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战场上的"打掩护"是什么意思呢
当然是别人往前冲,你在后面替他监视他身边突发的攻击喽
2、战争中的火力掩护
楼主只怕是只看电影里面的了,尤其是国产电影中的,火力掩护如果连自己人一起回打的话,那答还能叫掩护吗?嘿嘿
其实,在实战中,火力掩护的执行者和被掩护者的位置是相当严格的。如果在战场上排不开的话,那就可能采取这样的做法:对敌人的火力点集中射击,让敌人不敢露头,这时候再派人出去,抓紧敌人缩头的瞬间跑到一个就近的安全位置,掩护者再进行集中射击。
美国电影中这类场面处理的比较好,国产的就很难说了,特别是电视剧。有时甚至可以看到一群人把一个人围在中间乱枪射击的场景,那不是集体自杀嘛。
3、战场上用战友的尸体来做掩护,这都是真的吗
似的,在抗战很多战场都是如此,将尸体和其他东西混在一起,临时充当掩体
昔日辽内沈战役的额塔山容狙击战的时候,国军的95师也是推着尸体当掩体
一度攻入塔山镇的核心阵地——铁桥碉堡,4纵使用了燃烧弹才把他们打下去
4、战场机动的概念是?战场机动的评价标准是什么?
军队为争取主动或为形成较敌有利的态势,有组织地移动兵力和转移火力的行动。按性质、任务和规模分为战略机动、战役机动和战术机动。按空间分为地面机动、空中机动和水上(下)机动。按内容分为兵力机动和火力机动。兵力机动有翼侧机动、沿正面机动、由后向前的机动和由前向后的机动。 突击 、 包围 、 迂回 、 退却 等都是兵力机动的样式。火力机动,一般是通过改变射击方向或射击距离完成的。适时而灵活地实施机动,是歼灭敌人、取得作战胜利的极为重要的条件。
因作战目的和情况的不同,机动的时机、规模和方法也各不相同。诸如进攻时,为了合围敌人,增强突击力量,断敌退路,阻敌增援或追歼逃敌,都须适时实施机动。防御时,为了加强受威胁方向的力量, 封闭突破口 或实施反击等,也须实施机动。机动时,应切实掌握有利时机,行动力求隐蔽、迅速,出敌不意,采取措施限制和破坏敌之 反机动 ,周密组织 协同动作 和可靠的地面与空中掩护以及其他保障。
机动制胜的思想,在中国古代战争中就得到运用。《孙子·势篇》中提出的“以正合、以奇胜”的用兵原则,就含有机动的思想。古代战争中的机动,是随着车战、步战、骑战的逐步发展而形成的。那时的机动是在 战场 上采取变换各种阵法,近距离的移动和迂回、包围等手段进行的。17世纪以后,随着 步兵 、 骑兵 和 炮兵 联合作战的出现,兵力机动和火力机动的内容和手段也随之有所变化。20世纪,特别是 第二次世界大战 以来,由于武器装备的不断更新,机动的规模、手段和速度等又有了巨大的发展。它不仅在地面,而且在空中和海上都被广泛运用,成为一种重要的、常见的作战行动。 中国人民解放军 在历次革命战争中,常常以出敌不意的机动收到很好的效果。例如:在 土地革命战争 时期的 四渡赤水 ,以高度灵活的机动行动,摆脱了国民党军队重兵的围追堵截。在 解放战争 时期,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战略性机动,打乱了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的战略部署(见 进军大别山 )。
随着现代 军事技术 的不断发展,在未来战争中,军队机动能力将进一步提高,机动的规模、速度、手段等将有更大的变化,机动与反机动的斗争也将更加复杂和激烈。
5、城市枪战寻找掩护的原则
城市枪战寻找掩护的原则
城市枪战跟野战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地形复杂,距离近,利用掩护正确与否决定参战者的命运。城市作战首先要区分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掩护状态:
隐蔽(Concealment)和掩体(Cover)。这两个概念如果弄混了,实际上则是自己欺骗自己,最终结果是致命的。
隐蔽,是在枪战中找一个藏身之所,伺机射击对方,比如柏树丛或者垃圾箱后面。隐蔽的关键是不被敌人发现。如果你已知道敌人发现了自己,再继续隐蔽便成了自欺欺人。
掩体,则是阻挡子弹物体。即使敌人知道藏在后面也无法在一定的角度内伤害你。比如水泥墙,粗树干,坑道等。
以上说起来简单,但是实中千万不可弄混。然而实战中弄混的情况常见,电影里面更是层出不穷,让内行看起来可笑。好莱坞电影里多少次看到,枪战中人物从花草里面冒出来打两枪又缩回原地,《Lethal Weapon 3》中的警察藏在果皮箱后面被坏蛋用特制穿甲弹射死。其实打穿果皮箱任何子弹都可以,电影把世界第一流的警察局LAPD写得太业余了。
