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校为学生制定学生交通安全管理制度是怎样的?
1.学生上学、放学必须遵守右侧通行的原则。
2.车辆、行人必须各行其道。借道通行的车辆或行人,应当让在其本道内行驶的车辆或行人优先通行。车辆、行人必须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通行。
3.严格注意交通信号、交通标志和交通标线,服从交通指挥。
4.未满12岁儿童,不准在道路上骑单车、三轮车和推、拉人力车;乘坐二轮车和三轮车必须戴安全头盔;二轮、侧三轮车、摩托车后座不准附载不满12岁的儿童,轻便摩托车不准载人。
5.学生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严禁在校园内骑车。
(2)学生须在人行道上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靠路边走。
(3)横过车道,须走人行横道。通过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横道,须遵守信号的规定;通过没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横道,须注意车辆,不准追逐、猛跑。没有人行横道的须直通过,不准在车辆临近时突然横穿。有人过街天桥或地道的,须走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
(4)不准穿越、倚坐人行道、车道和铁路道口的护栏。
(5)不准在道路上扒车、追车、强行拦车或抛物击车。
(6)列队通行道路时,每行横列不准超过两人。儿童的队列须在人行道上行进,成年人的队列可以紧靠车行道右边行进。列队横过车行道时,须从人行横道迅速通过;没有人行横道的,须直行通过;长列队伍在必要时。可以暂时中断通过。
6.学生乘车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公共汽车、电车和长途汽车须在站台或指定地点依次候车,待车停稳后,先下后上。
(2)不要在行车道上招呼出租车。
(3)不要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乘坐公共汽车、电车、出租车和长途汽车等。
(4)在机动车行驶中,不准将身体任何部分伸出车外,不准跳车。
2、针对中小学生上下学交通规定了哪些措施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对孩子上学的出行更加关注,开始有意识让孩子上下学乘车出行。一方面可以节省时间,减轻长途奔波赶路之苦;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学生在路途中意外情况的发生。这样就存在着有较大一部分学生上下学乘车出行,改善了学生们求学的路途。
但是,由于校车制度的缺失,加之监管的缺位,学生乘车出行却存在着诸多天生的缺陷。其主要表现在:
1、校车杂牌严重。奔驰在上下学路途上的校车各种车型都有:电动车、机动三轮车、低速载货汽车、农用车,甚至报废小客车。
2、学生严重超员。车主出于经济利益考虑,学生乘车时往往是严重超员,甚至是汽车限载人数2倍到3倍,车内拥挤不堪。
3、驾驶员安全意识淡薄,违章超车、超速行驶现象严重。对乘车学生的安全教育缺失,学生因抢座位造成拥挤、打闹的现象严重。
4、家长与车主之间的安全责任不明确。家长往往就近联系车主,以学期承包的方式付费,对学生乘车安全问题口头说说,甚至压根没提,给学生行车安全责任的划分带来严重隐患。
5、乡村路况不佳,缺乏明显标志。随着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步伐的加快,乡村水泥路可谓四通八达,道路通行条件较以前大为改观,但这些乡村道多为四级路,路宽仅3米左右,加之标志标线缺失,这也给中小学生道路通行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为交通事故多发埋下了导火索。
二、当前道路交通隐患原因分析:
1、交通基础设施落后。近年来,农村基本实现道路“村村通”,但是,由于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险、窄、陡、弯形成了农村公路的特点。农村公路等级低,标准不高,只能供农用车、正三轮摩托车、拖拉机通行,客运班车只能达到乡镇所在地,学生上学出行便会受到制约。道路两侧村庄、树木较多,弯道陡坡无标志,交通安全设施严重匮乏,农民交通安全意识淡薄,交通安全隐患十分突出。
2、机动车安全技术性能差。目前,由于校车制度及其监管的缺失,虽然城乡经济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农民的交通出行的乘车需求愿望迫切,但受经济的限制,绝大多数农民对价格昂贵的汽车望而却步,纷纷购买价格便宜的面包车、性能低劣的“二手车”,甚至有的购买报废车。车况不良是这些车辆的共有特点。这些车辆年限长,安全运行条件达不到要求,而大部分车主受利益驱动,很少检查、维护和保养车辆,这样周而复始的高频利用,车辆很容易发生各种故障,从而埋下事故隐患。
3、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力度不够,驾驶员法制意识淡薄。驾驶机动车已逐步成为广大群众生活中的一项基本技术,车辆的增多必然带来驾驶员的增加,驾驶员队伍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并逐渐向社会化方向发展。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教育管理措施,他们的交通法制意识淡薄,交通违法现象极为严重。虽然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从多角度大张旗鼓地开展交通安全宣传,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大部分集中在国道、县道和城区,而在偏远的乡村,宣传力度不够,氛围不浓,声势不大,有的甚至是交通安全宣传的盲区,群众缺乏基本的交通安全常识,对如何参与交通显得无所适从,出行时只要有车辆搭乘就行。
来自: 安全管理网(www.safehoo.com) 详细出处:http://www.safehoo.com/Live/Crowd/School/201402/341527.shtml
3、学生违规驾驶车辆的几个要点?
