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避免车辆静止盲区
1.两侧反光镜上安装一小块曲面镜,增大视角,有效消除车身两侧的盲区,能为驾驶员超车和变换车道提供方便。
2.在车内后视镜的基础上加装后排观察镜片,帮助驾驶员关注后排人员的乘坐情况。
3.变换车道前多观察反光镜,当发现后方的车辆突然从反光镜中消失,而你并没有在此过程中转弯或经过岔路口,那么很有可能后方车辆已经进入你的盲区,此时更要小心驾驶,必要时可转头观察。
4.倒车时盲区变大,驾驶员只能看清车两侧的情况,必要时可以向右侧转身,视线通过后排座椅头枕中间观察。在无法确定车后情况时,需要下车查看或在他人的指导下完成倒车。
5.安装倒车辅助系统,可以有效帮助驾驶员消除盲区,建议安装影像式倒车辅助系统。如果是信号反馈式倒车探头,需要增加探头的数量,保证检测的准确可靠性。
2、知识详解:汽车行驶时的盲区有哪些
汽车6大盲区
【1】车头、头尾盲区和两侧车底盲区
车头、车尾、两侧车底盲区,都是半盲区(能看到一部分)。只有在障碍物高度较低时我们才看不到。车头、车尾两个盲区因为车的规格型号不同而不同。车头越长越高,车头盲区越大;车尾越长、车后窗越高,车尾盲区越大。
车底盲区,在两侧的侧裙及后轮附近,即后视镜所看不到的下方盲区。盲区的大小受车身高度、后视镜大小及后视镜角度所影响。很多司机认为,SUV视野更高,但是由于车身和窗线较高,盲区一般较轿车大一些。
【2】A柱盲区
汽车的结构决定了A柱盲区必然存在。它在车辆两侧靠前的方向上,正是被前风挡和前侧窗之间的“柱子”所挡住的视线。而盲区大小完全受A柱影响。
【3】后视镜盲区和B柱盲区
车辆两侧后视镜的观察范围是有限的,车辆斜后方一般是外后视镜的盲区,不知道各位驾驶员有没有这样的遭遇:在并线时侧方突然出现的车辆吓了一跳,这就是后视镜盲区。
B柱盲区和副驾驶座椅也是会挡住部分视线,在并线时即使可以观察斜后方也可能会忽视B柱盲区可能有行人或车辆。
汽车盲区无法避免,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行驶时时刻注意,为自己留出足够空间,复杂路段减速慢行。避免因为盲区而影响行驶安全。
3、汽车有盲区应该怎么处理呢?
汽车存在盲区是很正常的,因为驾驶高度会导致过低的空间形成盲区,车辆越高,盲区越大。所以,汽车盲区的产生会导致危险的发生。
有以下几个建议可以处理盲区。第一个是一个好的驾驶习惯,在车子发动的时候,围绕车体走一圈,确认没有障碍物和小孩就可以开动了,在行驶过程中,多观察路上情况,注意速度过快,照顾不到,造成损失。
省事的建议,我建议在车上安装360度雷达影响,虽然很费钱,但是省了不少的事。在车子盲区内有危险,都可以及时报警,对于想省事,技术还不达标的车主,可谓是一本万利的做法。还有就是在车体上加装镜子,可以照到看不到的地方,这是省钱的做法,不过也比自己凭技术揣测盲区要来的实际。
我经常能看到新闻上报道,小孩子蹲在车体后面玩耍,车主倒车把孩子压倒发生事故的,这样的事情出来,一方面是车主没有事前观察周边环境,另一方面,是家长对孩子看管不利,但是最后要是出现人命,说什么都晚了。所以在开车的时候要多观察车子盲区,昨天我们出去吃饭,往后倒车的时候撞到了一个柱子上,给我们吓坏了,其实在后视镜里根本看不到那个柱子,这时候,上车之前观察情况就显得尤为重要。
4、如何解决汽车盲区问题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安装摄像头,哪里看不见就装哪里。比如大车容易出车祸的右侧盲区,那就在车辆尾部右侧安装摄像头,在驾驶室内安装显示屏就可以看到汽车右前方了。如何需要监测右侧行人或物体的距离就还需要安装雷达!
5、车辆驾驶盲区有哪些?如何规避驾驶盲区?
