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汽车常见的布置形式有哪几种
您好,只有前驱、后驱、四驱三种。如果我的答案对您有所帮助,请设为最佳答案。
2、汽车总布置法规都有哪些啊?
汽车驾驶员前方视野要求及测量方法
2) GB15084-2006(71/127/EEC) 汽车后饰镜性能及安装要求
3) GB14167-2006(76/115/EEC) 汽车安全带固定点
4) GB4094-1999(78/316/EEC)汽车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标志
5) GB/T17346-1998 (ECE R35)轿车脚踏板的间距
3、汽车ECU布置在哪里
看什么车,小车一般在引擎盖下面,卡车在前面板后面,客车一般在电源盒旁内边
ECU是指发动容机控制模块,也就是行车电脑,一般装在发动机舱内具体位置根据品牌,车型不同而不同,形状一般是四方形板子,金属外壳,一般是铝制外壳,便于散热~~~
4、汽车总布置设计需要掌握什么?
了解这个知识体系需要了解以下四个方面内容:总布置工作流程,总布置工程师工作职责,总布置设计学习方法
启飞汽车设计先跟大家讲讲总布置的工作流程:
一:完成各项法规校核报告
1驾驶员前方视野校核;2:雨刮刮刷面积;3:牌照位置及照明;4:内外后视镜视野
5:内外后视镜视野;6:前后端保护装置;7:灯具安装;8:座椅头枕宽度高度
9:护轮板;10:安全带固定区域;11:安全带固定区域;12:乘用车外部凸出物;13:乘用车外部凸出物;14:乘用车内部凸出物01
人机舒适性的布置:
R01人体坐姿;R02乘坐空间;R03组合仪表;R04方向盘操控;R05进出方便性;
R06遮阳板;R07前后门操控;R08门把手加油口;R09发动机盖后背门
R10顶棚操控件;R11门板扶手及中央扶手;R12换挡及手刹舒适性;R13三踏板;R14空调出风口;R15手伸及界面;R16行李箱容积;R17其余人机;Z01冷却迎风面积
Z02侧视野;Z03行人保护;Z04除霜除雾;Z05总布置图;Z06-DMU
各大系统的布置:
3.1-传统车型机舱动力总成布置01
3.2-传统车型动总附属系统布置01
3.3-传统车型机舱电器系统布置01
3.4-传统车型底盘布置01
3.5-新能源机舱及底盘布置01
D:纯电动新能源车型布置01
总布置工程师工作职责
1、主要完成汽车各系统及总成间的布置与技术协调,平台车型规划的总体构思;
2、精通人机、法规、校核、布置,根据产品开发计划,负责整车的整体布置的开发计划;
3、负责整车布置的全过程管理附件的管理;
4、可独立完成系统总成、关键零部件的布置设计工作,对所负责的图纸、报告、资料等能按质、按期完成;
5、对设计所负责的部分内容进行及时修改和完善,协助项目领导完成技术设计任务;
6、 熟悉整车性能开发体系及流程。
7、负责新车型整车的构建(关键系统、部件初步技术方案, 整车技术参数, 法规要求)及布置,定义概念阶段的外形数模,协助商业需求到技术概念的转换及前期设计研究;
8、负责新车型的可行性研究、人机工程校核、装配分析、电子样车分析,初步保证满足整车的功能性、易装配性和维护保养方便性等方面要求,整合和优化整车各个系统;
9、负责新技术、新方案在公司产品上应用的技术可行性分析;
10、协助拟订公司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战略、行动方案:
11、协助定义用于DMU检查的代表车型配置;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四:学习方法:
这些工程领域看书,作用不大,书上理论性太强。找一个好的培训学习下,提高效率。快速了解设计的核心。把课程里面的案例都一个个完成,基本上能够了解一个产品开发的输入条件,输出内容及标准,设计规范标准,流程。面试的时候把简历润色下,基本上可以实现平稳职业转型。
5、汽车的布置型式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分别用于哪种汽车
前置前驱 优点是动力流失小 传输快 容易驾驶 制造成本地 缺点是操控性跟不上 极限低 比如奥迪A8L 3.0前置后驱 优点是平稳 操控直接 驾驶极限高 缺点是动力流失比较大 因为要经过传动轴把发动机的动力传到后轮需要时间 所以对发动机的动力要求大 ...
