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汽车设计大师的汽车设计都是手绘的,如何手绘汽车啊?
第一步:绘制草图
在最初的创意表达阶段,设计师要画出多幅草图,从多个角度展示新车,并从中筛选出比较贴近定位描述的形态。现代汽车工业中,广泛应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已逐步将设计师从繁重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挥洒创意免受工具的束缚。今天,设计师可以直接在电脑屏幕上创作草图,并快速生成电子文件。
第二步:创建三维数字模型
完成概念草图后,设计师需要建立汽车的三维数字模型,也就是让草图立体化,以便从各个角度推敲并优化设计方案。传统汽车设计中采用制作油泥模型的方法,但这种方法不但成本较高,而且耗费时间。三维数字模型以其灵活高效和精确的参数化表达,成为现今流行的做法。
第三步:可视化渲染和动画处理
为了更好的展示设计成果,汽车设计师们还需要对设计进行可视化渲染和动画处理。从车漆的颜色,车灯的亮度,到保险杠的纹理,座椅的皮革,从车身对环境光线的反射,到不同天气条件下的阴影,设计师通过采用欧特克Autodesk Alias 以及Showcase软件的渲染功能,把这些细节的处理得天衣无缝。而作为电影工作室里明星产品的欧特克三维建模和动画软件——Autodesk Maya,目前在汽车设计师中也广受欢迎。它被广泛用来制作动画短片,展示汽车设计的成果。
2、汽车设计
楼主应该是想做车身外形设计吧,专业基础知识应该看一下《汽车构造》陈家瑞主编的,至少对汽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专业知识可以看看《车身设计》,要吉林大学的老师编的,车身方面吉大是权威。还有《人机工程学》是很重要的一门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的不错。 汽车设计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作为外形设计要在发挥设计师想象力的情况下与汽车实际性能相结合,要符合当今的工艺制造水平,要考虑定位以及受众人群和成本问题。 设计软件通常用三维的 UG/Pro E/CATIA 在出图时通常转换为CAD图。 做汽车研发的薪水都还比较不错,一汽设计院的本科生都在4k-5k左右,研究生可以达到7k-8k,上汽泛亚研究中心的薪水就更可观了。 现在中国的汽车工业发展得还不错,很缺汽车设计人才,楼主有这方面的打算可以进入汽车行业来试试身手。
3、汽车设计的发展
在近百年中,汽车设计技术也经历了由经验设计发展到以科学实验和技术分析为基础的设计阶段。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设计中引入电子计算机后又形成了计算机辅助设计(CAD,Computer Aided Design)等新方法,使设计逐步实现半自动化和自动化。
经验设计是以已有产品的经验数据为依据,运用一些带有经验常数或安全系数的经验公式进行设计计算的一种传统的设计方法。这种设计由于缺乏精确的设计数据和科学的计算方法,使所设计的产品不是过于笨重就是可靠性差。一种新车型的开发,往往要经过设计—试制—试验—改进设计—试制—试验等二次或多次循环。反复修改图纸,完善设计后才能定型,设计周期长,质量差,消耗大。
随着测试技术的发展与完善,在汽车设计过程中引进新的测试技术,和各种专用的试验设备,进行科学实验,从各方面对产品的结构、性能和零部件的强度、寿命进行测试。同时广泛采用近代数学物理分析方法,对产品及其总成、零部件进行全面的技术分析、研究,这样就使汽车设计发展到以科学实验和技术分析为基础的阶段。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和在工程设计中的推广应用,使汽车设计技术飞跃发展,设计过程完全改观。汽车结构参数及性能参数等的优化选择与匹配,零部件的强度核算与寿命预测,产品有关方面的模拟计算或仿真分析,都在计算机上进行。这种利用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进行产品设计的方法,统称为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在产品开发的整个过程中,产品先天质量决定于设计,产品在包括原材料、锻造、使用、维修等各方面的花费,即广义成本的70%是由设计阶段决定的。因此设计方案的修改尽可能地在产品开发的前期进行,使产品设计一次成功,避免在产品开发后期因改变设计而造成的巨大浪费。
4、车辆的传统动力系统设计方法的技术特点有哪些?
