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地铁列车的编组是-A+B+C=C+B+A-,这代表什么含义?
划分两者区别的依据是所选用列车的规格。按照国际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可分为A、B、C三种型号,分别对应3米、2.8米、2.6米的列车宽度。凡是选用A型或B型列车的轨道交通线路称为地铁,采用5~8节编组列车;选用C型列车的轨道交通线路称为轻轨(上海轨道交通8号线除外),采用2~4节编组列车,列车的车型和编组决定了车轴重量和站台长度。上海轨道交通3号线采用6节编组A型列车,有90%的线路都是在高架上,但是按照车型分类标准仍然属于地铁线路;上海轨道交通6号线采用4节编组C型列车,有70%的线路都是在隧道内,但是按照车型分类标准仍然属于轻轨线路。A型车是目前最高端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其特点是车体宽和编组大,A型车宽度为3米,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采用的阿尔斯通Metroplis地铁列车宽度达到3.2米; 6节编组A型地铁列车最大载客量为2460人,上海轨道交通1、2号线的阿尔斯通和西门子8节编组A型地铁列车最大载客量达到3280人。B型车和C型车的造价和技术含量要小于A型车。 在我国的规范中是指,轴重相对较轻,单方向输送能力在1万~3万人次的轨道交通系统,称为轻轨;每小时客运量3万~8万人次的轨道交通系统,称为地铁。
2、什么是列车编组?怎么编组?
列车编组,是指列车所有车辆的前后编排顺序及其辆数、 总重、换长。有目的的编排车辆的前后秩序,并将其连挂成组,则称之为编组。
一般情况下,长途旅客列车的固定车底编有硬座车、硬卧车、软卧车、餐车、行李车、邮政车。
短途旅客列车车底编有硬座车、软座车、行李邮政车。
中国铁路旅客列车的编组在每次运行图实行期间都是相对固定的。编组的依据是铁道部和铁路局根据客流密度、列车种类、机车功率、线路情况、站线和站台长短等因素颁布的《旅客列车编组表》,每对旅客列车的编组辆数、编组结构及车辆编挂次序一般不变动。当往返于起始站与终到站之间,经过沿途各站时,除特殊情况外,通常只有旅客上下,而无车辆摘挂。这种固定连挂在一起的车列,称为客车固定车底。
(2)车辆编组中b扩展资料:
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扩大旅客列车编组,增加列车的席位数,是提高旅客列车运能的有力措施。 苏联第九个五年计划中,全路每列车的席位数平均由800个提高到874个, 从而少开行旅客列车约 60 对。
介绍
在通过能力高度饱和,加开旅客列车必然要大大降低货物列车通过能力的线路上,这项措施更具有特殊的意义。 因此,只增力旅客列车席位数而不增力旅客列车列数,以此来满足日趋增长的客流要求,可作为加强线路通过能力的一项措施来研究。
扩大旅客列车编组,需要有一定的基建投资用于延长客车技术作业站的股道、延长客车始发站和折返站以及 长大旅客列车停车的中间站的股道与站台。
若保持旅客列车原数不变,每年所节省的运营支出可按一列旅客列车的平均运营支出( E平 均) 乘以一 定数量列车的使用时间来确定。
经济效果的计算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现有的货物列车通过能力数值不断下降,这是由于旅客列车增加所致。假如,在时间 t。以前,该线路上供旅客列车使用的站线和站台均已延长,首先能停放得下该线路上运行的列车。
然后,再继而延长衔接方向上车站的线路和站台。这样一来,原来本线上运营的旅客列车即可在衔接方向上运行。采取上述措施后 ,既不增加旅客列车数量,又能满足客流增长的要求,并能把现有的通过能力稳定在 一个固定的水平上。
由于旅客列车席位数增加,可推迟修建复线,这样做的经济效果因挂入列车的车数不同,每年可节省 52 一 86.5万卢布。
另外,旅客列车所挂车辆增多,旅客乘车更为方便。
扩大旅客列车编组,对列车中各种类型的车辆要合理分配,要根据现有客车车辆,旅客对各种类型中席位的要求,加以综合考虑。解决这一问题,可为国民经济节省大量资金。对铁路运输来讲,也可在合理利用 客车车辆的同时,提高为旅客文明服务的水平。
3、列车编组顺序号牌按形式可分为哪两式