6、汽车传动系有几种布置形式 各有什么特点
1、前置后驱。
即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这是一种传统的布置型式。优点是附着力大易获得足够的驱动力,整车的前后重量比较均衡,操控稳定性较好。缺点是传动部件多、传动系统质量大,贯穿乘坐舱的传动轴占据了舱内的地台空间。
2、后置后驱。
即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优点是使前轴不易过载,并能更充分地利用车箱面积,可有效地降低车身地板的高度或充分利用汽车中部地板下的空间安置行李,也有利于减轻发动机的高温和噪声对驾驶员的影响。缺点是发动机散热条件差,行驶中的某些故障不易被驾驶员察觉。
3、前置前驱。
即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优点是操纵机构简单、发动机散热条件好。缺点是上坡时汽车质量后移,使前驱动轮的附着质量减小,驱动轮易打滑;下坡制动时则由于汽车质量前移,前轮负荷过重,高速时易发生翻车现象。
4、中置后驱。
即发动机中置、后轮驱动。优点是轴荷分配均匀,具有很中性的操控特性。缺点是发动机占去了座舱的空间,降低了空间利用率和实用性,因此MR大都是追求操控表现的跑车。
5、四轮驱动。
优点是四个车轮均有动力,地面附着率最大,通过性和动力性好。
7、简述现代汽车五种布置形式的忧缺点和代表车型
汽车的传动系统布置可以分为五类: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FR)、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FF)、发动机中置后轮驱动(MR)、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RR)和四轮驱动(4WD)。 一、前置后驱(FR) 最早期的汽车绝大部分采用FR布局,现在则主要应用在中、高级轿车中。FR的优点是:轴荷分配均匀,即整车的前后重量比较平衡,操控稳定性较好。缺点是:传动部件多、传动系统质量大,贯穿乘坐舱的传动轴占据了舱内的地台空间。 二、前置前驱(FF) FF是现代小、中型轿车普遍采用的布置方案。FF的优点是:降低了车厢地台,操控性有明显的转向不足特性,另外其抗侧滑的能力也比FR强。缺点是:上坡时驱动轮附着力会减小;前轮由于驱动兼转向,导致结构复杂、工作条件恶劣。 三、中置后驱(MR) 发动机放置在前、后轴之间,同时采用后轮驱动,类似F1赛车的布置形式。还有一种“前中置发动机”,即发动机置于前轴之后、乘员之前,类似于FR,但能达到与MR一样的理想轴荷分配,从而提高操控性。MR的优点是:轴荷分配均匀,具有很中性的操控特性。缺点是:发动机占去了座舱的空间,降低了空间利用率和实用性,因此MR大都是追求操控表现的跑车。 四、后置后驱(RR) 早期广泛应用在微型车上,现在多应用在大客车上,轿车上已很少用,但保时捷911的“甩尾”则是因RR出名的。RR的优点是:结构紧凑,没有沉重的传动轴,也没有复杂的前轮转向兼驱动结构。缺点是:后轴荷较大,在操控性方面会产生与FF相反的转向过度倾向。 五、四轮驱动(4WD) 无论上面的哪种布局,都可以采用四轮驱动,以前越野车上应用的最多,但随着限滑差速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四驱系统已能精确地调配扭矩在各轮之间分配,所以高性能跑车出于提高操控性考虑也越来越多采用四轮驱动。4WD的优点是:四个车轮均有动力,地面附着率最大,通过性和动力性好。
8、不同形式的汽车主要体现在和布置形式上的区别
为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汽车的总体构造和布置形式可以各不相同。按照发动机和各个总成的相对位置不同,现代汽车的布置形式通常有发动机前置前驱动、发动机前置后驱动、发动机后置后驱动、发动机中置后驱动、全驱动五种。
汽车的布置形式通常有如下5种:
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FF)----是在轿车上盛行的布置形式,具有结构紧凑、减小轿车质量的、降低地板高度、改善高速行驶时的操纵稳定性等特点。
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FR)----是传统的布置形式。大多数货车、部分轿车和部分客车采用的形式。
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RR)----是目前大、中型客车盛行的布置形式,具有降低室内噪声、有利于车身内部布置等优点。少数轿车也采用这种形式。
发动机中置后轮驱动(MR)----是目前大多数跑车及方程式赛车所采用的形式。由于汽车采用功率和尺寸很大的发动机,将发动机布置在驾驶员座椅之后和后轴之前有利于获得最佳轴荷分配和提高汽车性能。此外,某些大中型客车也采用这种布置形式,把装备的卧式发动机装在地板下。
全驱动(AWD)----是越野汽车特有的形式,通常发动机前置,在变速器后面装有分动器,以便将动力分别输送到全部车轮上。
9、汽车总布置都包括了哪些部分?
一、产品开发的前期工作,是分析各方面的影响因素,明确产品开发的目的和工作方向。二、汽车初步设计的主要任务是构造汽车的形状设计,内容如下:(1)汽车总布置设计总布置设计(又称初步造型),是将汽车各个总成及其所装载的人员或货物安排在
10、汽车传动系统常见五种布置形式?
汽车传动系统的布置形式
汽车发动机的动力经传动系统传动而驱使汽车运动。一般来说汽车有前、后两排车轮, 其中直接由发动机驱动转动, 从而推动(或拉动)汽车前进的车轮即是驱动轮。按照驱动轮的数量, 可分为两轮驱动和四轮驱动两大类;根据发动机在汽车中的位置以及驱动轮的位置, 两轮驱动又分为前置前驱(FF)、前置后驱(FR)、后置后驱(RR)和中置后驱(MR)等四种形式。四轮驱动也可以分为三种形式:全时四轮驱动(Full-Time)、分时四轮驱动(Part-Time)和适时四轮驱动(Real-Time)。目前, 在轿车最常用的驱动方式是前置前驱、前置后驱和全时四轮驱动三种形式。
一、前置前驱: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
这种形式操纵机构简单、发动机散热条件好,主要应用于发动机排量在2.5L以下的乘用车上,且一般都将发动机横置,与设计紧凑的变速驱动桥相连。
优点:
1.省略传动轴装置,减轻了车重,结构比较紧凑;
2.有效地利用了发动机室的空间,驾驶室内空间较为宽敞,并有利于降低地板高度,提高乘坐舒适性;
3.发动机靠近驱动轮,动力传递效率高,燃油经济性好;
4.发动机等总成前置,增加了前轴负荷,提高了轿车高速行驶时的操纵稳定性和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
5.简化了后悬架系统;
6.在积雪或易滑路面上行驶时,靠前轮牵拉车身,有利于保证方向稳定性;
7.汽车散热器布置在汽车前部,散热条件好,发动机可得到足够的冷却;
8.行李箱布置在汽车后部,有足够大的行李箱空间。
缺点:
1.启动、加速或爬坡时,前轮负荷减少,导致牵引力下降;
2.前桥既是转向桥,又是驱动桥,结构及工艺复杂,制造成本高、维修保养困难;
3.前桥负荷较后轴重,并且前轮又是转向轮,故前轮工作条件恶劣,轮胎寿命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