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车辆的检修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国际上通行两种检修制度:
一种是计划预防修理制度。即首先摸清车辆主要零部件的损伤规律,然后确定其使用期限,再在此基础上确定合理的检修循环结构和检修周期,使车辆零部件在运用中产生的损伤尚未达到极限时,就能加以修复。
一种是按车辆技术状态修理的制度。即在设备工作寿命期内,将运行设备按照规定的状态值来监察其运行参数,只要设备运行参数在规定的状态限界值以内时,就一律不检修。当运行参数超出规定的状态限界值时,就按照规定工艺进行检修,使其恢复到规定的状态值后继续使用。
设备达到有效使用寿命期,则予以更新。这种修理制度在保证设备安全前提下,充分发挥运输设备的内在潜力,力图将检修工作量减小到最低限度。这就是先进的状态修,也是中国铁路车辆将逐步实施的检修制度。
中国铁路实行的车辆计划预防修理制度,按修理内容分为定期检修和日常维修两类。
所谓定期检修,是指对运用中的车辆,每隔一定时间,进行一次具有一定内容的检修工作。定期检修能有计划地使车辆恢复运用功能,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并保证在到达下一个定期检修以前,不出现重大故障。客车定期检修修程为厂修、段修和辅修三种。货车定期检修修程为厂修、段修、辅修、轴检四种。 车辆日常维修的任务是保证车辆在运用中有良好的技术状态,防止事故发生,确保行车安全。我国铁路货车的特点是数量多、车型杂,一般不固定配属给基层,所以流动性大,运用条件参差不齐。
如不及时对货车进行检查维修,必将危及行车安全。货车日常维修的内容包括技术检查和故障修理两个方面。技术检查是对货车的技术状态进行检查,发现故障应及时进行摘车修理或不摘车修理。不摘车修理(图3.4_01车辆检修)是利用车辆停站时间,在不影响解体作业或正点发车的情况下,在列车到发线,调车线或货物线上进行修复作业。
对一些较大的一时难以修复的故障,必须把故障车辆从列车中摘下,送到专用临修线或站修所修理,称为摘车修理。货车的日常维修由列检所和站修所等单位承担。列检所的基本任务是对到达、始发和中转列车中的车辆进行技术检查和修理,同时还负责扣修定检到期的车辆。站修所设在有列检所的车站上,它的任务是对货车进行摘车修理、轴检和辅修。
客车日常维修的内容包括车底在到达终点站或在始发站出发前,在整备库内进行的技术检查、日常保养和清扫整备作业。旅客列车在沿途由旅客列检所负责进行技术检查和不摘车修理。此外在旅客列车上还设有车辆乘务员,随车进行途中的技术保养工作。客车的日常维修工作集中在旅客列车编成站、更换机车的客运站上进行。由客车技术整备所、旅客列车检修所和车辆检车包乘组共同承担。
在车辆检修中有一个车辆检修限度,它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车辆检修标准,指车辆检修时,对车辆零部件允许存在的损伤程度。在日常维修中用检修限度来判断零件能否继续使用,在定期检修中用检修限度来判断零件是否需要修理及检修后质量是否合格。
检修限度标准绝大部分是以尺寸数值来表示,因车辆零部件的损伤程度,如磨损、腐蚀、裂纹、剥离、擦伤、变形、缝隙和游间等,均可以通过尺寸的变化来表示。车辆检修限度按使用场合不同分为运用限度和中间限度。运用限度也叫列检限度或最大限度,是指车辆零件的损伤程度已达到了极限损伤,超过了规定尺寸,必须进行修理更换。中间限度是指车辆进行各种定期检修时,应控制的检修限度。
确定一个检修限度,必须对工作条件、损伤规律等进行系统的调查和分析研究,并结合长期的实践经验以及经济上的合理性与技术上的先进性等,综合分析比较后确定。
2、汽车在维修行业全部工作质量的综合指标是什么
高校毕业生就业成为一个热的问题,在今天的社会中,和中国自大学开始招生,1999年,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恶化,大学生毕业生初始就业率和供给和需求的比例是下降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3、客车维修企业的常用考核指标有哪些?
