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网格碰撞体和盒碰撞体的区别有哪些,在碰撞检测上有什么不同
碰撞器:一群组件,它包含了很多种类,比如:Box Collider(盒碰撞体),Mesh Collider(网格碰撞体)等,这些碰撞器应用的场合不同,但都必须加到GameObjecet身上。
触发器,只需要在检视面板中的碰撞器组件中勾选IsTrigger属性选择框。
触发信息检测:
1.MonoBehaviour.OnTriggerEnter(Collider collider)当进入触发器
2.MonoBehaviour.OnTriggerExit(Collider collider)当退出触发器
3.MonoBehaviour.OnTriggerStay(Collider collider)当逗留触发器
碰撞信息检测:
1.MonoBehaviour.OnCollisionEnter(Collision collision) 当进入碰撞器
2.MonoBehaviour.OnCollisionExit(Collision collision) 当退出碰撞器
3.MonoBehaviour.OnCollisionStay(Collision collision) 当逗留碰撞器
两个物体相接触时到底执行OnTriggerEnter还是执行OnCollisionEnter方法,这两个又有什么区别呢?
为了验证碰撞器与触发器的区别,现设计一个简单的游戏,让小汽车与小球发生碰撞。新建一个C#脚本文件,把它拖给小汽车对象,双击该脚本文件进入脚本编辑器,在该脚本中加入如下两个方法,并分别设置一个断点:
复制代码
void OnTriggerEnter(Collider collider)
{
//进入触发器执行的代码
}
void OnCollisionEnter(Collision collision)
{
//进入碰撞器执行的代码
}
复制代码
当未勾选碰撞器的Is Trigger选项时汽车与球体发生碰撞,进入方法OnCollisionEnter,碰撞之后汽车产生被球体撞飞的效果:
如果将碰撞器的Is Trigger属性选中,再次启动游戏让球体与汽车产生接触,这时进入方法OnTriggerEnter。之后球体直接穿过汽车,但球体与汽车都没有产生碰撞效果:
unity3d中的碰撞器和触发器的区别?
碰撞器是触发器的载体,而触发器只是碰撞器身上的一个属性
当Is Trigger=false时,碰撞器根据物理引擎引发碰撞,产生碰撞的效果,可以调用OnCollisionEnter/Stay/Exit函数;
当Is Trigger=true时,碰撞器被物理引擎所忽略,没有碰撞效果,可以调用OnTriggerEnter/Stay/Exit函数。
如果既要检测到物体的接触又不想让碰撞检测影响物体移动或要检测一个物件是否经过空间中的某个区域这时就可以用到触发器
例子:
碰撞器:汽车被撞飞、皮球掉在地上又弹起效果
触发器:人站在靠近门的位置门自动打开效果
2、汽车碰撞测试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讲解碰撞测试之前,我们先来谈谈车辆安全性涉及的几个方面以及一些误区。车辆的安全性大致分为“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
主动安全即主动消除不安全因素,比如安全带未系提醒、ABS防抱死刹车系统、ESP车身稳定控制系统、疲劳提示以及主动刹车等功能,这在碰撞测试中往往属于加分项目,拥有这类功能的车辆会在碰撞测试中得到更高的分数,这也体现了所谓“安全”,更大程度应该是避免事故的发生。
而发生事故后的补救,就体现在 “被动安全”上。被动安全是碰撞测试比较核心的内容,因为碰撞测试本身就在于“碰撞”二字上。