一、车辆驾驶盲区的概念车辆驾驶盲区,是指驾驶员位于正常驾驶座位置,其视线被车体遮挡而不能直接观察到的那部分区域。
二、车辆驾驶盲区的范围根据浙江省绍兴市公安部(1)发布的警务资讯,车辆的盲区共有4处,即车头正前方盲区、柱盲区、车侧左右两边(内轮差盲区)、车头后方(倒车盲区);
(一)车头正前方盲区
车头正前方盲区对于喜欢蹲在车子前边的贪玩的孩子,或者个子矮的儿童,司机的车头前方一段距离是没有视野的,尤其是底盘高的车盲区更大,因此极易发生肇事;
(二)柱盲区
柱盲区是绝大数司机容易忽略的盲区之一,每当汽车在转弯或者进入弯道前,驾驶者的视野都会被柱部分遮挡,造成一个视野上的盲区;
(三)车侧左右两边(内轮差盲区)
除柱盲区之外,左、右侧车身的下方,也是后视镜无法看到的区域,这就是车侧左右两边(内轮差盲区),特别是大货车、卡车在掉头转弯时,往往长车身还没有完全转过去,容易造成车主误判;
(四)车头后方(倒车盲区)
虽说现在许多车装有倒车雷达,但是并不能解决车尾盲区的问题,特别是后侧柱区域,而且柱也是距离车主最远的,视线受阻,倒车时观察也是最困难的;
三、如何规避驾驶盲区根据浙江省绍兴市公安部发布的警务资讯,驾驶盲区规避方式(2)如下:
(一)车头正前方盲区
上车前要观察一下车辆周围地区情况,上车后迅速启动车辆,但要缓慢行驶,不要在车内长时间打电话或是休息后,不下车观察就开车离开;
(二)前方立柱盲区
司机在上车后首先要调整好座椅位置,尽量保证左边视线的开阔,左转时,特别在没有信号灯的路口,要做到一慢二看三通过,并前后移动头部,看清前方立柱后的情况再转弯;
(三)车侧左右两边(内轮差盲区)
不同车辆后视镜的视角都不一样。高档车后视镜的曲面较大或配备了双曲率后视镜,这样左右后方的几个车道都很清晰,而一些普通车辆特别是竖长形后视镜的车辆,只能看到后方一个车道,这样在多车道的路面,后方视角就很狭窄;因此在驾驶前将左右和车内头顶的三个后视镜都调整好,以看到尽量多的地方,如果后视镜盲区较大,则可以选购扩大视角的镜子;
(四)车头后方(倒车盲区)
避免倒车盲区出现事故,就是要做到在倒车前一定要下车查看车后是否有人或障碍物,尤其是在附近有家长领着孩子的情况下就更要注意,一旦小孩跑到盲区要及时阻止;
车辆行驶时,要注意行驶速度、遵守交通规则,以“安全第一”为主,珍爱生命,安全驾驶。
引用资料
什么是驾驶盲区以及如何规避.绍兴市公安局
什么是驾驶盲区以及如何规避.绍兴市公安局
6、开车的时候都有哪些盲区需要注意?
新手司机可能经常听到老司机说什么“汽车盲区”之类的,但是自己开车经验不多,不知道如何注意,一旦发生问题就手忙脚乱的。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关于盲区的知识,希望新手司机看了以后可以像老司机一样注意车辆盲区。
盲区一:车周盲区
由于受到车辆座椅、司机身高的限制,在车辆的前后左右会出现一些视野盲区,尤其是车辆前方5米和后方10米的位置,大家经常碰到的追尾和倒车事故基本上都是因为这个盲区,这就是为什么明明感觉和前方还有一定的距离却还是会追尾。
这也是很多豪华车有头标的关系,这个头标起到的就是避免视觉盲区给司机座位标志物来使用的。想要解决这个问题话身高不高的车主尽量把座椅调到最高,能够看清车头和前车之间的距离,从而避免盲区发生的危险。
盲区二:A柱、B柱、C柱盲区
车辆一般有三根柱子,从车头到车身再到车尾我们称其为A柱、B柱、C柱,这三根柱子有的时候会挡住你的视线,从而导致盲区的出现,因此在车辆转弯、倒车入库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三个位置,避免发生意外。
盲区三:后视镜盲区
后视镜非常重要,但是左右后视镜之间会有盲区存在,而不少车主不会使用车内后视镜,从而导致了事故发生。因此在变道的时候不仅要看左右后视镜,同时也要关注一些车内后视镜,避免盲区带来的危险。当然,现在很多车辆都配备了盲区监测系统,避免出现危险,还是很方便的。
