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车辆百科 > 车辆水滑

车辆水滑

发布时间:2021-01-16 04:05:59

1、雨天机动车在高速公路行驶发生“水滑”现象时怎样处置

驾驶机动车在高速公路行驶,雨天发生“水滑”现象时,以下做法正确的是什么?

双手握稳转向盘或者逐渐降低车速。

所谓“水滑”现象就是雨天汽车在积水路面上高速行驶时,轮胎与路面间的存水不能排除,水的压力使轮胎上浮,形成汽车在积水路面上滑行的现象,应双手握紧方向盘并逐渐降低车速。

汽车出现“水滑”时的车速成为临界车速。临界车速因轮胎气压、轮胎触地部形状和摩损程度、积水路面的水深、车重、路面状态等不同而各异。根据实验所知,定员五人的普通型小客车在新轮胎场合,水深为2MM时的临界速度为120KM/H,水深为6MM时的临界速度为100KM/H;水深为8MM时的临界速度为90KM/H。

也就是说汽车在不同积水深度所相对应的不同临界车速均会产生“水滑”。同样,空载车辆比重载车辆产生水滑的可能性要高。“水滑”现象可以通过控制汽车的行驶速度得以避免。汽车在雨中或在积水路段行驶,如果你感觉到转动方向盘时用力变小,应机敏地意识到这是可能发生“水滑”的危险信号,此时要把车速降到安全行驶速度以下,以确保安全。

2、车辆"水滑"时,逐渐松抬加速踏板为啥

踩刹车直接失控,侧滑。慢慢松油门,可依然轮胎慢慢减速。如果陡然的完全松有,有可能导致轮胎瞬间失速,侧滑

3、雨天驾驶车辆技巧你会几招?