为全面衡量汽车维修企业的综合质量状况,需要对汽车维修质量指标进行考核,其目的是查找造成质量问题的原因,并制定改进措施,提高企业竞争力,客车维修企业应建立的技术经济定额和质量考核指标有:客户满意率材料消耗定额返修率抛锚率和维修质量保证期等
(1)客户满意度:顾客满意程度取决于顾客对其购买产品或服务的预期(理想产品)与顾客购买和使用后对产品或服务(实际产品)的判断的吻合程度用一个公式简单表示为:顾客满意度=实用价值/期望价值“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是ISO9000族标准中八项基本原则之一,如表2-5所示
表2-5
(2)材料消耗定额:它是指营运客车每行驶1000km平均所消耗的维修材料费其计算公式为:材料消耗=一定周期内营运客车总的维修材料消耗量/[营运客车总行驶里程/1000km(元/1000km)]营运客车的维修材料成本约占道路运输综合成本的5%~8%,材料消耗是一项可控成本,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综合成本的竞争
(3)返修率:汽车维修返修是指修理厂把承修车辆修复出厂后,在质保期内,保修的故障仍未彻底消除而回厂再次修理的现象返修率的计算是:返修率=返修车辆次/维修车总辆次×100%(4)抛锚率:它是指以营运客车每行驶100万km车辆途中抛锚的次数(抛锚次数/100万km)车辆抛锚不仅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服务投诉,更重要的是危及行车安全
(5)维修质量保证期:交通部7号令《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第37条规定了汽车维修竣工出厂质量保证期,7号令中规定的质保期限是最低要求,维修企业应承诺质保期不低于交通部规定的最低要求
4、客列检对车辆检修要求及作业范围有哪些
一、通过旅客列车客列检技术检查作业范围
1.办理列车车辆技术状态交接。
2.轴温。
3.车轮缺损,踏面剥离、擦伤。
4.摇枕悬吊装置裂损、基础制动装置配件脱落。
5.车钩、制动软管的连接状态。
6.按规定施行列车制动机试验。
7.摘挂机车作业。负责列车机车与第一辆车的车钩摘解及制动软管的摘接(站停时间8分钟的)。
二、通过旅客列车不摘车修范围
1.处理基础制动故障。
2.处理空气制动机故障。
3.更换钩舌、钩舌销及调整钩差。
4.处理轴温故障。轴箱外部温度超过外温加40℃时须开盖检查。发现轴承零件破损、油脂变质、混砂、混水、混有金属粉末等异状,不能保证行车安全时应做摘车修理。
三、对不入库检修的站折返快速客车、双层客车,按通过旅客列车客列检技术检查作业范围检修并进行制动机全部试验。
四、通过旅客列车客列检技术检查作业要求
1.按规定提前到位接车,列车检查可实行不跨轨作业。
2.交接办法:列车到站停稳,列检人员在机后1位与车辆乘务员(无车辆乘务员的与列车长)办理列车车辆技术状态交接。车辆乘务员(或列车长)将填写好的“旅客列车运行故障交接单”(一式两份)交列检人员,双方签认后各存一份(“旅客列车运行故障交接单”见附表)。
3.交接范围:(1)运行中,走行、连缓、制动等部位发生的异常情况。(2)危及行车安全的故障。
4.客列检对“旅客列车运行故障交接单”的内容进行重点检查,按不摘车修范围进行处理,超出不摘车修范围的,由客列检确定是否摘车处理。
5.客列检人员必备的检测、通讯装备。为提高客列检人员的作业效率,适应压缩技检时间的要求,测轴温应使用远红外线轴温测试仪;安全号志插撤、重点故障处理及列车制动机试验的信息传递,应使用无线对讲机。
5、汽车维修质量考核指标什么意思
第六条汽车维修业户必须有明确的质量负责人和质量检验员,质量检验员必须经过当地汽车维修行业管理部门培训、考核并取得汽车维修检验员证,方可上岗。
第七条汽车维修业户必须做好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建立健全并严格遵守与企业维修类别相适应的技术管理、计量管理和质量检验等规章制度。
第八条汽车维修业户在维修生产中必须遵守以下法规和标准:
(一)国务院发布的《工业产品质量责任条例》的有关规定;
(二)国家标准局发布的各项汽车修理技术条件,以及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机动车允许噪声及测量方法和汽、柴油车排放标准及测量方法等;
(三)交通部第13号令发布的《汽车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规定》;
(四)交通部颁发的有关汽车修理技术标准
从简单的开始:
1、汽车的构造……,各部件主要功能。
2、NVH、ECU
3、发动机工作原理,型号、主要区别。一般问题都是发生在发动机为核心的功能系统上的。
4、各种汽车的性能参数及评价标准。
6、汽车维修质量考核指标是什么意思
汽车维修质量检验的目的是确定汽车的车况和工作能力的,是对汽车的性能有很大作用的。
7、汽车维修指标名称是什吗
?
8、车辆的检修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国际上通行两种检修制度:
一种是计划预防修理制度。即首先摸清车辆主要零部件的损伤规律,然后确定其使用期限,再在此基础上确定合理的检修循环结构和检修周期。
客车日常维修的内容包括车底在到达终点站或在始发站出发前。这种修理制度在保证设备安全前提下,充分发挥运输设备的内在潜力,力图将检修工作量减小到最低限度。这就是先进的状态修,也是中国铁路车辆将逐步实施的检修制度。技术检查是对货车的技术状态进行检查、剥离、擦伤,按修理内容分为定期检修和日常维修两类。所谓定期检修,称为摘车修理。货车的日常维修由列检所和站修所等单位承担,使车辆零部件在运用中产生的损伤尚未达到极限时,就能加以修复。
另一种是按车辆技术状态修理的制度。即在设备工作寿命期内,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
中国铁路实行的车辆计划预防修理制度、轴检四种。 车辆日常维修的任务是保证车辆在运用中有良好的技术状态,防止事故发生。货车定期检修修程为厂修,同时还负责扣修定检到期的车辆。站修所设在有列检所的车站上,它的任务是对货车进行摘车修理。客车的日常维修工作集中在旅客列车编成站,必须对工作条件。客车定期检修修程为厂修,在列车到发线,调车线或货物线上进行修复作业,如磨损、段修和辅修三种、轴检和辅修,送到专用临修线或站修所修理,将运行设备按照规定的状态值来监察其运行参数。由客车技术整备所、旅客列车检修所和车辆检车包乘组共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