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车辆百科 > 英国陆军车辆

英国陆军车辆

发布时间:2021-02-10 09:28:43

1、为适应诺曼底登陆的特殊需要英国陆军是怎样组建的装甲师?

英国陆军为适应诺曼底登陆的特殊需要,于1943年组建了第79装甲师,装专备有各种专用登陆坦克、车辆属1566辆,人员达2.1万人。美军装甲师编制与英军、德军、苏军完全不同,无旅一级编制,下设A战斗群司令部和B战斗群司令部,辖有3个装甲步兵营、3个装甲营、1个侦察团、1个工兵营、1个通讯连、1个师属炮群、勤务分队,全师共10668人,159辆中型坦克。作战时根据所受领的任务,灵活给A、B两个战斗群搭配兵力。

2、英国陆军单兵装备

L85A2 5.56mm无托突击步枪、
G36K 5.56mm短突击步枪。
司等9mm 冲锋版枪 MP5 9mm冲锋枪。Mp59mm
L96A1狙击步枪。AWP12.7mm反器材权步枪。
HK23。11.43mm手枪,带有可卸式消音器。

3、有谁能介绍一下18世纪英军英国陆军(一式)长管陆战款式褐贝丝燧发式火枪的相关资料?

这款步枪称为1730年式。是英国第一款大量生产配发部队的军用制式步枪,一式步枪早在专1720年就已经开始小批属量生产配发部队。 


这款步枪可说是英国最重要的军用步枪,从16世纪初一直使用到18世纪末,期间衍生出许多种改良款式,但基本外观甚少变化。此枪款伴随英军走遍全球无役不与,可说是英国军队的枪械代表,其优异的表现,被士兵昵称为褐贝丝而得名。

 

1730年式火枪最大的不同点在于枪机构造是全新的新式制动器设计,燧发枪自此而为发展成熟的实战型兵器。枪机取消了大型后卫保险扣,而改用制轮楔机心设计,这种新装置也是后期所有各国燧发枪的标准设计,制轮楔有两个卡榫沟槽的固定机心与制动阻尼形成两道保险,第一道就是装填黑火药至引药盆的机动待发状态,第二道就是射击待发状态,制动阻铁连动扳机构造可上下滑动,使之闭锁与击发。


4、英国坦克家族的坦克分为了哪三类?

英国是最早研制坦克并将其最早投入实战的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国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改进并研制新的坦克。与其他国家相比,英国人更加重视坦克的机动性能,并受陆军分“步兵”和“骑兵”的传统观念影响,将坦克分为3类:

(1)轻型坦克。用于查明敌情、地形和有关作战等情况的侦察。这类坦克装甲薄、重量轻、机动性好,只以机枪为武器,火力很弱,不适于执行其他任务。实战表明,由它发展起来的装甲输送车却形成为一类用途广泛的装甲车辆。“卡登M洛伊德”轻型坦克是这一类坦克的代表。

(2)步兵坦克。这类坦克完全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式的坦克,其主要使命只是为了协助步兵突破对方铁丝网和堑壕,摧毁机枪掩体和发射点,消灭敌步兵。其最大的缺陷是行驶速度低,装甲较厚,主要武器一般只有机枪和榴弹炮,仅能摧毁暴露的或薄弱掩体内的火力点。“马蒂尔达”步兵坦克是这一类坦克的代表。

(3)巡洋坦克。它是从1918年制造的“赛犬”坦克发展而来。这种坦克源于“坦克是陆地巡洋舰”这个概念,设计者认为“陆上的战争就是坦克舰队之争”。巡洋坦克像“能广泛机动的、快速的、披有装甲的骑兵”,因而也有人称之为“骑兵坦克”。与步兵坦克相比,这种坦克更突出机动性和独立作战能力。“十字军”巡洋坦克是这一类坦克的代表。

5、英国为何希望摆脱重型装甲车辆,打算转战哪里?

