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司机座位险是什么意思
司机座位险是指保险车辆发生意外事故(不是行为人处于故意,而是行为人不可预见以及不可抗拒的,造成车上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突发事件),导致车上的司机或乘客人员伤亡,保险公司将赔偿治疗费或事故金。
座位险其实就是车上人员责任险,车上人员责任险是属于商业险种之一,包括司机和乘客的座位险,它是专门保障车上乘客(包括驾驶员)的一个险种。
但是有一点要注意:这个座位险是不包括被保险人的。
(1)车辆涉水事件扩展资料:
司机座位责任险赔偿额度:
1、保险车辆发生道路交通事故,保险人根据驾驶人在交通事故中所负事故责任比例相应承担赔偿责任。依据平安车险相关条款,一般按照下列规定确定事故责任比例:保险车辆方负全部事故责任的,事故责任比例不超过100%。
2、负主要事故责任的,事故责任比例不超过70%;负同等事故责任的,事故责任比例不超过50%;负次要事故责任的,事故责任比例不超过30%;无事故责任的,保险人不承担赔偿责任。
3、同时,根据驾驶人在交通事故中所负事故责任比例,实行相应的事故责任免赔率:负全部责任的免赔15%,负主要责任的免赔10%,负同等责任的免赔8%,负次要责任的免赔5%。单方肇事事故的事故责任免赔率为15%。
2、车辆全险包括哪些
车险包括主险和附加险
主险
1、机动车损失保险
2、第三者责任保险
3、车上人员责任保险
4、全车盗抢保险
附加险
1、玻璃单独破碎险
2、自燃损失险
3、新增加设备损失险
4、车身划痕损失险
5、发动机涉水损失险
6、修理期间费用补偿险
7、车上货物责任险
8、精神损害抚慰金责任险
9、不计免赔率险
10、机动车损失保险无法找到第三方特约险
11、指定修理厂险
车主不可能全部购买所有的险种,建议大家根据自己的需求购买车险。
(2)车辆涉水事件扩展资料:
新车需购保险
1、交强险
交强险是我国的强制保险,所有车辆都必须要购买的一个险种。万一发生交通事故时,保险公司只能陪给被撞的一方,也就是说赔款的条件是局限的。同时,如果不买上交强险的话,那么车子就会失去年检的资格,因此,交强险是不买不行的。
2、第三者商业责任险
多数的车主朋友都会选择投保于交强险和三者险。由于交强险所理赔的金额有限,所以买下三者险能够为交强险所超出不能理赔的部分进行赔偿。就算万一发生了事故,那么也能得到比较合理的金额赔偿。
3、不计免赔险
相比前两者的车险是一种具有独立性的基本险种,而不计免赔险对汽车而言是一种额外的附加险种。其作用在于如果你发生了事故要赔偿1000元的费用,保险公司正常来说要为你赔偿80%也就是800元的损失费,若购买了不计免赔险之后,那么就会把剩余自己要赔偿的20%金额一同转移给保险公司。
也就是说,自己能够获得100%的赔偿。因此,这险种的购买也是很有必要的。
4、车损险
车损险无疑是理赔范围最广的一种必要险种,无论车子受到了碰撞、刮伤、泡水等损害,都能获得保险公司的理赔,而赔偿的金额,最终还是要看事件的缘由、损伤的程度等诸多条件来进行判定。
3、贵州又一起落水悲剧!汽车为什么不能做到完全防水?
贵州公交落水事件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在事故调查结果没有公布之前,我们不应该对事故原因做出不负责任的揣测,只希望这类惨剧以后不要再发生。
车辆和水相关的事故通常有两种,一种是落水事故,一种是涉水事故。
车辆落水事故之前也发生过多起,像2018年10·28重庆公交坠江事故,2018年6·28高邮农工班车侧滑落水交通事故,2019年2·11汉中公交车坠江事故等等。
而涉水事故,多伴随着暴雨洪涝灾害发生。在2012年7·21北京特大暴雨中,就发生了车辆涉水车主溺亡的惨剧。每年台风和洪涝季节,地势低洼的路段和涵洞等都是涉水事故高发区域。尤其是最近,全国大部分都陷入了雨季,不少城市里车都变成了“船”,乐观的人们戏称“车船税”收的不是没有道理。
每一个事故背后都有各自复杂的原因,而在看到这么多和水相关的汽车事故之后。我有一个想法忽然冒出来:科技这么发达的现在,汽车为什么就不能做成防水的呢?