如果是不满18岁的学生,违规驾驶车辆,那肯定就是违法行为。最主要的还是监护人的责任更大一些
4、中学生交通安全守则
1、行人须在人行道上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靠右边行走。
2、横过马路先看清是否有来车,并要按交通指示灯走人行横道或斑马线。不准在车辆临近时突然横穿硬闯。
3、不准在公路上追逐、嬉戏、猛跑。
4、不准在公路上踢球、跳绳、溜冰、表演、玩耍。
5、不能边走路边看书。
6、不准扒车追车、不准强行拦车,不准抛物击车。
7、不准跨越、倚坐人行道、车行道和铁道口护栏。
8、学生骑自行车上学时必须遵守以下规定:
(1) 不准双手离开车把,不准站在后架上,不准一人蹬车一人扶把。
(2) 不准赛车或玩车技,不准追汽车斗气。
(3) 骑车时不准勾肩搭背,不准互相追逐,不准并排行车。
(4) 不准在人行道上骑车,不准在马路上学骑车。
(5) 通过陡坡时不要高速滑行,连串或曲线竞争。
(6) 骑车转弯前须减速慢行,向后望,并伸手示意,不准突然猛拐。
(7) 进出校门必须下车推行。
9、乘坐公共汽车时要注意如下几点:
(1) 要遵守规章,在规定的区域候车,上车排队,顺序就坐,不抢坐,不扒车。
(2) 要坐正站稳,尤其是无座位时,要抓紧扶手站好,远离车门,不得将身体任何部分伸出车外,不得跳车。
(3) 注意遵守交通规则,讲究文明礼貌,上车购票,避免因上下车拥挤等事与人争吵或发生纠葛。
5、小学生交通法规
1、自觉遵守交通法规,主动避让在车行道上正常行驶的车 辆。劝阻家人、邻居不占道摆摊、晒内粮容、晒草和打场, 以免堵塞交通。 2、禁止在道路上爬车、追车、强行拦车或掷物击车。 不向驾乘人员泼污水、扔石子、骂脏话,更不得砸玻璃、 戳轮胎。 3、严禁在道路上设置石头、木棒等障碍物,更不准挖掘, 损毁公路、铁道路基路面和堵塞公路、铁路边的排水沟。 4、禁止攀折、毁损公路、铁路、河流两旁的树木。 5、禁止翻越、倚坐人行道与车行道间的护栏和隔离墩, 更严禁对护栏、隔离墩及其他交通设施如信号灯、标志、标线等进行破坏。 以上严禁的行为,都是违纪违法行为。 6、遇到聋、哑、盲人和行动困难的老人,要主动上前帮助, 引导他们按交通规则行动。 7、遇到车祸时,要主动报警,协助大人保护好事故现场, 主动给予受害者力所能及的帮助;如发现有酿成事故而企图 逃逸的车辆,要机敏地记下它的车牌号和特征,及时向交警 报告;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准乘人之危,私拿因车祸抛撒在 车上、路边的钱财物品。 以上是对小学生交通法规20条有些什么这个问题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