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国什么时候能用上“中国造”地铁?
2017年12月25日“中车制造”波士顿橙线地铁首批车辆已经运抵美国马萨诸塞州回。马萨诸塞州交答通局(MBTA)在推特上特意展示了这份从中国寄来的圣诞“礼物”。
1897年投入使用的波士顿地铁是美国第一条地铁线路,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2014年10月,中车长客股份公司中标284列波士顿红线和橙线地铁,这是中国轨道交通装备企业在美国面向全球招标中首次胜出。
今年10月,首批美国波士顿橙线地铁车在中国长春下线,这也是中国首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美国标准地铁车。
这批四辆橙线地铁系经上海港到新泽西港后运到MBTA厂房,是第一批从中国运来的试驾车辆,专业人员已开始在厂房内进行检查。MBTA表示,等到六辆全部组装好的试驾车辆运来后,还将进行数月的测试。
2015年9月,中国中车在美国投资兴建了第一个制造基地——中车春田工厂,这个占地40英亩的工厂能够完成车辆总装配、转向架装配、试验和售后等工作,预计2018年初投入使用。按照计划,波士顿地铁后续车辆将在中车春田工厂实现本土化生产。MBTA预计,全新橙线将于2019年投入使用,红线则要等到2020年。
2、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将首次出口美国了吗?
据报道,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首批美国波士顿橙线地铁车10月16日正事下线,预计将在12月份运抵美国,成为首次登陆美国市场的国产轨道交通装备。
报道称,波士顿地铁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条地铁,1897年投入使用,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长客造”波士顿地铁,是国内首批依照美国标准生产的地铁车辆,车辆结构强度、控制安全、质量管理体系等方面均采用美国标准,车辆采用全新平台,正向设计、自主研发,整车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中车设计负责人表示,该车型碰撞安全性非常高,可在时速40公里发生碰撞时保证乘客安全。在整车控制方面,添加了全新的防事故管理系统、自动上车人数计算功能,以及实时监控和视频记录等。
因为美国地铁线路对车辆重量有着严格要求,曾有多家国际化制造商因参数问题被拒之门外,中车通过研究最终采取整车轻量化设计,在方案、材料、空间等方面运用80余项新举措,最终减重1.8吨,将车身重量控制在33吨左右,数据在同类美国重轨地铁列车中排名靠前。
分析人士表示,美国作为全球公认的轨道交通高端市场,在技术、本地化、法律等方面都有极高要求,这是中国轨交装备企业在美国面向全球的招标中首次胜出,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高铁技术!
3、中国制造的地铁列车在美国波士顿下线了吗?
10月16日,中国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美国波士顿市橙线地铁首批列车下线。
这是中国国内首批整车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符合“美国标准”的地铁列车。
从“走出去”到“留下来”,再到成为全球公认的高端轨道交通装备市场的“座上宾”,“中国技术”“中国方案”和“中国经验”正愈发闪耀美国市场,不断推升和拓展中美产能合作的水平与维度。
美国是地铁的发源地,对轨道交通产品的技术、运营商资质等均有严格标准。而中国机车这趟跨越太平洋之旅充分展示了“中国制造”的过硬本领,做到了“美国标准”与“中国亮色”的完美契合。
中车长客副总工程师于青松介绍说,提供给波士顿橙线地铁的列车在结构强度、控制安全、质量管理体系等方面均采用美国标准。“这批列车执行美标总计多达120余项,同时满足美国残疾人协会标准(ADA)、美国环境署标准、马萨诸塞州公共交通安全运行法案、美国人体工程军工MIL标准等,”他说,“车辆采用全新平台,正向设计、自主研发,整车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
不止与严苛的美标完美对标,这批列车还在结构设计上加入不少中国方案。
譬如,在材料选择和空间优化方面,列车车身重量在运用80多项新举措后最终减重1.8吨,控制在33吨左右,这一数据在同类美国重轨地铁列车中排名靠前;在整车控制方面,列车添加了全新的事故预防管理系统、实时控制和联络系统、自动上车人数计算以及实时监控和视频记录等功能。
更值得期待的是,中车在美投资兴建的第一个制造基地——中车春田工厂预计将于明年正式投产,进一步体现出中国高端装备在美实现从产品输出向资本输出、技术输出,从产品合作向产品、技术、服务、管理全方位合作的巨大转变。
据中车方面介绍,春田工厂位于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占地40英亩(16.2万平方米),能够完成车辆总装配、转向架装配、试验和售后等工作。
此外,中车今年还设立了研发美国分中心,将承担前沿技术研究、美标体系的建立及认证、对北美地区项目进行跟踪、研发及后期的技术支持等工作。
有了波士顿橙线地铁列车这一中美产能合作的上乘之作,中国轨道交通装备正在美国迎来越来越多“回头客”。
今年4月,马萨诸塞州交通局与中车长客正式签订波士顿地铁红线项目120辆地铁车“追加”合同。此外,中车长客还中标全美第二大城市洛杉矶的地铁项目,这批地铁列车将直通好莱坞,服务于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等赛事。
4、“中国造”地铁出口美国首批列车已下线吗?
