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对车辆进行消毒?
1、用毛巾蘸取医用酒精,84消毒液,或者是来苏水。注意84消毒液要先按照包装标签上的稀释比例进行稀释,来苏水与水配制成1%~3%的溶液。
2、用毛巾擦拭车内的部件。注意医用酒精具有易燃性,在擦拭时要保持汽车通风,汽车是熄火停止工作状态。对于真皮材质的内饰就不要用消毒液擦拭。
3、擦拭结束后,就将车辆车门打开,让汽车通风一段时间,以消除消毒液残留的气味。
2、私家车如何消毒杀菌?
常通风
一般情况下,私家车无需消毒,只需将车停在空旷场所,通风换气。但如果只能停在地下车库这类密闭环境,建议关闭车窗,打开空调内循环。
需要注意的是,当人在车内的情况下开窗通风,要提防因车内外温差过大而引起感冒。
勤消毒
当车辆去过公共场所返回家后,一定要做好消毒措施。
最直接的方法是准备75%的酒精,装在喷壶里,或者是均匀喷在毛巾或湿纸巾上,先从门把手、后备箱拉手开始擦拭,然后再拉开车门,对内门把手、车厢空间、车内扶手、方向盘、座椅等经常接触到的地方进行消毒。
其中,门把手、方向盘区域消毒建议用沾有酒精的毛巾等擦拭;车厢内座椅、扶手箱、顶棚等区域建议使用喷雾消毒,擦拭后迅速让它挥发。在全部清洁完成后,关闭车门,让车辆静止30分钟以上,然后打开车门,降下玻璃,让车内保持通风10分钟左右。
有条件的情况下在出门前和回来后对车辆各清洁一次,这样能在很大程度防范病毒。同时带好口罩勤洗手,不仅是对自己,也是对社会的负责的态度。
消毒时的注意事项
在消毒车辆时要注意以下安全问题。
第一、确保自己佩戴口罩和橡胶手套;
第二、酒精属于易燃物品,切记远离火源;
第三、没有用完的酒精不要留在车上;
第四、消毒时注意车辆熄火并在阴凉处操作。
3、疫情期间 手把手教你给爱车消毒
目前,国内疫情已经接近尾声。伴随着各大公司陆续开始复工,最大范围的复工大考来袭。汽车车舱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狭小空间,一旦被污染,后果不堪设想。非常时期,除了做好通勤路上的自身防护,私家车的日常消毒也格外重要。
与传统保养项目不同的是,车内除菌是为了保证我们自身的健康。车主如果不打算去4S店进行消毒的话,自己在家也可以利用消毒液对爱车进行消毒。
复工后首次驾车通勤的小伙伴,首先要清理车内杂物,其次是每日出行前后做好消毒杀菌工作。以下,为大家整理了几种常用的消毒试剂。
■ 用84消毒液消毒车内,真皮除外
84消毒液含氯量5%,使用时必须加200倍的水进行稀释,如果不按比例稀释会有一定腐蚀性。车内消毒可采用喷洒、擦拭的方法,座椅套等可拆卸的织物则可采用浸泡法消毒。注意,对于真皮材质的内饰就不要用消毒液擦拭。
■ 用过氧乙酸消毒车内,金属除外
车内用过氧乙酸消毒主要采用喷洒法,首先要将过氧乙酸原液加入水中稀释0.2%~0.5%,由于过氧乙酸易挥发,所以要保证使用时的浓度,最好随用随配。将过氧乙酸消毒液对车内进行喷洒后,要通风半小时以上,才能进入车内。
使用过氧乙酸消毒时要千万注意,过氧乙酸原液具有腐蚀性,不可直接用手接触,应防止药液溅到皮肤上。所以配制溶液时最好佩戴橡胶手套。喷洒时,操作者应佩戴口罩。注意,过氧乙酸对金属有腐蚀性,不可用于车内金属表面消毒。
■ 用来苏水(甲酚皂)消毒车内
将来苏水与水配制成1%~3%的溶液,可采用喷洒、擦拭的方法保持三十至四十分钟,用于车内物体表面消毒。
■ 熄火时,用含量75%的医用酒精消毒车内
用毛巾蘸取酒精,擦拭车内部件。注意医用酒精具有易燃性,在擦拭时要保持汽车通风,汽车是熄火停止工作状态。擦拭结束后,就将车辆车门打开,让汽车通风一段时间,以消除消毒液残留的气味。
对于疫情期间刚买的新车,更要彻底做好内室清洁消毒,消除异味,减少甲醛危害。汽车内饰中的地毯,座椅,空调风口,行李箱等处,经常接触潮湿的空气或水渍,在特定的环境中,这些地方最易令细菌滋生,产生霉变。
目前,国外疫情严峻,国内没有彻底解除警报,大家不可放松警惕。如果要进行空调内部的清洁消毒,还需要您去到相关的4S实体店进行,在非常时期可千万不要嫌麻烦哦。
4、车辆消毒用什么消毒液好