完全防水,能实现,不现实
让车辆完全的防水,不是不能实现。现役的装甲车很多都具备涉水的能力,美国的某款装甲车可在3.5米高的海浪中全车沉没10~15秒钟。但显然,普通乘用车不可能按照装甲车的方式去做防水,造价差了不止一个数量级。
在2008年的日内瓦国际车展上,瑞士著名跑车制造商“Rin-speed”公司推出了世界第一款水路两栖概念车Squba。这辆敞篷车路上最高时速124公里,水面最高时速约5公里,水下最高时速约3公里,最大潜水深度10米。
这辆车没有使用内燃机,而是用了3个电动机,一个负责路上行驶,另外两个带动车尾的螺旋式推进器,与前部的喷气式推进器一起为水中行驶提供动力。纳米碳纤维的车身让整车重量不足一吨,十分轻巧。但车身不是封闭的,乘客需要像潜水员那样使用氧气瓶(看到这里,我不禁想问,这个潜水车的意义何在?)
这款车可以说是一个奢侈的玩具,对于车辆落水事故并不能提供多少技术借鉴。而高昂的造价,也注定了其无法量产。
近年来也不断传出有车企想开发两栖车的传闻,特斯拉对这个想法就非常热衷。不过考虑到造价和市场前景,两栖车短时间内应该也只能停留在概念上。
涉水能力,可提高,价格贵
提高涉水能力,是解决车辆涉水遇险最简单粗暴的方式。梅赛德斯奔驰的御用改装商巴博斯曾经推出过一款车型——BRABUS G550。这辆车最大涉水可达1米,能够抵抗大部分的涉水风险。但这款车不仅价格超600万,而且在全球也是限量款。
越野能力出众的路虎有一项独特的技术叫做涉水感应系统。外后视镜下侧的超声波传感器可以监测后视镜与水面的距离,其自主研发的涉水感应控制单元Wade Sensing计算出涉水深度后将信息显示在中控屏上,在涉水深度达到最大时发出报警。
不过这项配置本身价格不菲,而且大多搭载在高档车型上。而现实中很多人连涉水险都不舍得买,这个配置能问津的还是少数人。
事故预防,重在对驾驶者的管理
我们能不能从源头上预防落水、涉水事故呢?除了上文提到的涉水预警功能之外,在这方面现有的预防机制还真就非常有限。涉水事故情景比较单一,驾驶员主观上加强安全意识其实能够避免,但预防落水事故,就复杂的多。
汽车落水事故,本质上和一般交通事故是没有区别的。无非是其它事故发生在陆地,而汽车落水事故恰好发生在水面附近,导致了汽车落水。所以预防汽车落水本质上就是预防交通事故。
重庆10·28公交坠江事故是由于乘客与驾驶员发生争执,抢夺方向盘导致车辆失控,冲出桥梁坠入江中。近几年,很多公交车为了防止出现乘客干扰驾驶员的情况,都为公交车装了隔离门,避免这种情况再次发生,这种办法相对来讲最为容易。
而像是驾驶员疲劳驾驶冲出道路、桥梁,驾驶员出现紧急生理问题导致车辆失控等情况,应对起来就要复杂的多。这几年我们看到过很多报道,公交驾驶员在心脏病突发时用最后的力气将车辆靠边停车,避免了一车乘客的生命受到威胁。那这种驾驶员疾病突发的情况是否能预防呢?
