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亚关闭所有景区,滞留当地的游客还好吗?
状态可以说是不太好的,本身许多游客就是想去旅游一番,恰好有台风要来,三亚封锁全市景区,这会让游客飘忽不定,到底是留或走,都不知道如何选择。
在8月1日时候,受到台风“森拉克”的影响,三亚市的三防指挥部拉升应急系统。根据三亚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的发文通告称,为了做好三防工作,即日起请全市各旅游景区暂停营业。
而对于这个结果,部分游客会选择当场立即返回。也有些滞留的游客,会选择继续等候,准备等台风过去再继续旅游。但其实这个不是决定,因为不知道台风到底何时可以过去,真正开放旅游日也没有具体指定日子,这对于需要等待的人们来说,日子是挺煎熬的。
去三亚旅游的人更多还是住酒店或者民宿,这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笔巨大的支出,包括每日的吃喝费用。在全景区都暂停营业的时候,他们也会缺少户外活动,更多时候是自己或者陪伴家人住酒店或者民宿里面。而长期没有户外活动的他们,会很烦躁当下的环境。
建议如果可以,滞留的游客可以回去的。毕竟台风条件真不是特别稳定,容易对三亚整天造成损害还是比较大的。如果此次的台风严重的话,相对来说会影响景区,这对景区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毁坏。
而作为景区,在维护方面一直很重视。倘若在台风天气的时候,遭到了破坏,那么过后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去修复的,而这对于滞留的游客来说,又是一段等待的时间。当然,对于从很遥远地方过来的游客,回去比较困难的话,花费支出比较大,建议是可以适当等待。而对于路途相近者,建议是可以选择离去的。
2、汽车去三亚必须轮渡吗
现在来海南,除了飞机以外,都要渡轮滴。小轿车的渡轮费是:400元左右一辆车载一个司机。
在海口港或者是秀英港下船,自驾车到三亚,海口到三亚320公里左右,
自驾车估计两个半钟头到三个钟头之间吧。
不过可以选选东线路段,一路下来三亚,往西线回海口,正好可以环岛游,也是挺不错的哟。
3、琼州海峡停航导致火车无法到达三亚,乘客被中途滞留广州,火车站只答应退票或改签至4天以后,其余无任
首先不是铁路部门的原因导致不能到达目的的,是不可抗力因素。其次就算是铁路部门的原因导致晚点或滞留,你也得不到赔偿,铁老虎这也多年了,谁管的了?
4、2月4日三亚开车回成都现在情有限制吗?
这个春节,去三亚取暖的游客们,遭遇了一场空前的“回家危机”。受天气情况影响,三亚各港口运力受限,造成大批自驾车辆滞留,许多度假完准备返程的游客,在回家路上,感受了一场“人在囧途”。
他们中,有许多成都人,在这1720公里的路途中,再一次体会到了被春运高峰笼罩的阴影。市民李小姐一家,通宵排队9个多小时、马不停蹄开了36小时才回到成都;小敏一家四口,除了在渡轮上滞留一夜,从重庆回成都这一段,也走了整整12个小时。
2月22日下午,他们都已回家,但刚刚过去的这几十个小时,恐怕会成为一段难忘的记忆。
通宵排队9小时,离开海南岛
2月20日晚准备回程的时候,李小姐一家刚好离开成都一个月整。1月20日,她和双胞胎妹妹、妹夫,还有舅舅一起,从成都出发,驾车到三亚看望外公外婆和姨妈,顺便在这里过春节。
本来打算2月19日回程的他们,在出发前收到了当地相关部门的提醒短信——琼海有雾,车辆排队,大批滞留。“我们推后了一天,专门挑了20日晚上再走,想着排队的人少一点。”李小姐一家做出的这个决定其实是有用的,2月20日晚上11点出发的他们,于21日凌晨2点多到达海口,在距离港口仅数公里处,开始排队,“一直排到第二天早上9:40多。”而他们附近的许多车辆,此时已排队超过20个小时。
在轮渡广场等待近2小时后,21日中午11点过,李小姐一家渡过琼州海峡。然后他们马不停蹄,一路开回成都。22日下午3点半,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李小姐时,她刚到家约一小时,还处在长途跋涉的疲惫中缓不过劲来。
上了渡轮遇到停航,走到重庆又堵12小时
和李小姐一家相比,带着父母出来旅行的小敏夫妇,这一趟春节之旅更加坎坷。
“我们初四(2月19日)中午两点过就出发了,今天(22日)凌晨3点过才到家。”22日下午,只睡了两三个小时的小敏和老公都如期正常上班,但声音里倦意浓浓,“19日当天,从距离码头1公里处开始排队,到上船,已经是晚上11点了。整整9个小时。”
上了船,还是走不了。受大雾影响,夜间渡轮通知停航。在船上咖啡厅里熬了一夜,20日上午11点过,小敏一家渡过琼州海峡。
初五晚上在广西休息了一晚后,他们在成自泸高速和渝蓉高速之间选择了后者。结果一到重庆,高速路的情况就让她崩溃了:“堵,特别堵,全是车。”本来预计21日下午就能回家,结果,从重庆到成都,他们开了超过12个小时,正月初七工作日的凌晨2点才下高速,3点过才到家,早上,俩人还撑着爬起来去上班。“这一趟简直太累了,遭不住。”小敏苦笑着说。
5、滞留在三亚的人能回乌鲁木齐吗?
