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车辆百科 > 车辆定位概念

车辆定位概念

发布时间:2021-02-15 21:52:28

1、GPS的含义是什么

GPS是英文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GPS起始于1958年美国军回方的一个项目,1964年投入使用。答20世纪70年代,美国陆海空三军联合研制了新一代卫星定位系统GPS 。

GPS主要目的是为陆海空三大领域提供实时、全天候和全球性的导航服务,并用于情报搜集、核爆监测和应急通讯等一些军事目的,经过20余年的研究实验,耗资300亿美元,到1994年,全球覆盖率高达98%的24颗GPS卫星星座己布设完成。



(1)车辆定位概念扩展资料:

最初的GPS计划在美国联合计划局的领导下诞生了,该方案将24颗卫星放置在互成120度的三个轨道上。每个轨道上有8颗卫星,地球上任何一点均能观测到6至9颗卫星。这样,粗码精度可达100m,精码精度为10m。由于预算压缩,GPS计划不得不减少卫星发射数量,改为将18颗卫星分布在互成60度的6个轨道上,然而这一方案使得卫星可靠性得不到保障。1988年又进行了最后一次修改:21颗工作星和3颗备用星工作在互成60度的6条轨道上。这也是GPS卫星所使用的工作方式。

2、移动定位技术的移动定位概念

空间位置信息一般包括与移动终端有关的坐标(二维或三维),通常指移动终端所处位置的经度、纬度和高度信息。移动定位技术就是指通过无线终端和无线通信技术的配合,确定移动用户的实际位置信息。由于移动定位技术是位置信息服务最为基础和核心的技术,因此人们经常将移动定位与位置服务理解为同一个概念。
移动定位技术的基本原理是:移动目标通过与多个已知坐标位置的固定基站(地面或空中)进行交互,获得相应测量参数后,利用适当的处理方法获得移动目标在空间中的位置。测量参数一般包括无线电波的传输时间、幅度、相位和到达角等。
移动定位技术研究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军事应用,民用方面始于对自动车辆定位的研究。Stansfield于1947年提出了基于AOA测量的无源目标跟踪(Passive Target Tracking)问题,1996年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的E-911法令,对定位技术在网络设备和手机中定位精度做出明确的规定:基于蜂窝网络定位,要求定位精度在100m以内的概率不低于67%,在300m以内的概率不低于95%;基于网络辅助定位,要求定位精度在50m以内的概率不低于67%,在150m以内的概率不低于95%。
美国国家标准化协会(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nstitute,ANSI)与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European Telecommunications Standards Institute,ETSI)提交了位置服务系统的标准,规定采用增强观测时间差分(E-OTD)、到达时间(TOM)和辅助GPS(A-GPS)作为对起源小区技术(COO)的补充。
1.1 基于移动网络的定位技术
基于Cell-ID的定位技术:该技术又称起源蜂窝小区(CellOfOrigin)定位技术。每个小区都有自己特定的小区标识号(Cell-ID),当进入某一小区时,移动终端要在当前小区进行注册,系统的数据中就会有相应的小区ID标识。系统根据采集到的移动终端所处小区的标识号来确定移动终端用户的位置。这种定位技术在小区密集的地区精度相对较高(其实还是很低的)且易于实现,无需对现有网络和手机做较大的改动,得到广泛的应用。
到达时间TOA(TimeOfArrival)定位技术:移动终端发射测量信号到达3个以上的基站,通过测量到达所用的时间(须保证时间同步),并施以特定算法的计算,实现对移动终端的定位。在该算法中,移动终端位于以基站为圆心,移动终端和基站之间的电波传输距离为半径的圆上,三个圆的交点即为移动终端所在的位置。
到达时间差TDOA(TimeDifference0fArrival)定位技术:移动终端对基站进行监听并测量出信号到达两个基站的时间差,每两个基站得到一个测量值,形成一个双曲线定位区,这样,三个基站得到2个双曲线定位区,求解出它们的交结点并施以附加条件就可以得到移动终端的确切位置。由于所测量为时间差而非绝对时间,不必满足时间同步的要求,所以TDOA备受关注。
增强型观测时间差E-OTD(Enhanced-ObservedTimeDifference)定位技术:在无线网络中放置若干位置接收器或参考点作为位置测量单元LMU,参考点都有一个精确的定时源,当具有E-OTD功能的手机和LMU接收到3个以上的基站信号时,每个基站信号到达两者的时间差将被算出来,从而估算出手机所处的位置。这项定位技术定位精度较高但硬件实现也复杂。
角度达到AOA(ArrivalofAngle)定位技术:这种定位技术的首要条件是基站需装设阵列智能天线。通过这种天线测出基站与发送信号的移动终端之间的角度,进一步确定两者之间的连线,这样移动终端与两个基站可得到两条连线,其交点即为待测移动终端的位置。该定位技术的缺点是所需智能天线要求较高,且有定位盲点。
1.2 基于移动终端的定位技术
该定位技术的原理是:多个已知位置的基站发射信号,所发射信号携带有与基站位置有关的特征信息,当移动终端接收到这些信号后,确定其与各基站之间的几何位置关系,并根据相关算法对其自身位置进行定位估算,从而得到自身的位置信息。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但其致命的缺陷是需要手机参与定位参数的测量并进行坐标位置的计算,必须对手机和网络的软硬件加以改造或升级,倾向的做法是在手机内集成GPS接收机,加大了手机的能耗,而且从商用角度来看很难做到大面积的推广和使用。
