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车辆百科 > 车辆智能检测

车辆智能检测

发布时间:2020-12-26 07:21:07

1、汽车智能检测技术是干什么的呀?

汽车智能化技术主要包含计算机、现代传感、信息融合、通讯、人工智能及自动控制等技术。

1、智能汽车首先有一套导航信息资料库,存有全国高速公路、普通公路、城市道路以及各种服务设施(餐饮、旅馆、加油站、景点、停车场)的信息资料;

2、GPS定位系统,利用这个系统精确定位车辆所在的位置,与道路资料库中的数据相比较,确定以后的行驶方向;

3、道路状况信息系统,由交通管理中心提供实时的前方道路状况信息,如堵车、事故等,必要时及时改变行驶路线;

4、车辆防碰系统,包括探测雷达、信息处理系统、驾驶控制系统 ,控制与其他车辆的距离,在探测到障碍物时及时减速或刹车,并把信息传给指挥中心和其他车辆;

5、紧急报警系统,如果出了事故,自动报告指挥中心进行救援;

6、无线通信系统,用于汽车与指挥中心的联络;

7、自动驾驶系统,用于控制汽车的点火、改变速度和转向等。

智能车辆是一个集环境感知、规划决策、多等级辅助驾驶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它集中运用了计算机、现代传感、信息融合、通讯、人工智能及自动控制等技术,是典型的高新技术综合体。

目前对智能车辆的研究主要致力于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以及提供优良的人车交互界面。近年来,智能车辆己经成为世界车辆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和汽车工业增长的新动力,很多发达国家都将其纳入到各自重点发展的智能交通系统当中。

2、智能车牌识别系统使用中道闸的车辆检测器红灯亮是怎么会?

车牌识别系统的工作原理很简单,简单的来说,配套有车辆检测、摄像机、道闸、识别系统、地感几部分组成,是通过车主进入停车场时,只需在入口触发地感,摄像机立即采集车辆的车牌号及车型,经过识别处理,将识别数据上传到管理计算机中,方便管理员管理出口核对车型及车主身份。

主要细节有三大部分:(1)图像采集(2)车辆检测(3)识别数据

一、图像采集:

图像采集是根据检测器是否有车辆在出入口,检测到有车,出入口的摄像机立即对车辆抓拍相关的车牌号、车型、颜色的数据采集。

二、车辆检测:

车辆检测器可以说是车牌识别系统用来检测,采用的是地感线圈检测,只要车主进入停车场出入口触发道闸地感,检测车辆是否要检测识别。

三、识别数据:
车牌识别系统对车牌号和颜色的识别方式有所差异,车牌识别系统对车牌号识别有两个步骤:(1)首先要对车牌号定位,确定区域进行数据采集,(2)对采集的图片进行识别梳理,分析图片所隐含的数字信息;组成号码。

具体可以看下 道尔智控

3、请问 智能道闸是怎么检测到车辆入场的

地感或者是红外线

4、智能车牌识别系统的识别模式有几种?

智能车牌识别系统是采用车牌识别技术做为基础,应用与停车场、高速路口、收费通道等场所的车辆管理系统。
智能车辆出入管理系统研究就是结合现代先进高科技技术和产品,研发出一套先进、适用、经济、可靠的智能车辆出入管理系统。开发车牌的系统可以实现对车辆的智能管理。目前,对于城市的车辆监控管理上,应用车牌的系统非常广泛,例如:大型的停车场,现在就用的是智能停车缴费系统,还可以实现对被盗窃的汽车追踪等。车牌系统的开发应用,提高了交通系统的安全,减少了交通堵塞,实现智能化的交通管理,可以促进社会信息化,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目前采用的车牌识别在停车场管理系统中的应用模式主要有三种:视频识别模式、地感线圈识别模式、视频+地感识别模式。
一、视频识别模式
视频触发优势是不用安装地感线圈,工程量小。当车辆进入进入视频识别区域时,相机自动通过车辆的动态图像识别车牌信息,同时提供模拟触发识别。缺点是针对无牌车无法输出图像,容易漏车。若未识别出车牌结果,可手动点击模拟触发进行识别。
二、地感线圈识别模式
地感线圈触发,一般情况下,在停车场道闸前10米左右的位置,会设有减速带,车辆通过减速带减速,为识别车牌留出时间,车辆进入识别区域,触发地感线圈,自动指挥相机进行抓拍,通过自字符检测,识别出车牌,道闸放行。
三、视频+地感识别模式
这种方式是前两种模式的升级版,视频加地感识别模式是通过视频识别方式进行识别,通过地感触发方式进行上传。相比较地感线圈识别和视频识别模式,视频+地感识别模式能够提供更快的识别速度和更高的识别率。

5、智能停车系统设备道闸中车辆检测器红灯常亮是什么原因?

