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车位配比是什么
对应停车位占建筑面积的比例,法律上并没有明确的数字规定,只规定了首先要满足业主的需要。
相关法律如下:
《物权法》第74条规定:“建筑区划内,规划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车库应当首先满足业主的需要。建筑区划内,规划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车库的归属,由当事人通过出售、附赠或者出租等方式约定。占用业主共有的道路或者其他场地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属于业主共有。”
2、乡镇公路验收宽度?
第五条 农村公路应进行绿化。每侧应栽植1行以上乔木,每侧绿化带宽度不得超过3米。绿化树种的选择要因地制宜,选择适地、有经济价值的树种。绿化要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时做好公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做到沿线环境与公路建设相协调。
第六条 路面宽度应符合表3.1的规定
表3.1路面宽度
公路等级 二级公路 三级公路 四级公路
车道数 ≥2 2 2 1
路面宽度(m) ≥9 6.5—7 6 3.5-5.5
第七条 土路肩宽度应符合表3.2的规定。
表3.2 土路肩宽度
公路等级 二级公路 三级公路 四级公路
车道数 2 2 2 1
土路肩宽度(m) 0.75—1.5 0.5—1.0 0.5—1.0 0.50—1.50
第八条 采用3.5米宽的单车道、交通量较大且路段较长时,应在适当距离内设置错车道。错车道应设在有利地点,并使驾驶人员能看到相邻两错车道间驶来的车辆。设置错车道路段,路面宽度不应小于5.00米,有效长度不应小于20米,间距不宜大于500米。丁字路口的路面宽度应适当力口宽, 以提高转弯半径。
第四章 路基路面
第九条 基本要求
1、路基路面设计应根据使用功能、技术等级、交通量、地形、地质、材料和施工方法等因素综合考虑,尤其应重视排水与防护设施设计,既应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又要经济合理。
2、对于旧路改造,要对原有路基路面进行分析研究处理,充分考虑原有路基路面的材料结构,使之符合路基路面的标准要求。
3、应充分利用当地材料合理进行路面结构设计,各结构层厚度,有条件时应按规范进行计算确定。各市可根据道路实际情况,依据交通量发展前景以及路面使用年限,选择合理的路面结构方案。
4、二、三级公路的路面应优先选用沥青砼路面,也可采用水泥砼路面; 四级公路原则上应采用水泥砼路面。路面面层厚度应符合表4.1的规定。
表4.1 路面面层厚度要求
公路等级 路面面层类型
沥青砼厚度(cm) 水泥砼(cm)
二级公路 5—9 22
三级公路 5 20
四级公路 行车道宽度为3.5-4.0m - 15
行车道宽度大于4.0m - 1 8
第十条 新建农村公路一般规定:
1、路基宜采用水稳定性好的材料填筑,一般路段路肩边缘应高出路基两侧地面积水0.5m以上,保证路基有足够的水稳定性。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其路基压实。路基填方应分层铺筑、均匀压实。路基压实度应符合表4.2的规定。
表4.2 路基压实度要求
填挖类别 路床顶面以下深度(cm) 路基压实度(%)
二、三级公路 四级公路
零填及挖方 0—30 - ≥94
0—80 ≥95 -
填方 0—80 ≥95 ≥94
80一150 ≥94 ≥93
>150 ≥92 ≥90
注:表列数值以重型舌头试验活刀准。
2、路面底基层应采用水泥稳定粒料(土)、石灰粉煤灰稳定土、石灰稳定粒料(土)、石灰工业废渣、填隙碎石等或其它适宜的当地材料铺筑,其设计最小厚度不应小于15—20cm,道路等级高且重载交通量大时选高限。
3、路面基层应采用二灰碎石或水泥稳定碎石等半刚性材料,其设计最小厚度不应小于15—30cm,道路等级高且重载交通量大时选高限。
4、在摊铺沥青砼或铺筑水泥砼路面前,应对基层进行沥青下封处理。
第十一条 改建(路面)农村公路一般规定:
1、对于原有老路代表弯沉值符合表4.3的要求,原有老路可不进行补强处理。
(1)对于原有老路为沥青路面时,应对原有路面病害进行彻底处理后,再铺筑沥青砼或水泥砼路面。
(2)对于三、四级公路原有老路为砂石路面或泥灰结石等路面类型时,应对原有路面病害进行彻底处理,并进行单层或双层沥青表处后,再铺筑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面层。 当原有老路路拱不符合要求时,还应对原有老路进行整平,整平层最小施工厚度不应小于10cm.