美国著名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提出过一个著名的法则:在一件重大的事故背后必有29件轻度的事故,还有300件潜在的隐患。这个法则被众多保险公司和企业所应用。如果依据这个法则,那其实在我们知道的事故背后,还有很多潜在的事故隐患不为人所知。
驾驶员健康状况监测系统应该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方案,车企们关于它的研发也已经进行了很多年。早在2015年福特就曾经申请过一项名为“医疗数据采集和报备”的专利,这个专利利用传感器实时监测驾驶员的健康状况,在紧急情况下可以联系医务人员。
早年福特也曾研发过智能座椅,在座椅中植入六个传感器,通过读取心跳信号监测心脏病突发等情况,在疾病早期对司机进行预警。后来由于可穿戴技术兴起,在成本上更便宜,数据上更精确,福特放弃了这个项目。
奥迪健康司机系统就是通过手环或手表对心率和体温等进行监测,判断驾驶者是否疲劳驾驶、压力过大或健康不佳。
一直主打安全牌的沃尔沃在2019年推出的车载摄像头,可以通过观察瞳孔判断驾驶员血糖水平,并在发现身体状况时,第一时间给亲人或者医院打电话。
在丰田、本田、雷克萨斯等品牌的概念车上,也都配备了各种可以识别驾驶员情绪、心跳、体温等生理信息的系统,国产品牌长城的车载健康监测系统,使用77GHz毫米波雷达监测人体微动,来实现对心率和呼吸的监测。
可以看到,在可行的维度内,车企们都没有放弃对增强汽车安全性的尝试。但像车载健康系统这种配置,在成本和研发的困难之外,还涉及到隐私权等伦理及法律问题。这项配置的成熟和普及还是任重道远。
政策导向,未来可期
2018年,交通部发文要求:在既有三类以上班线客车、旅游包车、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车辆、农村客运车辆、重型营运货车上,安装智能视频监控报警装置,新进入道路运输市场的「两客一危」车辆前装智能视频监控报警装置,实现对驾驶员不安全驾驶行为的自动识别和实时报警。
在2017年,欧洲新车安全评鉴协会(Euro-NCAP)将驾驶员监测列为初级安全系统,从2020年开始,只有具备驾驶员监测功能的车辆才能获得欧盟五星安全认证。
从政策的导向上不难看出,对驾驶员进行监测是一种大的趋势,而随着这种技术的成熟,也许各种因为驾驶员主观和客观原因引起的车辆事故,都能够得到预防和控制。道路上的意外或许很难防,但管理好驾驶员,还是大有希望。
最后说说
在交通事故中,最大的因素往往是人。无论多么先进的安全配置,在现阶段都无法越过人去接管车辆。系统为驾驶员提供的更多是一种辅助,在事故中起关键作用力的还是人。我们在期盼科技发展为汽车带来更先进更安全的配置同时,更应该重视的是对驾驶者的关注。正如7月8日公安部对贵州公交落水事故的通报中强调的那样,加强日常的安全防范,优化应急处突准备,是现阶段对这类事故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版权声明:本文为线外邦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线外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超实用的车险法律常识有哪些
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客车在家庭中越来越普及,车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风险,一旦出现全责大事故,家庭生活有可能一夜回到解放前,化解风险的唯一途径就是要车险作为保障,然后面对着数不清的车险品种:交强险、车损险、三者险、盗抢险、车上人员责任险、玻璃险、划痕险、不计免赔等等,头大了吧,这些车险都有什么作用,都是什么意思呢,请您仔细往下看。
私家车强制险
第一年:5座950元,6-8座1100元
第二年:855元,990元
第三年:760元,880元
第四年:665元,770元
第五年:665元,770元
以上保费,跟出险,脱保,过户有关系,其中任意一项变化了,那样保费也会变。
车船税
1.0升以下:180元/年
1.0~1.6升:360元/年
1.6~2.0升:420元/年
2.0~2.5升:720元/年
2.5~3.0升:1800元/年
3.0~4.0升:3000元/年
4.0升以上:4500元/年
所需证件
个人车:
1.车主身份证正、反两面复印件
2.行驶证正、副本复印件;
单位车:
1.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2.行驶证复印件。
车险包括什么
1.交强险
2.商业车险
主要有四个主险:
①车损险:代号A
②三者险:代号B
③车上人员责任险代号:D
④盗抢险G
主要有五个附加险:
①玻璃代号:F
②划痕代号:L
③自燃代号:Z
④不计免赔代号:M
发动机特别损失险代号X
交强险的特性:
公益性、强制性、广泛性。设立交强险的目的是:让交通事故中的受害人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强制性:强制承保,不能拒保。广泛性:只要是机动车,都可以承保。(机动车包括摩托车,不包括电动车)酒后驾车、故意撞人,交强险也理赔,目的是保护受害者,体现了公益性。当然遇到这种情况,保险公司会先垫付医疗费用,再立案调查情况,向司机追偿。交强险不赔的情况:碰瓷的不赔。
交强险特征:
分项赔偿原则(往下看)浮动费率原则(第一年不出险,第二年费率下调10%,最多下调30%,反之则反),奖优罚劣原则。
交强险能解决哪些问题?