一般红灯时电源灯,肯定常亮 如果红灯是检测灯,说明线圈检测到金属,或者地感器坏了。

6、.解释什么叫汽车智能化检测

汽车从发明到今天已经一个多世纪了。在现代社会
,
汽车已成为
人们工作、
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交通工具。
汽车在为人们造福的同

,
也带来大气污染、噪声和交通安全等一系列问题。从
60
年代开始
研究汽车检测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都有
了较快的发展,
汽车检测及诊断技术也随之得到快速发展,
加之我国
的汽车制造业和公路交通运输业发展迅猛,
对汽车检测诊断技术和设
备的需求也与日俱增。
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加,
随之而来的是交
通安全和环境保护等社会问题。如何保证车辆快速、经济、灵活,并
尽可能不造成社会公害等问题,
已逐渐被提到政府有关部门的议事日
程,因而促进了汽车诊断和检测智能化技术的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汽车检测设备在智能化、
自动化、
精密化、
综合化方面都有新的发展,
应用新技术开拓新的检测领域,
研制新的
检测设备。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汽车检测诊断、控
制自动化、
数据采集自动化、
检测结果直接打印等功能的现代综合性
能检测技术和设备。

7、智能车辆自动识别系统中地感线圈与车辆检测器有什么关系?

“地感线圈”就是一个振荡电路。当有大的金属物如汽车经过时,由于空间介质发生变化引起了振荡频率的变化(有金属物体时振荡频率升高),这个变化就作为汽车经过“地感线圈”的证实信号。于是就自动开始车辆的车牌自动识别操作。
车辆检测器根据安装方式可以分为埋设式和悬挂式。从性价比和高可靠性上来考虑,使用最多的仍然是环形线圈式车辆检测器,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使用视频检测器。
两者所起的作用是一样的。

8、汽车智能检测技术是干什么的呀?包括无人驾驶技术吗?

汽车智能化技术主要包含计算机、现代传感、信息融合、通讯、人工智能及自动控制等技术。

1、智能汽车首先有一套导航信息资料库,存有全国高速公路、普通公路、城市道路以及各种服务设施(餐饮、旅馆、加油站、景点、停车场)的信息资料;

2、GPS定位系统,利用这个系统精确定位车辆所在的位置,与道路资料库中的数据相比较,确定以后的行驶方向;

3、道路状况信息系统,由交通管理中心提供实时的前方道路状况信息,如堵车、事故等,必要时及时改变行驶路线;

4、车辆防碰系统,包括探测雷达、信息处理系统、驾驶控制系统 ,控制与其他车辆的距离,在探测到障碍物时及时减速或刹车,并把信息传给指挥中心和其他车辆;

5、紧急报警系统,如果出了事故,自动报告指挥中心进行救援;

6、无线通信系统,用于汽车与指挥中心的联络;

7、自动驾驶系统,用于控制汽车的点火、改变速度和转向等。

智能车辆是一个集环境感知、规划决策、多等级辅助驾驶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它集中运用了计算机、现代传感、信息融合、通讯、人工智能及自动控制等技术,是典型的高新技术综合体。

目前对智能车辆的研究主要致力于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以及提供优良的人车交互界面。近年来,智能车辆己经成为世界车辆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和汽车工业增长的新动力,很多发达国家都将其纳入到各自重点发展的智能交通系统当中。

9、求高速公路车辆智能检测及显示系统设计的论文

浅谈车辆超速智能监测系统

文勇1 熊伟峰2

(1. 江西方兴科技有限公司 南昌 330025)

(2.江西交通工程咨询监理中心 南昌 330008)

摘 要:本文以建立的昌樟、温厚高速公路智能化交通管理与控制系统为蓝本,简单介绍违章超速车辆智能监测系统的构成及工作流程、特点,阐述其在确保当前高速公路行车安全、通畅作用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高速公路;车辆;违章超速;智能监测

0 前言

南昌-昌傅高速公路(简称昌樟高速公路)与温家圳-厚田高速公路(简称温厚高速公路)是江西省建设得比较早的两条高速公路,两条高速公路同为国家干线公路主干道的一段,在厚田相交叉。昌樟高速公路全长101Km,温厚高速公路全长35.5Km,都为双向4车道。根据交管部门的意见,为了加大对以上两条高速公路行驶车辆的管控力度,全面整治这两条高速公路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违法行为,最大限度地遏制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依托现代计算机网络通讯和图像识别技术,建立了一套智能化交通管理与控制系统。为此,作者围绕系统中的违章超速车辆智能监测系统谈谈个人认识。

