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车辆百科 > 防疫车辆消毒

防疫车辆消毒

发布时间:2021-02-05 14:08:28

1、要车辆消毒 车辆消毒方式 车辆消毒用在哪些场所

车辆消毒方式常用的有2种,一是喷淋、二是浸泡车胎。常用氯制消毒剂。建议用次氯酸。应用场所包括食品厂、养殖厂、出入境关口等。

2、疫情又来了,汽车消毒要注意什么?

这两天,北京又出现了新增确诊病例,本来已经放松下来的心又紧张了起来。

现在基本已经正常复工了,许多人上下班出行会选择私家车出行,汽车消毒成为了很重要的一个环节,需要注意消毒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从公共场合返回车内时,建议用消毒湿巾擦手,有条件的话可以使用免洗洗手液进行清洁,避免将有害物质带入车内。同时也要对车内进行消毒,方向盘、门把手等手会接触到的地方也建议用消毒湿巾擦拭。

不过对车内消毒时要注意不要让汽车内饰和座椅受到伤害。如果使用84、来苏水等消毒液进行消毒的话,一定要注意稀释,因为这类消毒液都有一定的腐蚀性,要按照说明书要求的浓度进行使用。

用酒精消毒的时候也要注意,皮质座椅不要直接用酒精擦拭,有可能会变白、掉色。

除了擦拭,日常可以使用臭氧消毒。车载小型臭氧机价格并不高,可以产生大量臭氧进行消毒,杀菌完成后也不会对车内造成二次污染,消毒完成后要记得通风。

车内消毒后,通风也很重要,如果处于比较空旷的环境中,要做好通风换气工作,如果在一些人流密集的环境中,还是建议关闭车窗使用内循环进行换气。

现在天气炎热,车内经常要使用空调,空调滤芯的清洁程度也要注意,建议清理或者更换空调滤。如果有条件,可以更换CN95级别的空调滤芯,给爱车也戴上口罩。

关于汽车消毒也有一些误区,注意不要踩雷

大家都知道病毒怕高温和紫外线,有些车主就觉得开车多在阳光下晒一晒可以有消毒的效果。但是高温和紫外线消毒的条件和时间都很严格,仅靠阳光并不靠谱而且车内过热还有可能导致身体不适。

车内也不能喷洒过多酒精类型的消毒液,因为酒精属于易燃物品,车内温度过高、车内吸烟、发动机启动都有可能导致引燃,所以要注意车内的酒精浓度,避免发生危险。

还有几点防疫小贴士希望大家注意,病毒不怕冷,食物一定要加热,做熟就安全了。还有就是衣物和鞋的消毒,广州第一次发现了污水导致的传染,正值夏天雨水较多,回家后应该把衣物和鞋单独放置,及时消毒。

在我们都以为疫情就要离开的时候,它又回来了,为了自己也为了大家,这个时候我们所有人更不能掉以轻心。

希望我们能早日战胜疫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如何对车辆进行消毒?

1、用毛巾蘸取医用酒精,84消毒液,或者是来苏水。注意84消毒液要先按照包装标签上的稀释比例进行稀释,来苏水与水配制成1%~3%的溶液。
2、用毛巾擦拭车内的部件。注意医用酒精具有易燃性,在擦拭时要保持汽车通风,汽车是熄火停止工作状态。对于真皮材质的内饰就不要用消毒液擦拭。
3、擦拭结束后,就将车辆车门打开,让汽车通风一段时间,以消除消毒液残留的气味。

4、严峻疫情下用车该如何消毒,更好的进行防范?