表4.3 不需补强的原有老路代表弯沉值的要求
公路等级 二级公路 三级公路 四级公路
双车道 单车道
原有老路改建为沥青砼路面 不需补强老路代表弯沉值(10-2mm) ≤50 ≤60 ≤80 ≤100
原有老路改建为水泥砼路面 不需进行基层补强的老路代表弯沉值(10-2mm) ≤100 ≤140 ≤180 ≤200
2、对于原有老路代表弯沉值不符合表4.3的要求,应对原有路面病害进行彻底处理,并采用二灰碎石或水泥稳定碎石等进行补强,补强层施工最小厚度不应小于15cra,再铺筑沥青砼或水泥砼路面。
3、老路需拓宽时,拓宽部分应按新建公路进行设计。
第十二条 四级公路特别规定:
1、对于符合以下全部条件的乡通行政村四级公路,经市交通局批准同意后,可采用沥青路面,并报省交通厅备案。
(1)属于16个贫困县地区的。
(2)具备集中拌合、机械化施工条件的。
(3)属于乡通单个行政村的。
2、采用沥青路面的四级公路应采用以下结构形式。
(1)对于新建的四级公路,路面底基层应采用水泥稳定粒料(土)、石灰粉煤灰稳定土、石灰稳定粒料(土)、石灰工业废渣、填隙碎石等或其它适宜的当地材料铺筑,其施工最小厚度不应小于15cm;路面基层采用二灰碎石或水泥稳定碎石,其施工最小厚度不应小于15cm;沥青路面采用单层沥青表处,上铺不小于3cm细粒式沥青砼。
(2)对于老路为稳定的砂石路面或泥灰结石路面时,对病害进行处理后,沥青路面可采用单层或双层表处加铺不小于3cm厚的沥青砼;原路面为稳定的沥青表处时,可直接力口铺3—4cm沥青砼;老路为路基稳定的土路时,可加铺不小于15cm水泥稳定碎石或二灰碎石,采用沥青下封或表处后,可直接加铺不小于3cm的沥青砼。有条件的,也可采用18cm水泥稳定碎石,上加改性沥青微表处结构。
第十三条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强度以28d龄期的弯拉强度控制。农村公路的水泥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不得低于表4.4的要求。
表4.4水泥砼路面弯拉强度标准值要求
公路等级 二级公路 三级公路 四级公路
双车道 单车道
弯拉强度标准值(Mpa) 4.5 4.5 4.0 4.0
第十四条 使用功能有特殊要求的农村公路,如重载车辆较多的矿区公路等应结合实际交通量及交通组成情况进行专项设计。
第五章 其它
第十五条 桥梁一般规定:
1、新改建桥梁,应根据水文地质条件、交通组成、原桥使用状况等因素以及所在公路的使用任务确定原有桥梁利用改造方案。
2、新改建桥梁,应采用标准跨径。一般中小桥宜修建简支梁桥,基础承载力满足要求可修建拱桥。
3、新改建桥梁设计的汽车荷载等级原则上采用公路一II级标准。单车道四级公路新建桥涵设计,无重载交通时,可采用公路一Ⅱ级车道荷载效应的0.8.倍,车辆荷载效应可采用0.7倍。
4、桥梁设计应本着经济、合理、安全的原则,尽量减小桥梁长度和跨径。泄洪和通航不受影响时,应尽可能采用填河改涵方式,以降低工程造价。
5、原有桥梁应本着经济、安全的原则合理利用。
(1)大中桥应进行专业技术鉴定,达不到荷载等级的可采取加固、部分利用、限载或拆除新建等方案;小桥应对其行车的安全性进行论证,确定是否利用。
(2)旧桥加宽应采用与原有桥梁相同(或相近)的结构型式、跨径,并以新旧桥共同受力为宜,提倡桥梁加宽与加固同步进行,并达到荷载等级要求。使用状况良好,因经济、技术和其他因素不能加宽、加固的桥梁应设置窄桥或限载标志。
第十六条 农村公路建设应设置必要的公路标志、标线和安全、防护设施。
第十七条 各市应根据本指导意见,依据各市具体情况,制定实施细则。
第十八条 本指导意见自颁布之日起施行。由厅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公室负责解释。
3、车位配比怎么计算
