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车辆百科 > 车辆蒸发测试

车辆蒸发测试

发布时间:2021-02-09 01:33:38

1、我的车检测显示燃油蒸发系统故障,更换了炭罐当时有效,后又亮起报警

见下图,这是我车的故障,给你做个参考。

燃油蒸发系统,简单说就回是燃油蒸发的控制系统答。燃油蒸发属于正常现象,车辆的蒸发排放(EVAP)系统就是控制该功能的,其中一个出现问题,就会报警。

详细情况还是到店里进行细致细致再细致的检查。

2、汽车的冷凝器,压缩机,蒸发箱的标准测试压力是多少????

你说的是测试压力吗?如果是测试的话一般是250压力~

3、为什么汽车雾化测试要找第三方检测,汽车内饰雾化测试标准有哪些?

雾化测试

雾化验证影响驾驶员的操作,并且部分挥发物质对人造成伤害,因此对汽车内饰材料进行雾化试验是十分必要的。针对近期的多环芳烃超标问题,中心根据国家的相关标准,制定了一系列准确、快速的多环芳烃检测方法。中心将和广大车主一起保卫车内环境!
雾化测试简介

雾化/可冷凝组分(fogging/condensate)是汽车内饰件和材料排出的挥发物质在玻璃上的冷凝。汽车内装饰材料如皮革、塑料、纺织物以及粘结材料的胶粘剂等,都含有一些挥发性物质,尤其是在阳光的照射下,车内温度升高,会加剧这种挥发。挥发气体在汽车窗户或挡风玻璃上凝结,造成视线不良,会影响驾驶者的视线和行车安全;还有些挥发物质会影响驾乘者的身体健康。为了合理控制挥发性物质的产生,对用于汽车内饰的材料进行雾化试验是十分必要的,成雾值超出标准指标的材料将不可以用于汽车内饰。
雾化测试标准

70年代欧洲一些大的汽车厂已开始对汽车内饰件的成雾特性进行研究,80年代初德国汽车标准起草委员会及合成材料标准起草委员会联合组成“成雾性”工作组,对成雾性的测试方法及方法的再现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于1992年发布了相应标准DIN75201《Determination of the windscreen fogging characteristics of trimmaterials in motor vehicles》。
随后美国机动车工程师协会及国际标准化组织在DIN75201 基础上进行了部分修改也颁布了相关标准ISO 6452及SAE J1756。根据上述标准世界主要汽车制造企业都颁布了成雾性测定的企业标准,并对汽车内饰件的成雾特性提出了相关要求。
雾化测试方法

通过对汽车内装饰材料进行雾化试验,实现对这些材料中可挥发性物质的控制,来有效地降低车内环境污染,已经成为汽车及汽车内饰材料生产企业控制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
目前汽车内饰材料的成雾试验标准国际国内有许多种,这些标准共涉及到了三种试验方法:即光泽度法、重量法、雾度法。