举例:车撞了树,只给车上了交强险。假定树不赔,那么,车的损失是否可以走理赔?
答案:不赔,因交强险只理赔交通事故中的受害方,那么在这个例子里,受害方是树,不赔树的话,车辆损失就得不到任何保险补偿。
再看个案例:一个捷达在后,奔驰在前,突然前面有交通事故,奔驰急刹车,捷达没刹住,追尾了,把奔驰的保险杠给撞坏了。这倒霉催的,不过还好有车险。奔驰给4S店打电话问修车费,双方协商解决理赔问题。4S店回复奔驰,配件4万,要空运过来,国内没有这型号的配件。捷达车主心想4万不贵呀,光交强险就12万。结果傻眼了:交强险规定:事故中产生的财产损失,最多赔付2千。也就是说,因为他只上了交强险,没有上商业三者险,3.8万要等着捷达支付。
交强险的理赔最高限额是12.2万。
大家听了还挺高兴,还算不少啊,一般的车辆损失也就够了。不要高兴太早了,交强险还有个分项赔偿原则:
撞人致死:11万
撞人受伤:1万
交通事故产生的财产损失:2千。
这是在被保险人有责任时的赔偿。被保险人无责任时:死亡伤残赔偿限额为1.1万,医疗费1千,财产100.交强险累积赔付。意思是:一年的保险金额就这些,几次出险理赔金额要加一起算。超过了就自费。(开车还是小心为好,现在撞人致死理赔11万,这年头11万能安抚被害人家属吗?没个30.50万能摆平吗?)所以仅仅给车上了交强险,真正遇到事故时,自己掏腰包的花费很昂贵。
商业三者险:
行内有句话:没有商业三者险的车主,伤不起。有的人看到商业保险,商业车险,会有抵触情绪:商业保险是盈利性质的,不是福利,这很对。不过现在保险的理赔率也是很高的,特别是车险,理赔就是给车主的福利。
定义:商业三者险是保险公司为第三者的损失承担责任的保险险种。第三者指的.除投保人、被保险人、保险人以外的,因保险车辆发生意外事故而遭受损失的第三方受害者。
解析:
1.第三者险是赔给第三者的,不包括自己家人。有一个案例:前几天发生的,一人在倒车时,经验不足,让家人站在车后,加上技术不熟练,油门当刹车,导致家人死亡,这种情况车险不能理赔。如果是外人,可以理赔。这也是为了防止骗保,故意伤害家人。
2.没有分项赔偿原则,有损就赔。
3.不累积保险金额,例如投保10万的三者,第一次出险理赔后,第二次保险金额还是10万,不会因第一次理赔过而减去上一次赔偿的金额。
4.商业三者险的保费:一般在几百元,5万起,例如600左右保10万,800左右20万,1千左右30万。建议额度在20万以上。少了确实到真正遇到事故时,作用微弱。遇到事故时顿时傻眼。(不出险的车,保费来年会下调10%,以下的保费为大致数额,保费和车型以及不出险优惠或出现了上涨的幅度有关。)商业三者险在北京的理赔率相当高。
车损险:
被保险人或其允许的驾驶员在驾驶保险车辆时发生保险事故,造成保险车辆受损,保险公司在合理范围内予以赔偿车损险也就是针对车辆本身的损失投的保险。不上车损险,附加险上不了。较常见的车损:碰撞、倾覆(翻车)、自然灾害等(冰雹、暴雨、爆炸等等)。保费一般1千多保10万,和车辆型号价格有关,相当于一天3元。这项保险的理赔率也非常高。
车上人员险:
负责赔偿保险车辆交通意外造成的本车人员伤亡。一名司机加四名乘客。一般每人保险金额1万到3万,保费40左右保险金额一万,乘客一人20元左右保险金额一万,四人保费100到300左右。建议车主,有了车上人员保险,还要提醒乘客,一定要给自己上意外险。意外险100到500的保费,保险金额几万至几十万。有几个案例,朋友搭车,出了事故,双方闹上法庭,其根本还是因钱的问题。应该学会将这些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而不是司机来承担,伤不起。我曾经拒绝过没有意外险的朋友搭乘我的车,朋友也理解。关于朋友搭车,法律规定:不管乘客是有偿乘坐还是免费搭车,承运人都有奖乘客安全送达目的地的法定义务。
