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车辆百科 > 疫情影响车辆销售

疫情影响车辆销售

发布时间:2021-04-14 13:51:26

1、疫情期间,为什么汽车销量急速下滑?

疫情期间,所有人都宅在家里,在家里封闭,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根本没有时间和机会去外面闲逛,更别说开车出门了。甚至有的人车放在了小区里,一个月都不带动弹的。这也省了很多的邮费。在疫情期间,所有的产业都有明显的下滑。除了电商行业比较火热之外,其他的行业都是濒临着破产。所以说,人们宅在家里也不敢胡乱消费,毕竟汽车的价格不是一个小数目。如果前半年,疫情期间的时候买了车,就算买了车也不会往出开因为基本上所有的中高风险地区都在封锁着。有很大的可能,你连你们小区的门都出不去。所以说在疫情期间完全没有必要买车。为了疫情结束后后半年考虑,还是把钱握在自己的手里比较合适。

汽车销量急速下滑,其中肯定是因为人们手里没有钱,或者是因为有钱不敢花。毕竟如果上半年疫情期间把钱花掉买一辆汽车,如果下半年面临失业,失业了之后就业问题怎么办?这可能是很多人心里所顾虑的一些问题。因为不知道疫情什么时候才能结束,所以说有存款的只能先花存款,没存款的只能花贷款。但是如果疫情过去之后,我觉得汽车销量应该会慢慢上升。

不光只是汽车销量极速下滑,任何产业除了电商在慢慢的崛起,都是在呈现下滑的趋势。这是疫情所导致的大局面。因为全国人民都在家中休息,没有收入来源。所以说一般人也不敢大手大脚乱花钱。人们只能期待疫情早点过去,疫情过去之后能不被公司裁员或者能够找到一个更好的工作,都希望赶紧上班。不然的话,收入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基本上都会入不敷出。

2、疫情持续会促进汽车销售吗?

如果疫情持续,会影响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转,人们消费意愿会下降,所以不会促进汽车消费。

3、疫情过后,汽车行业会受到哪些影响?我们这样预测

此时此刻,有车君与大家一起心系武汉。

共战疫情,万众一心。

今年的春节本该是如往年一样喜庆热闹,但是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肆虐着我们的生命健康,也带走了本该属于我们的新年气氛。

在这里呼吁大家为了你我的生命健康,请支持拒食野味,禁绝野味交易。

01

援助武汉,车企在行动

在经历了车市寒冬后车企们也是走在抗疫一线,为支援疫情出钱出力。多家车企向武汉捐赠了物资或提供了帮助,市面上的主流车企,分别都捐了多少呢?以下图表来源网络。

那么疫情的突然来袭,又会对车市有什么大体上的影响呢?我们来细品下。

02

上半年销量上升下半年下滑

不知道大家是否记得2002年11月至2003年3月的SARS事件,当时疫情过后市民对于公共出行方式产生了排斥与恐惧,减少了对公共出行的依赖,更多会选择私家车方式出行。没购车的少数家庭会选择立即购车,毕竟担心被传染的心理肯定存在。

另外参考乘联会给出的销量数据,尤其在2003年,销量同比增幅达到了70%。但是这个“影响”因素要长期来看,凑巧那时候中国内地车市刚刚兴起,增长潜伏大,在产量输出有限的情况下,终端销售基本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可见“非典”时期成就了一个“非典型”的汽车市场,或许在2020年,疫情突袭的当下,今年2月份会释放一些家庭新购或增购私家车的用户出来,让2月车市销量得到提升。

03

对汽车配置的影响

相信大家在春节期间都一罩难求,短时间内一个平日在药房随手可及的过滤医用品(口罩)成为了炽手可热的抢手货。

受疫情的影响,消费者或对车辆的消毒及过滤等方面的需求性更高,而PM2.5过滤功能设备相信也会成为一个热门配置。因为在相对密封的车内,你不知道所呼吸的空气是否干净,车内的乘客就是“人肉”净化器。面对这种情况,车辆的PM2.5过滤功能是唯一可以净化空气的一道屏障。

而适当投入研发汽车相关的消毒和过滤设备,或许也能成为车企新的卖点。

04

对汽车消费者的影响

由于疫情影响,春节假期延长,这可能会导致生产厂商人力不足,造成无法正常生产,势必造成产量不足,对于库存量少的热销车型来说,短期内或许会出现加价的情况,如果你是对买车还心存犹豫的刚需消费者,建议继续坐观。

写在最后

虽然2003与2020年迥然不同,也不能同日而语。但如果上半年如上述一样提前释放销量,下半年车市可能会加速下滑。从新购再到换购时代,汽车消费不断在升级,随着总体经济的回暖,未来几年很可能是中高档汽车的销量高峰。最后想说的是风雨同行,共克时艰,武汉加油!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疫情对1月乘用车销量影响有多大?