盲区四:视觉盲区
这是盲区经常会出现在副驾驶位,比如靠边停车由于盲区的影响没有看到后方的行人或者非机动车辆,一下子把车门打开,造成事故。因此,下车时一定要要关注一下后视镜,然后慢慢开门,如果遇到车流繁忙的路段,建议摇下车窗看仔细后再开门。
盲区五:超车盲区
在超车时,由于前车会对后车的视线进行遮挡,导致后车看不到对面来车,从而造成超车盲区,容易酿成事故。这种情况大多在连续变道超车时会出现,高速上也经常碰到这样的事故,因此不管在什么时候不要超速,不要连续变道,看清路况再进行超车。
盲区六:人行道盲区
这个盲区大多数出现在前方有人行横道,同时左前方或右前方有车的时候。这时候停放的车辆会遮挡行人,导致事故因此一定要注意。现在很多城市都有人行横道车辆让行人的要求,如果发现前方车辆停在人行横道前的话,还是减速停车,避让下行人吧。
盲区七:灯光盲区
虽然我们的大灯越来越先进了,什么氙气大灯、LED大灯甚至激光大灯,但是灯光的覆盖不是180的,势必会有盲区。因此夜晚开车是还是要谨慎一点,注意盲区有没有行人。
盲区八:人为盲区
最常见的人为盲区就是很多车主喜欢在后挡风玻璃下放很多毛绒玩具,遮挡了车内后视镜的视线,导致危险。所以,千万不要为了所谓的装饰爱车这么做,除了后挡风玻璃以外,在副驾驶位上也尽量别放遮挡视线的东西,不然很危险哦。
以上八点就是最常见的八大盲区,除了平时小心谨慎以外没有更好的解决方式。总之知识点就是——小心驾驶、谨慎开车,安全第一,千万不要超速。这样才能规避盲区带来的风险。
(运营人员:章昱)
7、汽车的盲区在哪里开车该注意什么
所谓驾驶盲区,就是驾驶人的视线死角或不容易注意到的地方,一般来说,它分为车内盲区和车外盲区。车内盲区大多是因为车辆结构造成的,不同车型的车内盲区大小有所不同;车外盲区则多由固定或移动物体及光线问题造成。
许多碰擦事故在发生时,车辆都属于变道、转向的状态,而此时驾驶员很容易出现视觉盲区,如不小心很容易发生意外。
不同车型的视觉盲区不同。驾驶视觉盲区,就不同车辆而言是不同的。对于驾车者而言,盲区就是视界的死角和意识不到的地方,通常情况下,盲区分为车内盲区和车外盲区。
车内盲区有的是车辆布局构成的,有的则是人为造成的。车外盲区是因为固定或移动物体及光线问题造成的,不一样车型遇到的盲区大小不一样。
车内盲区主要有四大视觉盲区以及一些人为盲区。
1、前盲区
引擎盖前看不到的地方,俗称前盲区。造成汽车前盲区有几个方面的因素,与车身、座椅的高度、车头的长度、驾驶人的身材等都有关系,如果没有很好地控制前盲区的距离,是很容易发生追尾事件的。
2、后盲区
车辆后面的盲区俗称后盲区,是指从后车门开始向外侧展开有大约30度的区域在反光镜的视界以外,是指后车的车头在前车的后车门附近时,前车的反光镜里观察不到后面来车,极易发生刮蹭和追尾事故。
3、后视镜盲区
后视镜盲区。车两边的后视镜只能看到车身两侧,并不能完全地收集到车身周围的全部信息,尤其从辅路上主路,从左后视镜不能观察到车辆,假如加速大角度切上最内侧车道,很容易与正在最内侧车道高速行驶的车辆发生碰撞。
4、AB柱盲区
就是挡风玻璃两侧的A、B柱。在转弯时,如果两侧的A柱较宽,宽的距离就把视线遮挡住,这样产生的盲区就大,如果柱子窄的话,则盲区就小。而B柱的盲区主要是在车辆的右侧,当车辆在行驶中,需要大角度拐到外侧时,B柱会遮挡视线,有可能与右侧正常行驶的车辆发生碰撞。
8、汽车转弯时有盲区,变道时有没有盲区
有盲区
车子本身造成的视线盲区
1、前盲区
造成汽车前方盲区有几方面的因素,车身高度、座椅的高度、车头的长度、驾驶人的身材等都有关系,如果没有很好地控制前盲区的距离,是很容易发生追尾事件的。
应对方法:尽可能与前车或者障碍物保持足够的距离,熟悉前盲区的距离大小,控制车辆,开车坐姿要正常,不要东倒西歪。