 目前,突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着每个人的神经,绝大部分人都在积极响应号召,闭门不出。但在论坛和某乎上,小编留意到还是有不少朋友在问,如遇特殊情况需要驾车出门,那在疫情期间我们也要记得给我们的爱车进行消毒防护啊!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已成为举国上下关注的焦点。 相比之前的“一片狼藉”,近期传来的都是好消息: 武汉火神山医院正式交付; 武汉协和医院第二批6名被感染医护人员出院; 病原生物安全实验室正在抓紧建设……

在好消息的背后,我们仍然需要清醒地意识到,目前疫情防控形势仍然非常严峻,尤其接下来这10天最关键。 不过,春节假期过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返回工作岗位或是踏上复工路途。 对于有车一族来说,有一个安全的用车环境也特别重要,今天就为大家带来一些特殊时期的用车指南。

车内杀菌消毒

为了保持车内环境的干净卫生,在疫情期间最好做一次彻底的车内清洁、杀菌处理,尤其是车的顶棚、座套、皮椅、出风口、空调风道等部位。 除此之外,留意车内有没有果汁、食品和宠物的排泄物、毛发等遗留物。

为了防患于未然,防止车内细菌滋生最好的办法是选择空调杀菌产品,或者为爱车做一次光触媒杀菌以及在车内摆放空气净化器等。 不过,车内除菌杀毒也不能太频繁,自己可以特意对部分位置消毒就行,像车辆门把手、方向盘、档把等位置,很容易沾染细菌,车主可以采用医用酒精兑水,或者消毒湿巾进行擦拭处理。

车上多备口罩

多地预约、摇号买口罩,可见其是目前最受欢迎的产品。 外出公共场所带口罩已成为大家的共识,那开车时是否需要带口罩? 如果个人独处,自己开车,没有特别密集的人员接触的情况,没太大必要戴口罩。 由于这种病毒主要依靠飞沫传播近距离传播,且独立存活时间较短,而车内的空气滤清器就相当一个大口罩,如果开启内循环的话,就相当于穿上防护服了。

这里说的多备口罩是方便特殊情况使用,比如车内搭载着身体不适的乘客,最好大家都带上口罩; 另外现在公路设置很多疫情检测点,需要摇窗配合量体温之类的,这时候还是带上口罩比较合适; 还有高速路口和加油站时,也会经历与工作人员接触,这些时候同样要戴上口罩。

时刻谨记勤通风

不管你在车内是否选择带口罩,在日常驾驶过程中,空气的流通非常关键。 虽然内循环可以阻隔污浊气体,但长期开启内循环,不仅会令车内滋生细菌,也会造成车内缺氧,带来疲劳驾驶的隐患。 因此,我们在空旷的地方也适当开一下车窗,保持车内的空气流动。 有天窗的小伙伴,可以利用天窗负压换气的原理,将天窗向上开启,来加快车内空气流动。

如果你车子自带车载空气净化器也可以一同使用,尽管没有科学论证其能完全净化掉新型冠状病毒,但效果肯定好于普通的空调滤清器。 像凯迪拉克的负离子空气净化系统、沃尔沃的CLEANZONE?清洁驾驶舱等,它们的防护效果可比肩医用N95口罩,为车主筑起一道防护网,将感染降至最低。

车主注意个人卫生

无论你车上装备如何先进,清洁消毒做得再到位,车主的个人卫生才是最关键。 建议少去人群密集场所,降低感染风险。 由于手会接触各种各样的病原体,冠状病毒也不例外,洗手是必不可少的动作,特别是触摸容易滋生病菌的位置,应该彻底清洗双手。

另外,如果你需要长途返程,不仅要注意饮食,更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如果饮食不规律,会导致免疫力下降,被病毒有机可侵; 如果没足够休息,就长时间的进行开车工作,疲倦的身体容易导致被病毒感染。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私家车消毒指南

2月10日是不少城市的复工日,然而疫情还没得到完全控制,城市公共交通班次也尚未完全恢复,这让很多车主朋友更倾向于选择私家车出行。

但病毒还在肆意传播,即使是私家车也要避免去往人群聚集场所,并做好消毒防疫,具体怎么操作,又有哪些注意事项,这篇文章为你详细解答。

NO.1 常通风

一般情况下,私家车无需消毒,只需将车停在空旷场所,通风换气。但如果只能停在地下车库这类密闭环境,建议关闭车窗,打开空调内循环。

需要注意的是,当人在车内的情况下开窗通风,要提防因车内外温差过大而引起感冒。

NO.2勤消毒

当车辆去过公共场所返回家后,一定要做好消毒措施。

最直接的方法是准备75%的酒精,装在喷壶里,或者是均匀喷在毛巾或湿纸巾上,先从门把手、后备箱拉手开始擦拭,然后再拉开车门,对内门把手、车厢空间、车内扶手、方向盘、座椅等经常接触到的地方进行消毒。

