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ofo小黄车广深试点有桩模式,违规多次扣费20元,这能否彻底根治管理混乱的现状?
ofo小黄车在广深试点有桩模式,言简意赅的说就是未到指定停车点就需要扣费20元,显然这次官方是想要治理小黄车管理混乱的现象。要知道,在小黄车刚出现之前,出现了很多社会问题。比如说小黄车被拆卸了以后私用,又比如说小黄车被随意停放,还比如说押金不退还等事件。
当时小黄车已经面临倒闭,没想到这一次却又重新现身,很多网友也疑惑,这是否能够彻底根治管理混乱的现状呢?我个人觉得,这一种模式可以有效地减少混乱的现象,但是不可能彻底根治管理混乱的现状。
一个人是怎么样的他就是怎么样的,没有人能让所有人都达到统一的思想,很多人素质差就是差,这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够改变的事情。虽然罚钱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很重的惩罚,但是对于一些不怎么看重钱的人来说,根本就是子虚乌有。而且这种模式还会劝退很多的消费人群。
在这个不断发展的社会,共享电瓶车等也已经出现了一段时间了,而且没有这种严惩的规定,很多人都会偏向电瓶车而放弃选择小黄车,不仅可以省去劳力,而且心中没有负担,这可能是心理问题。
很多网友也表示,根本信不过小黄车,因为之前他们的押金还没有退呢,这一举动无非是想坑点钱来。而且这样子情况的网友还有很多,哪怕是有效果改善管理混乱,也不可能完全达到根治。
2、为什么违规饮酒驾车问题得不到根治?
从目前的交通法律来看之所以饮酒驾车得不到根治是因为很多人在思想上还存在着一种侥幸的心理
3、放弃治疗违法吗
遇到不可抗拒的病,往往会放弃治疗,并不违法,因为没有治疗价值了,而且浪费很多钱财,农村人靠种庄稼收入很低,所以这是很正常的选择,但如果有生存希望,绝不能放弃,放弃就失去人道主义。
4、如何举报非法营运车,举报电话是多少?
可以拨打12328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电话进行举报。
“12328”作为全国统一的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电话专用特服号码,这是交通运输行业统一的社会公益性服务监督电话。12328的主要功能包括交通运输行业的服务监督、投诉举报、咨询服务等,业务领域主要覆盖道路运输、公路、水路等行业。
以下为政府为打击非法营运车辆设立举报奖励新闻:
2018年以来,大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出租汽车行业发展,市交通局深入贯彻市领导工作要求,厘清黑车存在的根本原因,推进出台有效根治措施,密切联合公安等职能部门协同作战,深入开展“利剑行动”,全面清理非法营运行为。
市交通局制定《打击非法营运专项整治行动方案》,联合公安等部门严厉打击“两站一场”、旅游景点、商业网点、高校周边等重点区域非法营运行为。2018年5月15日,会同市公安局联合发布《关于打击出租汽车市场非法营运行为的通告》,集中开展为期3个月的专项整治,再掀打击非法营运高潮。
针对违规网约车泛滥,2018年5月,市交通局、市公安局等8个部门联合约谈9家在连网约车平台企业,要求各平台迅速开展自查自纠,全面清理不合规车辆和驾驶员,市出租汽车管理处派人进驻滴滴、首汽、全在、易到平台,跟踪督促网约车平台清退不合规车辆和驾驶员。
截至2018年9月12日,除滴滴平台外,其余网约车平台不合规车辆和驾驶员已全部清理完毕。
大连设立24小时举报专线电话(83638119),并给予举报人奖励。今年以来,全市共查处非法营运车辆2500余台次。针对滴滴平台为不合规车辆派单行为,共下达罚单42张,共计罚款64.5万元,已发放有奖举报奖金2.1万元。
5、事故车(不是违章),伤者未治愈,已出事故责任书,能买卖和过户么。责任追究前车主还是现在的车主?
可以的,只要没有财产保全,都可以交易。
6、为什么违章没有得到彻底根治?
行人的违章到目前为止。没有得到彻底根据
7、新型车轮腐败如何根治?
