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车辆百科 > 中国千人车辆

中国千人车辆

发布时间:2021-02-09 05:10:59

1、中国千人汽车拥有量只有美国1/5,为什么车不多销量却开始下滑?

8月上旬,公布了我国汽车市场7月份销量数据,今年1-7月狭义乘用车零售下降8.8%,全年销量同比下滑估计也是大概率的事情。销量的下滑、车市的低迷、这样的处境被不少人解读为中国汽车消费者市场已经逐渐饱和,国内的汽车已经足够多,所以销量才会增长乏力,但是其实中国的汽车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


日前,世界银行发布了全球主要国家千人汽车拥有量数据,其中,中国每1000人拥车量为173辆,在统计的20个国家中排名倒数第四位(17位)。 而美国以千人拥车量837辆高居第一,澳大利亚、意大利则以747、695辆分列第2、3名。换句话说, 中国千人拥车量仅为美国的1/5。 实际情况远没有人均拥有量数据那么悬殊。

这样看,中国人均汽车保有量确实与欧美发达国家有着相当明显的差距,那为什么目前国内车市会出现需求增长乏力呢?  据公安部统计,2018年底全国汽车保有量为2.4亿辆,而汽车驾驶员为3.69亿人,即每个驾驶员拥有0.65辆汽车。 而美国方面,拥有3.27亿人口,千人汽车保有量为837辆,推算出美国汽车保有量为2.73亿辆。 美国共有2.12亿名驾驶员(2014年数据,当时美国人口为3.19亿),即每个驾驶员拥有1.28辆汽车。 中国每个驾驶员拥有汽车的数量,已经达到了美国的一半,这样看来,情况远没有两个国家的人均汽车拥有量数据那么悬殊。

经济实力是销量难以增长另一大诱因,如此一来,国内车市经过近二十多年的增长后,国内三分之二驾驶员都已经拥有汽车,需求增长乏力确实很正常。 除了实际用车需求外,买车还得看经济实力。 上表排名前八位的国家人均GDP都是在4万美元以上,一辆新车的花费可能只是半年甚至几个月的收入而已。 而国内人均GDP还不到1万美元,以一台10万元家轿为例,按目前的人均GDP粗略计算,则需要接近两年的时间才能购买。 同时,国内外经济环境不明朗,房价持续走高,都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家的购车消费意欲和消费能力。


2、千人拥车数仍有巨大潜力,国内消费者却已不愿买车,这是为何?

今天我们再来探讨一个问题:

中国市场千人拥车数为173辆,而美国千人拥车数为837辆,中国乘用车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吗?

千人拥车数173辆?

2019国家统计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乘用车保有量为2.615亿,千人拥车数为173辆,也就是说在一千人当中,有车的人只有173人,剩下的827人是没有车的人。同样的,我们以美国为例,美国的千人拥车数为873辆,一千人当中仅仅只有127人没有车,难怪美国被称作车轮子上的国家呢,都快人手一辆了。

中国汽车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千人拥车辆不到200,难怪很多专家学者认为中国乘用车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呢?如果按照统计局的数据来看,确实如此。此外,从美国市场的参考数据来看,中国市场确实还有很大的潜力挖掘,从千人拥车数173上升至千人拥车数870,这其中的缺口高达600辆,按照这样的体量来算,在当下的规模下再翻三倍才行。

所以中国乘用车市场的潜力巨大?我看未必,从2018年开始,中国乘用车市场就开始呈现下滑的阶段,到2019年依然没有好转,而且下滑的幅度更大,至于如今的2020,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将继续领衔下滑,而且会比2019年的下滑更严重,毕竟车市寒冬+疫情的双重打击之下,下滑幅度只会创新高。

明明是千人拥车数不足200,有着强大的市场潜力,但是中国乘用车市场已经出现了下滑,而且还是连续2年的下滑,第三年下滑也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问题出在哪里?个人觉得是国情原因,中国乘用车市场与美国市场有着本质的区别,哪怕是消费者的思想都有着本质的区别,以美国市场衡量中国市场,这本就不对。

美国的千人拥车数之所以那么高,是因为一个家庭可能会有多辆,父母之间、孩子之间,他们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汽车,这才导致美国拥车数居高不下,而中国市场是什么情况,一个家庭很少出现两款汽车,基本一辆汽车就可以满足整个家庭的日常所需,如果按照家庭情况计算,不按照人头计算,其实中国乘用车市场的饱和量并不低。

国内的经济并不如美国那么发达,美国的经济发达是公认的,人均收入远远高于国内的消费者,购车对于美国消费者而言并不是什么难事,尤其是一些普通的家用车,对于中国消费者而言,一辆普通的十几万元家用车,也许就是集一个家庭全部的力量获得,至于家庭的第二辆车,不是没有,而是很少很少,以中国的人口基数,基本可以忽略了。