列车车厢主要有三种——1、带司机室的拖车(Tc车,习惯定义为“A车”),也就是列车的首、尾两节车厢;2、带受电弓的动车(Mp车,习惯定义为“B车”),也就是有“小辫子”的车厢;、3、动车(M车,习惯定义为“C车”),也就是外观最普通的、“什么都没有”的车厢。其中,B车与C车必须连接起来构成动车组来使用(原因在于,列车携带有相当多的设备,而这些设备无法全部安装在一节车厢上,只能分装在各节车厢上。);光有动车组并不能组成一列完整的列车,还需要能够掌控列车的A车才行。在动车组的两端加挂A车后,一列完整的地铁就形成了。提到车厢的连接,就不得不说一说车钩。车钩主要有三种——1、全自动车钩(Automaticcoupler),通常安装在A车的1端,用于跟其他列车(一般为救援车)的连接;2、半自动车钩(Semi-automaticcoupler),通常用于两个单元间车厢的连接;3、半永久车钩/半永久牵引杆(Semi-permanentdrawbar),通常用于同一单元内各车厢的连接。只有同种类型的车钩才能连在一起。用"="表示全自动车钩,"-"表示半自动车钩,"*"表示半永久车钩;用"a"表示水平旋转180度的A车,"b"表示水平旋转180度的B车,"c"表示水平旋转180度的C车。(为了表示方便而采用的临时符号,非国际标准。)则一般情况下A车的1端(通俗地说,就是前端)安装全自动车钩,2端(后端)要与同一单元内的B、C车相连,安装半永久车钩,A车的车钩形式为:=A*或*a=;B车的1端要与A车的2端相连,于是安装半永久车钩。B车2端要与C车1端相连构成动车组,动车组/同一单元内各车厢用半永久车钩连接,于是2端安装的也是半永久车钩,B车的车钩形式为:*B*或*b*;C车1端跟B车2端相同,安装半永久车钩。2端要与另一单元的C车2端相连,各单元间用半自动车钩连接,于是C车2端安装的是半自动车钩,C车的车钩形式为:*C-或-c*;了解了各车厢安装的车钩,再根据相同的车钩才能相连的原则,我们就可以像搭积木一样把车厢连起来了——=A**B**C--c**b**a当然,也可以是=A**B**C--c**B**a=但这样编组的话,受电弓不对称,“不太美观”。所以六节编组的AC-03(3号线列车)、AC-04(1号线庞巴迪)和AC-05(4号线列车)最终采用了前一种编组形式。这一编组形式的优点在于同一单元内的各节车厢均用半永久车钩“紧密”连接在了一起,且对称的编组看上去“比较美观”。但是,该编组方法有一个缺点——不够“灵活多变”,不能随意添加、减少动车组(原因在于动车组*B**C-两头的车钩不同,不能编成=A**B**C-*B**C--c**B**a=的八节车。要改成八节车,就必须修改第二辆B车1端的车钩,改为半自动车钩才能与前方的C车相连)。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将动车组两头的车钩统一,即把B车1端的车钩改成跟C车2端相同的半自动车钩,于是动车组变成了这个样子——-B**C-A车为了跟动车组相连,也必须把2端的半永久车钩改成半自动车钩,变成=A-或-a=,于是,六节车的编组形式就为——=A--B**C--B**C--a=当然,也可以是这样的——=A--B**C--c**b--a=至于为什么实际并没有采用这种对称的编组方式而采用了前一种编组,这就不得而知了(可能是设计师不喜欢对称,而喜欢更统一、整齐一些;也可能是B、C车车钩在细节方面有所不同,*C--c*不能相连,只能*C--B*相连。)。
4、什么叫车辆编组
?
5、一号线车辆将采用B型车,采用4节编组是什么意思
B型车 车宽2.89米,最大载客1820人,同时也是国内第一个时速达到100公里的地铁列车
4节编组就是 一列列车有4节车厢
6、地铁列车编组6a和6b有什么区别?
地铁列车编组6a和6b没有区别。
按照国内通用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地铁、轻轨)车辆类型主要可分为:A、B、C、D及L(B2)五种。五种车型的主要区分是车体宽度。注意:这里指得是普通的侧面垂直的列车,不是鼓型车。
长度可以靠改变编组来随时变化,高度差别不大(因为人的身高都差不多),所以这些都不是车型的参考标准。只有宽度最重要,而且一旦成型就无法再改变,因此是区分车型的唯一标准。
(地铁编组数在地铁建设之初便确定,列车编组数量不能超过设计的长度,有预留则启用预留部分后不能超过预留的长度。虽有扩建的例子,但扩建并非可随意为之的事情。)
国铁也一样存在界限,这个界限和轨距是相关的,事实上很难想象轨距1067但是车宽3米3的样子,这也是很不稳定的。
(6)车辆编组中b扩展资料:
中国第一条地铁建设始末:
1965年1月15日,北京军区司令员杨勇、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万里、铁道部副部长武竞天,向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报送了关于北京地下铁道建设近期规划方案的专题报告。根据毛泽东的批示,以杨勇为组长,万里、武竞天为副组长的北京地下铁道领导小组于1965年2月7日正式成立。
1965年7月1日,北京地下铁道一期工程正式举行开工典礼,中国地铁建设迈出了令国人振奋的一步。当时,中共中央和国家领导人朱德、邓小平、彭真、李先念、罗瑞卿等参加了开工典礼。
1981年通过专家鉴定,地铁一期工程经国家批准正式验收,投入运营。地铁一期工程完工后,地铁二期工程也紧锣密鼓地展开。
二期工程是北京地下铁道环线的东、北、西环、由一期的北京站东端起,经建国门、东直门、西直门、复兴门,在礼士路至长椿街区间与一期工程相接,线路全长16.1公里。1984年9月19日,二期工程沿建国门、东直门、西直门、复兴门站以“马蹄型”方式试运营。
7、·地铁列车什么是“四动两拖” 分别指什么?A型车辆和B型有什么不同?