已提出的基于移动终端的定位技术主要包括:下行链路观测到达时间差(OTDOA)方法、基于GPS的定位技术,如差分GPS(DGPS)、辅助GPS(A-GPS)等。根据技术发展动态,我们把重点集中于DGPS和A-GPS上:(1)GPS定位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由于其定位精度高、覆盖范围广的优点,在军事用途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近几年开始向各个领域渗透并得到广泛的应用。差分GPS技术可以提高GPS系统的定位精度。原理是:基准接收机对自己实施定位,得到的定位结果与自己的确知的地理位置相比较得到差值,该差值被用作公共误差修正值,对与基准接收处于同一区域且共用四颗卫星进行定位的移动接收机来说,它们显然具有相同的公共误差。因此借助于公共误差修正值可以修正移动接收机的定位结果,从而提高定位精度。(2)采用GPS对移动台直接定位时,首次定位需要较长的时间,这对于紧急救援的业务是不允许的。A-GPS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利用辅助GPS进行定位时,GPS参考网络可将辅助的定位信息通过无线通信网络传送给移动台,可减小搜索时间,使定位时间降至几秒钟,而且辅助的定位信息也为在信号严重衰落的市区或室内应用GPS定位技术提供了可能。另外,由于在两次定位间歇期间GPS接收机可处于休眠状态,所以可以降低手机的能耗。综上所述,AGPS弥补传统的GPS定位技术的缺陷,使得GPS突破定位界限实现室内GPS定位。
2、室内定位技术
2.1 光跟踪定位系统
该系统种类繁多,但都要求所跟踪目标和探测器之间线性可视,这就把它的应用局限到了仅室内的范围且须保证所监测的目标是不透明的。在视频监视系统中,往往采用在被监控的环境中安装多台摄像设备,这些摄像设备可连接到一台或几台视频监控器上,通过视频监控器,对观察对象进行实时动态地监控,有的甚至可以进行必要的数据存储。光定位技术也被应用于机器人系统,通过固定的红外线摄像机和很多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的一系列协同配合,达到定位的目的。由于其本身的特点,要实现高精度的光定位技术,其配备要求比较复杂。
2.2 室内GPS定位技术
当GPS接收机在室内工作时,由于信号受建筑物的影响而大大衰减到十分微弱的地步,要想达到室外一样直接从卫星广播中提取导航数据和时间信息是不可能的。为了得到较高的信号灵敏度,就需要延长在每个码延迟上的停留时间,A-GPS技术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能性。室内GPS技术采用大量的相关器并行地搜索可能的延迟码,同时,也有助于实现快速定位。这种室内GPS定位技术由于需要在手机内集成GPS接收器,决定了它的应用受限性,为此,把具有该功能的手机价格降到人们可以承受的范围内成了室内GPS技术追求的目标之一。普通GPS接收机正朝着单片机的方向发展,并努力实现把GPS的RF电路和多相关器电路集成人手机现存的RF芯片和综合数字芯片中。
2.3 超声波定位技术()
该技术由于其成本低、结构简单易于实现而被人们广泛采用。市场上的超声波收、发器技术成熟且价格低廉,因此应用较为广泛。超声波测距大都采用反射式测距法,即发射超声波并接收由被测物产生回波,根据回波与发射波的时间差计算出待测距离,有的则采用单向测距法。超声波定位系统可由若干个应答器和一个主测距器组成,主测距器放置在被测物体上,在微机指令信号的作用下向位置固定的应答器发射同频率的无线电信号,应答器在收到无线电信号后同时向主测距器发射超声波信号,得到主测距器与各个应答器之间的距离。当同时有三个或三个以上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应答器做出回应时,我们可以根据相关计算确定出被测物体所在的二维坐标系下的位置。我们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下基于超声波技术的3D定位系统的研制中采用超声波定位技术,为了克服超声波声吸收严重而影响其传输距离的缺陷,我们决定不采用反射测距法而是用单向测距法。
2.4 蓝牙技术(Bluetooth)
该技术是一种短距离低功耗的无线传输技术,支持点到点、点到多点的话音和数据业务。可以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短距离无线互联。在室内安装适当的蓝牙局域网接入点,把网络配置成基于多用户的基础网络连接模式,并保证蓝牙局域网接入点始终是这个微微网(piconet)的主设备(master),就可以获得用户的位置信息,实现利用蓝牙技术定位的目的。采用该技术作室内短距离定位其优点是容易发现设备且信号传输不受视距的影响,缺点是蓝牙器件和设备价格昂贵。
3、结束语
移动定位技术在近几年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各种技术的混合研究和应用,我们可以扬长避短,加速技术突破的进程。但就其商业应用的开发来说,不过是刚刚起步,除了某些特定的跟踪或监测用途,作为民用的巨大商业潜力尚待进一步的开发,在未来的手机业务中,位置业务服务很可能带来巨大的商机,并给人们带来极大的便利。另外,室内定位技术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完善,一旦突破的屏障,定位技术将会出呈现珠联璧合之势,相关的位置服务业务也必将深入人们的生活。(T004)
国内手机定位典型方案
[CPP移动定位平台] CPP移动定位平台包含人员定位[以手机为终端],车辆定位[车载GPS为终端],在一个平台里面可以实现对人、车同时进行位置跟踪和服务,该平台用与企事业单位对外出人员、车辆进行以定位为核心的信息化管理综合性平台,同时该平台针对居家养老服务行业推出了居家养老CPP服务平台。

