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速铁路车辆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各部分作用
铁道车辆的基本特点1、自导向-特殊的轮轨结构;2、低运行阻力-除坡道、弯道、空气对车辆的阻力外,运行阻力主要来自走行机构中的轴与轴承以及车轮与轨面的小摩擦阻力;3、成列运行-由于以上两个特点决定它可以编组、连挂;4、严格的外形尺寸限制.二、铁道车辆的组成部分1、车体:容纳运输对象,安装和连接其他四个部分.2、走行部:即转向架,承受来自车体和线路的荷载,缓和作用力.3、制动装置:保证列车运行安全.机车及每个车辆都有制动装置.4、连接、缓冲装置:连接机车和车辆、车辆与车辆;传递纵向牵引力和冲击力;缓和机车和车辆间的动力作用.
2、机车车辆构造怎么解释?
铁道机车车辆,分两部分:1、机车(就是俗话说的火车头),主要学习研究机车的构造工作原理,可到从事机车研究(研究所)、生产(机车厂)、牵引(开火车)、检修(修火车头)。。呵呵 2、车辆(就是我们看见的车头后面拖的车厢),一样,一般都是在车辆厂、车辆段、基地、等地方修车辆。当然也有研制工作因能力而异。城轨顾名思义是城市轨道交通,主要是地铁、轻轨,它采用的车和动车组差不多,一般是分散动力的车列,所以我们一般称车辆就行了。 总之学你说的这个专业,大概就是从事以上那些工作,如果能到城轨就是地铁车辆等设备的检修,到铁路上就是铁路局的机车车辆牵引检修。
3、铁路车辆的基本构造分为哪几部分?
铁路车辆种类繁多,但其结构大致相似。一般由车体、走行部、车钩缓冲装置、制动装置和车辆内部设备等五个基本部分组成。
4、铁路车辆NX17构造一侧几个绳栓
铁路是供火车等交通工具行驶的轨道。铁路运输是一种陆上运输方式,以机车牵引列车车内辆在两条平行的容铁轨上行走。传统方式是钢轮行进,但广义的铁路运输尚包括磁悬浮列车、缆车、索道等非钢轮行进的方式,或称轨道运输。铁轨能提供极光滑及坚硬的...
5、铁路货车的组成部分有哪些?
铁路货车一般由车体、转向架、车钩缓冲装置、制动装置和车辆内部设备5个基本部分组成。
(1)车体:车辆的主体,载货的容器。
(2)转向架:车辆的走行部分,它的功能是支承车体、转向和制动,保证车辆能在轨道上平稳运行。
(3)车钩缓冲装置:使车辆相互连挂组成列车,并能缓和车辆之间纵向冲动的设备。
(4)制动装置:用以实现列车减速和停车,保证行车安全的设备。车辆上装备的制动装置是整个列车制动系统的一部分。
(5)车辆内部设备:包括固定货物用的机具、装卸货物用的设备和冷藏车上用的制冷装置等。
6、中国铁路车辆的演变。
车底,不是机车吧!
最早的是YZ22,就是最普通的绿皮车.
后来出现了YZ25B,也是绿色的,但是可以安装空调的.
YZ25G,就是红色车底,大部分快速列车使用的.RZ24,也是红色涂装!
再就是YZ25K系列了,天蓝色的,特快用的那种.还有SYZ25K,双层的~
还有25T,现在最先进的车底,白色的,直特用的,可以和动车媲美.