这里在海南三亚的人想回乌鲁木齐是可以的只要你能搭乘工具到达乌鲁木齐市隔离一段时间就可以了
6、三亚车辆限行吗
三亚市生态环境保护局副局长王蓓介绍,三亚将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机动车污染防治工作。一是按照我省关于机动车注册执行国Ⅴ阶段机动车污染排放标准的规定,配合市公安部门严把机动车准入关,根据《三亚市大气污染防治责任书》要求,对未达到第V阶段排放标准的外省市机动车一律不予转入,对未达到第Ⅴ阶段排放标准的新车一律不予登记注册。
二是推进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项目建设。三亚市计划在建成区主干道安装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装置,实时监控行驶中机动车尾气排放情况,及时发现上路行驶排放尾气超标的车辆
7、央视如何评论万辆车辆滞留海南?
此次春节假期,海南省在旅游接待和应急处置方面经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大雾锁岛之际,大量私家车滞留海南,游客心急如焚,给海南省旅游和交通等部门带来极大压力。当前,仍有大批车辆滞留,疏导工作还在持续。在做好后续工作的基础上,由此引发的思考也当持续深入进行。
当地政府应急处置水平有进步
本次万辆私家车滞留海南,由极端天气引发,确实事出有因。海南省相关部门紧急启动一级预案,政府部门各司其职,全体公务员临时调休为游客车辆让路,这些举措都值得我们点赞。尤其是在疏导游客的过程中,海南岛的众多居民和志愿者表现出强烈的主人翁意识,为疏导工作献力出策,与政府部门一道投入到服务保障工作当中,让人感到温暖。
从本次游客大范围滞留事件的应急处置来看,海南省相关部门做了该做的工作。尽管结果未能让许多游客满意,但短时间内相关部门做出的反应和迸发的能量,体现出了管理水平的进步。
然而,思考本次事件的处理,不应仅仅停留于短时间内的应急处置,而是应该拉长视线,从更长远的眼光和更广阔的视角去审视事件本身。尤其是在“预防”和“阻止”类似情况再次发生方面,我们理应有更深的思考和更大的作为。
海南岛承载能力有限 未来应有预警措施
在全国游客心目当中,海南岛自有其旖旎的风光和独特的魅力。每至冬季尤其是春节期间,海南更是全国游客心目中令人向往的热门目的地。来自天南海北的大量游客短时间内汇聚岛上,一旦遇到极端天气等特殊情况,出现人员滞留或交通梗阻的突发事件,并非小概率事件。
事实上,前些年春节期间,在海南的一些热门景点游客蜂拥而至,人挤人人挨人的现象已经多次出现。在一些通往景区的交通要道上,大堵车的现象也频频出现。这些现象已经屡次提示我们,重点景区乃至全岛的承载能力和接待能力已逼近极限。实际上,早在2014年,海南岛假日期间游客自驾游井喷,三亚、海口等地交通一度瘫痪。对此,海南方面当年曾表示将出台措施适度控制自驾游入岛车辆。 这几年来,自驾游车辆年均两位数增长,游客和车辆入岛,是否真的应来者不拒?