雨天行车的道路状况复杂,存在许多安全隐患。
从雨天的交通特点,雨天行车前的检查与维护,雨天行驶特殊情况的处理,结合多年的驾驶经验,阐述了雨天安全行车的技巧,从而减少交通事故发生,保证安全行驶。
“雨天行车险情多”。雨天行车的道路状况比晴好天气要复杂,容易出现各种意外情况,存在许多安全隐患。如果驾驶员缺乏雨天行车经验,不能针对雨天的特殊情况行驶车辆,就容易引起交通事故。因此,作为驾驶员必须熟悉雨天道路状况,努力提高安全意识,做好出车前的安全检查和车辆维护工作,同时提高在雨天行车过程中出现特殊情况的应急处理能力,熟悉车辆在下雨天气的性能等等。 下面结合自己多年的驾驶经验,就雨天行车减少交通事故发生,保证安全行驶等方面作一简要阐述,与同道们共榷。
1、熟悉雨天的交通特点:
1.1路况发生变化:久旱初雨或蒙蒙细雨时,雨水和路面上的积土、油污、轮胎橡胶粉末混合在一起形成润滑剂,使路面状况变差;久雨或特大暴雨,会造成路肩松软,有的地段会出现塌方、路基塌陷以及路面积水等。
1.2视线产生影响:细雨易造成挡风玻璃挂满水珠,视线模糊,只能靠刮水器进行改善;大雨或暴雨时,挡风玻璃上形成溪水,有时靠刮水器也难以改善视线;刮水器片在雨中左右摆动,视线不良。
1.3驾驶员易疲劳:雨中行车,视线障碍较大,眼睛易疲乏,观察情况困难;长时间在雨中行车,身体易疲劳,精力消耗大,心理上会产生压抑感,对正确判断来往车辆和行人以及正确选择行车路线均带来极大的困难。
1.4行人行为混乱:阵雨、暴雨来临之际,往往是乌云笼罩,电闪雷鸣,狂风大作,尘埃飞扬,昏天黑地,视线不清,此时,行人往往只顾埋头急奔,寻找避雨处,目标不一,方向不定;路边有晾晒衣物等的地方,必然出现抢收、抢盖等情况;在蒙蒙细雨中的行人和骑车者,因头戴雨帽,致使视线、听觉都受到限制;一手握车把,一手拿伞者更是左右摇晃,对交通情况不易看清,易突然转向或滑倒。
2、雨天行车前的检查与维护
2.1检查雨刮器: 如果雨刮器的扫水能力严重下降,雨天驾车行驶就十分困难,一旦车速加快雨刮器很容易向上浮起,扫水能力下降,特别夜里光线暗,没有刮净的雨滴在灯光下产生各种反射光,使前方视野极度模糊。
2.2轮胎要充压:有人认为把胎压降低一些,能使轮胎和地面的摩擦面积增大,进而增加附着力,其实这样做适得其反,胎压过低会加剧打滑程度,因此降低胎压增加接地面积纸不可行,反之,适当增加胎压,制动反而好一点,故在雨天必须按照标准气压进行充气,保持较高的胎压比较安全。
2.3检查制动液位:各分泵是否有否漏油现象,一旦分泵漏油,往往造成车辆制动性能下降,特别是在雨天,容易造成重大事故。因此要养成经常检查轮鼓及轮胎上是否有油渍出现的良好习惯。 当然,视线对于行车安全是十分重要的,为确保在行驶之中视野的清晰,时时保持前档玻璃的清洁是每天出车前必须做好的一件重要的事。只有清洁明亮的玻璃,才有更佳的行车视野,行车才更安心。同时还必须检查前后窗的除雾装置是否正常,因为为了防止雨水打进来,车窗大多是紧闭的,因此车厢里的雾气会使前后玻璃看不清楚,也就影响了视线。另外还要检查防雾灯亮不亮,以避免在雨雾天气情况下车辆追尾事故的发生。
3、雨天重点注意事项:根据雨天的交通特点,驾驶员在雨天上路时务必以预防为主,提高警惕小心行驶,特别要重点注意以下几点:
3.1注意路边躲雨的儿童:儿童一般活泼好动,年幼无知,且城镇的儿童一般不惧怕汽车,这些儿童没有大人看管,一下雨后就东奔西跑寻躲雨处,令驾驶员防不胜防,有的在跑边躲雨,突然横穿道路,或低头猛跑,不注意来往的车辆。
3.2注意穿雨衣的骑车人:雨天时许多骑自行车或摩托车里的人,把自己裹在雨衣里,仅仅露出脸部,由于耳朵被雨衣阻挡,视线和听觉会受以影响,往往注意不到左、右、后三方的交通情况,不能及时发现、避让车辆。
3.3注意一手打伞,一手扶把骑自行车者:由于一手扶把,骑车方向稳定性差,遇见行驶的车辆临近时会表现出惊慌失措、左右徘徊,也有的人因雨伞被风往上翻起,又要掌握自行车的方向,在公路上走S形,险象环生。
3.4注意烂泥路:如今的道路条件越来越好,所以偶尔碰到地面阻力大、附着力小的烂泥路反而不知如何处理。一般来讲应该保持较大的动力,以中低档位均速地一次通过。尤其应该避免中途换档与停车。如果途中发生侧滑,切忌使用刹车,应立即降低车速,打方向盘修正汽车行驶方向,待车辆中止侧滑后,再缓慢驶回正道。如果发生车轮空转打滑,可将车辆立即后倒,退出滑动地段后,另选新路线行驶。
3.5注意切忌开猛车:起步时油门不能过大,离合器应平稳接触,起步后要严格控制车速,不要一下子加得太快。遇事尽量提前处理,尤其不要猛力急刹车,以防车辆倾覆。必须刹车时可间断地轻踩制动踏板,随时修正方向,防止出现跑偏、侧滑和滑移。过弯道时打方向盘应慢打慢回,小心防止汽车出现侧滑的现象。
3.6注意控制好视线、车速与车跑的关系:如果雨大天暗视线受阻,应该打开车灯,切记凭经验开“瞎车”。雨天行车本来就必须放慢车速,如果前方有一车一般应保持正常情况下安全距离的三倍以上,以便为处理紧急情况,预防足够的空间。即使在市区路面条件较好的情况下,超车时也必须小心,尤其不能强行超车。
4、雨天行驶特殊情况的处理 雨天有雨水作为润滑剂,道路路面的摩擦力就小多了,碰到意外情况,操作制动要使汽车停下来,其距离比平时要长,为了安全,雨天行车除了降低车速,谨慎驾驶外,应尽可能与他车保持安全距离,并避免紧急刹车,在特殊的道路上行驶,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4.1山区公路行驶:首先要减速,遇到情况要及时采取预防措施,久雨的天气要注意山路路基疏松和坍塌,避免防止翻车,遇到大暴雨,要把车停在远离山洪的地方,特别雷雨天气,不能将车停在大树旁边,以防雷击。如遭遇打雷时,千万不要下车避雨。倘若闪电击中汽车,电流会经车身表面传到地面,在车内反而安全多了,不过车窗一定要全部关紧。另外收音机的天线有避雷针的作用,会吸收闪电,所以一定要收起来。还有停车时要开警示灯,引起来往车辆的注意。
4.2“水滑”的处理:雨天在行驶中遇到打滑时,千万不要马上刹车,而是利用放松油门使发动机动力下降来减速的方法,如果继续采取刹车,刹得快,翻得快,其后果是很严重,为降低意外的发生,避免紧急刹车。
4.3避免涉水:大雨往往伴随着积水,要尽量避免涉水行驶,以免造成车轮制动器失灵。如果无法避免要涉水,在涉水过程中应尽可能地不停车、不换档,尽量利用惯性驶出局部深水区。千万别把油门放掉,以防积水经排气管出口进入引擎,导致死火及机件受损。如果引擎在水中熄火,不能用推车和打马达等方法强行启动,应迅速想办法将从水中拉出来,卸下火花塞,发动引擎将引擎中的水排除出去。驶出积水区后应该低速慢行,同时轻踩几次刹车将渗入制动系统的水挤出。这关系到行车安全的大问题,千万不要忽略。 总之,遵守交通法规,保持良好车况,慢速缓行,是雨天行车安全的重要关键。虽然雨天行车存在着较多的安全隐患,道路状况较差,视线较模糊,车辆性能受到一定的影响,但只要驾驶员时刻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平时做好车辆的维修和保养,熟悉雨天驾驶的特性,准确判断和处理雨天车辆、道路、行人的关系,在驾驶时,遵守交通法律法规,不开“英雄车”、“麻痹车”、“带病车”,不掉以轻心,沉着谨慎,驾驶观察,就一定能做到雨天的安全行车。

