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远望谷的盘点车系统的图书馆有哪些应用?
很多都有,比如各大院校的图书馆,还有大部分地方图书馆都有使用远望谷的盘点系统图书系统,能够精确智能分管图书去向,在管理方面非常实用,大大减少了人力支出。
2、有卖车商贷系统的吗,管理我们给二手车市场上的车商进行放贷的过程,有工作流审核和车辆盘点功能?
看看我们在用的,就是你说的这种软件系统
这是北京一个公司做的,叫久友网络,你可以问问。
3、简述汽车库存配件的盘点内容和方式?
出库应该包含下架、出库包装、装车三项工作,下架:将货从货架上搬到库房门口,它的工作量取决于你所搬货物的重量、品种数、路程、折返次数、所持工具等,简单的说,如果就给你一张纸,上面列出了100种货,你徒手拿的话,可能得干一下午。如果你有手持PDA,每种货上有货位号,驾驶着电动叉车,有各种各样的料框和托盘,甚至还有库内导航系统。半个小时就能备完。前者是小型汽配店仓库的管理方式,后者是大型配件物流中心的管理方式。
包装,用纸箱子或塑料袋把配件包好,别在运输的时候坏了,别让客户感觉你发出去的东西很没档次。
4、汽修厂车辆管理用哪一个软件比较好?
车辆管理统计的话可以用修连邦这个软件来登记,亲测好用。
5、盘点汽车上实用的六大配置 你的车有几个?
当下汽车市场竞争激烈,因此车企为了竞争也就推出了越来越多的新车型,还在各个产品上安装了各种琳琅满目的配置,这样做丰富了汽车的功能但同时也让一些消费者拿不定主意。其实,汽车的配置大概可以分为俩方面,一方面是舒适的功能性配置,另一方面就是实用性的安全配置,但究竟哪种配置对于消费者来说是最实用的呢?那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汽车上最必不可少的六大配置。
1、 倒车雷达与倒车影像
倒车辅助系统是一种非常实用的配置,一般而言,传感器越多就越能够辅助驾驶员更轻松的进行停车操作。对于倒车操作还不熟悉小白选手来说,安装这个配置,不仅可以大大的降低在倒车时发生擦车与撞车的事故的几率,同时,还能更快速的将车辆停入方位。
2、 胎压监测
行车安全永远是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而在我们的实际用车中,胎压往往是我们极其容易被忽略的一项潜在危险。事实上,在没有数据监测的情况下,司机也很难明显的察觉到车身轮胎的气压所发生变化。而胎压不稳定,会导致轮胎制动距离加长,并造成追尾等事故的发生。
因此,胎压监测的这个配置对于汽车来说必不可少。不过,从2020年1月1日起,《乘用车轮胎气压监测系统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明确要求,在产的乘用车都将强制安装TPMS胎压监测系统,这也算是给车主增加了一个“保护网”。
3、 行车记录仪
如果你还觉得安装新车记录仪没有用,那你一定是网上看的“碰瓷儿”的段子还不够多。事实上,这不仅仅是段子,现实生活中,确实有许多专职“碰瓷儿”的人,因此,在车上安装行车记录仪就非常必要了,可以大大减少与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此外,如果行车时出现交通事故,这也有利于保障车主的权益。因为假设交通事故发生地没有摄像头等设备,那么久很难判断责任人是谁,交警不便了解事故起因,保险公司也不能进行理赔,因此,行车记录仪的安装是十分实用的。
4、 主动刹车
不少“老司机”都认为,主动刹车用处不大,甚至是对他们驾驶技术的怀疑,其实主动刹车是非常实用并且能够很大程度上保障车内成员安全的一个配置。现在的城市中,车多人多,并且总会有行人不顾信号灯乱窜马路,而司机如果走神就很容易发生事故,这个时候如果有自动刹车配置,将会很大概率避免事故发生。
此外,在跟车或者等红灯的时候,尽管车速不快但前车一旦来个急刹车,就很容易出现追尾的情况,而有了这个配置就会安全很多了。据悉,目前日本已经计划从2021年开始要求所有新车型号都配备自动制动系统,可以见得,该配置的实用性。
5、 座椅的通风和加热
座椅加热这个配置简直就是北方小伙伴出门的必须配置,想象一下外面大雪纷飞,而我坐在温暖的车内座椅上开车,什么寒冬什么暴雪都“雨我无瓜”。同时,座椅通风的功能就更为实用,通过在座椅和靠背内安装的通风系统,将空气吸入后导入通风层,气流再从通风层表面吹向座椅表面,使乘客在炎热天气情况下可以使用通风功能来散去臀部、背部的汗液,能够提升整个驾驶过程的愉悦感。
6、 远近光自动调节
相信在座的每一位都曾经被“远光狗”晃到睁不开眼,无奈只能降低自己的车速,龟速滑行防止意外发生。这个时候,远近光自动调节是多么的重要,当系统感知到前方有车辆时,会自动将远光切换为近光,待对象车辆行驶过后(或是超过同向车辆后),系统会自动再切换为远光,不当“远光狗”,危险远离我。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请问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停车场系统可以实现什么功能?