其中,门把手、方向盘区域消毒建议用沾有酒精的毛巾等擦拭;车厢内座椅、扶手箱、顶棚等区域建议使用喷雾消毒,擦拭后迅速让它挥发。在全部清洁完成后,关闭车门,让车辆静止30分钟以上,然后打开车门,降下玻璃,让车内保持通风10分钟左右。

有条件的情况下在出门前和回来后对车辆各清洁一次,这样能在很大程度防范病毒。同时带好口罩勤洗手,不仅是对自己,也是对社会的负责的态度。

NO.3注意事项

在消毒车辆时要注意以下安全问题。

第一、确保自己佩戴口罩和橡胶手套;

第二、酒精属于易燃物品,切记远离火源;

第三、没有用完的酒精不要留在车上;

第四、消毒时注意车辆熄火并在阴凉处操作。

在疫情面前,我们首要的是保护好自己,这样才有能力去保护家人,保护城市,共同打赢这场战役。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防控疫情 首汽约车可查询车辆消毒状态

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尚在防控中,2月日,为保障大家的正常出行,首汽约车发起了“尖峰行动”,规范司乘双方的行为,有组织、有秩序地为运营车辆提供消毒服务,保证司乘双方出行时的健康安全。

首汽约车实施“三大三小”多重消毒保障策略,保证运营车辆三天一“大消”、一天三“小消”。“小消”工作是由驾驶员完成,首汽约车要求驾驶员在出车前必须佩戴口罩,并且用消毒喷壶对车内外人体接触部位(内外把手、座椅及头枕、安全带、脚垫等)进行喷雾消毒,特别是脚垫部位,并用纸巾或干净的干抹布擦干残留在车内饰上的消毒剂滴液,然后开窗通风。

驾驶员完成当日出车前消毒,即可在“今日已消毒”车证上修改为当天日期。驾驶员每隔4-5小时需进行一次“小消”,接单前、出车间隙中、收车后,每日至多三次。

首汽约车各地分公司还将组织加盟商组建固定或移动消毒站,要求每部日活运营车辆每隔3天需到附近消毒站扫码签到,进行一次“大消”。消毒站工作人员首先会检查车内、车外相关的消毒标志、消毒用具是否符合规范,再为驾驶员做一次彻底消毒,用专用消毒剂喷洒并仔细擦拭车内经常接触的位置,内外门把手、车窗升降钮、方向盘、中控台、座椅及头枕前后、安全带、顶棚以及行李箱等。

此外,消毒站工作人员还会对驾驶员测温,检查“小消”装备和口罩配备情况,询问驾驶员本人、家属及其他密切接触者、近3日来的乘客,有无咳嗽发烧等疑似症状或身边出现过确诊病例,宣导防疫注意事项并登记台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汽车消毒误区有哪些,汽车消毒需要注意什么?

不知不觉,在大家长达数月对抗疫情的努力之下,生活逐渐恢复到原来的秩序。值得欣慰的是,所有人都没有因此而放松警惕,戴口罩、勤洗手、注意消毒…保持住了来之不易的“战果”。


既然公共交通仍然存在着一定风险,更多车主选择了私家车出行,汽车消毒也成为了家庭防疫的重要一环。那么,消毒过程中有哪些误区,要注意什么呢?整理了一份汽车消毒科普,让你科学消杀、安心出行,快来康康吧~


Part.1座椅消毒要注意,千万别让它受伤在对座椅进行消毒的时候,很多车主都“凶猛”地拿着酒精直接擦拭。酒精虽然有消毒的效果,但皮质座椅直接用酒精擦拭会导致发白、掉色,在消毒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如果您是织物座椅,可以试着用湿度适中的抹布蘸取少量酒精擦拭,(太湿了座椅会受潮哦~)避免座椅被酒精腐蚀。

Part.2空调高温能消毒?骗人的!由于新冠病毒不耐高温,很多车主认为调高空调温度,可以杀死病毒。但由于高温消毒要求的条件较高,所以这些事实上并没有用,反而会使车里的人感到不适。