4、汽车燃油蒸发性好坏对发动性能有什么影响

车用汽油均按辛烷值划分牌号,我国车用汽油以前按研究法辛烷值(RON) 分为号、93号及97号三个牌号,它们分别适用于压缩比不同的各种型号汽油机。现在则推行新的标准92、95以及98牌号。
车用汽油特性
具有较高的辛烷值和优良的抗爆性;
具有良好的蒸发性和燃烧性,能保证发动机运转平稳、燃烧完全、积炭少;
具有较好的安定性,在贮运和使用过程中不易出现早期氧化变质,对发动机部件及储油容器无腐蚀性。
GB 17930 -2006 车用汽油
DB 44/345-2006 车用汽油
国家标准为GB 17930-2010
DB 44/694-2009 车用汽油于2010年6月1日发布实施。
不良汽油对车造成的问题:
敲缸:辛烷值过低
熄火:供油不畅或含有大量水分
进气管、汽化器和进气阀产生沉积物:实际胶质高
金属部件腐蚀:活性硫、酸性物质多
气阻:轻组分多,饱和蒸气压高
生成油泥、颜色变深:烯烃等不饱和烃及非烃类物质等不稳定组分多。
汽油的标号(研究法辛烷值)
汽油机在运转过程中,有时气缸中可能发出一种尖锐的金属敲击声,这就是爆震,是汽油提前燃烧造成的。汽油在发动机中燃烧时抵抗爆震的能力称为抗爆性。
研究法辛烷值是表示汽油抗爆性的指标,它是汽油最重要的质量指标。我国车用汽油的标号采用研究法测定的数值,93号汽油表示它的辛烷值不低于93,依此类推。
汽油标号低是汽油机在运转过程中出现敲缸的主要原因。
汽油标号的高低只表示汽油的抗爆性能,不等同汽油的质量。标号的选择并非越高越好,应根据发动机压缩比的不同来选择不同标号的汽油。
每辆车的使用手册上都会标明所使用汽油的标号。压缩比在8.5-9.5之间的中档轿车一般应使用93号汽油;压缩比大于9.5的轿车应使用97号汽油。目前国产轿车的压缩比一般都在9以上,最好使用93号或97号汽油。
高压缩比的发动机如果选用低标号汽油,会使汽缸温度剧升,汽油燃烧不完全,机车强烈震动,从而使输出功率下降,机件受损。
低压缩比的发动机用高标号油,就会出现“滞燃”现象,即压到了头它还不到自燃点,一样会出现燃烧不完全现象,对发动机也没什么好处。
高档车辆不仅压缩比高,对燃油质量的要求也高。
例如30万元以上的中高档车,就只能加97号汽油,而这里说的97号代表的只是汽油中的辛烷值的大小,并不能说明97号汽油就比93号汽油清洁。
高档汽车对汽油的清洁度要求极高,如果汽油的标号不够,对车辆的影响很快就能表现出来,如加完油后马上出现加速无力的现象;如果汽油杂质过多,对汽车的影响就要一段时间后才能反应出来,因为积炭或胶质增多到一定程度才会影响汽车行驶。
好车用好油!品质好的车辆对油品的要求更高一些,故高档车对低清洁的汽油更敏感。在商用汽油质量一般的情况下,好的汽油添加剂对改善汽油的性能还是很有帮助的,比如美国瑞安勃www.renewablelube.cn的Bio-Plus生物基汽油添加剂。
汽油的抗爆性
车用汽油辛烷值的测定方法主要有两种,即马达法与研究法,所测得辛烷值的英文略语相应为MON/RON
马达法的试验工况规定为:转速900r/min,冷却水温度100℃,混合气温度150℃。马达法的测定条件与汽 车在公路上高速行驶情况相似。
研究法的试验工况规定为:转速600r/min,冷却水温度100℃,混合气温度不控制。研究法的测 定条件与汽车在城市低速行驶情况相似。
研究法测定时,由于其发动机的转速较低,混合气温度也较低,条件不如马达法苛刻,所以比较不容易发生爆震,所得到的RON通常就比MON高5~10个单位;
RON与MON两者的差值称为燃料的敏感度,它反映汽油的抗爆性能随发动机工况改变而变化的程度;
MON和RON的平均值称为抗爆指数(ONI),它可以近似地表示汽油的道路辛烷值,现也列为衡量车用汽油抗爆性的指标之一。
