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车辆骗保网上怎么投诉?
可以去一些专门投诉的网站,把这个骗保过程申诉,会有跟进的
2、车辆骗保被查出来有什么后果?
首先虽然理法都不允许,但从你们角度也可以理解。
我是学法律的,如若被发现其后果是:
骗保就是诈骗,会担当民事责任的,如果被发现轻者罚款,重者会承担一 定刑事责任。
虽然这个社会就这样,但如果家里不是很缺钱,其实也不必这样做。况且赔偿要出示交通事故认定,除非这个你们能改,否则很难成功。
本人未曾经历类似事故,就不能出谋画策了。
3、车辆相撞,理赔怀疑骗保,怎么办?
1、理赔怀疑骗保,可以请交警继续调查取证,要公安机关来调查,这是这事情发展的必经阶段,如果调查结束,确定不是骗保,保险公司会依照规定给你赔偿。
2、需要注意的是小损失理赔不值得:哪怕一丁点的小刮擦都要去保险公司理赔。这样做既浪费时间,又增加了自己的理赔率,因为保险公司每年根据车主的出险率有一定的折扣。
3、车险理赔潜规则:不少保险公司都有一份所谓的“红黑榜单”。“红名单”上的车型,在买保险时能够取得对比低的折扣;可一旦车型上了“黑名单”,为它们买保险就要加价,甚至被拒保。
(3)车辆如何骗保扩展资料:
车险理般流程:出险-报案-查勘-定损-核价-核损-核赔-支付
1、出险:发生事故。
2、报案:一般保险公司要求在事发48小时内报案。
(1)出险后,客户向保险公司理赔部门报案;
(2)内勤接报案后,要求客户将出险情况立即填写《业务出险登记表》(电话、传真等报案由内勤代填);
(3)内勤根据客户提供的保险凭证或保险单号立即查阅保单副本并抄单以及复印保单、保单副本和附表。查阅保费收费情况并由财务人员在保费收据(业务及统计联)复印件上确认签章(特约付款须附上协议书或约定);
(4)确认保险标的在保险有效期限内或出险前特约交费,要求客户填写《出险立案查询表》,予以立案(如电话、传真等报案,由检验人员负责要求客户填写),并按报案顺序编写立案号;
(5)发放索赔单证。经立案后向被保险人发放有关索赔单证,并告知索赔手续和方法(电话、传真等报案,由检验人员负责);
(6)通知检验人员,报告损失情况及出险地点。
以上工作在半个工作日内完成。
3、查勘定损
(1)检验人员在接保险公司内勤通知后1个工作日内完成现场查勘和检验工作(受损标的在外地的检验,可委托当地保险公司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
(2)要求客户提供有关单证;指导客户填列有关索赔单证.
4、签收审核索赔单证
(1)营业部、各保险支公司内勤人员审核客户交来的赔案索赔单证,对手续不完备的向客户说明需补交的单证后退回客户,对单证齐全的赔案应在“出险报告(索赔)书"(一式二联)上签收后,将黄色联交还被保险人;
(2)将索陪单证及备存的资料整理后,交产险部核赔科。
4、理算复核:核赔科经办人接到内勤交来的资料后审核,单证手续齐全的在交接本上签收;所有赔案必须在3个工作日内理算完毕,交核赔科负责人复核。
5、审批:产险部权限内的赔案交主管理赔的经理审批;超产险部权限的逐级上报。
6、赔付结案核赔科经办人将已完成审批手续的赔案编号,将赔款收据和计算书交财务划款;财务对赔付确认后,除陪款收据和计算书红色联外,其余取回。
4、咨询车辆骗保如何处理
以所提供的材料来看,不属于骗保即保险诈骗罪。另外,肇事车司机驾驶证型号与所驾驶车型不符的情况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的规定,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刑法》
第一百九十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保险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投保人故意虚构保险标的,骗取保险金的;
(二)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对发生的保险事故编造虚假的原因或者夸大损失的程度,骗取保险金的;
(三)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
(四)投保人、被保险人故意造成财产损失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
(五)投保人、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者疾病,骗取保险金的。
有前款第四项、第五项所列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第一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保险事故的鉴定人、证明人、财产评估人故意提供虚假的证明文件,为他人诈骗提供条件的,以保险诈骗的共犯论处。
《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九十九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一)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
(二)将机动车交由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暂扣的人驾驶的;
(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
(四)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百分之五十的;