这里大家往往有一个误区:就是车辆本身越坚固,就越安全,所以很多人看见路上撞车之后就以车辆受损程度论安全性,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观点,要知道,所谓“安全”,重中之重是人员安全,只要人员保证,车辆其实无关紧要,尤其是强调“行人保护”的今天,很多厂商对于车辆车头部分的坚固程度是有很大部分退让的,像奔驰、捷豹等取消象征性的“立标”,就是为了行人安全做出的牺牲。
碰撞试验
被动安全主要包含类似安全气囊、安全带、安全车身等内容,这些都是在发生碰撞后最大程度保证乘员安全的结构,在这里要说句题外话,安全带真的是最简单实用的保命装置,开车不系安全带是对自己生命的不负责,再多安全设备也没有用。
汽车侧翻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如何看待碰撞测试成绩以及选车购车时碰撞成绩对于我们的参考意义。
第一,看测试的适用范围,如果是全球车型,那么无论是最严苛的IIHS还是国内的C-NCAP,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具有参考意义的,不过作为安全性的比较,还是应该选严苛的。而如果是仅仅针对中国市场的,那么只能参照C-NCAP作为评定标准,不同星级选高的,同星级选分数高的。
第二,看失分点,失分之处是否是你在意的,例如C-NCAP的燃油消耗量附加试验,对于安全性影响并不大;而反之如果你是有孩子的车主,儿童安全这一项失分则是你需要关注的。
第三,参看每年的年度安全车型榜单,同样的,国内国外都有的车型参看严苛的机构榜单,没得选的话,C-NCAP也是值得参考的,虽然经常为人诟病,但也是科学的,有标准可依的。
最后,虽然各大机构都努力尽可能模拟现实中的情况,通过各种各样的测试敦促或者说鞭策车厂生产更安全的车辆,但实际的碰撞还是存在诸多变化和影响的,没有最安全的车,只有最安全的人,只有作为交通参与者的你遵章守纪,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无论是驾车乘车或是自行车、步行,都能牢记“安全”二字,做文明的交通参与者,才能真正的安全。
3、有一个汽车的仿真软件(或是结构测试软件),是D开头的,尽量把符合条件软件的名称写出来吧。谢谢
1.dSPACE
实时仿真系统是由德国dSPACE公司开发的一套基于MATLAB/Simulink的控制系统开发及半实物仿真的软硬件工作平台,实现了和MATLAB/Simulink/RTW的完全无缝连接。dSPACE实时系统拥有实时性强,可靠性高,扩充性好等优点。dSPACE硬件系统中的处理器具有高速的计算能力,并配备了丰富的I/O支持,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组合;软件环境的功能强大且使用方便,包括实现代码自动生成/下载和试验/调试的整套工具。dSPACE软硬件目前已经成为进行快速控制原型验证和半实物仿真的首选实时平台。
2.D-Cubed
软件产品系列,可以提供包括三维零件和装配建模、编辑和互操作性、2D/3D参数草图、运动仿真、碰撞检测、间隙测量和可视化功能等广泛应用的技术。包含这些组件的应用程序涵盖各种类别,包括机械CAD、CAM、CAE、模具设计、钣金、AEC、GIS、结构、厂房和船舶设计、CMM、逆向工程和销售配置。
4、与大众帕萨特相比,本田皓影的质量问题才是最难以服众的。
?日前,中保研正式发布相关车型碰撞检测报告,而这份时隔半年之久的检测报告却面临难以服众的尴尬囧境,从而使原本就饱受猜疑的中保研再一次被卷入舆论的漩涡。同时, 大众帕萨特、本田皓影的“成功”逆袭,也使得其质量问题忽然之间变得扑朔迷离,备受争议。
与之前发布的结果不同,大众帕萨特的“二撞”各项指标表现接近“完美”,而正面25%偏置碰撞也由之前是较差变为优。那么。同一车型前后两次结果为何会相差如此之大?
巧合的是,此前有某合资车企特意强化“A柱”的内部文件被媒体曝光。文件内容包含,其属南京分公司为了提高车辆安全性能,针对现有车型的某些关键零件进行功能性提升改造,如左前方和右前方链接车顶和前舱处进行适应性调整。而这个连接处,便正是“A柱”!