汽油机压缩比与爆震燃烧的关系
汽油机是否发生爆震燃烧,除取决于汽油抗爆性外,同时也与汽油机的压缩比有密切关系。汽油机的压缩比越大,压缩过程终了时气缸内混合气的温度和压力就越高,这就大大加速了未燃混合气中过氧化物的生成和聚积,使其更容易自燃,因而爆震的倾向增强。
对于压缩比越大的汽油机就应该选用抗爆性越好的汽油,才不致产生爆震燃烧。也就是说,在压缩比较大的汽油机中需要用辛烷值较高的汽油。
提高汽油机的压缩比可以提高气缸内可燃气的爆发压力,从而可提高汽油机的热效率和降低油耗。因此,汽油机是朝着提高压缩比的方向发展的。上世纪20年代,汽车刚出现时,其压缩比只有4~5,而现在已达到8~10,相应所需汽油的RON也从低于80提高至90,甚至97。
反映汽油蒸发性能的指标:馏程、蒸汽压。
初馏点和10%的馏出温度,与发动机的启动性能相关;
50%馏出温度与发动机的加速性能相关;
90%馏出温度和干点表明汽油汽化完成的程度。
馏程
油品沸点随气化率增加而不断增加,因此表示油品的沸点应是一个温度范围。按标准规定的设备和方法将汽油试样进行蒸馏,可得到试样的馏出温度和馏出体积分数之间的关系,即称为馏程,在某一温度范围内蒸馏出的馏出物称为馏分。馏分仍是一个混合物,只不过包含的组分数目少一些。温度范围窄的称为窄馏分,温度范围宽的称为宽馏分。
10%馏出温度
表示汽油中所含低沸点馏分的多少,对汽油机起动的难易有决定性影响,同时,也与产生气阻的倾向有密切关系。
10%馏出温度越低,表明汽油中所含低沸点馏分越多、蒸发性越强,能使汽油机在低温下易于起动;但是,该馏出温度若过低,则易产生气阻。
50%馏出温度
它表示汽油的平均蒸发性能,与汽油机起动后升温时间的长短以及加速是否及时均有密切关系。
汽油的50%馏出温度低,在正常温度下便能较多地蒸发,从而能缩短汽油机的升温时间,同时,还可使发动机加速灵敏、运转平稳。
50%馏出温度过高,当发动机需要由低速转换为高速,供油量急剧增加时,汽油来不及完全气化,导致燃烧不完全,严重时甚至会突然熄火。
我国车用汽油质量标准中要求50%馏出温度不高于120℃
90%馏出温度和终馏点(或干点)
这两个温度表示汽油中重馏分含量的多少。
温度过高,说明汽油中含有重质馏分过多,不易保证汽油在使用条件下完全蒸发和完全燃烧。这将导致气缸积炭增多,耗油率上升;同时蒸发不完全的汽油重质部分还会沿气缸壁流入曲轴箱,使润滑油稀释而加大磨损。
我国车用汽油质量标准中要求90%馏出温度不高于190℃,终馏点不高于205℃。
蒸气压
汽油的蒸气压是用规定的仪器,在燃料蒸气与液体的体积比为4:1以及在37.8℃的条件下测定的。测量方法:GB/T 8017。
国外将此指标称为雷德蒸气压(RVP),它是衡量汽油在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统中是否易于产生气阻的指标,同时还可相对地衡量汽油在储存运输中的损耗倾向。
我国现行车用汽油(Ⅲ)质量标准中规定从11月1日至4月30日使用的汽油饱和蒸气压不高于88kPa;从5月1日至10月31日使用的汽油,饱和蒸气压不高于72kPa。
由于我省平均气温较高,蒸气压要求更为严格。
蒸气压的高低表明了液体气化或蒸发的能力,蒸气压愈高,就说明液体愈容易汽化。
汽油的蒸气压是衡量汽油挥发性的一个关键指标,它与汽油的蒸发排放和发动机的启动性能有着密切的关系。
蒸气压太高,会增加汽油的蒸发量,导致空气中的VOCs的增加。夏季温度高,汽油易挥发,要求蒸气压低一些。
蒸气压太低,汽车可能出现冷启动问题。故应有下线,以不低于40kPa为宜。
汽油的安定性
汽油在常温和液相条件下抵抗氧化的能力称为汽油的氧化安定性,简称安定性。汽油在贮存和使用过程中会出现颜色变深,生成粘稠状沉淀物的现象,这是汽油安定性不好的表现。