车位配比是指小区总户数与车位总数之间的比例。通常的表达方式:1:X(1代表小区住户数量,X代表小区车位数量),停车可以简单分为两种,一种是做产权证,另一种是不做产权证。
按照惯例,住宅区停车位的比例应达到1:1以上,以有效保证在一段时间内停车不困难。事实是,越高端的项目,泊车比例越高,因为销售的利润可以填补泊车的成本;相反,一些定位较低的项目车位率较低,很多刚性需求项目的车位率仅为1:0.6 ~ 1:0.8,即每户只配备不到一个车位。
(3)乡镇车辆配比扩展资料:
在购买或租用一个空间之前,你必须先了解一下平面图:
1、应了解车位的具体信息:具体车位数量、车位比例、租赁销售情况、是否留有足够的车位、是地面还是地下等。
2、要了解必要的安全因素:小区内是人车分开或混合交通、单行或双线、限速的情况,以免留下一些安全隐患。
3、了解污染情况:汽车可以直接开进小区外的地下车库,交通、停车及噪音污染会否干扰居住区域,只有开发商人性化的设计和功能齐全的设施才能大大提高社区的环境质量,而这一切的前提是开发商的规划落实。
4、山区乡镇开车,车辆转速一般在多少?
正常行驶的话乡镇山区四十到六十码,转速应该在一千三左右。具体的需要看档位以及车速的关系。
5、车辆通过乡村公路的乡镇社区时,车辆限速应该是多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五条规定,机动车在道路上行驶不得超过限速标志、标线标明的速度。在没有限速标志、标线的道路上,机动车不得超过下列最高行驶速度:
1、没有道路中心线的道路,城市道路为每小时30公里,公路为每小时40公里;
2、同方向只有1条机动车道的道路,城市道路为每小时50公里,公路为每小时70公里。
(5)乡镇车辆配比扩展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
第四十八条 在没有中心隔离设施或者没有中心线的道路上,机动车遇相对方向来车时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减速靠右行驶,并与其他车辆、行人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
2、在有障碍的路段,无障碍的一方先行;但有障碍的一方已驶入障碍路段而无障碍的一方未驶入时有障碍的一方先行;
3、在狭窄的坡路,上坡的一方先行;但下坡的一方已行至中途而上坡的一方未上坡时,下坡的一方先行;
4、在狭窄的山路,不靠山体的一方先行;
5、夜间会车应当在距相对方向来车150米以外改用近光灯,在窄路、窄桥与非机动车会车时应当使用近光灯。
6、十一五期间,公路运输在所有运输方式中所占的比例
具体目标(1)运输供给能力——运量发展水平。到2010年,完成道路客运量220-250亿人,旅客周转量14500-15000亿人公里,货运量达到145-160亿吨,货物周转量10000-11500亿吨公里,年均增长率分别为6.1%和8.3%、3.6%和4.3%。——运力发展水平。到2010年,全国营运客车达到220万辆,其中大中型客车总量90万辆,高级客车所占比重达到25%以上,中级客车所占比重达到50%以上;营运货车达到700万辆,重型货车、专用车辆、厢式货车的比例分别达到30%、30%和20%。——站场基础设施建设。全国等级客运站达到8600个,等级汽车货运站达到2300个。国家规划的45个公路主枢纽基本建成,中心城市形成综合性的客运枢纽、物流中心或物流园区;中等城市和县级城市都要建成等级客运站和货运站,人口在20万以上的城市至少建成一个二级客运站和一个等级货运站;在东部地区和中部较发达地区,乡镇基本建有等级客运站,行政村建有招呼站或候车亭;中部欠发达地区和西部地区,70%以上的乡镇建有等级客运站,60%的行政村建有招呼站或候车亭。——应急保障能力。全国应急运输保障体系建设得到加强,应急运力数量达到6万辆左右,应急运输机构和通讯联络制度更加健全,确保信息畅通、反应迅速、能力充沛、保障有力,有效应对各种突发事件,保障国家重点物资、抢险救灾物资的运输和节假日等客流高峰期的旅客运输。