首先
5、为什么传统汽车厂商不将车载中控设计成特斯拉的样子
车友你好,打个比方,如果每款车型的车载中控都设计成一样的,多无趣呀,对不对。
6、哪些汽车细节设计会感动到你?
生活在平淡无奇的我们,常常会因为某些生活中的小细节为之感动。“金九银十”、“年底冲量”的车市变现打脸了众多车企,也许在提升汽车本身质量的同时,更加注重产品设计的细节,能够帮助车企度过这个“寒冬”!下面列举众车企在自家产品的设计细节,体验下被感动的瞬间!
飞度
飞度的口碑、名气在车友圈绝对是超高的,拥有超高的性价比,可改装的巨大潜力,甚至有车友称其为“神车”。在主驾驶左手边的杯架,其位置就在空调出风口的下面,这样的设计未免太暖心了吧,想象一下,我买的饮料竟然可以给我保温,买车载冰箱的钱是不是可以省了?
宝马7系
宝马新7系的前排中央扶手和车门扶手里内置了电加热丝,能够实现与座椅加热的联动。对于生活在北方的小伙伴,这样的设计绝对是超温暖的,免去了开车的“冻手冻脚”!
斯柯达速派
柯达速派后备箱里这样的挂钩设计,在有打包的物件时直接可以挂在后备箱里,免去了气味外溢或者撒一车的现象了,其实速派的后备箱里有不下5个挂钩哦,加上旁边的可以作为手电的小灯,这样贴心的设计,怪不得有网友称斯柯达是大众最人性化的汽车!
沃尔沃S60L
沃尔沃S60L的中央扶手箱竟然是可以翻转180°到后排去的,这样的设计初衷是什么要设计师亲自回答,但它的确是可以这样使用,这样的设计已经够让我感动半天的了。
奥迪A3
奥迪A3敞篷的暖风围脖 试想下在寒冷的冬天,敞篷车真的就只能闲弃在一遍吃土?有了这样的设计,在别人看来冬天开敞篷是傻缺的表现,但车主会告诉你:有暖风围脖,我不冷!
吉利博瑞
吉利博瑞后排的老板椅 只要前排座椅往前调下,就能翘起你的二郎腿,对于这样级别的车,能体验到这样的享受,也是国产车的良心设计了。
兰博基尼 “小牛”
兰博基尼的小牛无论是动力还是声浪,已经能够虏获众多车友的心,但设计师竟然在前后都有倒车雷达的设计,更甚至牌照上方竟然还有摄像头的设计,有这样的设计,我想说:活该你能卖上那么高的价格!
丰田AE86
自动空调这样的设计已经在众车型频频出现,但我说的这款车,是80年代的丰田AE86,就是周杰伦扮演的藤原拓海自家开着送豆腐的那辆AE86!这样的设计在今天竟然不是标配,仅仅出现在高配车型上,想想也是醉了。
7、汽车设计中的中国风
文化与设计相互影响与映射。作为高档耐用消费品,汽车在设计中融入独特的文化元素是恰如其分的;而作为高效的出行工具,在汽车中融入特定的元素却并不容易,很多时候容易弄巧成拙。因此,在汽车设计中是否需要融入文化元素,如何融入,一直是业界的热门话题之一。
本期Icona看设计,两位来自法国和中国的设计师将基于自己的工作经验,就汽车设计中的中国风发表他们的见解。
01 全球车 VS 本土研发
绝大多数畅销全球的知名车型,如大众高尔夫、丰田卡罗拉等,都面向广大市场研发,旨在用同一款“Global Design”取悦最多的人。另一方面,宝马3系、奥迪Q5等知名车型也纷纷为中国市场进行了轴距加长处理。在这背后,是在最大限度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前提下,“全球车”与“本土研发”两种开发思路的碰撞。
