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将大型卡车、公交车、两轮电动车等不同车辆换算成标准车当量数?如何计算车流量?
<
2、200万次标准轴当量相当于多少车辆荷载
当量轴次:按弯沉等效或拉应力等效的原则,将不同车型、不同专轴载作用次数换算为与属标准轴载100KN相当的轴载作用次数。
累计当量轴次:在设计年限内,考虑车道系数后,一个车道上的当量轴次总和。参考资料:《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
3、行车荷载是怎样计入路基边坡稳定性计算的?
换算成土柱的高度。
路基除承受自重作用外,同时还承受行车荷载的作用。在边坡稳定性分析时,需要将车辆按最不利情况排列(图4-3),并将车辆的设计荷载换算成当量土柱高(即以相等压力的土层厚度来代替荷载),以 表示。
图4-3 汽车荷载布置示意图
当量土柱高度 的计算式为
式中: N ——横向分布的车辆数。单车道 N =1 , 双车道 N =2 ;
Q ——每一辆车的重力(KN );
γ ——路基填料单位体积的重力( );
L ——汽车前后轴(或履带)的总距(m)。对汽-10级和汽-15级,L=4.2 m ;汽-20 级重车,L =5.6 m ;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规定对于标准车辆荷载为12.8m。
B ——横向分布车辆轮胎最外缘之间总距( m ), 其值为
其中: b——后轮轮距,取1.8m;
m——相邻两辆车后轮的中心间距,取1.3m;
d ——轮胎着地宽度,当车重在200KN和300KN时,取0.6m;当车重较小时,取0.5m。
以三级公路为例,按汽-20荷载计算时,对于计算荷载由标准规定取车重G=300KN,N=2,由式 得
B=1.8×2+(2-1)1.3+0.6=5.5 ( m )
如果路基填料 =17.5 ,则由式 得
荷载分布宽度可以分布在行车道(路面)的范围, 考虑到实际行车可能有横向偏移或车辆停放在路肩上, 也可认为 厚的当量土层分布在整个路基宽度上。 荷载换算高度 与路基填土高度相比,毕竟不大,所以行车荷载对于较高路基边坡的稳定性影响较小,换算高度可以近似分布于路基全宽上,以简化活动体的重力计算,采用近似方法(如图解法和表解等)计算时,亦可以不计算荷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