英国一直以来都引领着坦克技术的发展潮流,但最近英国却希望摆脱重型装甲车辆,因为在英国内部有很多政府高层的官员们都对英国坦克车队的作用表示怀疑,而且随着网络技术在太空和信息领域的作用增强,英国更希望摆脱重型装甲转而支持网络和航空战争。 

英国现在连曾经自己引以为傲的海军都已经缩减的不成样子,甚至拿不出一个像样的航母战斗群,更何况陆军。英国是号称为了促进武装力量的现代化,考虑全面放弃坦克,这又激起了坦克是否在未来战争中有作用的讨论。

坦克无用论的主张已经存在了很多年,每一次有重大的军事装备装上,有了军事技术的突飞猛进,坦克无用论就会被高调的提出,这次英国也是基于其海空作战和网络信息作战的发展,再次提出坦克无用论。

准备裁撤掉陆军的装甲部队,海空军的作战实力在美国近些年的多次局部干预战争和反恐作战中展现无遗,而坦克等重型装甲车辆装备在这种形式的战争中几乎起不到作用,无法实现不对称的远距离打击。

坦克作战效能与空军相比肯定是要低很多,再加上城市巷战、高山等等复杂地形对坦克不利的作战影响,以及考虑到空军对地面装甲部队的优势,掌握制空权之后任何地面部队都只是靶子而已。

从这种角度来看貌似坦克在未来战场的生存能力是极其可危的,所以英国认为在未来花费大量的资金去研发装备和运营坦克,不如把钱花到更为重要的海空军上和信息网络作战方面,这种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忽略了很多问题,要实现对某一个区域的掌控,必须要有地面部队尤其是地面装甲部队去完成,毕竟任何空中飞行器都不能在空中长时间停留。

6、关于英国萨拉丁轮式侦察车有怎样的描述?

1946年1月,英国陆军复提出了用新的装甲制车取代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戴姆勒MK2和辅助设备公司(AEC)的MK3装甲车的要求。代号为FV601(A)的新车研制工作于同年在战车设计所即现在的皇家武器装备研究与发展院展开。

1953年阿尔维期有限公司完成了2辆样车。由于该公司急于生产撒拉逊装甲车,所以改由克鲁斯利汽车公司生产6辆预生产样车〔FV601(B)〕,并于1955年完成。

该车的生产型代号为FV601(C),即是萨拉丁MK2侦察车,1956年批准生产,1958年投产,次年第一批车辆交付给英国陆军,截止1972年停产,共生产了1177辆。

英国陆军前线部队的萨拉丁侦察车已由阿尔维斯蝎式侦察车所取代。但仍有一小部分在塞浦路斯使用并用来训练驾驶员。在英国,该车仍列为战争储备车辆。

萨拉丁轮式侦察车

7、英军装甲部队的编制是如何的?

在英国美国改进、研制抄、生产新型坦克的同时,其陆军装甲部队的编制也逐渐均衡、合理。英军装甲部队根据1942年的作战经验,认为其装甲师内步兵、炮兵、工程兵不足,就减少了装甲师内的坦克,增加步兵、炮兵和工程兵。到1944年,英军装甲师下辖1个装甲旅(下设3个装甲团)、1个装甲步兵旅、1个装甲侦察团、2个野战炮兵团和1个自行反坦克炮团。全师有307辆坦克——包括“克伦威尔”式、“谢尔曼”式和“挑战者”式等“巡洋舰”坦克,各式装甲车辆和轮式车辆4500辆,人员14964人。英军共有8个装甲师。驻英的波兰第1装甲师、加拿大第5装甲师也由英军指挥,其编制与英军相同。英军的步兵师内亦有1个坦克旅,装备的是“丘吉尔”式步兵坦克。除上述装甲部队外,英国陆军为适应诺曼底登陆的特殊需要,于1943年组建了第79装甲师,装备有各种专用登陆坦克、车辆1566辆,人员达2.1万人。

8、诺曼底登陆,冲锋陷阵的英国国产坦克有哪些?