车辆消毒最好还是用%的酒精消毒好。杀灭细菌病毒的化学试剂比较多,但是车内有很多织物,皮革,塑料面板等,大部分化学制剂对于这些东西都有腐蚀性,所以很多通用的杀毒灭菌剂都无法用于汽车。但是现在市面上有一些原厂或者正规厂家生产的专门用于汽车杀毒灭菌产品,对大部分车内细菌都有抑制杀菌作用,可用通过专用的设备将药水进行雾化后,对车辆内部以及空调系统进行杀局消毒。处理完后建议更换空调滤芯。
酒精是目前化学消毒的很好的选择。目前能有效杀灭新型冠状病毒的消毒剂有:乙醚、75%酒精、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但是一定要注意,这些消毒剂适合大范围杀毒,车里是封闭空间,用某些消毒剂,是不一定适合、甚至是非常危险的。我们目前建议合理使用酒精进行消毒,具体操作如下。
推荐使用75%浓度的酒精擦拭内饰,如方向盘、内外门把手、车窗按键,地板,油门踏板,刹车踏板,离合器踏板,后备箱等经常接触的部位,然后用清水擦洗干净,不仅能够达到较好的消毒效果,同时不会对内饰造成损伤。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不要用酒精或者消毒液直接擦拭内室座椅等皮革、塑料、织布等部位,这样有可能造成皮质或内饰件腐蚀掉色、发白等现象,无法修复!需要注意的是,用酒精消毒时,要停在通风地方,消毒后后,车内要及时通风,千万记得不要在车内抽烟,通风后在点火启动车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5、汽车门把手不锈钢条被消毒水消毒水腐蚀了出现了黄点用什么可以把它消除掉?
一般在擦拭或喷雾消毒液后,需消毒作用30分钟。
6、北京防疫小技巧丨汽车的门把手也需要消毒!
近日,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疫情监测中,从一名确诊患者加重门把手上发现了新型冠状病毒的核酸,这也是广州首次在外环境中发现,经过多日的消息传播,来百姓们终于认识到了新型冠状病毒的可怕,好不容易养成了戴口罩的习惯,同时还学会了科学洗手,现在却发现,这个病毒居然在门把手上都有。
眼看假期就要结束,在2月10日(周一),北京市大部分企业将复工,人们的出行频率即将大量提升,而在外部环境中,上班一族接触最多的无疑是自己的爱车,而裸露到外部空气中的车门门拉手的消毒工作就很有必要了。
在这一非常时期,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如何对自己的爱车进行有效的消毒。
首先要将车辆停置于通风处,所要使用的消毒剂按照产品说明比例进行调配,可以使用汽车原厂的消毒液或75%的酒精进行消毒,在进行消毒工作前,需要带好口罩、手套,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佩戴护目镜。您可使用喷壶对四车门的把手进行喷洒消毒,或使用沾有消毒剂的抹布进行擦拭。待消毒液自然风干即可。
与此同时,车内的消毒也必不可少,新型冠状病毒可以在金属、塑料、玻璃等材质上能够存活两天以上,而在织物材质上也能存活4-6个小时,而这些材质也都是汽车上很常见的,在日常用车中,触摸车内的这类材质是难以避免的,当我们触碰到材质上病毒后再去接触眼睛、鼻腔甚至口腔黏膜时,对于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就十分不利,由此可见,车辆的消毒工作是很有必要的。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大家可以使用84消毒液或乙醇浓度75%的医用酒精进行擦拭或喷洒。同时要时常通风换气,保证车内环境的清洁,如果您周围疫情严重,在车内可开启空调内循环模式,如您的爱车配有空气净化系统,也建议您开启。
病毒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的不重视与不负责,只要人人都做好自我防护,有症状及时观察就医,这场防疫战终将获得胜利。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用酒精对汽车内把手喷洒,怎么过几天会粘手呢?