想要杀灭病菌,不妨在适宜自己的温度下,试着降低一下车内湿度,因为在干燥的环境下,病毒不容易生存哦~

Part.3紫外线和高温能消毒,但晒晒还远远不够和上一条一样,由于病毒不耐高温,一部分车主觉得,疫情期间开车在阳光下多“晒一阵”,也会有消毒的效果。

紫外线和高温对病毒确实有作用,但此类物理方法要求的条件、时间都很严格,且晒晒更多是作用于汽车外壳。为了保险起见,我们绝不能仅仅依靠阳光的作用,还是要以酒精等消杀方式为主,对汽车从里到外进行仔细消杀。


Part.4玻璃水掺消毒液?这类混搭没必要消毒是防疫的有效手段,但有的人消毒几乎达到了“疯狂”的地步。只要出门,凡目光所及之处,消毒液“虽远必诛”,甚至有的车主在玻璃水中也掺了消毒液,想给挡风玻璃也消一消毒。


但事实上,这样做是毫无作用的,毕竟我们几乎不会有用手触摸到挡风玻璃机会。而更重要的,当玻璃水与消毒液混合,会使消毒液分解,杀菌作用下降,还会伤害雨刮器,所以,千万不要再这样做啦~


Part.5酒精消毒液喷越多越好?小心着火疫情严峻,有的车主认为既然车内没有火源,就为了“彻底消毒”在汽车内“狂喷”酒精消毒液。


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行为,在车内吸烟、汽车发动机发动等,都有点燃酒精引起火灾的风险,特别是汽车是密闭空间,就更要注意空气中的酒精浓度。最安全的方法还是用湿度适中的抹布,蘸取消毒液小心擦拭,千万不要在车内大肆喷洒。


Part.6开车戴口罩太闷?其实,有时也可以不戴疫情期间,口罩已经成为了所有人出行的必备单品。但由于车内环境较为密闭,一直带着口罩,着实很是不适。

如果是单人用车的话,开车的时候可以适当摘下口罩。但如果车内还有其他人员,我们建议大家还是都戴起口罩,而且尽量减少交谈,毕竟健康是第一位的啦~


Part.7强迫症天天洗车?注意这几个位置就够了虽然,疫情期间注意消毒十分必要,但有的车主过度紧张,洗车频率大大增加。


其实这完全没有必要,保持正常洗车频率,准备几包消毒湿纸巾,在用车前后仔细擦拭,车把手、方向盘、车钥匙、后备箱开关、档把等,要经常用手触碰的地方即可。


Part.8请汽车空调,到底能不能过滤细菌?汽车空调可以有效地抵挡空气中的部分有害物质,很多车主十分关心空调滤芯,到底能不能抵挡病毒的问题。


事实上,现在已经有了一部分汽车采用了高级滤芯的汽车空调,是可以达到过滤病毒的效果的。采用了与医用口罩材料相同的过滤机理,就相当于“给汽车戴了一层口罩”,车主们可以看一下自家汽车的消毒滤芯,有此类空调滤芯的车主大可以放下心来,您汽车空调对病毒是起到过滤作用的。



Part.9全程内循环抵挡病毒?这样可很危险疫情期间,大家出门都恨不得“与世隔绝”。很多车主在开空调的时候,刻意选择“内循环”,以避免外面空气的进入。但这是一种很危险的行为。随着驾驶时间的增长,二氧化碳的含量逐渐增加,不仅使车内温度升高、司机容易犯困,如果长时间待在车里甚至有生命危险。


在开车的过程中,千万不能一直保持内循环,要时常切换外循环为汽车换入新鲜空气。

避免手动切换的繁琐,通过对空气进行精确的实时监测,在外部空气质量堪忧的情况下切换内循环,车内达到一定指标切换外循环,通过智能切换,保证车内空气清新安全。

8、返程高峰来袭,私家车如何消毒防疫?

“超长假期”已进入尾声,节后返程和复工高峰期即将到来,为避免与人群接触,降低感染风险,选择私家车出行安全系数更高,汽车也成为了家庭的另一个战场。而想要在私家车中做好防护,有哪些注意事项?