安定性不好的汽油,在储存和输送过程中容易发生氧化反应,生成胶质,使汽油的颜色变深,甚至会产生沉淀。例如,在油箱、滤网、汽化器中形成粘稠的胶状物,严重时会影响供油;沉积在火花塞上的胶质在高温下会形成积炭而引起短路;沉积在进、排气阀门上会结焦,导致阀门关闭不严;沉积在气缸盖和活塞上将形成积炭,造成气缸散热不良、温度升高,以致增大爆震燃烧的倾向。
汽油中的不安定组分是汽油变质的根本原因。
汽油中的不安定组分主要有:
烯烃,特别是共轭二烯烃和带芳环的烯烃以及元素硫、硫化氢、硫醇系化合物和苯硫酚、吡咯及其同系化合物等非烃类化合物。
不同加工工艺生产的汽油组分差异较大,其安定性也不同。直馏汽油、加氢精制汽油、重整汽油几乎不含烯烃,非烃类化合物也很少,故安定性较好。而催化裂化汽油、热裂化汽油和焦化汽油中含有较多烯烃和少量二烯烃,也含有较多非烃类化合物,故安定性较差。
烯烃和芳烃
烯烃和芳烃是汽油中辛烷值的主要贡献者,但是由于烯烃的化学活性高,会通过蒸发排放造成光化学污染;同时,烯烃易在发动机进气系统和燃烧室形成沉积物。芳烃也可增加发动机进气系统和燃烧室沉积物的形成,并促使CO、HC排放增加,尤其是增加苯的排放。因此,在汽油标准中对芳烃和烯烃都有严格限值。
除不饱和烃外,汽油中的含硫化合物,特别是硫酚和硫醇,也能促进胶质的生成,含氮化合物的存在也会导致胶质的生成,使汽油在与空气接触中颜色变红变深,甚至产生胶状沉淀物。
直馏汽油馏分不含不饱和烃,所以它的安定性很好;而二次加工生成的汽油馏分(如裂化汽油等)由于含有大量不饱和烃以及其他非烃化合物,其安定性就较差。
外界条件对汽油安定性的影响
汽油的变质除与其本身的化学组成密切相关外,还和许多外界条件有关,例如温度、金属表面的作用、与空气接触面积的大小等。
(1)温度
温度对汽油的氧化变质有显著的影响。在较高的温度下,汽油的氧化速度加快,诱导期缩短,生成胶质的倾向增大。实验表明,储存温度每增高10℃,汽油中胶质生成的速度约加快2.4~2.6倍。
(2)金属表面的作用
汽油在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和不同的金属表面接触。实验证明,汽油在金属表面的作用下,不仅颜色易变深,而且胶质的增长也加快。在各种金属中,铜的影响最大,它可该汽油试样的诱导期降低75%,其他的金属如铁、锌、铝和锡等也都能使汽油的安定性降低 。
评定汽油安定性的指标
评定汽油安定性的指标有:实际胶质和诱导期。
实际胶质,按照GB/T 8019测定。
指在150℃温度下,用热空气吹过汽油表面使它蒸发至干,所留下的棕色或黄色的残余物。实际胶质是以100mL试油中所得残余物的质量(mg)来表示的。它一般是用来表明汽油在进气管道及进气阀上可能生成沉积物的倾向。
我国车用汽油的实际胶质要求不大于5 mg/100mL。
实际胶质是用于评定汽油安定性,判断汽油在发动机中生成胶质的倾向,判断汽油能否使用和能否继续储存的重要指标。
当加入的汽油实际胶质过高时,会在燃烧过程中产生胶质、积炭。在油箱、滤网、化油器中形成粘稠的胶状物,严重时会堵塞喷油嘴,中断供油。沉积在火花塞上的胶质沉渣,在高温下形成积炭引起短路。在进气、排气门上结焦,会导致气门关闭不严,甚至卡住气门使之完全失灵。沉积在汽缸盖、汽缸壁和活塞上的积炭,会导致发动机散热不良,产生表面燃烧或爆震现象,降低发动机功率,增加耗油量。严重时冷热车均出现发动机异响,怠速抖动,动力严重不足,甚至发动机无法启动。今年5月发生在海南的问题汽油损坏丰田、别克等品牌汽车的事件就是一个典型例证,经检验发现导致车辆损坏的主要原因正是汽油的实际胶质严重超标。