1 系统概述

违章超速车辆智能监测系统,即是对在高速公路行驶的的超速违法车辆和布控嫌疑车辆实施自动抓拍、识别,在出口处(收费站或治安卡口)实施现场处罚。

昌樟、温厚两条高速公路违章超速车辆智能监测系统是利用雷达对指定车道上行驶的车辆进行自动监测,综合分析车辆信息。当雷达检测到路面车辆的行驶速度超出设定范围时,通过控制系统给摄像机以触发信号,摄像机便对违章车辆抓拍车头近景照一张(用作牌照识别);车身全景照一张(用作车身认证),通过通信系统将违章照片(压缩图片文件)和违章数据(速度、时间、地点等)及时地传输到安装在收费站附近的执法点和交通管理控制中心。当有车辆到达收费站出口时,安装在出口处的车牌识别系统自动识别车牌号,通过与违章牌照信息库、布控车辆信息库进行对比,如发现违章超速或布控车辆立刻报警显示,干警可以在终端管理控制系统对车辆进行管理操作(现场执法),对于没能采用现场执法的违法车辆,可采取非现场执法方式,如邮寄明信片、短信通知等方式。

2 系统构成与工作流程

2.1 系统建设原则

2.1.1系统设计的通用性、实用性

结合江西省交通管理实际情况,系统设计中考虑了相关技术标准,使系统具有灵活性和可推广性。同时体现“需求牵引与技术推动”的思想,要求研制出来的系统应能较好地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

2.1.2系统性

系统性原则是指在问题的求解过程中,自始至终要考虑问题本身所处的环境、环境变化对求解的影响等系统因素。建立并开发一个系统的、科学的、适用的交通管理系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运用系统工程学的方法论和技术手段,才能使得到的求解方案和模型适用实际的需求。

2.1.3 可扩充性、可移植性、兼容性

可扩充性原则、可移植性原则还是兼容性原则,都市要求在进行系统总体设计时,充分考虑到系统的发展因素和历史因素,把软件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因素放到一个当前和未来的完整时空中来考虑。

2.1.4 注重整个系统和子系统设计的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与安全性

实现软件系统可用性的方式有多种,大体可以分为可靠使用方案、高可用性方案,以及以提高性能为主同时亦可以提供高可用性的方案。本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只要充分考虑系统的可靠性就可以了,而对高可用性和灵活性方面的要求则不高。

2.1.5 系统以集成为特色,注重子系统的优化配置

系统设计充分利用国内外的各种最新技术,将各子系统集成为有机整体。子系统本身可以不是最新的技术,但它必须满足总体功能要求,同时子系统的技术水平要彼此协调。

2.1.6 界面友好性

界面友好性要求设计出来的软件系统结构清晰、设计新颖、概念简单易懂、使用方便、操作简单灵活,同时易维护和管理。

2.2 系统结构

违章超速车辆智能监测系统的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监测构成图

本系统由路段智能监测单元、通信单元、出口车辆车牌自动识别和报警单元、出口收费站执法单元和交通管理控制中心单元组成。其中路段智能监测单元主要设备安装在路段,主要有雷达测速仪、摄像机、辅助光源、工业控制机UPS电源等组成;通信单元由数字光端机、光电缆等组成;出口收费站执法单元由计算机局域网、报警单元、执法工作站、服务器和打印机等组成;交通管理控制中心由计算机局域网、管理工作站、服务器和打印机等组成。

系统通讯方式采用光纤通讯,各路段智能监测单元通过数据光端机上传数据到交通管理控制中心,各出口的执法点服务器通过光纤网络从交通管理控制中心读取数据,所获取的数据与收费出口车道的车牌识别数据进行比对,比对结果传送到报警单元、执法工作站、交通管理控制中心。

2.3 布控系统组成

根据昌樟、温厚高速公路的路面情况及高速公路交警部门提供的重点路段信息,拟在两条高速公路厚田三叉路口(原厚田收费站内)建立交通管理控制中心,在温厚高速公路的温家圳收费站出口处和新村收费站出口处各设一个执法点,在昌樟高速公路的省庄收费站出口处、梅林收费站出口处和胡家坊收费站出口处各设一个执法点,共5个执法点。在温厚高速公路的1Km处(温家圳立交制高点)、12Km处、22Km+500m处(新村立交制高点)、28Km处各设一个测速点,在昌樟高速公路的19Km处、 31Km处(药湖桥上)、48Km处、79.8Km处、85.2Km处、90.1Km处、99Km处各设一个测速点,两条高速公路的重点路段共设置11个双向雷达测速点。