盗抢险
全称:全车盗抢险,意思是,丢了某个轮子、反光镜那不能赔。盗抢险理赔的要求:车被盗后,到县级以上公安部门报案,三个月没找到,可以要求理赔。
发动机特别损失险
也称“涉水险”投保了车损险的车,可上此险。也就是说,没有商业保险主险,这个不能上。车辆浸水的情况下,车损险可以赔付除发动机以外车辆损坏的部分,而由此导致的发动机损坏则只有涉水险才有可能赔。负责保险车辆在积水路面涉水行驶以及涉水时施救的合理费用。被水淹后致使发动机损坏可给予赔偿。但是如果被水淹后车主还强行启动发动机而造成了损害,那么就算购买了涉水险,保险公司仍将不予赔偿。车辆全险并不包括涉水险,车损险不包括发动机损失险。很多朋友以为上了全险万事大吉了,其实很多时候的“全险”不包括“涉水险”,所谓的“全险”普遍说的是所有的主险(三者险、车损险、盗抢险、交强险),而如涉水险这种附加险需要另外购买。车损险发动机的赔付作为免责项,如果想给发动机上保险就必须购买发动机附加险。
玻璃单独破损险
在保险事故中,玻璃破碎通常都是伴随着车辆其它部位遭受损失而发生的,此时的玻璃破碎属于车损险的责任范围。而在玻璃单独破碎时,此时就不属于车损险范围了,而属于玻璃险的责任范围,这时如果没有玻璃险保险公司就不赔了。
划痕险
划痕险可以上,可以不上,根车主的经济能力。划痕险的保费一般400元保2000。相对车险的其他项目,比如三者险,600元保10万来说,还是比较贵的,不过划痕险只能给三年内的新车上,一般保险公司拒保旧车划痕险。说实在的,有划痕了照样可以开,但有车损或玻璃损坏,没法开。因划痕很容易就出现了,划痕险的理赔率相当高。有保险公司推出:上车险赠送划痕险。为什么可以这样?实际上把划痕的位置乔装改扮,扮成车损的模样,申请理赔。但是,如果有这种情况,车损怎么也掩盖不了划痕:车身被画上画,这时候,没有划痕险,这家保险公司怎么会理赔呢?所以还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考虑问题周到些,不要被“在我们这里上车险便宜”、“上车险赠划痕险”等词语所诱惑。便宜一定给上的保险金额不会高,这是必然的。
自燃险
一般新车有自保,不需要上自燃险。旧车因供电线路和油路老化,需要燃险。还有一种情况,因车上货物加上外界温度过高,车内燃烧,也属于自燃险理赔范围,所以新车也可以投保自燃险,特别是夏天温度过高的时期,经常出车的朋友。
不计免赔险
商业第三者责任保险的条款中规定了,保险人将根据驾驶人在事故中所负的责任,采取一定的责任免赔率,负主要责任的,免赔15%;负同等责任的,免赔10%;负次要责任的,免赔5%;负全部责任的,免赔20%。
另外不要把所有证件都放在车里,行驶证放车里,其他证随身带,以免车辆损失造成证件损毁,缺少证件到时候理赔的时候会扣一些免赔,缺一样扣0.5%(行使证,购车发票,车辆登记证等等),少了备用钥匙扣3%。
小编经验总结:
1.交强险必须上,牢记缴费期
2.车损险:必须上,管赔自己车的,建议足额投保。
3.第三者险:必须上,建议保额20万以上一般50万到100万,经济条件好就多上点。
4.车上人员可以不上,上也不必上多,司机2万左右,乘客1万左右,当然这是已经有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情况下。一个座位20多元管1万,不如直接办个人身意外险(100到200左右一份,保险范围不仅包括了普通意外,还有火车、地铁、自驾等责任,还可以报销医疗费用)
