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汽车的防冻液,具体是做什么用的~
防冻液的全称叫防冻冷却液。起到3个作用,一个车辆没有启动时防止结冰,因为防冻液是在缸体里的,液体变成固体体积会膨胀,所以会冻裂缸体。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在车辆启动后冷却发动机。防止发动机温度过高,导致发动机损坏。防冻液也起到管理防锈和防止水垢过多导致管路堵塞。
防冻液一般是2年6W公里左右更换一次。
长期不更换防冻液会导致,防冻液品质变化,使其内在防锈品质降低,散热器、管路等将会损坏。还有会影响沸点和冰点参数,影响防冻效果或者冷却效果,对发动机是伤害。不要等到防冻液变黑才去更换,防冻液发黑说明防冻液已经变质的很厉害了。水垢也形成很多。对管路已经有损伤了。所以每次做保养的时候可以使用冰点仪检测下防冻液的冰点值。如果冰点值过高说明防冻液已经变质了就需要更换了。
2、汽车防冻液
汽车防冻液,又被称作“防冻液”或“不冻液”,全称应该叫汽车防冻冷却液,意为有防冻功能的冷却液,为使汽车在冬季低温下仍能继续使用。发动机冷却液都会加入了一些能够降低水冰点的物质作为防冻剂,保持在低温天气时冷却系统不冻结
3、汽车防冻液有什么用途
汽车防冻液的用途:
1、防冻液可以防垢
用水作冷却液最让司机头疼的就是水垢问题,水垢附着在水箱、水套的金属表面,使散热效果越来越差,而且清除起来也很困难。优质的防冻液采用蒸馏水制造,并加有防垢添加剂,不但不生水垢还具有除垢功能。
2、防腐蚀
发动机及其冷却系统是金属制造的,有铜、有铁、有铝、有钢还有焊锡。这些金属在高温下与水接触,时间长了都会遭到腐蚀,会生锈。而防冻液不仅不会对发动机冷却系统造成腐蚀,还具有防腐和除锈功能。
3、冬季气温低,为使汽车在冬季低温下仍能继续使用,发动机冷却液都加入了一些能够降低水冰点的物质作为防冻剂,保持在低温天气时冷却系统不冻结。
(3)车辆防冻液扩展资料:
防冻液使用注意事项:
1、防冻液的更换周期每一辆车的保养说明书上都有详细的说明,汽车的防冻液每两年就需要进行一次更换。南方地区的用户相对于北方地区的用更换周期相对长一点,北方地区车辆的防冻液建议一年就进行一次更换。因为北方地区会出现雨雪天气并且长达数月,这对防冻液的质量要求就会更加高。
2、由于防冻液是由母液和软水组成,而母液种类很多如四醇。乙醇、乙二醇、丙三醇等,软水即不含或少量含有钙、镁离子的水,如蒸馏水、未受污染的雨水、雪水等。冬季在使用防冻液时,需提高防冻液中线液的加注比例。但最好不要超过60%,毕竟母液的增加会降低发动机的冷却效果。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汽车防冻液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汽车防冻液的更换周期是什么时候?
4、汽车防冻液怎么用
1、使用同一品牌的防冻液。不同品牌的防冻液所使用的金属缓蚀剂不相同,因此不同品牌的防冻液不能混用。
2、避免兑水使用,传统的无机型防冻液不可以兑水使用,那样会生成沉淀,严重影响防冻液的正常功能。有机型防冻液则可以兑水使用,但水不能兑得太多。
3、有的防冻液存放一年后,会出现少量絮状沉淀,这种现象多半是添加剂析出造成的,不必扔掉。如果出现大量的颗粒沉淀,表明该防冻液已经变质,不能再使用了。
4、使用了防冻液的车辆,切勿直接补充自来水,应该加入蒸馏水或去离子水,若实在没有条件,加冷开水也比加自来水好。如果防冻液因泄漏损失,应补充同品牌的防冻液。防冻液应四季使用,夏天使用自来水的方法是不科学的,也是得不偿失的。
(4)车辆防冻液扩展资料:
防冻液注意事项:
1、储存方式
确保防冻液储存在阴凉、不受阳光直射的地方,同时应拧紧盖子避免防冻液与空气接触而发生氧化,影响防冻性能;
2、定期更换防冻液
为了确保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正常工作,请定期更换防冻液。
5、汽车防冻液的作用是什么
6、车辆防冻液
防冻液的全称应该叫防冻冷却液,意为有防冻功能的冷却液。防冻液可以防止在寒冷冬季停车时冷却液结冰而胀裂散热器和冻坏发动机气缸体或盖。
使用防冻液有以下保护作用:
一、对冷却系统的部件起到防腐保护作用。
二、防止水垢,避免降低散热器的散热作用。
三、保证发动机在正常温度范围之内能工作。
所以,当防冻液缺少时,会直接影响到水箱的散热效果。水温过高时,仪表盘红色水温灯会亮起,此时若不熄火继续行驶,可能导致发动机拉缸而损坏。
7、汽车防冻液要加多少?