2、后盲区
车辆后面的盲区是指从后车门开始向外侧展开有大约30度的区域在反光镜的视界以外,通俗的说法是如果后车的车头在前车的后车门附近时,前车的反光镜里是看不见有车的,如果不注意的话,极易发生刮蹭和追尾事故。
应对方法:开动车辆前先养成检查车尾是否有障碍物的习惯,用缓慢的速度倒车,如果有旁人,可以让旁人协助尽可能与者障碍物保持足够的距离,熟悉后盲区的距离大小,控制车辆。
3、变道注意外后视镜盲区
后视镜并不能完全地收集到车身周围的全部信息,因为后视镜的视觉区之间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盲区,右边的后视镜盲区很多人都知道,左侧后视镜的盲区似乎很少有人提起。尤其从辅路上主路,从左后视镜没看到车辆,假如加速大角度切上最内侧车道,是很容易与正在最内侧车道狂飙的车辆发生碰撞。
应对方法:当车辆需要变线或者拐弯时,需提前打转向灯保证安全,由于当时车身与车道形成一个角度,左后视镜的视野也相应偏转了一个角度,刚好看不到较近的最内侧车道情况,所以每次大角度并线时总要转头仔仔细细看上一眼,慢速偏转,也可以选择在车内后视镜上加装一块大视野的辅助镜,这些方法都能尽量减少盲区的出现。
4、转弯时留意A、B柱盲区
A柱的设计主要考虑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它遮挡驾驶员视线的角度问题,二是A柱的强度问题。既要保持A柱的强度,又要减少对驾驶者的视线遮挡程度,这个矛盾在设计中很难达到平衡,因此出现视野盲区也是不可避免的。B柱的盲区主要是在车辆的右侧,当车辆在行使中,需要大角度拐到外侧时,B柱会遮挡视线,有可能与右侧正常行使的车辆发生碰撞。
应对方法:从数学原理来讲,车辆在运动中,A柱盲区是忽略不计的,停车或者启动前的时候是最大的,不过停车和启动时,应该车前车后都照顾一下,视野盲区也有效地缩小,驾驶车辆时,通过前后移动身体,避开A柱遮挡的盲区,尤其在拐弯的时候,必须提前观察前方的路面情况。
对于B柱盲区的应对,尽量避免大角度偏转,倘若一定要大角度拐弯时,必须经过二到三次观察车的右侧路况,保证安全时缓慢移动。
9、一般的小车,坐在驾驶室里,前面的盲区有多远
有些车子漏在你的盲区里面变道过去,依然是非常非常的危险的,这个还是需要注意一下的。去查一下,死角还真的是比较多的。
总共目前理出来的有六个。
第一个叫做前盲区,前盲区就是汽车这个车头引擎盖,这个前面下面看不到的那个地方。
你想想我们以前考驾照,过那个圆饼的时候,这个圆饼有时候我们耍耍赖,整个人垫起来往下面看就更容易看到。
平时坐在那边的时候,正前方离车比较近的这么几十厘米,其实是看不到的,这个其实还是很关键的。
尤其是你在家里小区里面开的时候,学校边上开的时候,往往会有什么婴儿车、小孩什么的,这种是要人命的,千万要多注意注意。
所以说各位买SUV的朋友,你们这方面要多花点心思,车子比较高,车头也比较高,往往还比较长,盲区就显得特别的大。
真的吃不准的时候,心里没把握,就踮起来看看,或者确保安全的情况下,下车瞧一瞧吧。
然后就是后盲区,很多人都觉得后面有什么盲区?我这个我后视镜看一下不就好了吗?中间这一块。
其实后盲区指的是,你这个后门开始向外延展大概30度的时候,后视镜看不到的那个部分。
很好理解,我们倒车的时候为什么要倒车雷达,为什么要用倒车影像?就是有一部分地方看不到的。
汽车大多数的时候,远的地方都看得很清楚,近的地方往往是没有任何的感知能力的。
你这个后备厢门打开来的那个角度,往下面,这个轮胎往后面一点,排气管往后面这么一点点的几十公分的地方,和前盲区道理是一样的。
在孩子多、行人多、小孩多的地方,多留个心眼真的没有什么坏处。
第三个盲区倒是挺有意思,我一开始查资料的时候我还没想到这个事情,叫车底盲区。