近日,湖南益阳市纪委通报4起私车公养案例,贵州省纪委3月19日通报了1起私车公养案例,天津、湖北、浙江等多地也在持续开展私车公养专项检查整治。从中央纪委以及各地纪委通报情况来看,此类案例并不少见。
调查发现,随着各地作风建设持续深入,公车私用得到有效遏制,但花样翻新的私车公养现象浮出水面,成为“车轮腐败”新变种。
变着花样“揩公家油”
从公车私用到私车公养,一些地方公车改革过程中的违纪问题出现新动向。记者调查发现,私车公养的表现形式多样。
其中,使用单位加油卡为私家车加油的案例最为普遍。贵州省纪委监委网站3月19日通报了贵阳市乌当区爱卫办主任韩云贤私车公养问题。2016年至2017年,韩云贤在前往广州、海南、凯里、重庆等地办私事过程中,多次违规使用单位公务油卡为私车加油,共计20314元。2017年12月,韩云贤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相关费用予以退赔。
湖南益阳市纪委的通报显示,2017年7月1日至2018年1月30日,赫山区水务局公车驾驶员苏建私自用公务车加油卡为自己私车加油19次共计5300余元;该局公车驾驶员陈运良私自用公务车加油卡为自己私车加油26次,为朋友私车加油2次,合计7400余元。苏建、陈运良被立案审查,该局负责公车管理的原党组成员向新颜被提醒谈话。
还有的人将私车“租”给单位。湖北纪检监察机关近期通报,2016年全年,恩施市板桥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主任廖雪峰将一辆私人小轿车“租给”中心使用,用于自己进城开会和下乡,并报销“租车费”。查实后,廖雪峰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也有的人把私家车加油、保养等费用也一并入账报销。浙江温州纪委近期通报,2017年底,苍南县委第一综合巡察组对苍南县旅游投资集团开展巡察,发现该集团渔寮分公司的会计账册中出现非公车产生的车辆保养费等。经核查,该分公司经理杨守文和副经理赖联云、陈礼施,将自己私家车的油费和保养费入账报销。自2016年7月至2017年2月间,3人在公司账户累计报销私家车油费及车辆保养费共14505元。鉴于3人在案发前主动整改并退出违纪款,2018年2月,苍南县纪委分别给予杨守文等3人党内警告处分。
中央纪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奢靡享乐歪风出现一些新动向新表现,其中就包括通过违规借用下属单位或企业车辆等方式使用公务用车,甚至变公车私用为私车公养。
多地整治查处 暴露公车管理机制不完善
针对出现的这些现象,多地开展了私车公养专项检查整治。如贵阳从去年开始开展公务加油卡专项整治,截至今年1月底,共检查单位(部门)1090家,清查5679张公务加油卡(含副卡),发现问题115个,立案50件,给予党政纪处分39人。
多地在专项整治中发现,管理机制不完善为私车公养歪风留下了生存空间。
——加油卡管理粗放。目前不少单位公车用油都采取“充卡加油”的方式,多是用一次大额充值的发票报账,但具体加油次数、车辆、行程等则没有明细。少数人员就在加油卡上动起了“歪脑筋”。如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国土资源局一名领导干部的驾驶员,私自将单位公务加油卡拿给他的妻子使用,加油66次,开支17900余元。
此外,一些单位指定了加油站点,统一结算油费,也让私车“揩油”有机可乘。
——公车使用登记手续不全。记者采访发现,不少单位的公车使用流程虽然有详细规定,但执行中为了省事图便利,往往流于形式。当需要私车公用时,也没有专门的台账进行登记,对出差事由、行驶里程等情况没有记载,多数情况下只是口头请示,让私车公养有了自由操作的模糊地带。
——发票报销存漏洞。“确实存在没有好好审核的问题。”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纪委常委邹云森说,少数公务人员将私车私用中产生的油费、维修费、过路费、罚款等捆绑在公车身上一起报销,单位的领导和财务部门没有严格把关。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近期通报,2018年1月,区纪委接到群众举报,反映区司法局某领导的私家车维修费用由办公室副主任冯某某经手予以公款报销。经过查对账目,比对单据,发现冯某某将假单与旧签名复印在一起伪造单据,造假报销。
堵住“跑冒漏滴”,扎紧制度笼子
“私车公养本质上还是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的表现,是‘四风’问题的反弹回潮。”中纪委驻社科院纪检组副组长高波认为,一些人钻制度空子,以权谋私,消解了公车改革的效果,同时也极大损害了党和政府形象与公信力。
一些因私车公养被处分的党员干部事后自我剖析称,没有公车坐了,用私家车办公事存在补偿心理,就利用工作便利换取补贴。
高波表示,现实中确实存在公车不够用、私车公用的情况,但这不是违法违纪的理由,不能以此为借口为私车公养开脱。
多名受访党员干部认为,遏制私车公养,要强化制度建设和落实,加强监督,强化问责。邹云森等建议,严明公务用车管理和使用方面的相关规定,“一旦发现私车公养问题,除处理直接责任人外,还要对负责管理公车的人员以及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严肃问责。只有这样,才能形成震慑。”
据了解,不少地方开始借助互联网技术,紧盯公务加油卡,实行网络信息监管,让每一笔用油消费的去向都有迹可循。比如湖北省沙洋县纪检机关利用公务油卡管理系统、加油站监控系统、公安“天眼”系统等信息大数据进行比对,精准获取问题线索,从严快查快处,取得明显成效。
高波等专家认为,解决私车公养问题,还要融入到公车改革的大盘子中,简化购买社会服务流程,增加供给,让公务用车更规范、更便利。
8、小区乱停车到底谁管?
小区内乱停车规物业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六条:
机动车应当在规定地点停放,禁止在人行道上停放机动车;但是,依照本法第三十三条规定施划的停车泊位除外。在道路上临时停车的,不得妨碍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