(五)强迫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尚不构成犯罪的;
(六)违反交通管制的规定强行通行,不听劝阻的;
(七)故意损毁、移动、涂改交通设施,造成危害后果,尚不构成犯罪的;
(八)非法拦截、扣留机动车辆,不听劝阻,造成交通严重阻塞或者较大财产损失的。
行为人有前款第二项、第四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有第一项、第三项、第五项至第八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5、车辆骗保的参考文献
保险欺诈与陷阱案例汇编 内容简介
自保险产生以来,保险欺诈便相伴而行。近年来,随着经济活动、商务活动、日常生活的日益复杂、多变,滋生出了更多新的骗保、诈保手段,使一些人通过这种方式牟取了暴利,甚至成了他们获取财富的手段。由于保险交易的信息不对称,保险欺诈成为各国保险业不得不面对的难
题。保险欺诈的存在,不仅影响到保险公司的盈利水平,还导致诚实的保户必须为获得保险保障而支付额外的保险费。据统计,因保险欺诈而导致的支出占总赔款支出的比例在不断攀升。有关资料显示,国际上保险业务的欺诈损失平均在10%~30%左右。在我国,随着保险业的发展,保险公司业务范围不断扩大,保险欺诈活动也大量增加。从全国范围看,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诈骗犯罪中涉及保险欺诈的仅占2%左右;到2005年,已上升至10%左右。
另一方面,随着我国保险业务的发展,保险进入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面对不断增加的保险公司和众多的中介,以及令人眼花缭乱的保险产品和复杂艰涩的保险条款,许多人感到茫然和不知所措。人们希望知悉如何才能理性选购保险产品,避免落入某些保险机构和中介设计的保险陷阱。
本书收集、整理了保险欺诈和保险陷阱方面的大量典型案例。书中的案例大部分发生在我国,也有一些国外的经典案例,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保险欺诈与陷阱的概貌。本书全部以实际案例来展示保险欺诈的手段、方法,揭示欺诈陷阱,是广大保险从业人员必备的业务知识手册,也是广大投保人了解形形色色的骗保案件、避开投保陷阱的有益读物。由于保险欺诈和陷阱的花样翻新,编者根据不同险种的欺诈手段予以分类,以使读者明晰各类保险欺诈和陷阱的方法,便于识别和防范。
保险欺诈与陷阱案例汇编 本书目录
第一章 机动车辆保险骗赔案例
一、故意制造保险事故
二、捏造保险事故
三、虚构保险标的
四、编造虚假的事故原因
五、夸大事故损失程度
六、伪造、变更与保险事故有关的证明、资料和其他证据
七、利用报废车骗赔
八、旧车低值高保,制造事故以骗取赔款
九、拒绝通知保险公司被盗车辆已被追回,将其据为己有继续使用
十、保险业务员骗取车险赔款
十一、汽修厂骗赔
十二、车主与汽修厂合谋骗取保险赔款
十三、汽修厂与保险公司人员合谋骗取保险赔款
十四、车主、汽修厂、保险公司业务人员三方合谋骗取保险赔款
十五、车险骗保团伙作案
第二章 火灾保险骗赔案例
一、先出险,后投保
二、故意制造保险事故
三、捏造保险事故
四、投保人虚构保险标的
五、编造虚似的事故原因或夸大财产损失程度
六、重复索赔
第三章 货物运输保险骗赔案例
一、先出险,后投保
二、故意制造保险事故
三、虚构保险标的
四、编造虚假的事故原因或夸大损失程度
五、伪造、变更与保险事故有关的证明、资料和其他证据
六、重复索赔
七、除外责任欺诈
八、货运中间商行骗
第四章 责任保险骗赔案例
一、先出险,后投保
二、故意制造保险事故
三、捏造保险事故
四、编造虚假的事故原因或夸大损失程度
五、伪造保险凭证
六、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隐瞒真实情况获取保险保障
七、冒名索赔
第五章 人寿保险骗赔案例
一、先出险,后投保
二、故意谋杀被保险人
三、捏造被保险人遇难、失踪
四、被保险人自杀
五、杀害“替身”或利用第三者尸体
六、故意隐瞒既往病史或带病投保
七、谎报死亡时间以骗取赔款
八、施“苦肉计”骗取保险金
九、代替体检
第六章 意外伤害保险骗赔案例
一、先出险,后投保
二、自我伤害
三、故意谋害被保险人
四、捏造保险事故
五、杀害“替身”却伪装成被保险人发生意外事故
六、引诱他人投保后,谋杀之以获取保险金
第七章 健康保险骗赔案例
第八章 社会医疗保险欺诈案例
第九章 保险陷阱
主要参考文献
6、车辆交通事故骗保的后果
首先保险公司会拒赔 骗保是违法的 如果保险公司起诉 比较麻烦……
7、汽车骗保,金额在四千元左右是怎么判的
汽车骗保金额已达到4000元,已达到立案标准。可能将处以”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金“的处罚。如果涉及诈骗的数额达到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或者情节严重者,将会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诈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款,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千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八条第一款的规定,个人犯保险诈骗罪,数额较大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金。
(7)车辆如何骗保扩展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