一说就觉得理所当然,这个车子的底下我们怎么可能会看得到,没有人装什么车底雷达或者什么车底倒车影像,是吧。
但其实它还是容易造成比较大的安全隐患的,这里倒不是说是人或者怎么样。小猫、小狗,有可能天冷的时候或者是嬉戏的时候,就会钻到车子底下去的。
你稍不部分注意,咔碴这么来一下,心情不好。而且如果是爱猫爱狗人士的话,那更像是犯了大罪一样了。
再说了不济,你不喜欢小动物,你讨厌小动物,你压到小动物总不好吧?你还把你的车子弄脏了,多多注意一下。
尤其是开车之前,你车子周围观察一下。启动的时候喇叭按两下,一般小动物都会被吓走的,这是一个比较好的习惯。
珍惜生命我觉得不是只有人,各种各样的生命我们都在乎一下,对吧。
那么然后就是最常见的第四种,就是外后视镜盲区。
你看这个左右反光镜,其实就是说最贴近你车屁股的那个角度,其实是特别难看到的。
你如果往左边去很多,往右边去很多,那倒是问题不大。往往就是说你的车子,比如说在右前方,他的车子在左后方,然后两个车子又离得很近的时候。他正准备超车,你正准备往左边变道,特别特别容易撞上。
尤其是高速的时候,有条件的情况下,还是扭头看一看,我觉得这样会比较靠谱一点。
盲区这个东西,非常非常的神奇的,你就觉得“不可能啊,没有问题”,这就是会有碰上的这种时候的。
安全这个东西,主要是要防止意外。你要是所有的东西你都能把控得了,都不是在你的预见范围之外的话,那谁开车都平安了,对不对。外后视镜,扭头看一看,没有什么坏处。
第五个叫AB柱盲区,有些朋友可能不太了解这个A柱这个学名怎么来解释这个东西,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
我这么跟你们讲,就是夹住你前挡风玻璃的那两条竖的杠杠,就是A柱了,然后在你的前门和后门中间那条竖的杠杠,那个就是B柱了。
你往往在国内我们方向盘肯定是在左边的,对不对。你在往左边转弯的时候,你其实是要往左前方看,对不对。
但左前方其实你脑袋扭个45度的时候,你看到的既不是你的侧窗玻璃,也不是你的前挡玻璃,而是实心的一根铁柱子。
而这根铁柱子后面,很有可能就是一个行人,很有可能就是一个电动车,这个我觉得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盲区。
我自己解决的办法,就是左边探探,看看左边的那个侧窗,右边探探看看前挡风玻璃,尽可能的缩小这一个盲区的大小。并且呢,减慢我的车速。
盲区这个东西,大多数都不是撞来撞去的问题,都是生命,所以大家多花点心思,真的是没有什么坏处。
第六个,是什么盲区?人为盲区。
什么你只要在路上开,这什么后座,这个后挡风玻璃边上放了很多很多的什么洋娃娃、枕头。
一来说明,他真的是没有很好的行车习惯,中间的后视镜说明不看的。
二来就是这的确是一个你自己放上去的盲区,你全部都把后挡风玻璃挡住了,你中间的后视镜又有什么用呢?
而中间这个后视镜,往往是你在开车,对你车后环境一个全局了解非常重要的一个情况。
然后还有什么东西?贴膜。你侧挡风玻璃,这个直接就是隔在你的视线和后视镜中间的这个侧面的挡风玻璃。
你贴个黑压压黑压压的一片,看看好像是晒晒没有什么问题了。转弯的时候怎么办呢?变道的时候怎么办呢?尤其是晚上还有下雨的时候怎么办呢?我告诉你,就是完全看不清楚的。
备胎小朋友以前的话买车也是要被人家忽悠的,总是有个过程的嘛,贴个膜、贴个深一点的,贴个反光好一点的,隔热强一点。
结果到了晚上,一下雨,这两个反光镜就像假的一样的。怎么个假法呢?
后面有车开着大灯,看得很清楚,会产生一个非常大的错觉。“没问题,这个车子开过来我看得清楚”。
但是我跟你讲,行人他每个人都带手电筒上路吗?电动车每个他的大灯都是灵的吗?最要命的就是这个,你以为你看得很清楚,但其实很多重要的生命细节被我们忽略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