地铁列车的四动两拖指的是地铁的列车编排,动是指有动力的车,拖是指拖车,也就是被拖着跑的车,自身不带动力。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地铁列车是6辆编组,在编成一列的6辆车中,4辆是动车,2辆是拖车。三动三拖就是指在编成一列的6辆车中,3辆是动车,3辆是拖车。四动两拖比三动三拖动力更强劲,也便于随时拆分和组合。
A型车和B型车的最要区别是车体宽度,A型列车每节的长是22.8米,宽是3米,B型列车每节的长是19米,宽是2.8米。
(7)车辆编组中b扩展资料:
在中国内地,地铁的车型往往被分为A,B,C,D四种型号以及L型。也有特殊型号如APM列车,单轨列车等。五种主要车型的主要区别是车体宽度。地铁列车的长度可以靠改变编组来随时变化,高度差别不大,所以这些都不是车型的参考标准。只有宽度最重要,而且一旦成型就无法再改变,因此是区分车型的唯一标准。
A型列车一般为人口过千万的大城市或近,远期规划地铁线路较少的省会(首府)城市才会批准使用。B型车中,B1型为第三轨供电,B2型为接触网供电,LB型为使用直线电机的B型车(LB型车一般纳入L型车),B型车是近年国内新建地铁的城市普遍采用的车型。
参考资料:
网络-地铁车型
8、地铁列车编组形式
按照国内通用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地铁、轻轨)车辆类型主要可分为:A、B、C、D及L(B2)五种。五种车型的主要区分是车体宽度。注意:这里指得是普通的侧面垂直的列车,不是鼓型车。
长度可以靠改变编组来随时变化,高度差别不大(因为人的身高都差不多),所以这些都不是车型的参考标准。只有宽度最重要,而且一旦成型就无法再改变,因此是区分车型的唯一标准。
(地铁编组数在地铁建设之初便确定,列车编组数量不能超过设计的长度,有预留则启用预留部分后不能超过预留的长度。虽有扩建的例子,但扩建并非可随意为之的事情。)
国铁也一样存在界限,这个界限和轨距是相关的,事实上很难想象轨距1067但是车宽3米3的样子,这也是很不稳定的。
中国国铁车宽一般是3米,铁路界限最多可以兼容3.4米也就是可以兼容到新干线的水平(3380毫米)。如果超过界限,就可能剐蹭行车设备造成事故。我国国铁因为和地铁概念被严格区分,所以他们主要面向长途,所以虽然容积大但定员远远小于地铁。
车辆长度跟车型有点关系,是因为类别高,线路标准相对稍高,此时车辆增长也是可以的。对比一下:A型一般在21-24米;B型19-21米;C型15-19米;D型(暂定)21-24米。有时候,尤其是像日本那种实行混跑的国家,因为国铁车辆入侵,车型的定义经常会失效,所以不必强求。
至于高度,对于三轨系统,目的就是减小隧道面积,如果做得跟高架线车辆那么高,意义就失去了。此外,单纯说乘客高度固定的说法不全面,因为乘客不是全部,车顶空调薄厚,安装方式,都直接影响了车辆高度。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营方式主要分为3种。
1、由政府或自治团体来营运,被称为公营,在中国大陆较常见。
2、由民营企业营运,是为民营,在亚洲除中国外的国家较常见。
3、由公营团体出资,民营企业经营,在欧洲较常见。
9、列车编组三要素分别是
1、列车编组的定义:顾名思义,就是把一辆一辆车辆编组成一组车列,挂上机车,配备必要的列车标志,就成为列车,列车的车辆就是列车编组。中国铁路旅客列车的编组包括客流密度、列车种类、机车功率、线路情况、站线和站台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