NO·1?车辆如何消毒

一般情况下,私家车无需车内车外大范围进行消毒处理。冬天开窗通风时,要注意车内外温差大而引起感冒;处于地下停车场等密闭环境时,建议关闭车窗,打开空调内循环方式进行通风。

车不同家,不方便用水洗手,建议车内常备两样东西,一是免洗的消毒洗手液,二是消毒湿纸巾。司乘人员进入公共场所返回车辆后,建议先用消毒湿巾、免洗洗手液进行卫生消毒;在门把手、方向盘、中控面板、安全带等手经常接触到的地方,也要做好消毒清洁。

需要注意的是,千万别直接在车内车外喷洒大量酒精消毒,很容易埋下隐患,造成安全事故。酒精作为可燃物,在遇到火源时会引发着火。

所以大家使用酒精时不得接触明火或靠近高温物品,同时也避免靠近电器开关等有可能产生静电火花的设备。另外,含氯消毒剂有强烈刺激性,会对金属材料造成腐蚀,请慎重使用。

NO·2 汽车空调要清洗消毒

首先要及时更换空调滤芯,一般来说,滤芯多久换一次,具体取决于个人用车情况、外界环境及季节气候。一般情况下,城市家用车1-2万公里或者1年左右更换一次。如果平时行驶的环境比较差,灰尘粉尘比较多,可以适当缩短更换周期。

对空调外循环进行清洁消毒,可购买专用的空调清洗剂。消毒前,应将车内的食品、纸巾取出,避免吸附异味。找到汽车的外气导入口,如有必要再打开发动机罩;启动发动机,打开窗户;

将空调的AC挡置于OFF,将循环挡调至外循环,风扇开至最大;向汽车外导气口吸力最强的位置注入空调清洗剂;清洗剂将向蒸发器方向流动,清洗吸附在蒸发器上的霉菌、灰尘;全部注入后,使风扇继续转动10至15分钟;10分钟后,污液由排水管排出车外,空调出风口送出洁净的空气。

对空调内循环系统清洁,可购买专用消毒熏罐。将空调内循环开至最大风量,打开熏罐置于副驾驶座位脚下处,关闭门窗。待10至15分钟后,抛弃熏罐并打开门窗通风。

NO·3 检查工作要到位

1:定期发动。车辆长时间不开,蓄电池会因缺失电力源而出现缓慢亏电情况,为防止急用车时无法启动,建议每隔一周发动一次,启动后让发动机低速运转10~20分钟,并将灯光及其它用电设备关闭,保持发电机给蓄电池充满电。

2:要检查制动系统,先感觉一下制动系统有无异常,反应是否灵敏。同时检查一下轮胎,看看上面是否有异物、有破损的地方,还要检查一下轮胎的磨损标记线,如果已经磨到了标记线就要及时更换轮胎。其次是要听听车在行驶时底盘等部位是否有异响,是否有漏油的地方,需要更换的油、水要及时进行更换。另外提醒SUV车主最好缩短换油里程,定期更换高品质的机油。

3:要检查一下发动机舱,看看电路是否有老化、破损的地方,各部件是否有松动、变形的情况,如发现有问题,要及时地进行维修、处理。

 

NO·4 搭乘疑似症状者时,采取什么措施?

首先,需要了解疑似症状(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结膜炎、肌肉酸痛)搭乘私家车时应佩戴口罩,尽量与同车人员保持距离,不要开启空调内循环,适度开窗通风。

当疑似症状者下车后,及时开窗户通风并将接触过的表面(车门把手,方向盘,车窗,风挡玻璃,座椅等)进行消毒。

疫情当前,保护好自己,就是对家人的最大的呵护。祝大家平平安安地度过这一非常时期!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9、疫情期间,如何给您的爱车做好防疫?

连日来,各地复工复产都在稳步推进,我们发现路上的车子越来越多。我国本轮疫情流行高峰已经过去,新增发病数在持续下降,疫情总体保持在较低水平,但是外出行车还是要注意车辆的清洁和消毒。那么,疫情期间,如何给您的爱车做好防疫?