美国地广人稀,但是中国并不是,尤其是城镇化的普及,人口高度密集集中一起,让国内市场的用车环境极为恶劣,与美国相比,存在明显的差距。当然,美国的一些主流城市也存在用车环境差的问题,只是相对中国而言要好一点而已。国内的一些直辖市、一线城市各种拥堵,同时还有限购等等,这也在间接抑制人均拥车数的增长。

千人拥车数不足200,不能盲目的认为中国乘用车市场拥有巨大的潜力,要结合中国国情来看,尤其是一个家庭基本上是一辆的车结构来看,如果相关部门能够按照三口之家家庭数来统计,再删去老年人、年轻人,那个时候更能看清中国乘用车市场如何,到底是不是有传说中那么大的潜力,用千人拥车数来计算中国市场并不是一个科学的算法。

(本文由【车界】新媒体编辑部原创出品,转载需注明出处)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中国车多原来是假象,千人保有量仅173辆,为何城市依然堵成河?

在当下的中国,每年两三千万的汽车产销量看起来的确惊人,事实上,我们通过肉眼也能看到,城市里到处堵车,哪哪都没有停车位,好像中国的汽车保有量非常巨大,但是事实上,不管从绝对数量还是机构排名来看,中国的人均汽车保有量都不是很高,而我们看到的堵车、停车难,可能只是其他方面的因素给予了我们中国汽车非常多的假象。

首先,我们必须说明,尽管目前我国民众消费水平和生活水平已经整体有了非常大的进步,但是,城乡差距依然很大,我们所能看到的汽车基本都集中在城市,所以很多时候看到的拥堵和停车困难其实都是在城市,城市人口拥有的汽车数量远比农村人口要多得多,而在中国,9亿农民的基数就决定了至少在汽车这一块,农村的消费水平就是在拖整体的后腿,这一点没什么可避讳的。

可能大家会说,既然世界银行认为中国的汽车保有量少,而你们又认为汽车产品主要集中在城市人口手中,为什么农村也会出现堵车?其实这就是一个逻辑问题,你说看到的农村堵车,大多都是逢年过节,对于中国人来说,逢年过节回家是一个基本的传统,而目前的中国人,逃不出三代,基本都是农村人,所以很多人都有老家的概念, 于是在一些节假日的时候,从城市回来的车辆就造成了农村的拥堵,因为事实上,很多人也并不知道,农村到底有多少车。

所谓的城市拥堵,在一定程度上是我们目前城市规划没能适应快速崛起的汽车消费所引起的,前面我们也讲了,虽然中国的1000人汽车保有量少,但是却主要集中在城市,那么快速增加的汽车数量,对于本身就存在滞后性的城市建设来说,就很难适应了。或者说,中国的汽车进入大规模家用,并且在城市呈现井喷式增加,也就是十几年的事儿,而中国的城市大多已经定型,相对来说,并没有做好迎接汽车时代到来的准备,很多道路都很狭窄,根本不具备高峰出行时期通畅出行的准备。

4、中国千人汽车拥有量为什么那么低

这个要看在什么地方,如果在北、上、广、深
一线城市
我宁愿不开车,每天都是堵,现在二、三城市一般的家庭都有一辆或则以上的汽车,有些地方甚至已经不能开摩托车,甚至不准开电动车上路

5、总量2.5亿,千人保有量173辆,中国的汽车算多吗?

日前,世界银行发布了全球主要国家千人汽车拥有量数据,其中,中国每1000人拥车量为173辆,在统计的20个国家中排名倒数第四位(17位)。 而美国以千人拥车量837辆高居第一,澳大利亚、意大利则以747、695辆分列第2、3名。换句话说, 中国千人拥车量仅为美国的1/5,实际情况远没有人均拥有量数据那么悬殊。这样看,中国人均汽车保有量确实与欧美发达国家有着相当明显的差距。


那这么看来,其实中国的汽车并不算多,那为什么汽车行业开始呈现下降趋势呢?

2018年我国车市出现了中国28年来的首降,但很多人仍然相信,中国汽车市场还未进入饱和状态。原因就是“千人汽车保有量”这个参考值,中国和其他发达国家还相差甚远。日韩欧美等经济体的千人汽车保有量都在500辆上下,美国2015年的数据更是达到了837辆。所以大家觉得,中国不到200辆应该还有不少成长空间。

“千人汽车保有量”在今天的中国很可能会大打折扣。中国普遍拥挤的城市道路以及昂贵的停车位,会使汽车保有量的数字大大缩小。欧美两大经济体地广人稀、居住分散,参考意义有限。

日本和中国的情况更相似,2017年日本千人汽车保有量达到了591辆。需要注意的是,日本汽车协会、日本总务统计局数据显示:日本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东京,面积2190平方公里,人口1352万,汽车保有量为316万,千人汽车保有量是233辆,远低于600辆的平均水平。

如果按照这个参数来看,我国国内很多城市已经超过了千人230辆,甚至是300辆。这样看,我国很多城市的汽车可能已经趋于饱和。

6、中国千人汽车保有量仅为美国1/4,日本1/3,为啥就卖不动了?