酒精属于消毒用品 易挥发
也就是你喷上酒精一般几分钟就挥发掉了
引起粘手的问题不是酒精 应该是其它问题
而且酒精是有去除胶水的作用的 如果有不干胶需要清理 一般拿酒精就很容易擦掉.
8、84消毒液车内把手消毒后隔夜开空调能更快把车内味道去除吗?
84消毒液抄含有游离氯,对手部袭皮肤有导致过敏的作用,很伤皮肤!用大量清水冲洗彻底去除后,可擦抹一些硅霜或鱼肝油软膏,起到润滑和保护新生长的表皮的作用!如果不容易买到就没其他更好的办法了,以前也是遇到过,冲洗完了,忍忍就过去了!下次不用手直接接触84就好了,戴上防护手套再使用84消毒液!
9、公交车的把手啊拉环这些每天消毒不?用什么消毒?
看情况,查得严或者有传染性病爆发的情况会进行消毒,一般打扫也只是清除表面的垃圾,你懂的,要不就是领导来检查了做做样子,不过国家规定是要消毒的,用含溴消毒剂或者84消毒液这些,国外的做的比较好。
10、疫情又来了,汽车消毒要注意什么?
这两天,北京又出现了新增确诊病例,本来已经放松下来的心又紧张了起来。
现在基本已经正常复工了,许多人上下班出行会选择私家车出行,汽车消毒成为了很重要的一个环节,需要注意消毒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从公共场合返回车内时,建议用消毒湿巾擦手,有条件的话可以使用免洗洗手液进行清洁,避免将有害物质带入车内。同时也要对车内进行消毒,方向盘、门把手等手会接触到的地方也建议用消毒湿巾擦拭。
不过对车内消毒时要注意不要让汽车内饰和座椅受到伤害。如果使用84、来苏水等消毒液进行消毒的话,一定要注意稀释,因为这类消毒液都有一定的腐蚀性,要按照说明书要求的浓度进行使用。
用酒精消毒的时候也要注意,皮质座椅不要直接用酒精擦拭,有可能会变白、掉色。
除了擦拭,日常可以使用臭氧消毒。车载小型臭氧机价格并不高,可以产生大量臭氧进行消毒,杀菌完成后也不会对车内造成二次污染,消毒完成后要记得通风。
车内消毒后,通风也很重要,如果处于比较空旷的环境中,要做好通风换气工作,如果在一些人流密集的环境中,还是建议关闭车窗使用内循环进行换气。
现在天气炎热,车内经常要使用空调,空调滤芯的清洁程度也要注意,建议清理或者更换空调滤。如果有条件,可以更换CN95级别的空调滤芯,给爱车也戴上口罩。
关于汽车消毒也有一些误区,注意不要踩雷
大家都知道病毒怕高温和紫外线,有些车主就觉得开车多在阳光下晒一晒可以有消毒的效果。但是高温和紫外线消毒的条件和时间都很严格,仅靠阳光并不靠谱而且车内过热还有可能导致身体不适。
车内也不能喷洒过多酒精类型的消毒液,因为酒精属于易燃物品,车内温度过高、车内吸烟、发动机启动都有可能导致引燃,所以要注意车内的酒精浓度,避免发生危险。
还有几点防疫小贴士希望大家注意,病毒不怕冷,食物一定要加热,做熟就安全了。还有就是衣物和鞋的消毒,广州第一次发现了污水导致的传染,正值夏天雨水较多,回家后应该把衣物和鞋单独放置,及时消毒。
在我们都以为疫情就要离开的时候,它又回来了,为了自己也为了大家,这个时候我们所有人更不能掉以轻心。
希望我们能早日战胜疫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