路边停车系统功能:
1、支持路边占道停车收费管理。
2、支持停车场专的车辆属盘点管理。
3、支持停车场停电失电时的车辆出入管理和收费管理。
4、车辆识别采用500万像素摄像头,识别率高。
5、4英寸大屏幕、大字体、大图标,操作简单便捷。
6、云平台大数据助力优化停车场运营管理方案。
迪蒙智慧路侧停车是由信息采集前端、运营管理后台、服务综合云平台三大模块组成,是一款全新的一站式道路停车收费管理解决方案。
7、智百盛汽车厂3S管理系统如何管理库存盘点?
一般来讲软件都有自己的详细说明书和说明文档,楼主可以看一下,应该是哟详细的操作方法
8、盘点2019年十大汽车科技 未来应用已显雏形
随着北京连续的两场大雪,2019年马上就要过去了。电影《银翼杀手》中所描绘的那些属于2019年的场景,我们始终没有见到。果然,丢掉了现实的羁绊之后,电影总能比我们走的更远。
然而,我们现在的世界中虽然没有「天空飞车」和「仿生人」这种产物,却也让2019年在科技发展的道路上留下了一个厚重的脚印——尤其是对于汽车行业而言。
这一年,汽车科技迎来了井喷式增长,自动驾驶越来越智能、发动机热效率越来越高、5G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尽管这些科技目前尚未成熟,但电影、游戏中所畅想的未来世界,似乎距离我们已经不远了。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盘点下2019年汽车科技行业,那些有可能成为核心的技术吧!
一、5G和C-V2X
5G的出现不仅仅影响了汽车行业,甚至影响了整个科技行业。可以说,2019年就是5G技术的元年。对于未来的汽车而言,5G很有可能是将一切技术连接在一起的基础。简单点说,就像是「手办玩具」中的胶水一样,是连接每个零件的融合剂。
如果说5G是胶水,那V2X就可以看作是「手办玩具」的每个小零件了。
V2X的全称是vehicle to everything,意思就是「车辆连接到一切」,和车联网这个概念有异曲同工之处,目前正在发展的场景有:车与人、车与路、车与车等等。如果想要实现V2X,会需要5G的数据传输速度。因此,5G和V2X既是相互协作的关系,也因为「互相成就」才显得更有意义。
不过V2X实在是一个太大的概念,这其中不仅牵扯法律法规、行车逻辑、人车交互,甚至连自动驾驶也会在V2X的基础之上有所改变。想要彻底打开V2X的大门,我们还有太远太远太远的路要走,2019年我们仅仅是把这扇大门推开了一个小缝儿而已。
二、汽车无线充电
由于「电」的特殊性质,任何用电作为能量来源的产品理论上来讲都可以实现无线充电。手机如此,汽车自然也不例外。
对于手机来说,无线充电仅仅是个锦上添花的功能。但电动车不同,无线充电省去了太多繁琐的步骤和粗壮的线缆,而且还避免了各种慢充、快充、超级快充的接口不同,导致效率太低的问题。只要无线充电的速度够快,它甚至能做到比燃油车加油更方便。
诚然,现在汽车的无线充电技术有难点。比如电磁兼容问题、能量传输的控制问题、充电设备的设计问题、安全问题等等。想要将汽车无线充电彻底商业化,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但如果一旦成功,带来的改变将会是革命性的。
三、人工智能助手
其实人工智能的概念并不是2019年才流行的,早在很多年前人们就已经开始研发语音控制的人机交互系统了,比如苹果的Siri,微软的Cortana等等。然而之所以将人工智能助手再次列入十大科技的名单,是因为美国的一家公司居然真的可以实现「语音助手」和人类打电话了。