众人议论纷纷,有网友表示:“这家合资车企“偷工减料”早已是人尽皆知,如今被中保研撕下面具,是因果报应”。更有网友毫不客气地说:“除了A柱,顺便把其他地方省的料也一并补上,省得下次再被曝光”。
如果按网友的猜测,上汽大众是有备而来,成功借2020款车型扳回颜面。毕竟,大众帕萨特已经在销量上节节败退跌向谷底,而且还累及了上汽大众整体销量大幅下滑。相比大众帕萨特的因果“报应”不同,那些2019款车主,想必心情是极为复杂的。
除此之外,与大众帕萨特同样受中保研之“累”的,还有广本皓影。正是这个当初测试中与大众帕萨特“形似如兄弟”的本田皓影,在最终的成绩的公布上却与帕萨特完全不同,一个依然还是优等生,而另一个则成了差生。
难以服众的正因于此,因为这次中保研发布的车型碰撞测试成绩中,广本皓影与第一次“被盗”成绩一样。
在中保研没有进一步公布测试数据的情况下,仅从可见的损伤程度看,舆论纷纷认为广本皓影与实际成绩不符,使得中保研再次成为众矢之的,怀疑“被充值”的声音依然持续不断。同时,也让广本皓影的质量问题变得扑朔迷离。
但对于消费者来说,广本皓影是否拥有足够的安全性能,特别是正面25%偏置碰撞,还是可以在测试画面中,一窥究竟。
皓影A柱弯曲并接近90度
尽管,中保研的测试要求严苛,并在正面25%偏置碰撞中有意避开纵梁,但同时也是最能体现车身结构,特别是A柱刚性的最好方法。而皓影A柱弯曲并接近90度,在中保研测试的诸多车型中,显然是表现极差的,而且不及售价更低的自主品牌车型F5和星越。
与此同时,在碰撞测试中,广本皓影副驾驶位气囊未触发。确实,因为角度问题,气囊未触发看上去也情有可原。但是当车辆在64.4KM/H(中保研测试速度)的时速下,副驾驶位的乘客理应被保护。所有的设置都应该建立在重视安全的基础上,皓影的安全保护可见一斑。
而在低速(15KM/H)碰撞中,副驾驶位气囊则表现得尤为“积极”。但这对于用户来说,无疑是增加了额外的维修费用。广本皓影在中保研的低速测试中,耐撞性和维修经济性指数上最终成绩也正是最低的P(较差)。
最后:或许从中保研的假人伤害程度分析,本田皓影达到了设定的安全级别,但这也仅仅是在测试环境下。如果在现实场景中,车辆碰撞后的受损程度和人员伤害,还能拿优秀来评定吗?
况且,本田皓影在测试中的实际表现窘态百出众人可见。这与消费者的热情相比,实在让人心寒。
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沃尔沃汽车安全性真的有宣传的那么高吗?有没有什么可靠的依据
欧洲车的安全性都很不错,绝对不是只有Volvo高。它宣传这点只是因为除此之外,它都比不过德国三强,而在中国却非得和三强争市场。
6、请问有人知道蔚来ES8同款C-NCAP真车碰撞检测安全座椅是哪个牌子吗?
在安全座椅全行业脱颖而出的冠军座椅环球娃娃椅,既可兼容传统燃油车型,同回样也适配新能答源车型。蔚来品牌进行C-NCAP实车碰撞试验时同样用的也是环球娃娃安全座椅,凭借座椅高度的可靠性,一致性,稳定性,能对蔚来ES8车辆进行公平安全的检测。
7、中国车辆检测研究院检测用的汽车轴重仪是否和国家客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是一个型号的?
都是浙江润鑫STW-18型号的,
作为国内一流大厂,润鑫在资金、研发和制造方面都具有雄厚实力。需要提及的是,STW-18系列称重设备是目前国内唯一和德国SICK合作研发汽车称重型号。实现轮重、轴重、整车重同时检测同时具有智能仪表的所有功能。除传感器采用德国原装进口SICK传感器外,称板亦采用德国进口CORUS航空铝材,同时仪表显示屏幕和数据航空插件分别出自大名鼎鼎的德国西门子SIEMENS和德国欧度ODU航空插件。
高端的配置、成熟可靠的精度和稳定性,以及合理的售价,令浙江润鑫STW-18成为汽车制造企业轮荷轴荷检测设备的理想选择。
STW-18型汽车轮轴检测设备在中国五大试车场,以及宝马 大众 通用 克莱斯勒 菲亚特等上百家汽车制造企业得到充分的应用。实践证明该设备的精确性和稳定性都非常理想。无论是从设备的精准性到产品的售价我们都很难从国内市场当中找出一款绝对的竞争型号,
我觉得这才是国内顶级品牌产品应该表现出的个性。
我查了一下,以下国内权威检测单位都是他们的客户:
北京交通部公路交通试验场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机械工业工程机械军用改装车试验场(国家认可实验室)
国家客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机械科学研究院
中国农业机械化研究学院
国家工程机械质检中心
四川省农业机械鉴定站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分公司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国家机动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重庆) 进口车检测部
国家机动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重庆)碰撞检测部
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
重庆汽车检测中心
天津进口车检测中心
辽宁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辽宁省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中心
长春汽车检测中心
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