依道理而言,海南是离岛,有多少车辆进入海南,港口方面能够充分掌握,这也为限流提供了一定的信息优势。未来,有没可能针对这些车辆进行限流?如何限流才会确保更好的旅游体验,不至于堵在囧途?特别是,根据气象特点,琼州海峡每年12月至3月雾较多,且多为平流雾,是否应该为极端天气的可能发生留足运力余量,根据运力的余裕程度来考虑接待游客的数量,这些课题都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在海南要建立数据岛、智慧岛的背景下,这样的课题显得突出和迫切。
发展旅游和生态保护之间如何平衡值得思考
此次万辆车辆滞留海南,不仅是旅游体验的问题,其背后的本质还在于发展旅游和保护生态环境之间如何取得平衡。限制游客不是单纯的从运力的角度考虑,也应该从生态的角度来思考。
前一段时间,中央环保督察组曾批评海南在一些领域为发展经济突破生态底线,海南之后也依据环保督察组的意见认真整改。保护海南独特的生态环境是公众的期待,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和产品同样是公众的期待。
海南作为一个岛屿,生态容量有限。在旅游开发的同时,如果对于年均两位数增幅的自驾游进岛车辆不采取一定的措施,特别是节假日期间,一旦涌进大量的外来车辆,虽然短期内能够带来比较大的旅游消费增量,但是不是符合海南岛的长远发展?这对海南岛的旅游品质又会产生什么影响?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更深入的思考和规划。
有话说得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次游客大滞留事件,我们看到了海南有关方面紧急处理的能力,还有当地民众的热情,也当从中看到不足。做好长远统筹和规划,才能更加气定神闲地从容处置各种应急状况。
如果说“国际旅游岛”五个字当中,“岛”是上天所赐的瑰宝,以“国际”标准做好“旅游”管理这篇大文章则事在人为。距离这个目标,海南尚有距离,还需努力奋斗。
8、外地车可以进三亚吗
外地牌照的小车可以开进三亚。海南没有限行,在广东徐闻县开车到北港或海安港过海。
小车440多元过海费, 含一个司机的过海费。过海前最好加满油。海南不收过路费,但油价较高。
8月22日,三亚有关部门放出一条重磅消息,三亚正在制定外地车辆限行方案,综合考虑道路拥堵、公共交通运力等情况,在重点时段、路段、区域实施外地小客车限行交通管理措施。有关限行措施将依法进行,并提前向社会公告。
对此有人赞成有人反对,赞成的认为三亚路小车多,经常拥堵,车多了汽车尾气还污染空气!反对的人认为,三亚是个旅游城市,自驾游也是三亚的一大特色,之前政府还建自驾营地,房车营地鼓励外地游客自驾游三亚,而且三亚的公共交通落后,没有地铁,公交车线路少,等车久,等车难,出租车难打,还经常拒载,实在不应该限行。
(8)三亚滞留车辆扩展资料;
外地牌照的车辆可以在三亚办理车辆的年检,但是需要先到车辆登记地的车管所开具车辆异地年检委托书。
根据2012年9月12日修改的《机动车登记规定》,第五十条中规定
除了大型载客汽车和校车以外的机动车,因故不能在登记地检验的,机动车所有人可向登记地车辆管理所申请委托核发检验合格标志。
申请前,机动车所有人应当先将涉及机动车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和交通事故处理完毕。申请时,应当提交机动车的登记证书或者行驶证。
车辆管理所应当在受理之日起的一日内,出具核发检验合格标志的委托书。
9、如果异地车辆在三亚呆着超过了120天怎么办?有什么后果吗?
没有什么来后果,目前没有看源到有规定不允许外地车辆在本地区的,因为很多在外地上班的人员开的自己家乡的拍照,怎么可能有限制呢,三亚也没有相关的规定的,何况它怎么掌握你的在本地的时间呢,你可以咨询一下当地的司机,他们都知道
10、哪些因素致使万辆车辆滞留海南?
今年春节返程最堵的地方无疑是海南。到目前为止仍有超过万辆外地车辆滞留海南。
五大因素叠加致返程车辆大量滞留
天气因素:十年未遇罕见大雾天气
海南省气象部门表示,海南冬季是大雾高发季节,琼州海峡每年12月至3月雾较多,且多为平流雾。这种雾一般来去突然,生成和消散都较迅速,因此容易反复出现。海事部门则要根据天气预报和能见度发布停复航通知。
技术因素:轮船导航系统只是辅助
从大年初三开始,受十年未遇的罕见大雾天气影响,琼州海峡出现反复停航。有人可能会质疑,不是有导航吗?其实轮船导航系统只能是辅助手段,进出港时依然要借助目视,以避免碰撞事故的发生。
运力因素:撞船事故致运力下降
此次运输车辆的客滚船有50多艘,如果正常通航,每天能送2万辆车出岛,但是22日凌晨在广东湛江徐闻县海安新港航道发生一起两船相撞事故导致运力一度出现下降,直到昨天上午才恢复正常。
客流因素:需出岛车辆近10万辆
自2015年以来,无论是旅客还是车辆运输,每年以15%以上的增幅增长,其中春节假期更是繁忙无比。交通部门根据今年节前进岛车流增量测算,海南需要出岛的车辆达到近10万辆。
交通因素:过琼州海峡仅两种方式
第五就是进出海南岛的交通限制,目前,过琼州海峡,只有两种方式,如果不坐飞机,就只有海运一条道。正是由于以上五大因素的叠加,才导致了返程车辆大量滞留在海口。
本次车辆滞留时间已经持续约一周,未来还将持续数天。由于车辆滞留,引发了一些问题,尽管海南方面出动大量志愿者帮助疏导交通,为游客提供服务,但部分旅客还是因为长时间滞留心情烦躁,一度鸣笛泄愤。另外,大量人员滞留也产生大量垃圾,给环境带来一些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