(2)运输服务水平——运输安全。全行业安全意识明显增强,安全管理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安全技术水平有效提高,薄弱环节得到加强,安全形势进一步好转。与2005年相比,2010年道路运输行业万车交通安全事故率、重特大事故次数和死伤人数分别降低20%。——服务质量。高速公路客运运力全部为高级客车,其它城际客运运力为中级客车以上,农村客运运力全面更新为符合国家标准的车型。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城乡客运网络得到有效衔接和明显优化,旅客出行中转次数减少。运输组织化程度提高,及时性和可靠性更强,商务事故、社会投诉明显减少,维修返工率明显降低。市场主体的质量信誉考核体系基本建立,规范化服务得到进一步推广,运输市场秩序明显规范,运输服务水平明显提高。——运输效率。以国家高速公路网为依托,快速客货运输网络基本形成,基本实现400-500公里以内当日往返,800-1000公里以内当日到达。集装箱运输、甩挂运输得到快速发展,装卸机械化、自动化普及,集疏运效率提高,促进和保障物流产业发展。——通达水平。所有通公路的乡镇和行政村开通农村客运班车。东部地区和中部较发达地区乡镇和行政村客车通达率力争达到100%;中部欠发达地区和西部地区乡镇客车通达率达到99%,行政村客车通达率达到95%。
7、乡镇客运车辆按照多少钱一公里计算?
乡镇客运车辆的计程收费标准现在还不是很完善,在一些乡镇公路交通较发达的地区可以达到1.2元每公里,在一些道路交通条件较差的地区可能会更高,价格仅供参考。
如果满意请及时采纳哦,谢谢。
8、小区停车位设计规范和数量怎么配比的?
主要看户型,物业,绿化,配套设施,停车位等。
一、停车位面积应按以下确定:
1、小型汽车露天停车场控制在25~30平方米/车位;
2、小型汽车室内停车库控制在30~35平方米/车位;
3、小型汽车路边停车带控制在16~20平方米/车位;
4、多层机械式停车应按产品样本和设计图纸核算;
5、摩托车停车位控制在2.7~3.6平方米/车位;
6、自行车停车位控制在1.5~1.8平方米/车位。
二、小区停车位的配比应该:
1、居住区应优先考虑地下停车,地面停车率不宜大于25%,地面停车不得占用小区公共绿地。
2、办公停车应充分利用地面空间,地面停车率不宜小于25%。
3、最新的住宅建筑设计规范已调整为最低1:0.8。
4、按规定小区都是要配备车位的,甚至有的小区会将车位作为配套设施一起卖给用户,但是廉租房是不配置停车位指标的,在廉租房小区主入口处宜安排适当的访客临时停车位。
(8)乡镇车辆配比扩展资料
小区的停车位与一般的商业停车位不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小区的停车位是作为配套设施纳入小区规划,然后报建、施工、交付使用的,停车位与住宅小区的主体建筑具有密不可分的主从关系,相对楼房来说,车库具有一定的附属性和非独立性。因此,小区内停车位可以出售,但不能脱离小区住宅房屋而单独买卖,也就是说非业主勿卖;
第二,按照建设部住宅小区规划建设的有关规定,住宅小区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和公用配套设施的配建水平,必须与居住人口规模相适应。在住宅区需要建设一定数量的车位,规划部门是有明确规定的,开发商若不按规定建设停车位,其规划设计方案就不会得到批准。也就是说,规划部门要求开发商建停车位的目的,就是保证住宅小区内的居民车辆有地方停放,再直接一点说,这些停车位是供住宅小区内的居民使用的,非业主勿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