注:交通事故引起的医疗费社保不报销。
5.盗抢险可上可不上,如果没有小区物业管理或者停在三不管的马路边,最好上一份。
6.划痕、玻璃险相对较贵,划痕可以不上,玻璃险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自燃险旧车一定要上,新车可以考虑上。
7.不计免赔,交上为好。
8.涉水险可上可不上,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决定。
7个重大注意事项,切勿忽视:
小编:尽管保险合同上明确规定了保险公司的职责和车主的权利,但是,很多时候在交通事故发生后,仍有大量的关于车险拒赔的纠纷发生,下面为您介绍7种常见的车险拒赔纠纷。
一、无车上人员意外险拒赔
事件:张飞驾车去山西路上出了事故,张飞受了重伤,但是保险公司拒绝理赔。张飞很是气愤,因为交强险、商业车险他均已经购买,居然没有一个能赔。
专家提醒:车险的两个主险---车损险和第三者责任险,都没有涵盖驾驶员本身在内,有车族应注意投保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或车上人员责任险。车上人员责任险规定:保险期间内,被保险人或其允许的合法驾驶人在使用被保险机动车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致使车上人员伤亡,可以获赔。
二、第三者责任险不保自家人
事件:貂蝉开车快到自己家门口时,儿子听到汽车声飞奔过来迎接,貂蝉不慎将儿子撞伤。她想,自己的车上了第三者责任险,应该能得到赔偿。于是她到保险公司要求索赔,结果却遭到拒绝。
专家提醒:第三者责任险中的“第三者”,一般指因被保险机动车意外事故遭受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对方的人。不包括保险人、被保险人、本车发生事故时的驾驶员及其家庭成员、被保险人的家庭成员。
三、报案必须不及时拒赔
事件:刘备在过家门口一条小巷时车尾不慎将一名打工仔撞到,当时男子并无大碍,只是蹭破了皮,刘备给了该男子300元私了,结果男子肩膀轻微骨裂,造成一笔医药费。几天后伤者家属找到车主索赔,车主想到向保险公司报案,结果保险公司拒绝理赔。
专家提醒:按照车险合同,事故发生后,应及时向公安交管部门报案,并在48小时内向保险公司报案。因未及时报案导致保险公司对事故的保险责任或损失无法认定的,保险公司有权拒绝赔偿事故损失。
四、发动机进水获赔难
事件:扈三娘开一辆上海大众帕萨特,在一个暴雨天外出,由于路上大量积水,汽车发动机进水后扈三娘强行点火,造成“爆缸”,仅更换发动机缸盖就花费3万元。但保险公司拒绝赔付。
专家提醒:暴雨对车辆造成损失,如果属于暴雨淹及车身,导致车辆的坐垫、电路、内饰部件损失,可以通过报车损险获得理赔。
但机动车损失险规定,发动机进水后导致的发动机损坏属于责任免除。保险公司认为这类车损属于车主自行增加汽车出险概率行为,不予理赔。所以当车主发现地下车库进水并浸没汽车底盘时,不可侥幸启动汽车,应及时拨通保险公司服务热线,他们会请求专业人士将汽车安全脱险。
在暴雨多发地区,建议车主投保发动机特别损失附加险或者涉水险,可以对机动车在积水路面涉水行驶和在水中启动时,造成发动机进水后导致的发动机损坏,以及对机动车采取的施救、保护措施所支出的合理费用进行赔偿。
五、注意盗抢险的约定区域
事件:赵云某天夜晚送女友回家,送到后将车停在女友家楼下,结果一小时后下楼时发现车被盗了。这种情况保险公司如何处理呢?