这个电话打给了美国的一家很普通的理发店,让他们帮忙预留一个理发师。事先这家公司没有通知任何人,就是在发布会现场随机打出去的,理发店的工作人员也丝毫没有察觉有什么异样,甚至和它交谈的很愉快。
这家公司叫「谷歌」,这个软件叫「Google Assistant」。
由此可见,2019年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纪元了。许多新势力造车厂所装配的「斑马」「NOMI」等人工智能,或许真正的迎来了属于它们的高光时刻。
四、可变压缩比发动机
我在知乎上曾经看到过一句非常有深意的话:如果要想让一辆车的发动机效率不断提高,那就一定要把所有的零件都做成可变式的。当时我觉得这话说的有点太绝对了,但是随着可变气门正时、可变进气歧管、可变转向比之后,可变压缩比也来了。此时,我才越来越觉得他说的有道理了。
实现这个技术的是日产,首发车型是英菲尼迪的QX50。这辆车使用了一台可变压缩比的2.0T涡轮增压发动机(VC-Turbo),这也是当时该车最大的亮点之一。
对发动机来说,低油耗和强动力是一对矛盾体,在他们之间找到平衡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但可变压缩比的出现,算是给了这道难题一个还不错的答案。
虽然无法达到「混动车型」那么“恐怖”的低油耗,但可变压缩比发动机能够在保证油耗不过高的同时,兼顾很好的动力性。日产这台发动机可以让压缩比在8:1和14:1之间任意变化,这一切都是「可变」所带来的好处。
五、中置安全气囊
汽车安全气囊的出现,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截止到现在,「安全气囊越多越安全」这个理念仍然被许多国内消费者所认同。而在经过这么多年发展之后,一个新位置的安全气囊终于诞生了:中置。
中置安全气囊的位置在中央扶手附近,如果发生碰撞,气囊会像「隔板」一样打开。中置安全气囊最大的优势有两点:
1.如果车内只有驾驶员一个人,碰撞时可以阻挡副驾驶侧的玻璃碎渣划伤驾驶员。
2.如果车内有两个人,碰撞时驾驶员和副驾驶乘客之间必定会有冲击,而中置安全气囊则可以作为两个人之间的能量缓冲,避免二次伤害。
当然,中置安全气囊也有一些缺点。比如制造成本高、维修成本更高,只要气囊弹出,就必须要连同ECU一起更换。其次,中置安全气囊阻断了两个人的冲击,但也阻碍了两个人之间互救和消防人员的施救。
不过总体来看,中置安全气囊仍然是一个很好的想法。如果加以改进,这一定会成为2019年最令人感到惊喜的安全配置。
六、L3级别自动驾驶
自动驾驶和人工智能一样,都不属于今年兴起的科技了。不过自动驾驶的进度显然是要比人工智能更快,抛开法律法规不讲,现在已经完全有量产车实现L3级别的自动驾驶了。
国外的厂商有特斯拉、奥迪,国内有长安、小鹏,这几个厂商均有达到L3级别的产品。可能是因为自动驾驶分为5级,有的朋友对3级就感觉「很弱」、不智能。其实并不是这样,L3级别基本已经可以做到低速下的完全无人驾驶了。
只不过驾驶员需要随时把控车辆的状态,以便接管。除了不可以在车上睡觉,L3级别的自动驾驶几乎可以彻底解放驾驶员的双手。
但由于道路上的情况太过复杂(尤其是中国),所以国内最高允许自动驾驶的等级就是L2级。也许等到国内驾驶员的素质再上一个台阶的时候,L3级别的自动驾驶功能就可以慢慢在国内推广了吧。
七、电子外后视镜
电子元器件取代光学元器件似乎是件顺理成章的事儿,比如单反到单电、光学显微镜到电子显微镜。更令人惊讶的是,想不到汽车的后视镜也要从「镜子」变成「摄像头」了。