最后就是动车组了~
7、车辆的基本构造
车辆的种类虽然多,构造却大同小异。这应该说是标准化的功劳,也是大型生产流水线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需求的变化,铁路车辆的外形开始有了改变,尤其是客车车厢不再是清一色的老面孔。但是它们的基本构造并没有重大的改变,只是具体的零部件有了更科学先进的结构设计。
一般来说,车辆的基本构造由车体、车底架、走行部、车钩缓冲装置和制动装置五大部分组成。 车体是车辆上供装载货物或乘客的部分,又是安装与连接车辆其他组成部分的基础。早期车辆的车体多以木结构为主,辅以钢板、弓形杆等来加强。近代的车体以钢结构或轻金属结构为主。
货车车体:
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侧壁(墙)、端壁(墙)、车顶等。车体的钢结构由许多纵向梁和横向梁(柱)组成,车体底架通过心盘或旁承支承在转向架上。车体钢结构承担自重、载重、整备重量及由于轮轨冲击和簧上振动而产生的垂直动载荷;列车起动、变速、上下坡道时,在车辆之间所产生的牵引和压缩冲击力等纵向载荷;以及包括风力、离心力、货物对侧壁的压力等侧向载荷。
客车车体:
为全金属焊接结构,由底架、侧墙、车顶和端墙等四部分焊接而成。在钢骨架外面焊有金属地板。侧墙板、车顶板和端墙板,形成一个上部带圆弧下部为矩形的封闭壳体,俗称薄壁筒形结构车体。壳体内面除用纵向杆件和横向梁、柱加强外,还采用墙板压筋方式来代替部分杆件,以增强结构的强度和刚度,形成整体承载的合埋结构。客车车体必须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为使旅客上下车方便,客车两端设有通过台,并在通过台的外端设置折棚和渡板,防止风雨及寒气侵入。车体内除设置门窗、座椅及卧铺外,还需装设卫生设备、通风装置、给水设备、车电设备、取暖设备、播音装置及空气调节装置等。 车底架就是由各种纵向和横向钢梁组成的长方形构架。它承托着车体,是车体的基础。车底架承受上部车体及装载物的全部重量,并通过上、下心盘将重量传给走行部。在列车运行时,它还承受机车牵引力和列车运行中所引起的各种冲击力及其他外力。所以,它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才能坚固耐用。
货车的车底架一般由中梁、侧梁、枕梁、横梁、端梁及地板横梁等组成。中梁位于底架的中央,是整个底架的基础和主要受力杆件。中梁端部是安装车钩缓冲装置的地方,直接承受纵向作用力。枕梁是底架和转向架连接的地方,在枕梁下部设有上旁承和上心盘,分别和转向架摇枕上的下旁承和下心盘相对。它受力较大,负担全车的重量,并通过心盘将重量传给走行部。罐车的底架结构和其他货车有所不同,由于罐体本身具有很大刚度,因此罐内液体的重量主要由罐体来承担,然后通过托架及枕梁传至转向架,故罐车底架主要承受水平的纵向牵引冲击力。罐车的中梁由两根槽钢制成,中央部分盖有上盖板,盖板上焊有罐体下鞍板;枕梁为箱形断面,上面装有罐体托架,通过蹼形板焊在枕梁上,以便支撑罐体。
客车车底架的构造和货车底架相似。但是,由于客车两端必须设置通过台,所以它的小梁伸出端梁之外,和通过台端梁、侧梁组成通过台架。在通过台端梁之前,再装置缓冲梁。 走行部是车辆在牵引动力作用下沿线路运行的部分。走行部的作用是保证车辆灵活、安全平顺地沿钢轨运行和通过曲线;可靠地承受作用于车辆各种力量并传给钢轨;缓和车辆和钢轨的相互冲击,减少车辆振动,保证足够的运行平稳性和良好的运行质量;具有可靠的制动机构,使车辆具有良好的制动效果。
铁路车辆发展的初期,载重量小,容积也不大,走行部很简单,一般采用二轴车的结构形式,车轴直接安装在车体下方,称为无转向架车辆。随着车辆载重量的增大,一般多采用转向架的结构形式。转向架是将两个及其以上轮对通过专门的构件组成的一个整体部件。
由于车辆的用途、运行条件、制造和检修能力等因素的不同,转向架的类型很多,结构各异。一般转向架主要由轮对、侧架和摇枕、轴箱油润装置、弹簧减振装置、基础制动装置所组成。