10月16日,由中国制造的美国地铁正式亮相。该车是国内首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美标地铁车,它将首先在美国波士顿市运营,相比那里运营了几十年的“老爷车”,这批地铁车辆将极大改善美国乘客的出行体验。
美国波士顿是一个拥有百年地铁历史的城市,那里的市场标准对产品要求十分苛刻,经过努力,中车长客股份公司按照美国客户的标准提供了中国解决方案,也就是说按照美国标准进行设计,但知识产权完全掌握在中国人手中。
车厢外设置了专门为残障人士设计的按钮,残障人士一旦按下此钮,地铁停车时会伸出约半米左右的踏板,与站台无缝对接,方便残障人士上车。每节车厢内也至少设置了3-4个残障人士专区。车厢上部还设置了红外探测仪,可以监控车厢客流量,准确率达99%。车内的摄像头向当地管理部门及国家安全部门提供实时监控画面,极大的保证了乘客安全。
这批地铁车辆在车辆结构强度、控制安全、质量管理体系等方面均采用美国标准。这也是国内首个整车各系统均采用美国标准设计的产品,执行美标总计多达120余项,也是国内首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美国标准地铁车。车辆采用不锈钢车体,运营时速为102公里,车辆服务年限达30年。
据了解,该车的不锈钢车体达到美标体系中更为严格的ASME RT-2 2014标准,此标准车体碰撞安全性更高,可以在时速40公里的速度下,保证两列6辆编组车辆碰撞中乘客的安全性。同时在静强度和疲劳设计方面,车辆可以满足美标60余个工况的要求,填补了美国市场地铁车辆的技术空白。
5、美国地铁列车为何会使用中国产的?
中国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首批美国波士顿橙线地铁车日前回下线,预计于12月运抵美答国,成为首批登陆美国市场的中国产轨道交通整车装备。这是中美经贸合作中,中国高端制造业进一步拓展的又一实例。 这批为波士顿“量身订制”的地铁列车美国地铁列车为何会使用中国产的?
6、“中国造”地铁运抵美国预计什么时候使用?
中国中车长客股份copy公司12月25日发布消息,“中车制造”波士顿橙线地铁首批车辆已经运抵美国马萨诸塞州。马萨诸塞州交通局(MBTA)在推特上特意展示了这份从中国寄来的圣诞“礼物”。MBTA预计,全新橙线将于2019年投入使用,红线则要等到2020年。
1897年投入使用的波士顿地铁是美国第一条地铁线路,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2014年10月,中车长客股份公司中标284列波士顿红线和橙线地铁,这是中国轨道交通装备企业在美国面向全球招标中首次胜出。
今年10月,首批美国波士顿橙线地铁车在中国长春下线,这也是中国首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美国标准地铁车。
这批四辆橙线地铁系经上海港到新泽西港后运到MBTA厂房,是第一批从中国运来的试驾车辆,专业人员已开始在厂房内进行检查。MBTA表示,等到六辆全部组装好的试驾车辆运来后,还将进行数月的测试。
2015年9月,中国中车在美国投资兴建了第一个制造基地——中车春田工厂,这个占地40英亩的工厂能够完成车辆总装配、转向架装配、试验和售后等工作,预计2018年初投入使用。按照计划,波士顿地铁后续车辆将在中车春田工厂实现本土化生产。
7、美国地铁列车中国产说明什么?