3、GPS汽车定位器和导航有什么区别

“GPS定位”和“GPS导航”这两个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都需要接收卫星信号,所以都有卫星接收模块;GPS导航只服务于驾驶员,设备上不需要安装其他设施,而GPS定位除了服务于驾驶员外,还要服务于对驾驶员(车辆)的管理者,需要建立车辆和管理中心的信息渠道,所以还需要通信通道,一定要安装移动电话卡。
GPS定位和GPS导航工具区别:
GPS定位工具:GPS定位终端一个,手机或电脑一部(查询)。
GPS导航工具:GPS导航终端一个(一般内置地图),终端可以是以是GPS导航仪、GPS手机,GPS一体机、PDA+模块、笔记本+模块等。
GPS导航与GPS定位的区别
GPS导航,需要一个终端,可以是导航仪、GPS手机,GPS一体机、PDA+模块、笔记本+模块等。这些终端下载地图软件后可以导航,使用是免费的。
GPS定位,在导航终端的基础上,增加定位通信模块、微机、编程等,实现GPS定位通信功能,成本等于导航终端的二倍,可以把终端位置发送到指定终端上,如运营中心。使用时一般需要缴纳年服务费。
手机上用的,多为GPS导航终端,无需交纳任何费用,即使不上手机卡,也照样使用导航功能。