高温、阳光暴晒、金属催化、空气氧化都会加速汽油的氧化,促进胶质的生成。因此,汽油在贮存和使用过程中应采取避光、降温、降低贮罐中氧浓度和采用非金属涂层等措施。
诱 导 期
诱导期是在加速氧化条件下评定汽油安定性的指标之一。它表示车用汽油在贮存时氧化并生成胶质的倾向。
通常认为,汽油的诱导期越长,其生成胶质的倾向越小,抗氧化安定性越好。
腐蚀性—主要是指汽油对金属材料的腐蚀。
汽油中的腐蚀性组分主要有:
硫和活性硫化物(如H2S、S、RSH等)、水溶性酸碱等。
活性硫化物在汽油中含量不高,但危害很大。因为活性硫化物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常温下可直接腐蚀金属。
评定汽油腐蚀性的指标有:硫含量、硫醇硫含量、博士试验、水溶性酸或碱、铜片腐蚀、机杂及水分。
硫及含硫化合物
硫及各类含硫化合物在燃烧后均生成SO2及SO3,他们对金属有腐蚀作用,特别是当温度较低遇冷凝水形成亚硫酸及硫酸后,更具有强烈腐蚀性。这些氧化硫不仅会严重腐蚀高温区的零部件,而且还会与汽缸壁上的润滑油起反应,加速漆膜和积炭的形成。
元素硫在常温下即对铜等有色金属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当温度较高时它对铁也能腐蚀。汽油中所含的含硫化合物中相当一部分是硫醇,硫醇不仅具有恶臭还有较强的腐蚀性。当汽油中不含硫醇时,元素硫的含量达到0.005%会引起铜片的腐蚀;而当汽油中含有0.001%的硫醇时,只要有0.001%的元素硫就会在铜片上出现腐蚀。
目前,国内车用汽油质量标准GB 17930-2006 、 DB 44/345-2006中规定其硫含量不大于0.015%。
为此,在汽油的质量标准中不仅规定了硫含量指标,同时还规定硫醇硫含量不大于0.001%,以及铜片腐蚀试验(50℃,3h)为不大于1级。
硫 含 量
硫含量是汽油质量的重要参数之一,对发动机的腐蚀和排放会产生重要影响。
汽油中硫含量过高,会导致汽车尾气催化转化器的催化剂转化效率降低和氧传感器灵敏度的下降,不利于对车辆尾气排放的有效控制。
常用的检测方法有GB/T 17040石油产品硫含量测定法(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 GB/T 11140石油产品硫含量测定法(X射线光谱法) 、SH/T 0689轻质烃及发动机燃料和其它油品的总硫含量测定法(紫外荧光法)、SH/T0253轻质石油产品中总硫含量测定法(电量法)。
博士试验和硫醇硫
博士试验和硫醇硫是表征汽油腐蚀性的指标,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汽油中的硫醇含量。
硫醇硫会引起储罐和发动机的腐蚀,尤其是4个碳以下的硫醇酸性较强,易造成金属的腐蚀。
博士试验为硫醇硫的定性试验方法,方法号为SH/T 0174。该方法规定了用博士试剂定性检测轻质石油产品如汽油中的硫醇硫,也可定性检测硫化氢。
硫醇硫含量可用GB/T 1792电位滴定法定量检测。
有些油品的硫醇硫含量很低(小于0.0004%),博士试验也有可能不通过。这是因为博士试验对不同碳数的硫醇硫的灵敏度不同造成的。正在修订的GB/T 17930-2010标准规定以GB/T 1792法为仲裁法。
水溶性酸或碱
是一项定性试验,按GB/T 259方法测试。主要用于鉴别油品在生产和储运过程中是否受到无机酸或碱的污染。正常生产出的汽油本不应该含有水溶性酸或碱,但是,如果生产中控制不严,或在储存运输过程中容器不清洁,均有可能混入少量水溶性酸或碱。
水溶性酸对钢铁有强烈腐蚀作用,水溶性碱则对铝及铝合金有强烈的腐蚀。因此,汽油的质量指标中规定不允许含有水溶性酸或碱。