中国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首批美国波士顿橙线地铁车日前下线,预计于12月运抵美国,成为首批登陆美国市场的中国产轨道交通整车装备。这是中美经贸合作中,中国高端制造业进一步拓展的又一实例。
尽管中国制造参与国际高端制造业竞争已有年头,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多为高端制造业生产和制造零配件。例如,中国参与所有波音机型的制造,全世界超过8000架波音飞机上安装了中国制造的零部件和组件。3年前,中车长客股份公司中标284辆波士顿红线和橙线地铁,这是中国轨交装备企业在美国面向全球的招标中首次胜出,意味着中国在国际市场的参与度逐渐提高。
这批为波士顿“量身订制”的地铁列车,整车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是国内首批依照美国标准生产的地铁车辆。美国作为全球公认的轨道交通高端市场,在技术、本地化、法律等方面都有极高要求。为美国制造整车,表明中国轨道交通制造能力通过了更严苛的“压力测试”,实力得到充分认可。
中国轨道交通的异军突起打破了历来为欧美日等跨国公司所垄断的全球高端市场。中国工程院院士丁荣军表示,中国拥有几乎所有世界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的核心技术,且修建高铁平均成本只有外国企业的大约一半,施工效率却是其一倍以上。继“波士顿第一单”后,中车又在美国芝加哥、洛杉矶、费城和英国伦敦等高端市场连续获得订单。
可以说,从为波音生产零配件到为波士顿生产整车,中美在高端制造业合作上拓展了新领域,有了更深层次的联通。这不仅是中国高端制造的一场“胜仗”,也是为美国等国际高端市场提供了一个质优、价美、高效的“更优”选项。
美国的地铁大都历史久远,许多城市都有地铁更新换代的需求。质量、效率及创新方案都更有优势的“中国选项”,能更快、更好地满足美方需求,实现双赢。
中车只是中国高端制造业的一个成功缩影。随着中国经济结构和工业结构持续优化,前沿技术创新不断寻求突破,新能源汽车、5G通信等高端制造业和新兴产业高速增长,促进处于价值链中高端的我国相关产业走向世界。
实力的提升、技术的创新,为中国制造在国际高端市场争得一席之地,更成为高端市场中的有力竞争者与互利共赢的平等合作伙伴。带着共赢的理念,中美、中国与世界各国、各地区更高水平的合作、更深层次的经贸“通”途正不断拓展。
8、“中国制造”波士顿地铁列车是什么样的?
中国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美国波士顿市橙线地铁首批列车10月内16日下线。这是国内首批依照美容国标准生产的地铁车辆,不仅满足美方在技术、商务、本地化及法律等方面多项要求,而且将凭借人性化设计改善乘客的出行体验。
能下楼梯的折叠轮椅、便携式应急担架、灵活的翻折座椅等诸多设施成为“中国制造”波士顿地铁的亮点。波士顿地铁是美国第一条地铁,自1897年投入使用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
10月31日,在中车长客客车制造中心装配一车间,工人调整波士顿地铁列车上配备的折叠轮椅。
10月31日,在中车长客客车制造中心装配一车间,工人整理波士顿地铁列车上配备的便携担架。
10月31日,在中车长客客车制造中心装配一车间,工人安装波士顿地铁列车上的电气系统。
中国在世界影响力越来越强了,加油
9、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地铁线路上很快将出现“中国造”地铁列车的身影吗?