早在“十字军”式巡洋舰坦克在1941年6月投入实战前,英国陆军在1940年委托纳菲尔德公司研制可取代“十字军”的新式巡洋舰坦克,其战术性能要求是可抵御德国Ⅳ型坦克75毫米短身管炮的射击,能安装57毫米炮并具有与“十字军”式坦克相同的机动性能。由于没有合适的发动机,就继续使用与“十字军”式相同的340马力星形发动机和传动系统,于1942年初制成原型车,定编为“巡洋舰-Ⅶ型”,即“骑士”式,重达27吨,但效果不好,只生产了数百辆,从未投入战斗,后被改为炮兵观察车。莱兰德动力公司改进了“骑士”式坦克的传动系统,制成的坦克名为“人头马”,但仍未达到军方的要求,也被改为他用,被装上95毫米榴弹炮,成为皇家海军陆战队的登陆人力支援车,参加了诺曼底登陆。

白金汉铁路与车辆公司接着重新设计了“人头马”的车体,安装了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生产的“梅林”式600马力航空发动机,在1942年1月制造出原型车(编号A27M)。A27M型试验结果令人鼓舞,经过部分改进,生产型于1943年1月出厂,定型为“克伦威尔-Ⅰ”式。“克伦威尔”式坦克重28吨,乘员5人,装甲厚度76毫米,其Ⅰ-Ⅱ型均安装57毫米炮,速度惊人,达64公里/小时。由于德国“豹”式坦克的出现,盟军在进行登陆时肯定会与之相遇,“克伦威尔”式坦克的火力显得过弱,装甲也不厚,而速度快已无必要,所以英国人就用焊接加厚装甲至102毫米,换装75毫米炮,把速度降至61公里/小时。

随着德国中型坦克火炮的口径增至75毫米,炮弹初速大大超过英国75毫米坦克炮,英国人遂研制出炮弹初速与德国75毫米炮相似的76.2毫米炮。为了能安装这种新炮,英国陆军在1942年委托白金汉铁路与车辆公司改装“克伦威尔”式坦克。其结果是出现“挑战者”式。“挑战者”的底盘外形与“克伦威尔”几乎一样,只是略略加大,但炮塔完全不同。这种坦克的重量是31.5吨,最大装甲厚度102毫米,最大时速51.6公里,但整个坦克除火炮外,效果不佳。

为了安装最新的77毫米坦克炮,英国陆军除研制“挑战者”外,还委托研制“克伦威尔”坦克成功的白金汉铁路与车辆公司研制“彗星”式坦克。第一台原型车在1944年2月制成。“彗星”式虽然大量使用了“克伦威尔”式坦克的部件,发动机完全相同,但在外观上有相当大的改变。其炮塔是全焊接式,低矮,前上方呈坡状,行走部分也采用克里斯蒂悬挂装置,而且增加了4对回带轮,重量为32.5吨,乘员5人,最大装甲厚度为101毫米。“彗星”是英国“巡洋舰”坦克家族中的最后一个成员,也是英国可与德国“豹”式抗衡的少数坦克之一,但它出现得太晚了。第一批坦克在1944年9月才出厂,部分装备了第11装甲师的第29装甲旅,换装训练又被1944年12月16日爆发的阿登战役打断,“彗星”坦克在英军3月23日强渡莱茵河后才加入战斗,但这时战争已近尾声,没什么仗好打了。

9、英国将坦克分了哪几类?

英国是最早研制坦克并将其最早投入实战的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国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改进并研制新的坦克。与其他国家相比,英国人更加重视坦克的机动性能,并受陆军分“步兵”和“骑兵”的传统观念影响,将坦克分为3类:(1)轻型坦克。用于查明敌情、地形和有关作战等情况的侦察。这类坦克装甲薄、重量轻、机动性好,只以机枪为武器,火力很弱,不适于执行其他任务。实战表明,由它发展起来的装甲输送车却形成为一类用途广泛的装甲车辆。“卡登M洛伊德”轻型坦克是这一类坦克的代表。

(2)步兵坦克。这类坦克完全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式的坦克,其主要使命只是为了协助步兵突破对方铁丝网和堑壕,摧毁机枪掩体和发射点,消灭敌步兵。其最大的缺陷是行驶速度低,装甲较厚,主要武器一般只有机枪和榴弹炮,仅能摧毁暴露的或薄弱掩体内的火力点。“马蒂尔达”步兵坦克是这一类坦克的代表。