以欧洲消费者和中国消费者的差别为例,欧洲消费者喜爱运动车型,偏好激烈驾驶,因而短轴车型更受欢迎;而中国消费者则更偏重乘用空间,注重驾乘体验,轴距的加长顺理成章。
对于高尔夫、卡罗拉这样的家用车型,一款较为均衡的车型能最好地平衡成本和受众,实现最大的效益。而在豪华车上,为了提升品牌形象,营造更好的价值感,它们则会在设计上增加更多带有文化符号的细节,以凸显品牌的性格。
02?文化元素在汽车设计中的使用
我们先看几个将文化元素融入汽车设计的例子。
超豪华品牌法拉利与劳斯莱斯分别推出过两款中国限量版的车型。一款借鉴了宋代哥窑开片,对整个车壳进行重新处理,并加上小篆体的标识;另一款则是在幻影的翼子板和座椅处放上龙纹,寓意中国年。前者虽不乏艺术气息,但和法拉利本身的运动性能的DNA并不符合;后者更是直接在内外饰上用平面的图形讨好中国消费者,显得格格不入。
这样的设计令人想起了不少时尚品牌为中国农历新年推出的产品。显而易见,这类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的是西方视角对中国文化较为初级的理解,并没有很好地体现中国文化的精髓,反而弄巧成拙,有“文化挪用”的嫌疑。
相比之下,本土品牌对文化元素的运用就要显得恰当许多。
比亚迪全新“Dragon Face”家族设计语言已经获得了市场的认可。在前脸处,由LED日行灯构成“龙眼”,细密的横线电镀条格栅构成“龙须”和面积较为夸张的“龙嘴”,圆满讲述了一个蕴含中国文化特色的品牌故事。
内饰方面,吉利在多款车型的扶手箱上采用了在中国民间象征富贵的回纹,用一种较为巧妙的形式将中国文化元素体现在设计中。
同样的例子还有路虎星脉。这一来自英国的豪华品牌在座椅的织物上采用了英国米字国旗的纹理,通过这一文化元素对品牌标识作了进一步强化。
最后,是一款大家耳熟能详的车型别克GL8。通用泛亚技术中心以北美市场上雪佛兰一款家用七座车型的工程布置为基础,对中国市场进行了调研,造就了这款最受欢迎的商用MPV。这其中的秘诀在于深入理解中国消费者对商用MPV细分车型的期望,内饰增添实木和皮革,在外观上以线条增强引擎盖的力量感,并对前脸的格栅和头灯作重新设计,显得更有进攻性。虽然在设计中没有明显体现中国文化的元素,但这款车在每一处重要的细节上都体现了对中国市场及消费文化的深思熟虑,这也是一种“中国风”的体现。
在看了这么多案例之后,文化元素究竟如何在汽车设计中体现比较合适呢?
在外饰上,由于作出改变的成本较高,很容易就破坏车身整体比例与姿态的美感,前脸成为最理想的表达位置。比亚迪的“Dragon Face”,荣威的“如意”头灯,甚至起亚的“虎啸式”前脸等,都是这样。
内饰方面,由于用户和座舱的相处时间最长,于Color&Trim(色彩与装饰)方面下手是比较合适的,同有用的功能进行合理结合,能够有效地提升用户的审美体验,为品牌增添独特的身份标识。
另外,在下设计定义之前,就全方位的考量到目标消费者所属的文化语境进而对车型开展设计,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甚至更为精妙。
03?中国汽车的标签会是“大气”吗?