由中车长客股份公司研制的首批美国波士顿橙线地铁车16日在长春下线。美国中车麻省公司副总裁贾波当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的美国市场将不仅有中国制造的产品,也会获得更多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技术”。
轨道交通装备堪称一张亮丽的“中国名片”。早在1995年,中国轨道交通装备企业就开启了“走出去”的步伐,获得了首个出口项目——伊朗德黑兰地铁项目。之后历经多年发展,在亚洲、非洲、南美、北美,“中国造”轨道客车赢得了越来越多的订单。
以占据中国国内城市轨道客车市场40%以上份额的中车长客为例,该公司产品已出口至澳大利亚、新西兰、巴西、阿根廷、泰国、沙特、伊朗、新加坡、埃塞俄比亚等20多个国家和香港,出口车数量累计超8000辆,创汇超80亿美元。
相较以前,这家企业在2014年中标的284列波士顿红线和橙线地铁项目具有特殊的意义,不仅使中国制造的地铁车得以进入美国,而且在世界高端市场实现从“走出去”到“留下来”的转变。
2015年9月,中国中车在美国投资兴建的第一个制造基地中车春田工厂在马萨诸塞州春田市正式铲土动工,波士顿地铁后续车辆将在这里实现本土化生产。
占地40英亩的中车春田工厂,成为中国轨道交通设备制造商建立在发达国家的第一个工厂。据中车官方资料显示,春田工厂可为当地提供150个就业机会,能够完成车辆总装配、转向架装配、试验和售后等工作。
建厂之外,中车长客已于今年设立了研发美国分中心,承担前沿技术研究、美国标准体系的建立及认证、对北美地区项目进行跟踪、研发及后期的技术支持等工作。
贾波直言,受美国铁路市场青睐的原因之一,是中国企业能够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为客户提供切实可行的“中国方案”。“中国轨道交通企业拥有多年的研发、制造经验,掌握了轨道交通装备的核心技术,能够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
中车长客股份公司董事长王润表示,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不仅培养了国内外的专业合作伙伴,也锻炼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技术、商务、质量等专业人才,为后续项目执行、企业迈向跨国经营奠定了基础。
10、中车首批为波士顿“量身定制”地铁列车怎么样?
中国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首批美国波士顿橙线地铁车本周下线,预计于12月运抵美国,成为登陆美国市场的首批中国产轨道交通整车装备。让中国机车奔跑在美国的轨道上,不仅是两国经贸进一步拓展的又一实例,还具有一个象征意义:中美经贸愈“通”愈利。
美国的地铁大都历史久远,不少城市都有地铁更新换代的需求。质量、效率以及创新方案都更有优势的“中国选项”,将更快、更好满足美方需求,达到供求双方双赢的局面。
这批为波士顿“量身定制”的地铁列车,整车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是国内首批依照美国标准生产的地铁车辆。美国作为全球公认的轨道交通高端市场,在技术、本地化、法律等方面都有极高要求。为美国制造整车,表明中国轨道交通制造能力通过了更严苛的“压力测试”,实力得到充分认可。
中国轨道交通近年来异军突起,打破了历来为欧美日等跨国公司所垄断的全球高端市场。中国工程院院士丁荣军说,中国拥有几乎所有世界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的核心技术,且修建高铁平均成本只有外国企业的大约一半,施工效率却是其一倍以上。可以预见,“波士顿第一单”后,中国有望在美国、欧洲等高端市场连续获得订单。
中车只是中国高端制造业的一个成功缩影。随着中国经济结构和工业结构持续优化,前沿技术创新正不断寻求突破,新能源汽车、5G通信等高端制造业和新兴产业高速增长,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实力的提升,技术的创新,为中国制造在国际高端市场争得一席之地,更成为高端市场中的有力竞争者与互利共赢的平等合作伙伴。带着共赢的理念,中美、中国与世界各国、各地区更高水平的合作、更深层次的经贸“通”途正不断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