轮对由一根车轴和两个车轮压装成一体,在车辆运行过程中,车轮和车轴之间不容许有相对位移。轮对承受着车辆的全部重量,且在轨道上高速运行时还承受着从车体、钢轨两方面传来的其他各种作用力。轮对的质量直接影响列车运行安全,因此对它的制造、检修均有严格规定。轮对上的车轴根据所用轴承型式,可分为滑动轴承车轴和滚动轴承车轴。而车轮的结构、形状、尺寸,材质是多种多样的。按其用途可分为客车用、货车用、机车用车轮,按其结构分有整体轮与轮箍轮。轮箍轮又可分为铸钢辐板轮心、辗钢辐板轮心及铸钢辐条轮心的车轮。整体轮按其材质又可分为辗钢轮,铸钢轮等。为降低噪声、减小簧下质量,国外还采用弹性车轮、消音车轮、起皱辐板车轮等新型车轮。无论任何形式车轮,与钢轨直接接触的部分主要是轮缘和踏面。轮缘就是车轮内侧突起的部分,其作用是引导车轮的运行方向,防止车轮脱轨。踏面就是车轮与钢轨头部的接触面。在踏面上设有1:20的斜坡,能使车辆的重心落在线路中心线上,以克服和减轻车辆的蛇行运动,并顺利地通过曲线。
侧架和摇枕是转向架的组成部分,侧架把转向架的各个零部件联系在一起构成一个整体。它的两端有轴箱导框,以便安装轴箱。侧架中部设有弹簧承台,是安装弹簧减振装置的地方。摇枕则连同下心盘,旁承盒铸成一体,它的两端支座在弹簧上。车体的重量和载荷通过下心盘经摇枕传给两侧的枕弹簧,并通过摇枕将两个侧架联系起来。
轴箱油润装置是保证车辆安全运行的重要部件。其作用是将轮对和侧架或构架联系在一起,使轮对沿钢轨的滚动转化为车辆沿线路的平动;承受车辆的重量,传递各方面的作用力,并保证良好的润滑性能,使车轴在高速运转时不致发生热轴现象。轴箱装置按轴承的工作特性分为滚动轴承轴箱装置和滑动轴承轴箱装置。滚动轴承能减少运动阻力,适合高速运行,是铁路车辆技术现代化的重要措施之一。滑动轴承轴箱由于启动阻力大,不适合高速运行,维修费用高,冬、夏季需更换轴油且易发生热轴,故逐渐被滚动轴承釉箱所代替。
弹簧减振装置是车辆减少有害冲动和衰减振动的装置。车辆上采用的弹簧减振装置,按其主要作用的不同大体可分为三类:一类是主要起缓和冲动的弹簧装置,如中央及轴箱的螺旋圆弹簧;二类是主要起衰减振动的减振装置,如垂向、横向减振器;三类是主要起定位(弹性约束)作用的定位装置,如轴箱轮对纵、横方向的弹性定位装置,摇动台的横向缓冲器或纵向牵引拉杆等。
基础制动装置由制动缸活塞推杆以至闸瓦及其间一系列杠杆、拉杆、制动梁等传动部分所组成,其作用是把制动缸活塞上的推力增大若干倍以后平均地传给各个闸瓦,使之压紧车轮而产生制动作用。
为了适应载重的增加和速度的提高,中国铁路一方面通过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研制开发了CW系列转向架;一方面通过对国产206型转向架的技术升级,借鉴国外的焊接技术,形成了SW系列转向架。这两种转向架经过运用考核和多次技术改进,现已开始走向成熟,成为我国铁路提速客车的主型转向架。
缓冲装置
车钩缓冲装置是用于使车辆与车辆,机车或动车相互连挂,传递牵引力,制动力并缓和纵向冲击力的车辆部件。它由车钩,缓冲器、钩尾框,从板等组成一个整体,安装于车底架构端的牵引梁内。为了保证车辆连挂安全可靠和车钩缓冲装置安装的互换性,我国铁路机车车辆有关规程规定:车钩缓冲器装车后,其车钩钩舌的水平中心线距钢轨面在空车状态下的高度,客车为880mm(允许+10mm,-5mm误差),货车为880mm(±10mm)。两相邻车辆的车钩水平中心线最大高度差不得大于75mm。 首先说说车钩。车钩是用来实现机车和车辆或车辆和车辆之间的连挂,传递牵引力及冲击力,并使车辆之间保持一定距离的车辆部件。车钩按开启方式分为上作用式及下作用式两种。通过车钩钩头上部的提升机构开启的叫上作用式(一般货车大都采用此式);借助钩头下部推顶杠杆的动作实现开启的叫下作用式(客车采用)。车钩按其结构类型分为螺旋车钩、密接式自动车钩、自动车钩及旋转车钩等。螺旋车钩使用最早,但因缺点较多已被淘汰,密接式自动车钩多为高速铁路车辆所用。中国除在大秦铁路重载单元列车上使用旋转车钩外,现一律采用自动车钩。所谓自动车钩,就是先将一个车钩的提杆提起后,再用机车拉开车辆或与另一车辆车钩碰撞时,能自动完成摘构或挂钩的动作的车钩。中国铁道部门1956年确定1、2号车钩为标准型车钩。但随着列车速度的提高和牵引吨位的增加,又于1957、1965年先后设计制造了15号车钩和13号车钩。客车使用15号车钩,货车则逐步用13号车钩代替2号车钩。