专家提醒:如果约定了行驶和停车区域而在区域外被盗,则要增加免赔率10%,如果被保险人未能提供《机动车行驶证》、《机动车登记证书》、机动车来历凭证、车辆购置完税证明等的,每缺少一项,增加免赔率1%。投保时指定驾驶人,保险事故发生时为非指定驾驶人时,增加免赔率5%。临时牌照的车辆被盗抢不赔。
当然,这里的赔款是指该车出险时的价值,并扣除了折旧等。另外,如果车在正规停车场被盗,车主必须先行向停车场提出索赔要求后,才能向保险公司索赔。停车场赔付后,保险公司再赔付车价的差额部分。如果停车场不赔,保险公司在保单责任内赔付。比如一辆车买时30万元,在停车场丢失时价值25万元,如果停车场赔了车主20万元,那保险公司还要赔车主差额5万元。要说明的是,保险公司支付赔款将取得“代位追偿权”,还可以向停车场追偿。
六、事故发生后停止使用,等待定损
事件:宋江在驾车上班途中撞到了马路中间的花基上,致使车辆受损严重,事故发生后,他马上向保险公司报了案,然后就将车开离了主干道以恢复交通。事后,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查勘现场后,发现宋江的车辆底盘受损,而由于宋江在底盘受损、漏油的情况下启动汽车,又导致发动机严重损坏,因此,保险公司认为,发动机损失属于“扩大损失”,不在保险理赔范围内,保险公司只负责底盘受损等损失。
专家提醒:车险条款规定,当汽车发生事故后,驾驶员未经必要的修理就继续使用汽车,致使汽车损失扩大部分,保险公司也不理赔。
通常在汽车发生碰撞后,车主急于驾车赶往修理厂,未能顾及汽车性能已经由于碰撞而受损,容易导致汽车二次出险,这时保险公司只负责理赔汽车前次出险的事故损失,后一次事故损失是基于车主未能执行汽车安全行驶的义务而引起的,依据车险条款,保险公司因而不作理赔。
因此遇到事故应第一时间拨打救援电话或及时报警,并联系保险公司,等待拖车,或者在车辆能推动的情况下,先把车推到路边,等待保险公司查勘现场。有些保户认为只要车辆有碰撞,不管有没有现场都可以得到保险公司的赔偿,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车辆发生事故必须保护现场,而不能离开现场后再向保险公司报案,因为车辆离开现场使得保险公司无法查勘现场情况,会在理赔上造成一定的困难。
七、玻璃单独破碎险不可忽视
事件:顾大嫂新买的车停在院子里,车窗玻璃被一群孩子的足球砸碎,顾大嫂感到不解的是,自己的车保了车损险为什么保险公司对此种情况不予理赔?
专家提醒:一些保险用户会习惯性地认为玻璃单独破碎属于车辆损失险范围,在没有投保玻璃单独破碎附加险时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而这种情况下保险公司是不赔偿的。消费者应注意飞石击碎玻璃的风险。在投保车损险的同时请不要忘了加保玻璃单独破碎附加险这个险种。(当事人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