4、小车一般在多久做一次全面保养?

一般机油分3个种类,全合成,半合成,矿物质机油。一般全合成机油是10000公里或1年更换一专次;一般属半合成机油是7500公里或7-8个月更换一次;一般矿物质机油是5000公里或6个月更换一次。

现代的汽车保养主要包含了对发动机系统(引擎)、变速箱系统、空调系统、冷却系统、燃油系统、动力转向系统等的保养范围。汽车保养的目的是保持车容整洁,技术状况正常,消除隐患,预防故障发生,减缓劣化过程,延长使用周期。

(4)车辆水滑扩展资料:

燃油系统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由于空气中的尘埃和汽油中的杂质等会使油路不畅或堵塞,加上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积碳和胶质也会附着在进排气门、进排气道、节气门和燃烧室上,尤其是附着在汽油喷射的喷油嘴上。

使喷油嘴堵塞、粘着,造成喷油渗漏、雾化不良,甚至不喷油,从而造成油耗量增加、发动机动力下降、怠速不稳、加速不良和启动困难。

根据试验表明,用产品清洗50辆汽车发动机并取得明显效果:平均功率增加26.37%,节油11.20%,CO排降63.40%,HC排量下降59.00%,烟度排放量下降51.40%。

5、驾驶机动车在高速公路行驶,雨天发生“水滑”现象时怎么办?

要缓抬加速踏板减逐渐降低车速,不要使用紧急制动减速。

6、汛期来了,如何避免车辆“水滑?