2.4 工作流程

当车辆通过检测断面时,雷达测速子系统对通过车辆进行测速,对超过车辆行驶限速的车辆进行抓拍,得到一幅全景图片、一幅近景图片,对通过车辆牌照进行自动识别,同时将瞬时车速、牌照信息、触发时间等相关信息传给出口执法点和交通管理控制中心,并自动将超速车信息加入系统黑名单库中;收费站执法工作站从交通管理控制中心得到相关卡点的数据,当车辆通过收费站时,牌照识别子系统对通过车辆进行牌照自动识别,并将识别结果传给收费站车辆稽查工作站;车辆稽查工作站将识别结果与黑名单库中车辆牌照进行自动比对查找,如果在黑名单库中找到某车辆,则说明该车为违章超速车辆或其他黑名单车,将报警信息传到执法岗亭,提醒执法人员据此进行实时处罚,并可根据人工查询需要提供各种查询方式,并打印查询结果,作为取证依据。如图2所示。

图2 系统数据流程图

由于车道过宽和车辆不按道行驶,每个车道安装一台牌照特写摄像机的做法造成车辆漏检的情况比较严重。在两个车道中间再安装一台辅助摄像机,这样一个方向有三台摄像机用于牌照识别,三台摄像机的视场相互有些重叠。摄像机的视场、位置经过仔细调试后漏检的可能性非常小,最大限度地做到了过往车辆的全记录。当车辆通过的时候,系统需要抓取对应主道摄像机和中间辅助摄像机的牌照特写图片同时识别牌照信息,利用牌照的定位和识别结果来确定车辆的行驶车道,选择输出的图片,哪一幅图片牌照识别的好就输出那一幅图片。

3 系统实现目标

3.1 路段车辆实时记录

对经过路段监测点处的车辆,系统可进行全天候、无人值守的自动实时抓拍、识别和记录,如有必要可通过数字硬盘录像机记录活动视频。

记录的数据信息包括:通过车辆的前(或后)景、全景两幅彩色照片;通过时间;监测点位置;行驶方向;识别的车牌照号码及车牌颜色;车速;限速。

3.2 收费站车辆实时记录

对经过收费站匝道的车辆,系统可进行全天候、无人值守的自动实时抓拍、识别和记录。这部分功能由出口车道收费系统完成。

记录的数据信息包括:通过车辆的1幅彩色照片;通过时间;匝道位置;行驶方向;识别的车牌照号码及颜色。

3.3 实时捕获布控嫌疑车辆

在收费站,系统能实时捕获通过的布控嫌疑车辆,并报警。

3.4 实时捕获超速违法嫌疑车辆

在交通管理控制中心远程设定路段监测点限速。在收费站,系统能实时捕获通过的超速违法嫌疑车辆,并报警。

4 系统优点及不足

4.1 系统优点

①、技术先进,设计合理:采用全景与局部图像相结合的设计思想,全景用于记录车型及颜色,局部图像用于分辨车牌号码。②、牌照清晰:采用用高品质彩色CCD在摄像机及特殊软件处理可获得清晰的车辆全景及近景照片,对夜间车辆大灯强光的有效抑制使得车牌号码更加清晰,高效的CDM灯使夜间的照片同样清晰。③、存储量大:采用高清晰度、高倍率压缩技术,超大硬盘能够存储大量照片。④、稳定可靠:严密的设计保证系统在车速小于150Km/h的情况下无误拍及漏拍现象,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在60000小时以上。

4.2 存在的问题

本系统并不是全路段密布监测设备,难免存在漏检以及超速监测真空路段,当然解决这方面问题也不是不可能,但工程投入过大,资源浪费将甚为严重。建议在高速公路上设置流动违章车辆超速检测点,以最大限度扼制和杜绝车辆超速现象。

当然,以上做法均为治标不治本,只有进一步完善法制建设,加强法规宣传,努力提高全民素质,让所有驾车人都提高遵纪守法的意识,安全行车、文明行车,才是确保公路交通通畅、安全的最终途径。

5 结语

随着车辆、流量的急剧发展,旺盛的交通需求,必然使车与路的矛盾十分突出。为适应现代交通的需求,确保高速公路交通的通畅、安全,必须对现有高速公路交通监测、控制、管理和指挥系统进行更加全面完善的建设。

违章超速车辆智能监测系统的使用可大大提高高速公路的交通管理效率,减轻高速巡警的工作强度,降低了危险系数,提供了巡警执法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GAT497-2004,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s].

[2] GA/T514-2004,交通电视监控系统工程验收规范[s].


与车辆智能检测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