钩头组成
车钩由钩头,钩身、钩尾三个部分组成、车钩前端粗大的部分称为钩头,在钩头内装有钩舌、钩舌销,锁提销,钩舌推铁和钩锁铁。车钩后部称为钩尾,在钩尾上开有垂直扁锁孔,以便与钩尾框联结。为了实现挂钩或摘钩,使车辆连接或分离,车钩具有以下三种位置,也就是车钩三态:锁闭位置——车钩的钩舌被钩锁铁挡住不能向外转开的位置。两个车辆连挂在一起时车钩就处在这种位置。开锁位置——即钩锁铁被提起,钩舌只要受到拉力就可以向外转开的位置。摘钩时,只要其中一个车钩处在开锁位置,就可以把两辆连挂在一起的车分开。全开位置——即钩舌已经完全向外转开的位置。当两车需要连挂时,只要其中一个车钩处在全开位置,与另一辆车钩碰撞后就可连挂。旋转车钩的构造与普通车钩不同,钩尾开有锁孔,钩尾销与钩尾框的转动套连接。钩尾端面为一球面,顶紧在带有凹球面的前从板上。当钩头受到扭转力矩作用时,钩身连同尾销以及转动套一起转动。旋转车钩只安装在专为大秦铁路运煤单元组合列车设计的车辆上。这种车辆的一端装设旋转车钩,另一端装设固定车钩,整列车上每组连接的两个车钩,两两相互搭配。当满载煤炭的车辆进入卸煤区的翻车机位时,翻车机带动车辆翻转180度,将煤炭倾倒出来。旋转车钩可以使车辆翻转卸货时不摘钩连续作业,缩短了卸货作业时间。 密接式车钩一般在高速铁路和地下铁道的车辆上使用。它的体积小、重量轻、两车钩连挂后各方向的相对移动量很小,可实现真正的“密接”;同时,对提高制动软管、电气接头自动对接的可靠性极为有利。 列车制动就是人为地制止列车的运动,包括使它减速,不加速或停止运行。对已制动的列车或机车解除或减弱其制动作用,则称为“缓解”。为施行制动和缓解而安装在列车上的一整套设备,总称为列车“制动装置”。“制动”和“制动装置”俗称为“闸”。施行制动常简称为“上闸”或“下闸”,施行缓解则简称为“松闸”。
“列车制动装置”包括机车制动装置和车辆制动装置。不同的是,机车除了具有像车辆一样使它自己制动和缓解的设备外,还具有操纵全列车制动作用的设备。
在介绍制动装置前,先谈谈列车制动方式。
列车制动在操纵上按用途可分为“常用制动”和“紧急制动”两种。在正常情况下为调节或控制列车速度包括进站停车所施行的制动,称为“常用制动”,它的特点是作用比较缓和而且制动力可以调节。在紧急情况下为使列车尽快停住所施行的制动,称为“紧急制动”(也称为“非常制动”),它的特点是作用比较迅猛而且要把列车制动能力全部用上。
从施行制动的瞬间起,到列车速度降为零的瞬间止,列车驶过的距离,称为制动距离。这是综合反映列车制动装置性能和效果的主要技术指标。列车重量越大,运行速度越高,就越不容易在短时间、短距离内停下来。那么,列车的运行速度与制动距离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假如一列由15节车厢组成的列车运行时速在50公里时,它实施制动后,可以在130米内停下来;当时速增加到70公里时,它要向前行驶250米才能停下来;当列车速度达到每小时100公里时,它的制动距离要570米;而当列车速度高达120公里时,制动距离就要超过800米。由此可见,列车速度提高一倍,制动距离要增加三倍以上。然而,我国现行的《铁路技术管理规程》规定,“列车在任何铁路坡道上的紧急制动距离,规定为800 m”。这就是说,要想提高列车速度,必须采用更先进的制动装置。
铁路机车车辆采用的制动方式最普遍的是闸瓦制动。用铸铁或其他材料制成的瓦状制动块,在制动时抱紧车轮踏面,通过摩擦使车轮停止转动。在这一过程中,制动装置要将巨大的动能转变为热能消散于大气之中。而这种制动效果的好坏,却主要取决于摩擦热能的消散能力。使用这种制动方式时,闸瓦摩擦面积小,大部分热负荷由车轮来承担。列车速度越高,制动时车轮的热负荷也越大。如用铸铁闸瓦,温度可使闸瓦熔化;即使采用较先进的合成闸瓦,温度也会高达400~450℃。当车轮踏面温度增高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使踏面磨耗、裂纹或剥离,既影响使用寿命也影响行车安全。可见,传统的踏面闸瓦制动适应不了高速列车的需要。于是一种新型的制动装置——盘形制动应运而生。