目前已经有国外厂商展示过电子后视镜的技术,比如奥迪e-tron、雷克萨斯ES等等。电子后视镜的优势在于,可以真正的避免后视镜盲区。广角摄像头的宽度要远远超过人眼,所以除了要适应一段时间,电子后视镜比光学后视镜几乎有碾压的优势。
但还是同样的问题,法律法规不允许。其实日本国内已经可以允许使用电子后视镜的雷克萨斯ES上路了,但国内由于「地广车多」,交通环境要复杂不少,所以肯定还需要时间消化。
电子后视镜的问题在于,如果摄像头有一些问题,那车辆就没办法行驶了。而摄像头出问题的概率显然比「一块镜子」大得多,所以如何保证可靠性,也是用电子后视镜的车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八、车辆生物识别解锁技术
生物识别技术如今已经广泛的应用在其它领域了,汽车的应用相对是最慢的。这很正常,毕竟汽车并不是真正的「一人一车」。一辆车可能会有无数人开,所以在这种环境下,生物识别确实没有钥匙解锁方便。
但“吃螃蟹”的厂商还是有,现代就在全新一代胜达上使用了指纹识别解锁和点火。坦白说,这两个配置并不是非常适合指纹识别。更多的还是厂商希望有个宣传点,真正落到实际上不求别的,只希望它别总是坏就行。
无独有偶,国内新势力造车的「小鹏汽车」也在OTA升级之后,推送了一项名为人脸识别的功能。相比现代,小鹏的人脸识别就聪明的多。因为它并不是用于解锁或点火,而是相当于「登录账户」的功能,从而实现调整座椅、后视镜、导航、音乐等个性化功能。
从技术上而言,生物识别早就可以放在汽车上了。只不过场景到底是什么,还是未来所有汽车厂商都需要思考的一件事。
九、马自达SPCCI技术
全新一代马自达3昂克赛拉除了极高的颜值外,最吸引人的莫过于发布会上说的全新SKYACTIV-X发动机了。简单来讲,我们把这台发动机理解为创驰蓝天X发动机。
这台发动机的最大特点是使用了SPCCI(Spark Controlled Compression Ignition)——“火花控制压燃点火”技术。也就是说,这居然是一台能够把汽油「压燃」的发动机。
其实这是一项非常非常难的技术,我甚至可以单独展开一篇文章讲解其原理。不过限于篇幅,我们就只讲它的特点:它可以将整个发动机的热效率提高到令人难以想象的50%,除了省油的同时,更做到了真正的环保,而不是通过改变三元催化器。
目前压燃版的马自达3昂克赛拉已经在部分欧洲国家上市了,反响很不错。国内的上市时间未定,因为这种发动机对油品要求较高,不确定能否适应国内的大环境。
十、奥迪全新MMI系统
其实单独拿出奥迪的MMI系统说这是十大科技之一,可能主观色彩更浓一些。但我觉得,奥迪在人机交互上的造诣很高。
就拿取消旋钮和按键这件事儿来讲,奥迪用极其出色的反馈和震动,弥补了没有按键可能带来的误触和不安全感。这件事其实早就被人发现,但一直以来也没有厂商愿意直面这个问题。大家都在用更大的屏幕去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没有人真正关心驾驶员在操作时的感受。
但奥迪关注到了,就凭这份善于观察的细心也足以给它榜上留个名。况且,奥迪这几块大屏幕本身的操作逻辑和分辨率都无可挑剔,虚拟座舱更是重新定义了「科技感」这三个字的含义。
写在最后
其实2019年的这些新技术里,有横空出世的,也有循序渐进的。但不变的,是开发者对于新技术的不断追求。这种追求让我们不仅仅期待2020年,还有2021年、2022年、还有很多很多很多年。到时候,我们的世界会像《银翼杀手》中描绘的那样,满天的汽车在飞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