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车辆的时间占用率与什么有关
又称“车道占有率”。车流占据道路的时间比率。...例如t1为轿车占路时间,t2为载货汽车占路时间,以此类推。观测时间为T,通常以秒或分为单位。∑为算术和。则时间占有率是∑ti/T,常以百分率表示。
2、什么叫做车辆的运输效率 如何计算
汽车运用指标(Vehicle Operation Index),是指从时间、里程、速度、吨(客)位及车辆动力等方面的利用程度来反映运输车辆的使用情况的一系列指标。这些指标是评价汽车运输组织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分析汽车运用效率和运输成本的主要依据。各国汽车运输业设置的汽车运用效率指标,繁简不一,名称各异,计算方法也不尽相同。
时间指标
1、完好率。统计期内企业营运车辆的完好车日与总车日之比,以百分数表示。总车日是统计期内企业所有营运车辆在企业保有车日的总和,完好车日是由车辆状态完好的工作车日和待运车日组成。
2、工作率。统计期内工作车日与总车日之比。又称工作车率或出车率,以百分数表示。营运车辆一天内只要有工作即为一个工作车日。
3、总车时利用率。统计工作日内车辆的线路工作车时与总车时之比。又称昼夜时间利用系数,以百分数表示。总车时由线路T作车时和库内停驶车时组成。
4、工作车时利用率。统计期内车辆在线路上的行驶车时与线路工作车时之比,以百分数表示。线路工作车时由行驶车时和线路上的停歇车时组成。 [1]
速度指标
1、技术速度。车辆在行驶车时内的平均速度。受到交通管理和会车的停歇影响。
2、运送速度。车辆在运送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只计算起运点出发至终运点到达时刻,不考虑装卸作业时间。
3、营运速度。车辆在线路上工作车时内的平均速度。考虑了装卸作业和办理行车文件时间的影响。
4、平均车日行程。统计期内平均每一工作日内车辆所行驶的里程,以车辆在统计期内的工作车日总行程除以工作总车日得到。
行程指标
汽车行程运用指标,即统计期内车辆的载重行程与总行程之比,也称为里程利用率,以百分数表示。与行程利用率相对应的指标是空驶率,它是车辆空驶里程与总行驶里程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
装载指标
1、吨位利用率,是载货汽车实装货物吨数与汽车额定吨位的比值。有静态与动态两种计算方法。以汽车实装货物吨数与其额定吨位相比求得的百分数是静态的吨位利用率。动态吨位利用率按下式计算:
单车产量=计算日历日数×车辆工作率×平均日行程×行程利用率
×平均吨(座)位×吨(坐)位利用率×
×1/(1-托运率)
式中重车吨位公里为汽车载重行驶里程与额定吨位的乘积。
2、座位利用率,是载客汽车实载旅客人数与汽车额定座位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也有静态与动态两种计算方法。静态的座位利用率是汽车实载人数与其额定座位的比值;动态的座位利用率是旅客周转量与重车座位公里(载重行驶里程与额定座位的乘积)的比值。
3、实载率,是货物(旅客)周转量与总车吨(座)位公里(总车公里与额定吨、座位的乘积)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在汽车的吨(座)位单一时,实载率是行程利用率与吨(座)位利用率的乘积;不同吨(座)位车辆综合计算的实载率,是行程利用率与吨(座)位利用率乘积的近似值。
拖挂指标
拖运率,指汽车拖带挂车只按汽车的装载能力[即在额定吨(座)位中不包括挂车的额定吨(座)位]计算其吨(座)位利用率时,挂车完成的周转量在汽车及挂车合计完成的周转量中所占的比重,以百分数表示。
综合指标
1、单车产量,指平均每辆汽车在一定时期(年、季、月、日)内完成的运输工作量(见运输量)。载货汽车以吨、吨公里计算;载客汽车以人、人公里计算。它与有关运用效率指标的关系如下式所示:
单车产量=计算期日历日数×车辆工作率
×平均车日行程×行程利用率
×平均吨(座)位×吨(座)利用率
×1/(1-拖运率)
2、车吨(座)产量,指车辆平均每一吨(座)位在一定时期(年、季、月、日)内完成的运输工作量。计算单位同单车产量。它与有关运用效率指标的关系如下式所示:
车吨(座)产量=计算期日历日数×车辆工作率
×平均车日行程×行程利用率
×吨(座)位利用率×1/(1-拖运率)
3、车公里产量,指汽车运输工作量(货物周转量、旅客周转量)与其行驶里程的比值,表明汽车行驶每公里所完成的周转量。它的大小决定于汽车的额定吨(座)位和行程利用率及吨(座)位利用率的高低,在实行拖挂运输时,还受拖运率高低的影响。其关系如下式所示:
车公里产量=额定吨(座)位×行程利用率
×吨(座)位利用率×1/(1-拖运率)
在车辆工作率和平均车日行程既定,亦即行驶里程既定的情况下,周转量与车公里产量成正比。
3、怎么提高企事业单位闲置车辆的利用率?