GPS定位器和GPS导航仪的区别:
GPS定位器功能
实时定位功能:按照设定的时间间隔,让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上报位置等信息,方便管理者查看车辆位置情况。
轨迹回放:在数据中心服务器上保存车辆一段时间来的行驶数据、位置等信息,可查询回放,可供管理者查询车辆行驶状况。
数据统计:对车辆行驶里程及工作时间进行统计,方便管理者的查看,企事业单位根据可根据里程统计给人员报销油费。
越界报警(电子围栏):调度监控中心设定一些区域,当车辆进入或离开该区域的时候上报该位 置信息并报警,方便管理者对车辆行驶地域的管理。
远程断油断电:在必要的时(如被盗),可通过客户端监控平台给车辆发送断油断电指令,让车辆无法开动,多用于担保公司,对分期付款的车辆进行监控。

GPS导航仪功能
地图查询
可以在操作终端上搜索你要去的目的地位置。
可以记录你常要去的地方的位置信息,并保留下来,也和可以和别人共享这些位置信息。
模糊的查询你附件或某个位置附近的如加油站,宾馆、取款机等信息。

路线规划
GPS 导航系统会根据你设定的起始点和目的地,自动规划一条线路。
规划线路可以设定是否要经过某些途径点。
规划线路可以设定是否避开高速等功能。

自动导航
语音导航—用语音提前向驾驶者提供路口转向,导航系统状况等行车信息,就像一个懂路的向导告诉你如何驾车去目的地一样。导航中最重要的一个功能,使你无需观看操作终端,通过语音提示就可以安全到达目的地。
画面导航—在操作终端上,会显示地图,以及车子现在的位置,行车速度,目的地的距离,规划的路线提示,路口转向提示的行车信息。
重新规划线路—你没有按规划的线路行驶,或者走错路口时候,GPS 导航系统会根据你现在的位置,为你重新规划一条新的到达目的地的线路。

4、什么GPS定位系统啊,主要功能是什么啊

全球定位系统(GPS)是本世纪70年代由美国陆海空三军联合研制的新一代空间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其主要目的是为陆、海、空三大领域提供实时、 全天候和全球性的导航服务,并用于情报收集、核爆监测和应急通讯等一些军事目的,是美国独霸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经过20余年的研究实验,耗资300亿美元,到1994年3月,全球覆盖率高达98%的24颗GPS卫星星座己布设完成。
GPS监控功能
(1)立即查询
当监控中心发出立即命令之后,GPS终端及时上传车辆、人或宠物的位置信息(包括经度、纬度、方位角、速度、卫星数等信息)及状态信息。
(2)远程跟踪
监控中心可在监控软件上对GPS终端进行定时跟踪设置,可设置某一固定时间上传位置信息和状态信息,一旦设置成功,GPS终端将根据监控中心所下发的指令请求及时上传监控中心所需要的信息。
(3)紧急求助
当司机或者佩带GPS终端的个人遇到特殊情况时,可通过紧急求救按钮向监控中心求救。一旦监控中心接到求救指令,则监控中心工作人员可提供援助或通知警方协助。
(4)历史轨迹回放功能
在历史轨迹回放中,系统可查看历史信息中在某天车辆、人或宠物处于什么位置,走那条线路。当时的车辆是怎样的状态等等信息;

5、什么叫外倾角,四轮定位概念内容之一

四轮定来位角度是存在源于悬吊系统和各活动机件间的相对角度,保持正确的四轮定位角度可确保车辆的直进性及操控性,改善车辆的转向性并确保转向系统之回复性,避免轮子轴承不当受力而受损及失去精度。更可确保轮胎与地面紧密接合,减少轮胎不当之磨耗及吃胎,确保转弯时的稳定性。汽车悬吊系统主要的定位角度包括了:外倾角,后倾角,束角,内倾角,转向时的前展等。其功能意义分述如下:那么究竟什么是“外倾角”概念:定义为由车前方看轮胎中心线与垂直线所成的角度,向外为正,向内为负。其角度的不同能改变轮胎与地面的接触点及施力点,直接影响轮胎的抓地力及磨损状况。并改变了车重在车轴上的受力分析,避免轴承产生异常磨损。此外,外倾角的存在可用来抵消车身荷重后,悬吊系统机件变形及活动面间隙所产生的角度变化。外倾角的存在也会影响车子的行进方向,这正如摩托车可利用倾斜车身来转弯,因此左右轮的外倾角必须相等,在力的平衡下不致影响车子的直进性,再与束角TOE配合,提高直进稳定必及避免轮胎磨耗不均。增加负的外倾角需配合增加TOE-OUT;增加正的外倾角则需配合增加TOE-IN。好了,以上就是四轮定位的外倾角的概念。