1、车辆外部清洁

汽车的车漆就如同人们的“皮肤”长期“裸露”在外再加上疫情期更容易吸附污染物所以想要光鲜亮丽,就要精心呵护:

(1)平日春季要多给汽车打蜡、封釉;

(2)疫情间门把手、后备箱开关、车钥匙等最常接触物要重点做好消毒处理,建议配备一次性消毒湿巾,在上车前后,对双手以及车内会接触到的部件进行擦拭。

清洁方法:用毛巾或一次性清洁巾蘸取稀释 75% 以上的医用酒精,重点擦拭车门把手、后备箱开关及把手、汽车钥匙等经常接触的部位,尽量避免将病菌带入车内。

特别注意的是,在消毒液的选择上,避免使用含有次氯酸钠的 84 消毒液,以免车辆金属和皮质出现腐蚀现象。

2、车辆内部清洁

首先:重点擦拭方向盘、安全带、档把、仪表盘、中控区按键、手刹、座椅脚垫等经常接触的部位,擦拭完成后,打开汽车门窗通风,以消除酒精残留的气味。

特别注意的是,合理使用医用酒精不会影响个人健康,同时也不会破坏汽车内的饰件。但医用酒精具有易燃性,在操作时,确保汽车是熄火状态,避免引发火灾。

其次:对空调系统,建议进行专业全面消毒。常规的空调系统清理办法,主要包括?换灰尘滤芯,使用清洁剂对空调风道、蒸发器杀菌、消毒以及拆开进行手工清理。

路上的行人、车子多了起来,城市也正逐渐“苏醒”,人们对全面战胜新冠肺炎疫情充满信心。但是疫情还未完全解除,我们还是不能松懈,出门大家一定要戴好口罩不扎堆,勤洗手不聚会。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10、复工陆续开启,私家车如何进行消毒与防护

 目前,全国进入防控疫情阶段,不少企业也陆续开启有序复工。此时除了要做好个人防护之外,私家车消毒和防护也至关重要。如何科学的对车内消毒,保障驾乘人员健康,本篇文章给你答案。

中国疾控中心早前发布了关于私家车日常应该如何预防肺炎病毒相关的临时指南。在一般情况下,私家车无需进行特殊消毒处理。但早前,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疫情监测中,在一名确诊患者家中门把手上发现了新型冠状病毒的核酸。

因此,暴露在空气中的门把手也有可能残留新型冠状病毒,乘员接触门把手开车门就有可能会将病毒带入车内。为以防万一,车内外也需要进行适度的消毒,对于车辆的消毒主要采用擦拭、喷洒消毒的方式。

 车外消毒

首先建议大家随身携带消毒湿巾或酒精棉片,便于消毒。在上车之前,首先用消毒湿巾擦拭车钥匙、四个门把手和后备箱开关。尽可能减少把细菌带入车内的概率。

 车内消毒

进入车内,用酒精湿巾擦拭方向盘、档把、手刹、中控常用按钮等。这里应该注意的是,无论是酒精、84还是消毒液,都不能直接擦拭内饰。这些具有腐蚀性的液体,会给皮革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佩戴口罩

有不少朋友都有过这样的疑问:即使一个人开车出行也需要戴口罩吗?交警部门给出的建议是一个人开车也要戴口罩。即使在车内开启内循环,车厢也不是一个完全封闭的空间,仍有一定感染风险。

 合理使用内外循环

在疫情期间,疾控中心对于内外循环如何使用也给出了相应的方法。比如在空旷的场所(国道和高速路等),更建议是通风换气,选择外循环功能改善车内空气环境。而在密闭环境诸如地下停车场或者隧道,车内空调可采用内循环。

 手部消毒

其实对于我们来讲,手部消毒比汽车消毒本身要重要得多。因此无论是司机还是乘客,上车之前都应对手部进行卫生消毒。尽量使用洗手液,消毒湿巾擦拭手部之后再进入车内。

虽然消毒很重要,但安全消毒更重要。希望大家可以在消毒时车辆处于熄火状态,并尽可能在阴凉处操作,且车内不要放置酒精等易燃物品。最后,防疫期间我们要做到不传谣、戴口罩、勤洗手、少出门,平安度过疫情的非常时期。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与防疫车辆消毒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