中国千人汽车保有量仅为美国1/4,日本1/3,为啥就卖不动了?

汽车作为目前重要的交通工具,很多家庭都会购买一辆用于出行代步。

要知道,中国可是一个拥有14亿中国人民的人口大国,而汽车保有量截止2020年9月为3.65亿,还不到4亿的数字,千人汽车保有量仅达到180辆,虽然已经达到全球平均水平。但相比于同为汽车大国的美国来说,这个差距还是非常大的。目前,美国千人汽车保有量为837辆,已经快到达了一人一车的地步。

有人会说,中国虽然人口众多,土地面积虽然大,但人口集聚地的人均土地面积相对较小,因此造成堵车情况,停车难等问题,才有了很多人不愿意买车的情况,事实也确实如此。但是,就停车难问题,日本并不亚于中国,而日本的千人汽车保有量却为591辆,仍然高于中国汽车保有量。可见,中国汽车市场仍然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国千人汽车保有量仅为美国的1/4,日本的1/3时候,就开始出现卖不动的情况呢?

这里我们抛开两种情况,拥堵和停车难,因为这在日本和美国也存在。

1、汽车文化

很多人说中国没有汽车文化,但在个人看来,中国其实有汽车文化
的,只不过比较特别。很多人理解的汽车文化是改装、玩车等,而中国的汽车文化是年检、限号、限牌等。要知道,在北上广深这些城市,很多人都是有购车需求的,而且有能力购车。但是因为当地为了控制汽车保有量以及拥堵,空气质量等问题,有了摇号、限牌、限号等情况,导致这部分人无法购车!


此外,年检也是国内的汽车文化的一大特色,当然,这里并不是说年检不好,而是年检过程中存在一些漏洞,甚至出现了黄牛,往往会付出相应的代价才能过关的那种。为了方便,肯定有人会选择不买车!

2、压力太大

对于国内大多男性年轻人来说,人生将会产生两笔大宗交易,一笔是购房,一笔是购车。这基本成为了结婚标配,也就是说,他们也是购车的刚需用户。但是,一个正常的家庭,才出生社会的小青年,又有几个能在短短几年时间奋斗一套房,一辆车出来呢?这就需要家里长辈资助了,但相比于购车,更多的人会选择相对保值甚至有升值房。但购房后,每月便有了小几千的贷款压力,这样一来,基本没什么经济可以购车了!


3、养车成本

其实这跟汽车文化也有一定的关系,正因为国外汽车改装文化盛行,导致很多人对汽车的构造都相对了解。在用车过程中一般的小毛病甚至保养等,都可以自己解决。但国人却不行,需要开进4S店或者修理厂,付出相对的劳动报酬。



当然,除了这些情况,也还有一些个人理由等,毕竟,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有些人就是不喜欢车,或者嫌驾考难,麻烦等,因此才没有买车。

7、2014年中国汽车千人保有量是多少

14年底中国汽车保有量是1.54亿量,可以算嘛。

每千人大概118辆

8、目前中国汽车的千人保有量大约为多少台

2017年中国汽车年销来量已连续8年世界第自一,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2亿辆,保有量占全球20%,销量占全球30%。目前我国千人汽车保有量140台。
百度知道原来还不错,现在狗屁都没有用了。自从限制google以来。楼上这种人渣回答越来越多。

9、中国的共享用车模式,对中国千人汽车保有量有多大影响?

我国汽车座椅市场一级供应长期被外资或合资企业占据主导地位。当前国内企业配回套多以座椅子答件为主,主要参与二级供应。

国汽车年销量已连续8年世界第一,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2亿辆,保有量占全球20%,销量占全球30%。目前我国千人汽车保有量140台,但总体而言仍属于年轻的汽车消费市场。

在人均GDP到1万美元时,日本、韩国的千人汽车保有量约200辆。目前我国人均GDP约8000美元,假设未来中国千人保有量达200台,我国汽车保有量可达2.8亿台,假设7年更新,不翿虑出口市场,中长期我国汽车年产销觃模估计在4000万台左右,

较2016年的2800万辆还有1200万辆以上的增长空间。商用车市场年销量觃模稳定在400万辆左右,乘用车未来稳态年产销觃模在3600万辆以上。

中国的汽车市场仍旧是全球少有的充满活力的汽车市场,集中度偏低,品牌数众多,大空间+低集中度,未来我国汽车市场增长的蛋糕将属于少数真正有实力的品牌,弱势品牌将面临彻底出局的风险。


与中国千人车辆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