6、车载GPS定位系统的概念

GPS卫星发射两种频率的载波信号,即频率为1575.42MHz的L1载波和频率为1227.60Mhz的L2载波,它们的频率分别是基本频率10.23MHz的154倍和120倍,它们的波长分别为19.03cm和24.42cm。在L1和L2上又分别调制着多种信号,这些信号主要有:
C/A码
C/A码又被称为粗捕获码,它被调制在L1载波上,是1MHz的伪随机噪声码(PRN码),其码长为1023位(周期为1ms)。由于每颗卫星的C/A码都不一样,因此,我们经常用它们的PRN号来区分它们。C/A码是普通用户用以测定测站到卫星间的距离的一种主要的信号。 导航信息被调制在L1载波上,其信号频率为50Hz,包含有GPS卫星的轨道参数、卫星钟改正数和其它一些系统参数。用户一般需要利用此导航信息来计算某一时刻GPS卫星在地球轨道上的位置,导航信息也被称为广播星历。
SPS和PPS是GPS系统针对不同用户提供两种不同类型的服务。一种是标准定位服务(SPSStandard Positioning Service),另一种是精密定位服务(PPSPrecision Positioning Service)。这两种不同类型的服务分别由两种不同的子系统提供,标准定位服务由标准定位子系统(SPSStandard Positioning System)提供,精密定位服务则由精密定位子系统(PPSPrecision Positioning System)提供。
SPS主要面向全世界的民用用户。 PPS主要面向美国及其盟国的军事部门以及民用的特许用户。
在GPS定位中,经常采用下列观测值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数据处理,以确定出待定点的坐标或待定点之间的基线向量:
L1载波相位观测值
L2载波相位观测值(半波或全波)
调制在L1上的C/A码伪距
调制在L1上的P码伪距
调制在L2上的P码伪距
L1上的多普勒频移
L2上的多普勒频移
实际上,在进行GPS定位时,除了大量地使用上面的观测值进行数据处理以外,还经常使用由上面的观测值通过某些组合而形成的一些特殊观测值,如宽巷观测值(Wide-Lane)、窄巷观测值(Narrow-Lane)、消除电离层延迟的观测值(Ion-Free)来进行数据处理。

7、GPS导航和GPS定位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吗?

GPS导航,需要一个来终端,可自以是导航仪、GPS手机,GPS一体机、PDA+模块、笔记本+模块等。这些终端下载地图软件后可以导航,使用是免费的。
GPS定位,在导航终端的基础上,增加定位通信模块、微机、编程等,实现GPS定位通信功能,成本等于导航终端的二倍,可以把终端位置发送到指定终端上,如运营中心。使用时一般需要缴纳年服务费。
手机上用的,多为GPS导航终端,无需交纳任何费用,即使不上手机卡,也照样使用导航功能。

8、汽车导航的定位概念

全球定位系统(GPS)是本世纪70年代由美国陆海空三军联合研制的新一代空间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其主要目的是为陆、海、空三大领域提供实时、全天候和全球性的导航服务,并用于情报收集、核爆监测和应急通讯等一些军事目的,是美国独霸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经过20余年的研究实验,耗资300亿美元,到1994年3月,全球覆盖率高达98%的24颗GPS卫星星座己布设完成。
全球定位系统由三部分构成:⑴地面控制部分,由主控站(负责管理、协调整个地面控制系统的工作)、地面天线(在主控站的控制下,向卫星注入寻电文)、监测站(数据自动收集中心)和通讯辅助系统(数据传输)组成;⑵空间部分,由24颗卫星组成,分布在6个道平面上;⑶用户装置部分,主要由GPS接收机和卫星天线组成。
全球定位系统的主要特点:⑴全天候;⑵全球覆盖;⑶三维定速定时高精度;⑷快速省时高效率:⑸应用广泛多功能。
全球定位系统的主要用途:⑴陆地应用,主要包括车辆导航、应急反应、大气物理观测、地球物理资源勘探、工程测量、变形监测、地壳运动监测、市政规划控制等;⑵海洋应用,包括远洋船最佳航程航线测定、船只实时调度与导航、海洋救援、海洋探宝、水文地质测量以及海洋平台定位、海平面升降监测等;⑶航空航天应用,包括飞机导航、航空遥感姿态控制、低轨卫星定轨、导弹制导、航空救援和载人航天器防护探测等。
GPS卫星接收机种类很多,根据型号分为测地型、全站型、定时型、手持型、集成型;根据用途分为车载式、船载式、机载式、星载式、弹载式。
经过20余年的实践证明,GPS系统是一个高精度、全天候和全球性的无线电导航、定位和定时的多功能系统。GPS技术已经发展成为多领域、多模式、多用途、多机型的国际性高新技术产业。