有人提到:“车辆、建筑物、街头广告牌……都可以。”这种一概而论是很令人疑惑的。建筑物一般是掩体,广告牌一般只能是隐蔽物,汽车是最令人迷惑的,某些部位可以作掩体,绝大部分只能是隐蔽物,还有的地方什么都不是,枪战躲到汽车后面其实很不灵光。
要区分什么是掩体,什么是隐蔽物,我们必须清楚子弹的威力。也就是城市常见地形地物对子弹的阻挡作用。先说汽车。汽车的阻挡能力可能出乎一般人的想象。汽车只有两个地方能够确实阻挡子弹:发动机和轮胎。有经验的警察在 Pull over 时一般把车轮全角度打向左边,其中一个目的是让蹲下的警察作为掩体。车身,对于普通9毫米子弹简直不堪一击。子弹可以从一头进,一头出。玻璃风档一样如此。三炮在论及散弹枪时还提到用反弹射法攻击藏在汽车后面的人。所以在汽车后面露出脚也是很不安全的。汽车侧帮可能既不是掩体也不是隐蔽物。建筑物也不能一概而论。中国的砖墙虽然丑,但是挡子弹不错。现在仿现在中国盖了不少西洋式的豪华洋楼,用过多的现代轻质建材,对子弹来说跟穿笔记本一样容易。现代城市建筑采用玻璃很多,枪战中应当注意利用和躲避。玻璃反光很容易暴露自己的行踪,当然你也可以借此发现对手。如果距离玻璃窗太近,对方可以用散弹枪或者连发火器击碎玻璃,用玻璃片造成杀伤。
6、请问机械化步兵师作战时有时为什么要步兵掩护,坦克、装甲车尾随作战?坦克和装甲车耐打为什么不冲在前面
隆美尔在北非沙漠打,那里地形广阔,没有什么可供步兵隐蔽的地方,所以坦克可以在没回有步兵支援的情况下使答用。
现代战场在丛林、山陵、特别是在城市里,地形复杂,交战距离短,坦克和其他装甲车辆很容易被步兵偷偷摸到侧翼、后翼击毁,甚至是被撬开顶盖塞个手榴弹。所以说步兵的掩护很重要。
其实打起仗来,人是远远要比装备宝贵的,特别在今天这种高生产力的条件下。装备毁了可以再造,久经沙场、经验丰富的老兵死了就没了,老兵死光了全是新兵蛋子怎么打?军队高层也不是傻瓜,肯定会着意保存老兵,不会草菅人命的啊。
7、现代战争3堕落国度第五关在车上掩护撤退到半路就被炸了,该怎么过呀?求高手解答
先打后面的来沙滩车,然后视野会自源动转到前面,攻击红色燃料桶,就会炸出一条路, 一般的攻击顺序是:先用机枪打沙滩车,然后用手雷发射器打装甲车,最后没有路面上的敌人时用手雷发射器打敌军的Ka52直升机,这一关就过了
8、战场上可以用尸体做掩护吗
可以的,一种是可以借助它们做掩护装死,躲过搜查。二是可以借助它们做掩护进行射击。三是可以借助它们掩护突然起来攻击敌人。
9、德军为了掩护主力部队,有哪些突击计划?
德军统帅部为掩护其中央集团军群的右翼,不仅计划固守奥廖尔突出部,而且计划从这里向南对库尔斯克实施突击,接应第4装甲集团军,扩大德军在哈尔科夫地域内发起的进攻的正面。为此,德军统帅部急忙由尔热夫—维亚兹马突出部和战场其他地段抽调兵力加强第2装甲集团军。到2月12日,该集团军已得到调来的7个师的加强,这些师大部在奥廖尔以南展开。
德军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在其正面大多数地段建立了组织完善、工事坚固的防御。苏军西方方向和西北方向所属各集团军,因长期采取进攻行动,战斗能力已有所下降。
西方方向各方面军投入战役时间先后不一,首先开始进攻的是布良斯克方面军。布良斯克方面军左翼部队进展缓慢,两周内仅向北和西北推进10~30公里。至2月24日日终,前出到诺沃西耳、马洛阿尔汉格尔斯克和布良策沃一线。
应从北面突击布良斯克的西方面军第16集团军,到2月22日才发起进攻。在突破德军第一防御地带并推进13公里后,遇到德军由尔热夫调来的2个装甲师有组织的抵抗,无法继续推进。西方面军和加里宁方面军主力直到3月初才转入进攻。这时,德军为腾出兵力投入奥廖尔地域,决定放弃尔热夫—维亚兹马突出部,实际上已开始从尔热夫—维亚兹马登陆场主动撤出自己的军队。
10、国产战争片中老是说机枪掩护 可是冲锋时那么多往上跑 好多处机枪掩护 那不都都把自己人打死
这个我是比较有发言权的,我有必要解释一下.
其实电视剧演乱了.冲锋的时候不是那回么一股脑乱冲的.是留出答机枪掩护空隙的.
所谓的机枪掩护其实是指友边的机枪对敌边进行火力压制,让敌边不敢太冒头而打击的机会少一些,给己方冲锋人员尽可能多的制造生存可能和战场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