提高企事业单位闲置车辆的利用率,单位有什么事情尽量用单位的车或者开什么会了,出门了,都用单位车
4、汽车汽油的使用率是多少?
不同的车 能量损耗是不同的 一般都是燃油燃烧的能量有50%多是变成热量散失掉回的,现代发动机来说答,剩余的50%里面又有20%能量用于各种设备的供能,也就是说,真正用于发动机驱动车辆行驶的,只有30%了,对于这30%的能量,2%是用在气缸磨擦上。
5、看板车辆运行看板车辆总数1辆当前运行车辆1 辆今日车辆使用率100.0%
不正确.因为正常行驶车的人较多,所以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大.并不是因为违章行驶概率低,所以安全.
6、运输车辆利用率的公式
?
7、公交使用率计算公式
城市公交出行率计算公式是使用公共交通出行总人次/出行总人次*100%。
公共交通分担率(城市公专交出行率)简称公属交分担率,指城市居民出行方式中选择公共交通(包括常规公交和轨道交通)的出行量占总出行量的比率,这个指标是衡量公共交通发展、城市交通结构合理性的重要指标。
该概念是一个总体概念,也是一种宏观概念。
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定义:统计期内,中心城区居民选择公共交通的出行量占机动化出行总量的比例。(单位:%)
其中:公共交通出行量包括采用公共汽电车、轨道交通、城市轮渡等(不含公共自行车、出租汽车)交通方式的出行量;机动化出行总量是指使用公共汽电车、轨道交通、城市轮渡、小汽车、出租汽车、摩托车、通勤班车、公务车、校车等各种以动力装置驱动或者牵引的交通工具的出行量。
8、集约化管理如何提高车辆使用效率?
车改前,北京市海淀区仅党政机关就保有各类公务用车2510辆;车改后,保留各类执法用车在内总计1587辆,削减比例约37%。“原有车辆分散在101个部门,如果按照原有分散管理模式,势必会出现‘僧多粥少’‘苦乐不均’的局面。”海淀区机关事务管理处副处长王周全说。
为此,海淀区通过“平台化”的方式对各类保留公车实施集约管理,提高使用效率。全区除公检法等专用执法车辆外的670辆机关公务车辆,全部纳入平台管理,各单位如遇重大活动、突发应急事件等情况,可向平台申请,由平台统一调配使用。按照中央和北京市车改办要求,海淀区完成了党政机关600多辆公车定位安装工作,可以实时监控行驶路线、停放位置等。此外,该平台还能多维度统计分析系统内各项数据,包括车辆使用统计、车辆维修统计、用车事由统计、违规实时告警、车辆燃油统计、车辆保险统计等。
“以前我们机关事务处只管理20多辆车,现在对600多辆车实现统一调度,大大提高了车辆的使用效率,同时也降低了车辆违规使用的风险。”王周全介绍。2016年下半年以来,北京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搭建各级、各类公务车辆管理调度平台。截至2017年底,北京市16个区级政府均搭建了不同性质的公务车辆管理调度平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中央公车改革专项督查调研组认为,在推进车改过程中,北京市根据中央车改办的要求,围绕建立新型公务用车制度,始终聚焦更好地保障车改后机关单位公务出行这一核心要求,既注重治理“车轮上的铺张”,又多措并举摆脱“对车轮的依赖”,为保障基层公务出行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