盘形制动,它是在车轴上或在车轮辐板侧面安装制动盘,用制动夹钳使以合成材料制成的两个闸片紧压制动盘侧面,通过摩擦产生制动力,使列车停止前进。由于作用力不在车轮踏面上,盘形制动可以大大减轻车轮踏面的热负荷和机械磨耗。另外制动平稳,几乎没有噪声。盘形制动的摩擦面积大,而且可以根据需要安装若干套,制动效果明显高于铸铁闸瓦,尤其适用于时速120公里以上的高速列车,这正是各国普遍采用盘形制动的原因所在。但不足的是车轮踏面没有闸瓦的磨刮,将使轮轨粘着恶化;制动盘使簧下重量及冲击振动增大,运行中消耗牵引功率。
铁路机车车辆制动机按制动原动力和操纵控制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手制动机、空气制动机、电空制动机、电磁制动机和真空制动机。
手制动机
是以人力为制动原动力,以手轮的转动方向和手力大小来操纵控制。构造简单,费用低廉,是铁路历史上使用最久远,生命力最顽强的制动机。铁路发展初期,机车车辆上只有这种制动机,每车或几个车配备一名制动员,按司机笛声号令协同操纵,由于制动力弱,动作缓慢,不便于司机直接操纵,所以很快就被非人力制动机取而代之,手制动机成为辅助的备用制动机。
空气制动机
是以压力空气作为制动原动力,以改变压力空气的压强来操纵控制。制动力大,操纵控制就灵敏便利。我国铁路习惯把压力空气简称为“风”,把空气制动机简称为“风闸”。空气制动机又分直通式和自动式两大类,直通式空气制动机已不再采用。
自动式
特点是列车管排气(减压)时制动缸充气(增压),发生缓解。优点是,当列车发生分离事故,制动软管被拉断时,列车管风压急剧下降,三通阀活塞自动而迅速地移动到制动位,故列车能自动迅速制动直至停车。这不仅提高了列车运行安全性,而且列车前后部开始制动作用的时间差小,即制动和缓解的—致性较好,适用于编组较长的列车;因此在世界各国铁路上得到最广泛的应用。
电空制动机是电控空气制动机的简称,是在空气制动机的基础上加装电磁阀等电气控制部件而形成的。它的特点是制动作用的操纵控制用“电控”,但制动作用原动力还是压力空气.而且,在制动机的电控因故失灵时,它仍可实行“气控”(空气压强控制),临时变成空气制动机。在列车速度很高或编组很长,空气制动机难以满足要求时,采用电空制动机可以大大改善列车前后部制动和缓解作用的一致性,显著减轻列车纵向冲击,并缩短制动距离,世界上许多高速列车都采用了电空制动机,我国广深线准高速旅客列车和某些干线的提速客车也采用了电空制动机。
真空制动机
还有一种真空制动机,它的特点是以大气为原动力,以改变“真空度”来操纵控制。当制动阀手柄置于缓解位时,真空泵与列车管连通、列车管和制动缸内的空气都被抽走,列车管和制动缸内上下两方都保持高度真空,活塞因自重落下,活塞杆向外伸出。当制动阀手柄置于制动位时,列车管与大气相通,大气进入列车管和制动缸活塞下方。由于抽气完成时球形止回阀已落下处于关闭状态,大气压力只能将它压住而不能使阀口开放,故大气不能进入活塞上方。活塞上下的压差推动活塞上移,活塞杆缩向缸内而发生制动作用。真空制动机在非人力制动机中构造较简单,价格较便宜,维修也较方便。但是,由于大气压强本身有限,“绝对真空”又很难达到,而且,需要较大的制动缸和较粗的列车管,所以,有些釆用真空制动的铁路,随着牵引重量和运行速度的提高,已经或正在向空气制动过渡。
8、求:铁路车辆结构常用英语词汇
elevated railway, overhead railway, aerial railway 高架铁路
mine railway 矿区铁路
funicular (railway) 缆索铁路,登山铁路
light railway line 轻便铁道
urban railway 市区铁路
railway network 铁路网
railway transport 铁路运输
trial run 试车
open to traffic 通车
porter 搬运工人