9、转向轮定位概念?

当车辆使用很长时间后,用户发现方向转向沉重、发抖、跑偏、不正、不归位或者轮胎单边磨损,波状磨损,块状磨损,偏磨等不正常磨损,以及用户驾驶时,车感漂浮、颠簸、摇摆等现象出现时,就应该考虑检查一下车轮定位值,看看是否偏差太多,及时进行修理。 前轮定位包括主销后倾角、主销内倾角、前轮外倾角和前轮前束四个内容。后轮定位包括车轮外倾角和逐个后轮前束。这样前轮定位和后轮定位总起来说叫车轮定位,也就是常说的四轮定位。车轮定位的作用是使汽车保持稳定的直线行驶和转向轻便,并减少汽车在行驶中轮胎和转向机件的磨损。 主销后倾角 从侧面看车轮,转向主销(车轮转向时的旋转中心)向后倾倒,称为主销后倾角。设置主销后倾角后,主销中心线的接地点与车轮中心的地面投影点之间产生距离(称作主销纵倾移距,与自行车的前轮叉梁向后倾斜的原理相同),使车轮的接地点位于转向主销延长线的后端,车轮就靠行驶中的滚动阻力被向后拉,使车轮的方向自然朝向行驶方向。设定很大的主销后倾角可提高直线行驶性能,同时主销纵倾移距也增大。主销纵倾移距过大,会使转向盘沉重,而且由于路面干扰而加剧车轮的前后颠簸。 主销内倾角 从车前后方向看轮胎时,主销轴向车身内侧倾斜,该角度称为主销内倾角。当车轮以主销为中心回转时,车轮的最低点将陷入路面以下,但实际上车轮下边缘不可能陷入路面以下,而是将转向车轮连同整个汽车前部向上抬起一个相应的高度,这样汽车本身的重力有使转向车轮回复到原来中间位置的效应,因而方向盘复位容易。此外,主销内倾角还使得主销轴线与路面交点到车轮中心平面与地面交线的距离减小,从而减小转向时驾驶员加在方向盘上的力,使转向操纵轻便,同时也可减少从转向轮传到方向盘上的冲击力。但主销内倾角也不宜过大,否则加速了轮胎的磨损。 前轮外倾 从前后方向看车轮时,轮胎并非垂直安装,而是稍微倾倒呈现“八”字形张开,称为负外倾,而朝反方向张开时称正外倾。使用斜线轮胎的鼎盛时期,由于使轮胎倾斜触地便于方向盘的操作,所以外倾角设得比较大。现在汽车一般将外倾角设定得很小,接近垂直。汽车装用扁平子午线轮胎不断普及,由于子午线轮胎的特性(爱mysvw,爱生活,外胎面宽),若设定大外倾角会使轮胎磨偏,降低轮胎摩擦力。还由于助力转向机构的不断使用,也使外倾角不断缩小。尽管如此,设定少许的外倾角可对车轴上的车轮轴承施加适当的横推力。 前轮前束 脚尖向内,所谓“内八字脚”的意思,指的是左右前轮分别向内。采用这种结构目的是修正上述前轮外倾角引起的车轮向外侧转动。如前所述,由于有外倾,方向盘操作变得容易。另一方面,由于车轮倾斜,左右前轮分别向外侧转动,为了修正这个问题,如果左右两轮带有向内的角度,则正负为零,左右两轮可保持直线行进,减少轮胎磨损。 上述的四种定位值都是前轮定位的指标。后轮定位值与前轮定位值相似,但大多数轿车的后轮定位不可调


与车辆定位概念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