件,无证人员禁止驾驶。驾驶员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和上级有关规定,遵守《运转工通用安全操作规程》中的相关部分。驾驶车辆前严禁喝酒,行车途中不得吸烟、打手机。
使用前严格对车辆的启动、运行、转向、灯光和制动系统进行检查,严禁车辆带病行驶。 装卸物料时翻斗的锁止机构开启、锁止要灵活可靠。
(4)厂内机动车辆最新规定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在车辆启动前应对机动车的制动器、转向器、喇叭、灯光、雨刷、后视镜必须记性检查并保持齐全有效。
2、装载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货物时,须向安全管理部门和保卫部门申请批准,按指定路线行驶,并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具。厂内行驶时主干道限速30公里/小时,其他道路限速20公里/小时。
3、厂区机动必须牌照、手续齐全,且有保险,司机持有效驾驶证上岗,相关证件的复印件在相关管理部门进行备案,已被后期进行查证检查,相关车辆司机更换时必须提前与相关管理部门进行联系,并将有效的证件的复印件进行更新。
5、什么是厂内机动车辆
厂内机动车辆是指限于企业厂区范围内(含码头、货场等生产作业区域和施工现场)行驶及作业的机动车辆。
根据《厂内机动车辆安全管理规定》第三十九条规定:厂内机动车辆应逐台建立安全技术管理档案,其内容包括:
1、车辆出厂的技术文件和产品合格证;
2、使用、维护、修理和自检记录;
3、安全技术检验报告;
4、车辆事故记录。
(5)厂内机动车辆最新规定扩展资料:
机动车辆有:
1、大型方向盘式拖拉机
指发动机功率大于等于14.7千瓦(20马力)的方向盘式拖拉机。
2、 小型方向盘式拖拉机
指发动机功率小于14.7千瓦的方向盘式拖拉机。
3、 手扶拖拉机
指用手把操纵转向的轮式拖拉机。
4、轮式自行专用机械
指设计行驶速度在10公里/小时以上,装有充气轮胎,可以在道路上自行行驶的专用机械。
5、全挂车
指本身无动力,独立承载,依靠其他车辆牵引行驶的车辆。
6、半挂车
指本身无动力,与主车共同承载依靠主车牵引行驶的车辆。
6、厂内机动车辆日常检查的要求和内容
一、日常检查
每日运行前操作人员应当对车辆进行检查,主要内容包括:
①油、水和电是否足够;
②发动机的运行情况;
③制动距离;
④工作装置的运行情况;
⑤轮胎的充气情况;
⑥灯光和喇叭;
⑦车辆牌照、“安全检验合格”标志的完好性。
二、注意事项
1、安全管理人员应根据厂内机动车辆的使用情况,督促相关人员对厂内机动车辆进行定期维护保养。
2.厂内机动车辆进行维保时,安全管理人员应及时、有效地通知相关使用人员,做好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并为维保人员做好配合工作。
3、安全管理人员应对维保工作的质量进行必要的监督和检查,对每次的维保工作予以签字确认,并将维保记录存档。
4、厂内机动车辆的定期保养分为日常保养、一级保养和二级保养。日常保养以全车清洁、润滑和检查各部状态为主。一级保养以检查各部性能,调整间隙为主。二级保养以处理不良状态和调整间隙为主。
5、厂内机动车辆的定期保养应在安全地点进行,应注意保养人员的安全。保养时应注意防火。
7、厂内机动车辆日常检查的要求和内容
一、日常检查
每日运行前操作人员应当对车辆进行检查,主要内容包括:
①油、水和电是否足够;
②发动机的运行情况;
③制动距离;
④工作装置的运行情况;
⑤轮胎的充气情况;
⑥灯光和喇叭;
⑦车辆牌照、“安全检验合格”标志的完好性。
二、注意事项
1、安全管理人员应根据厂内机动车辆的使用情况,督促相关人员对厂内机动车辆进行定期维护保养。
2.厂内机动车辆进行维保时,安全管理人员应及时、有效地通知相关使用人员,做好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并为维保人员做好配合工作。
3、安全管理人员应对维保工作的质量进行必要的监督和检查,对每次的维保工作予以签字确认,并将维保记录存档。
4、厂内机动车辆的定期保养分为日常保养、一级保养和二级保养。日常保养以全车清洁、润滑和检查各部状态为主。一级保养以检查各部性能,调整间隙为主。二级保养以处理不良状态和调整间隙为主。
5、厂内机动车辆的定期保养应在安全地点进行,应注意保养人员的安全。保养时应注意防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