ticket inspector 查票员
ticket 车票
single ticket, oneway ticket 单程票
return ticket, roundtrip ticket 来回票
platform ticket 站台票
railway station 车站
station hall 车站大厅
information desk 服务台
waiting room 候车室
passenger station 客车站
time-table 时刻表
arrival time-table 到站时刻表
departure time-table 发车时刻表
ticket-collector, gateman 收票员
ticket office, booking office 售票处
junction 枢纽站
rail and water terminal 水陆联运站
platform bridge 天桥
luggage barrow 推行李车
enquiry office, information desk 问讯处
way station 小站
label 行李标签
luggage office 行李房
left-luggage office 行李暂存处
platform-ticket 验票口
barrier 栅栏门
platform 站台
(electric) platform truck 站台车
platform tunnel 站台地道
platform roofing 站台顶棚
station-master 站长
terminal; terminus 终点站
escalator 自动扶梯
The train leaves the station at..., The train is e out at... 火车在(某时)离站
to have one's ticket punched (给检票员)检票
10 minutes behind schele 晚点十分钟
to change trains at... 在(某地)换车
The train is e at... 在(某时)到达
to break the journey 中途下车
dining car, restaurant car, diner 餐车
pantry 餐车食品室
open wagon, (railway) wagon, (railway) truck 敞车
carriage, coach, car 车厢
roof 车顶
concertina walls (车厢通道两侧的)伸缩篷
step; foot board (车厢门口的)踏板
gangway (车厢的)通道
lidded ashtray 带盖烟灰盒
tank wagon 罐车
mixed train 混合列车
freight train, goods train 货物列车
engine, locomotive 机车
window seat 靠窗座位
coach, passenger train 客车
express train, express 快车
refrigerator wagon 冷藏车
car attendant; train attendant 列车员
guard, conctor 列车长
slow train, way train 慢车
covered wagon van, box car 棚车
ordinary train 普通列车
sleeping carriage with cushioned berths 软卧客车
up train 上行车
livestock wagon 牲畜车
sleeping car, sleeper 卧车
down train 下行车
luggage van, baggage car 行李车
rack, baggage rack 行李架
sleeping carriage with semicushioned berths 硬卧客车
ordinary seat 硬席
carriage with semicushioned seats 硬座车
mail car 邮政车
mail and luggage van 邮政行李车
through train 直达车