一般加5升到6升,要分两次加入。
第一次是静态车辆时,一边加入一边用手挤压橡胶管,直到液位居于low与high中间为止。第二次是车辆启动后行驶一段距离,观察冷冻液是否液位下降。如果有,停车后待发动机冷却后再次加入,直到第一次的位置为止。
(7)车辆防冻液扩展资料:
内燃车辆的发动机冷却系统是一个由汽缸、夹套与水箱组成的液冷式密闭循环体系。冷却系统的工作状态直接影响车辆的正常运行及车辆的使用寿命。
乙二醇是一种无色微粘的液体,沸点是197.4℃,冰点是-11.5℃,能与水任意比例混合。混合后由于改变了冷却水的蒸气压,冰点显著降低。其降低的程度在一定范围内随乙二醇的含量增加而下降。
防冻液一般分乙醇-水型、甘油-水型和乙二醇-水型三种。乙醇的冰点为-114℃,沸点为78.3℃。乙醇易着火,易蒸发,配制时其含量一般不宜超过40%,也不宜在工作温度较高的柴油机冷却系统中使用。
参考资料:汽车防冻液-网络
8、汽车防冻液有哪几种?其区别是什么?
常见的防冻液有乙醇型、氯化钙型、甲醇型等。
三种的区别是:
1、特点不同
乙二醇是一种无色微粘的液体,沸点是197.4℃,冰点是-11.5℃,能与水任意比例混合。
氯化钙型沸点1600℃,易溶于水,溶解时放热。
甲醇型型沸点64.℃,可以与水完全相融。
2、毒害性不同
乙二醇直接接触无害,但是吞食有害。
氯化钙因能使湿润的肌肤脱水而具有刺激性,固体的无水氯化钙溶解时大量放热,如被不慎摄入可致口腔和食道烧伤。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8)车辆防冻液扩展资料:
防冻液的全称叫防冻冷却液。起到3个作用,一个车辆没有启动时防止结冰,因为防冻液是在缸体里的,液体变成固体体积会膨胀,所以会冻裂缸体。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在车辆启动后冷却发动机。防止发动机温度过高,导致发动机损坏。防冻液也起到管理防锈和防止水垢过多导致管路堵塞。
防冻液一般是2年6W公里左右更换一次。
长期不更换防冻液会导致,防冻液品质变化,使其内在防锈品质降低,散热器、管路等将会损坏。还有会影响沸点和冰点参数,影响防冻效果或者冷却效果,对发动机是伤害。不要等到防冻液变黑才去更换,防冻液发黑说明防冻液已经变质的很厉害了。水垢也形成很多。对管路已经有损伤了。所以每次做保养的时候可以使用冰点仪检测下防冻液的冰点值。如果冰点值过高说明防冻液已经变质了就需要更换了
9、汽车怎么换防冻液?
10、汽车防冻液和冷却液的区别?
冻液不完全等于冷却液,冷却液等于水加防冻液,通俗一点讲冷却液就是指能给发动机降温的液体,可以是水,也可以是防冻液。水就是很低档的冷却液而且还受季节限制。
防冻液的全称应该叫防冻冷却液,意为有防冻功能的冷却液。防冻液可以防止在寒冷冬季停车时冷却液结冰而胀裂散热器和冻坏发动机气缸体或盖。许多人认为防冻液只是冬天才使用,但我们要纠正这个误解,其实防冻液不仅仅是冬天用的,它全年都要使用。
冷却液由乙烯基乙二醇、染色剂、纯水、冷却液添加剂组成。基本功能是作为一种热量交换的液体,当空气经过散热器(水箱)带走30%由发动机产生的热量。冷却液的另一个功能是提供防冻保护,防沸腾保护和防腐蚀保护。此外,用于重负荷湿式缸套柴油机的冷却液还有一个功能是防止缸套的穴蚀、生锈和结垢,同时冷却液还有润滑发动机水泵的作用。
一般情况下,发动机冷却液(防冻液)每两三年就要更换,但如果选用品质较好的冷却液,发动机冷却系统也无泄漏,更换时间可以延长 ,最可靠的办法是:到专业店面用检测工具折射仪测试一下,如果冷却液冰点依然维持在-30℃以下,就不需更换,既节省费用、时间,又环保。如果没有专用仪器,千万不要凭感觉碰运气,以免造成发动机严重损伤。防冻液使用中注意:每次更换全部放净,不要掺水或其它品牌防冻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