(3)巡洋坦克。它是从1918年制造的“赛犬”坦克发展而来。这种坦克源于“坦克是陆地巡洋舰”这个概念,设计者认为“陆上的战争就是坦克舰队之争”。巡洋坦克像“能广泛机动的、快速的、披有装甲的骑兵”,因而也有人称之为“骑兵坦克”。与步兵坦克相比,这种坦克更突出机动性和独立作战能力。“十字军”巡洋坦克是这一类坦克的代表。

10、英国的 斯巴达人 装甲车资料

该车是英国60年代为陆军研制的两种侦察车型之一(另一种是狐式轮式侦察车)。1967年9月阿尔维斯有限公司获得了生产17辆样车的合同,于1969年10月比利时订购了701辆蝎式侦察车及变型车。1972年1月第一批生产型车交付英国陆军,比利时的第一批订货于1973年2月交付。英国陆
军和比利时陆军的订货于1980年交清。此后得到更多的出口订货,包括已交付的至少达3500辆。
1979年皇家空军订购了150辆蝎式车族装甲车用于防卫在联邦德国的皇家空军机场,1981年11月交付了第一批。
该车族的工作环境温度为-30°~+50°。莱茵河英国陆军(BAOR)第一机械化步兵营装备8辆弯刀式(Scimitar)侦察车用于近程侦察。英国陆军每1坦克团装备8辆蝎式侦察车,3辆苏尔坦(Sultan)指挥车,1辆斯巴达人(Spartan)装甲人员输送车,1辆大力士(Samson)装甲抢救车。
在1982年的马尔维纳斯群岛(即福克兰群岛)战役中,英国陆军曾使用了2辆蝎式,4辆弯刀式和1辆大力士,这些车辆均表现出良好性能。
许多国家订购该车族装甲国于是行改装,以适合各自的独特条件。现在阿尔维斯有限公司仍在不断地改进车辆的零部件,以改进越野性和可靠性。

结构特点

蝎式侦察车车体为铝合金全焊接结构,驾驶员位于车体前部左侧,动力舱在前部右侧,战斗舱在后部。
驾驶员有1个单扇舱盖,装有1个广角潜望镜,夜间可换为皮尔金顿(Pilkington)被动式潜望镜。
车长位于铝合金全焊接结构的炮塔左侧,炮长在右侧,各有1单扇舱盖。车长有7个潜望镜和1个安装在其舱盖前的1×、10×顶置瞄准镜,水平视角约为85°。炮长有2个潜望镜和1个顶置1×、10×瞄准镜。主炮的右侧安装有兰克精密仪器工业(Rank Precision Instries)公司的被动夜视仪,有5.8×、8°视野和1.6×、28°视野两种放大倍率,两者之间不会发生干涉。像增强管
由一光线档板保护,从而免受火炮出口强光的危害,挡板由火炮射击线路电控。当选择高倍率
时,光控的明亮弹道投影分划自动引入光学系统。裸露的物镜带有刮水器和洗净器,瞄准镜由装
甲盖防护,装甲盖上开有1门,当瞄准镜不用时门关闭。瞄准镜还可探测红外设备。
该车的前置传动装置为脚操纵、带差速转向装置的7档变速箱。1个混流式风扇吸进冷却空气,经过变速箱上的散热器和发动机上方,然后通过百叶窗排出。
该车的行动部分有5个挂胶铝合金负笪轮,主动轮在前,诱导轮在后,无托带轮。履带为钢制但重量轻,而且带橡胶衬套和衬垫,在公路和越野行驶条件下寿命为5000km。该车采用扭杆悬挂,在前后负重轮安装有液压杠杆式减振器。
无线电设备安装在炮塔尾舱,车后部有三防装置。任选设备包括三防探测器、车辆导航仪和空调设备。
该车在无任何装备的情况下可涉水深达1.067m。顶部四周安装有浮渡围帐,可在5min内架好。水上靠履带推进和转向,水上速度达6.5km/h,如安装推进器则可达9.5km/h。
该车装备L23式76mm火炮,后坐距离为280mm,火炮借助液气复进机返回发射位置。通过1个半自动凸轮打开炮闩,空弹壳退出,炮闩保持开启,等待下次装填。主炮左侧有1挺7.62mm并列机枪,炮塔两侧各有1个电控4管烟幕弹发射器。


与英国陆军车辆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