special train 专车
pointsman, switchman 道岔工人
signal for blocking the track, block signal 闭塞信号
semaphore signal, home signal 臂板信号
warehouse 仓库
siding, sidetrack 侧线,旁轨
turnout 岔道
weighing machine 秤重机
derailing (火车)出轨
single line (track) rail 单线
points, switches 道岔
switch lock, point lock 道岔锁
wait sign, wait signal 等候标志(信号)
marshalling yard, shunting yard 调车场
dispatching 调度
dispatcher 调度员
crossover 渡线,转线轨道
rail 钢轨
track 轨道
sleeper, railroad tie 轨枕
rail chair 轨座
buffer stop, bumping post 缓冲桩
goods shed, freight depot 货棚
goods station 货运站,货站
container 集装箱
locomotive (engine) shed 机车库
station warning sign 进站预告标
clearance 净空
(signal) gantry (铁路上支持信号装置的)跨线桥
barrier (道口)拦路木
section 路段
rece speed sign(al) 慢行标志(信号)
bell and whistle sign, whistle sign 鸣笛预告标
platform car, flat car 平车
grade crossing, level crossing (道路与铁路的)平面交叉
track-laying machine, tracklayer 铺轨机
double line (track) rail 双线
volume of railway freight 铁路货运量
railway connections 铁路交叉点,铁路联络线
railway warning sign 铁路警告标志
railway clearance 铁路净空
railroad bed 铁路路基
railway curve 铁路曲线(弯道)
railway tunnel 铁路隧道
railway line, railroad line 铁路线
stop sign(al) 停车标志(信号)
danger sign(al) 危险标志(信号)
unprotected crossing 无防护设备的道口
signal light (lamp) 信号灯
signal box, signalman's cabin 信号房
signalman 信号员
wing rail (of frog) 翼轨
distant signal, disk signal, target 圆盘信号机
back-turning section 折返段
frog 辙叉,岔心
turn-table 车台,旋车盘
point (box), switch (box) 转辙器
switch signal, point indicator 转辙信号
9、铁道车辆的特点及组成是什么?
一、铁道车辆的基本特点
1、自导向-特殊的轮轨结构;
2、低运行阻力-除坡道、专弯道、空气对车辆的阻属力外,运行阻力主要来自走行机构中的轴与轴承以及车轮与轨面的小摩擦阻力;
3、成列运行-由于以上两个特点决定它可以编组、连挂;
4、严格的外形尺寸限制。
二、铁道车辆的组成部分
1、车体:容纳运输对象,安装和连接其他四个部分。
2、走行部:即转向架,承受来自车体和线路的荷载,缓和作用力。
3、制动装置:保证列车运行安全。机车及每个车辆都有制动装置。
4、连接、缓冲装置:连接机车和车辆、车辆与车辆;传递纵向牵引力和冲击力;缓和机车和车辆间的动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