5、机油为什么要做蒸发损失测试

蒸发测试是测试机油在高温下的蒸发情况,应为车子启动之后发动机内温度很好,如果机油蒸发过多,那就会烧机油了【汽车问题,问汽车大师。4S店专业技师,10分钟解决。】

6、汽车空调蒸发器损坏的检测方法

汽车空调蒸发器损坏的检查方法为:如果出现汽车空调制冷系统制冷不足的情况,则说明空调蒸发器损坏。

简单判断汽车蒸发箱坏了的症状就是汽车空调不制冷,汽车空调系统没有雪种,在驾驶室可以闻到汽车空调制冷剂或者汽车制冷剂油的味道。汽车蒸发箱位于仪表台内部,当空调开启时,需要蒸发箱冷热交换,使其表面产生大量冷凝水。

开空调时发动机带动压缩机把气态的冷媒压缩成高温高压,然后通过管道输送到车头的冷凝器,冷凝器和水箱挨着,风扇转动给冷凝器降温,于是冷凝器里高压的气态冷媒就变成液态了,再输送到仪表台下面的蒸发器。

(6)车辆蒸发测试扩展资料:

汽车空调蒸发器的使用介绍如下:

蒸发器温度很低,所以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低温的蒸发器后会在其表面液化为液态水,这就是开空调车底有水流出的原因。由于空调运行时不断有气流经过蒸发器,被降温后送入驾驶舱,所以蒸发器的清洁度决定着空调出风口的空气质量。

可以在天气变热开始开空调时清理一次,同时一定记得把空调滤芯也一起换掉,以保证进气的清洁度,延缓蒸发器脏污速度。同时建议大家在停车前3-5分钟关掉压缩机只开风机,这样做的好处是压缩机不工作了蒸发器的温度会慢慢上升。

7、汽车上蒸发箱温度传感器的好坏是咋样检测的?

蒸发器温度传感器的感温元件是一个负温度系统的热敏电阻,通过测量其各温度下的电版阻是否符合权规定值来判断传感器的好坏。将蒸发器温度传感器放在冰水中,当温度下降时,电阻的电阻值会变小,此时通过的电流会变小,表明蒸发器温度传感器是好的,如果电阻值不变或者变大说明坏了。
再将其泼浇热水,随后用万用表测量两个端子的电阻数值,当温度上升时,电阻的电阻值会变大,此时通过的电流就会变大。如果测量值与之不符,可判断该蒸发器温度传感器已损坏,需更换蒸发器温度传感器。
蒸发器温度传感器的作用:其阻值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小,随温度降低而增大。蒸发器温度传感器是一个负温度系数传感器。
蒸发器温度传感器安装在空调总成中的蒸发器金属翅片上。它的作用是检测蒸发器表面的温度,将检测结果输入给自动空调控制单元。
当蒸发器温度低于2℃时,空调停止运转,防止蒸发器结霜、结冰。当蒸发器温度高于5℃时,空调系统才能重新接通,是空调电气控制系统的一个保护性传感元件。