端午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都进入了传统意义上的汛期,这段时间降水密度非常高。阴雨绵绵+闷热潮湿,不仅会让我们的身体感觉不适,还会带来一定的行车安全隐患。

比如你行驶在雨天的高速路上,轮胎与路面的积水很容易会形成一层水薄膜,如果轮胎没能及时将积水排除,这些水就会给轮胎产生一种浮力。即发生“水滑”现象。

“水滑”现象和我们小时候玩的打水漂类似,光滑石片划过河面一弹而过,基本上没任何附着力。

“水滑”其实在雨天经常发生,只不过是程度不同而已;如果汽车高速驶过积水带,轮胎很有可能与路面失去摩擦力,使汽车陷于无法控制的危险境地,造成诸如方向猛然失控的后果,与此同时积水也会对轮胎的行驶产生阻力,造成车辆向积水一边打滑,交通事故便产生了。

就在上个月,驾驶员艾师傅从昆明出来准备前往保山,在行驶到这一路段时,因路面有积水,车辆方向瞬间失去控制,导致打滑后原地掉了个头,车身与道路中央隔离墩发生了碰撞。艾师傅说自己一路都是按着限速跑,一直开得不快。看来“水滑”还真是防不胜防。

应对水滑,你可以那么做:

1:控制车速,保持车距,避免与前车“亲密接吻”,遇到积水路段前,必须慢慢降低车速,紧握放向盘,小心通过

2.换上将军轮胎ALTIMAXGS5,它宽阔的周向花纹沟和开放式胎肩花纹块,能够快速排水,刹车距离较短,及时悬崖勒“马”。

将军GS5采用了非对称胎纹设计,在中央肋条处设计了较小的花纹沟槽,并且优化了排布阵列,已获得更多的接地面积。主打湿抓地力,有刹车距离短、精准操控和舒适驾乘三大特点。

7、什么是水滑?

所谓“水滑”现象就是雨天汽车在积水路面上高速行驶时,轮胎与路面间的存水不专能属排除,水的压力使轮胎上浮,形成汽车在积水路面上滑行的现象。在这种状态下,轮胎和路面间便失去了摩擦力,致使汽车难以控制而陷于危险境地,轻者“皮开肉绽”,重者“粉身碎骨”。在雨天的高速公路上,性能再好的汽车都有可能产生“水滑”(水面滑行)现象。“水滑”现象是汽车高速行驶时的特有现象,在一般公路上是极为少见的。在高速公路下坡道的最低点附近,是路面最易积水的地方,汽车高速通过该路段时,最易产生“水滑”,必须严加注意。

8、雨天机动车在高速公路发生水滑现象怎么处理驾考

雨天机动车在高速公路发生水滑现象应当及时降低车速。水滑现象是指汽车在有薄层积水的高速公路上疾驰时,由于水膜作用,使轮胎无法直接接触路面而滑动,车体则产生滑移、飘浮,使驾驶员难以控制的现象。易肇事,应降低车速。

水滑现象也仅仅是最底下很浅的一层水支撑轮胎,而并非轮胎从很深的水上飘过,但速度越快,轮胎吃水越浅是可以肯定的。因此道路驾驶安全文明的学习中,才会将低速行驶当做避免水滑现象的方法,不得不说,低速行驶是一个非常好的、避免水滑现象的方法。

(8)车辆水滑扩展资料:

汽车出现“水滑”时的车速成为临界车速。临界车速因轮胎气压、轮胎触地部形状和摩损程度、积水路面的水深、车重、路面状态等不同而各异。汽车在不同积水深度所相对应的不同临界车速均会产生“水滑”。

同样,空载车辆比重载车辆产生水滑的可能性要高。“水滑”现象可以通过控制汽车的行驶速度得以避免。汽车在雨中或在积水路段行驶,如果你感觉到转动方向盘时用力变小,应机敏地意识到这是可能发生“水滑”的危险信号,此时要把车速降到安全行驶速度以下,以确保安全。


与车辆水滑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