在全球化与本土化营销的双重影响下,我们很容易能就一些国家的汽车联想关键词,如法国车—浪漫,日本车—精细,美国车—厚重,意大利—奔放,德国车—扎实等等。但对于工业高速发展的中国汽车来说,人们却没有明确的词汇可以用来形容。如果一定要选出一个,在我们设计工作中常被提到的“大气”或许是最接近的关键词之一。
在汉语词典的解释中,“大气”意味着“有气派”、“度量大”,体现的是中华传统文化凝聚而成的中庸哲学。反映到汽车设计中,“大气”体现在中国汽车设计的每一处细节中,比如车身的大小、特征线的方向、整体的比例以及科技的运用等,力求在每一处细节处都要做到相对优秀,但同时也保持微妙的平衡。它是中庸,却不平庸;它新颖,却不哗众取宠。就像中华名菜佛跳墙一样,用无数种好的食材进行烹饪,却能在成品的味道中保持和谐。
如果说这样形容比较抽象,那么大可用一种比较大胆的方式去表达——大气=浪漫+精细+厚重+奔放+扎实……。
用这样一个形而上的关键词去表述中国汽车足够精妙,但难免比不上奥迪的“科技启迪未来”或是比亚迪的“Dragon Face”来的扎实。
“大气”可以代表中国汽车吗?也许,要让中国汽车在世界上拥有更清晰和显著的注解,还需要自主品牌和设计师们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地去探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车辆现代设计与传统设计的区别和联系
传统工业设计
传统工业设计是一个以手工技术为主要特征的门类,建立在农耕基础之上,带有明显的农业时代特征,是一些能工巧匠在师傅的经验与技术的传授下,做出的一些手工艺品;
传达了传统的道器思想,又可称为实用工艺,一般是指在造型和外观上具有审美价值,与人类的生活用品或生活环境相关的一类工艺美术品的总称。
工艺美术直接受到物质材料和生产技术的制约,具有鲜明的时代风格和民族特色。
主要包括三大类:一类是经过艺术处理的日常生活实用品,如漂亮的绣花枕套、精致的被面床单、美观的玻璃器皿等,这些用品多是以实用为主,装饰为辅,或者说,它们是在实用的基础上兼有观赏的功能。
另一类是民间工艺美术品,如竹编器件、草编器件、蜡染织物、泥塑、木雕、剪纸等,它们采用的原材料一般比较低廉,工艺比较简单,价格也比较便宜,既可供实用,又可供观赏。
再一类是特种工艺美术品,如景泰蓝器皿、象牙雕刻、瓷器玉雕等,它们采用的原材料比较珍贵,工艺非常精细,价格也比较昂贵,主要供观赏和珍藏之用,这些特种工艺品实际上已经不具有实用价值,而是主要具有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了。
9、论述车辆现代设计与传统设计的区别和联系
本质上现代主义设计的基础是功能主义,主张形式遵循功能(Forms Follow Function)。
德国现代主义设计大师D·拉姆斯阐述现代主义设计的基本原则是“简单优于复杂,平淡优于鲜艳夺目;
单一色调优于五光十色;
经久耐用优于追赶时髦,理性结构优于盲从时尚。
”这种风格引领了世界范围内的设计主潮。
以致战后被称为国际主义风格。
1919年包豪斯(Buahus)的成立,奠定了现代主义设计的基础。
它主张以理性主义为出发点,以人类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为前提,强调一种以客观的物性规律来决定和左右人的主观的人性的规律。
许多现代主义者,从德国的贝伦斯、格罗佩斯到美国的米斯、赖特、法国的柯布西耶都以重视功能,造型简洁,反对多余装饰,奉行“少即多”的原则作为自己从事设计和创作的依据。
10、以汽车设计为例,从科学技术,社会心理,审美观念,民族传统方面谈谈美、日、德、中式汽车有哪些特点?
美国汽车:豪放、狂野、不拘小节、马力较强,并注意车厢宽敞,内部设施豪华,专外观粗线条。
中国汽车:沉属实而且粗线条,在用途方面与其外形配合,总之一句话:实用。但在美观、使用方便、乘坐舒适及安全方面来看,还有待不断改进完善。
英国汽车:稳重、内向、有内涵。传统车用料充足更不会有夸张的外形和性能表现,令乘客有一种实质感觉。
法国汽车:我行我素,性格独特,骤眼看去,使人常常误以为是别国产品。
德国汽车:冷静、深藏不露,很少以外表去“哗众取宠”,其内在表现要那些感受过的人才能领略。
意大利汽车:豪放、性感、洒脱,多以性能表现和外形吸引顾客,设计时排除了其他客观条件的限制。
日本汽车:活泼、善变、创新、注意外表。汽车成品在初期更多以模仿英、美产品而成,甚至有突破性发明。
韩国汽车:集欧、美汽车王国技术于一体,再借鉴日本汽车风格,既洒脱又稳重,并具飘逸感,有一种“骑士”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