8、汽车空调的冷凝器和蒸发器检测

冷凝器和蒸发器是汽车空调系统的热交换容器。高压高温制冷剂气体在冷凝器中回将热量传递给外界(放出热答量)而冷凝(液化)成高压液体,从而改变了制冷剂的形态,但压力基本不变;低压液体在蒸发器中与外界(驾驶室)内的热量进行热交换(吸收热量)而产生沸腾(汽化)现象,从而使空间的温度不断得到降低,沸腾(汽化)后产生低压制冷剂气体,从而改变了制冷剂的形态,但压力也基本不变。
冷凝器和蒸发器最常见的故障是脏物堵塞和泄漏。脏物堵塞可用氮气或经干燥处理的压缩空气反复吹冲,直到干净通畅为止。
冷凝器和蒸发器必须经常清理外表脏物,注意传热翅片不要弄倒或损坏,保证它们的传热性能。
冷凝器的泄漏一般可以从外表看出,如擦伤碰破,泄漏点渗出油迹等。蒸发器的泄漏因为压力低,外表面结露,隐藏在蒸发箱内,一般不易被发现。
冷凝器和蒸发器的检漏一般通过气密性试验(充压试验)取得,试验压力:冷凝器2.0-2.4MPa;蒸发器1.2MPa。
正常情况下,蒸发器表面温度很低,但只大量结露而不能结霜或结冰。

9、怎么来判断气车蒸发箱好坏了

不漏水、不漏冈、不漏雪种就是好的。【汽车有问题,问汽车大师。4S店专业技师,10分钟解决。】

10、GB18285-2018中规定机动车排气检验共有几种检测方法?

下月起机动车尾气检测实施新标准

2019年04月19日 13:09:24 来源: 苏州日报报业集团

分享

打印

字大

字小

从5月1日起,机动车尾气检测新标准将正式实施,私家车年检将增加OBD检查和调整尾气排放限值,柴油车增加氮氧化物检测,尾气排放检测更加严格。记者昨天(4月18日)从相关部门了解到,目前,全市72家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设备改造已基本完成,正在联网调试中,以确保下月起按新标准开展机动车排气污染检测工作。

5月1日起,苏州将实施生态环境部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的环保新国标GB3847-2018《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自由加速法及加载减速法)》、GB18285-2018《汽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新标准对汽油车和柴油车的环保检测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之前的标准相比,主要增加了外观检验、OBD检查、燃油蒸发检测等内容;增加检验项目和检验流程;增加检测记录项目和检测软件要求;明确环保监督抽测内容和方法;调整污染物排放限值等。

最近几天,全市各大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正在严格按照新标准及时更新检测设备,升级软件,完善检测流程,不少检测机构设备改造已经基本结束,目前正在联网调试中。“我们正在全面推进尾气检测设备升级改造工作,调试检测后就可投入使用。”江苏捷程机动车检测站站长钟仕钰告诉记者,OBD即车辆故障诊断仪。在检测时,如果发现OBD故障指示器(MIL灯)被点亮,检查机构则要求车主维修后再进行排放检验。如果MIL灯正常,则按照规定进行检测。如果在年检的时候车辆检测到障碍,将无法通过新的尾气检测标准,汽车年检将无法过关。园区元素检测机构经理戴蕾蕾说,现在他们的尾气检测设备已经完成改造,正在调试中。

由于车辆年审最多可提前90天进行,记者发现,已经有不少车主赶在政策实施之前验车。为此,钟仕钰提醒在5月1日以后进行年检的车主,5月1日以后进行年检的,要留心仪表盘故障灯提示,若OBD故障灯亮起,一定要先维修,再进行年检;车辆年限较长的,要根据情况对发动机和排放系统进行保养调修,以确保顺利通过年检。新标准实施后,只要车辆烧机油、严重冒黑烟、OBD异常,都应该先去调修,满足检验条件后再进行年检。戴蕾蕾则提醒汽油车车主,车辆要定期做好保养工作,要及时更换机油滤清,三元催化、氧传感器损坏后要及时维修,以确保仪表盘无OBD故障报警灯闪烁。


与车辆蒸发测试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