疫情之下,全行业都受到影响,依托于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汽车行业,影响更是不言而喻。日前,乘联会公布了2020年1月国内乘用车产销数据,那么疫情对1月乘用车市场影响到底有多大?一起来看一下。

全车系下降,无一幸免

从终端销售情况来看,2020年1月狭义乘用车(轿车+SUV+MPV)零售销量169.9万辆,同比下降21.5%。这一降幅,甚至是全年都追不回来的。

环比上月,终端销量同样也有不同程度的下滑,轿车、SUV以及MPV市场都是如此。从整体情况来看,SUV的下滑比例相对更小,MPV的下滑最为严重。

站在风口的新能源,同样凉凉

去年全年,车企们口中最常听到的是新能源三个字,毕竟这是全球化大趋势,中国尤其在这方面投入很大。那新能源车有没有给到中国市场以大回报呢?

很尴尬,答案是否定的。2020年1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4.5万辆,同比下降51.3%,环比2019年12月下降67%。这其中受影响更大的是纯电动车,其批发销量3.5万台,同比下降52%。而插电式混动车型销量1.0万台,同比下降38%。就整体降幅而言,新能源车受影响程度显然更大。

行业下行,谁主沉浮?

当潮水退出,才知道谁在裸泳,在1月实际上班时间短和疫情的双重影响下,车企们的表现又是如何呢?

一汽-大众1月份的表现抢眼,终端销售18.74万台,位居国内车企榜首位置。值得一提的是,此前上汽大众可是销冠榜上常客,但从去年开始,一汽-大众似乎慢慢占据上风。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分列第二三名,表现同样可圈可点。在车企销量TOP5中,吉利汽车是唯一上榜的中国品牌。

写在最后:

主流观点认为,疫情对2020年一季度车市会带来较大的冲击,这一冲击甚至是全年都无法弥补的。理想状态下,如果4月疫情得到有效缓解,对全国乘用车市场批发销量影响约110万台,终端零售销量影响在100万台左右。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在产量受阻的大环境下,去年的库存反倒成为车企手中的一笔财富。而率先复工,也就成为车企们止损最有效的途径。只期疫情早日散去。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这场疫情对于我们普通人、汽车经销商、汽车厂家有什么影响?

2019年底,猝不及防一场疾病肆虐全国,经过我们全国人民的齐心合作,疫情已渐渐被控制住,但是整个汽车制造行业仿佛被冰冻了。已经连续两年出现下跌的汽车销售市场,再一次前景不明。
在2019年底,很多热销车型,开始出现大规模的数据上涨。比如朗逸车型,12月份已经做到了单月销售6万的数据,这是一个好的苗头。所以汽车从业者及汽车机构都对2020年的汽车市场,保持了乐观的情绪,汽车行业正经历着从未有过的洗牌和未知。但是大家已经不像2019年那时候的手足无措,行业信心正在恢复。但是突如其来的一场新冠肺炎疫情,把所有汽车和周边行业都给冰冻了。
现在很多汽车从业者和周边从业人员,都在议论这一次的疫情究竟要持续多久?汽车行业该怎么继续往前走,疫情会对我们整个汽车行业造成多大的伤害?大家知道光汽车制造业这一块,还不算周边及辐射行业,汽车的数据有多大吗?在2018年汽车制造业整体的营收是83372.6亿,换算下来的数据就是每暂停一天,汽车行业至少将有228.4亿蒸发。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打铁还需自身硬,这一次的黑天鹅时间,对每一个汽车制造商,汽车经销商影响是不尽相同的。对于一些处于中高端的汽车厂商而言,这一次的疫情有不小的影响,但绝非可以扳倒优秀的厂家。因为他们在过去几年已经强化了自身的结构,他们在设计、研发、营销、经销商、售后都做了强有力的布置和调整,当然他们也顺利的度过了难熬的2018和2019年。
但是对于一些目前处于低端的汽车厂家而言,这可能是一个马太效应:强者恒强,弱者恒弱。因为平时看不到或者忽视性的问题,都会因为没有销量都会被集体放大。往往很多时候内部的矛盾,要大于外部的困难。销量好,行情好的时候,都是一片歌舞升平。只有当潮水退潮了,才能看出谁在裸游。所以这时候,每一家主机厂应当对疫情所造成的影响,都要有深刻的认识和评估,并积极出台应对措施。这一次黑天鹅事件,也给很多主机厂敲了警钟,让他们明白其实他们并没有储备多宽的护城河。
笔者认为,这次疫情将对三个层面产生影响分别为:客户层面、经销商层面、汽车制造厂家层面。
在客户层面
今年客户的购车意愿将被大大激发,因为当突发情况来临,我们公共交通受到限制,人们的出行将变得很麻烦,这时候购车热情将被点燃。在2003年非典结束后,那一年以及接下来的那两年,汽车销量都出现了爆炸式的增长。考虑到现在人们的手头资金更多、车价更便宜、更灵活的金融方案,所以在三线城市将会出现较大的汽车增量,但对于一二线城市影响可能不会特别大,所以总体而言,2020年购买新车的群体会增加。
在经销商层面
在经销商的层面而言,现在的疫情已经对第一季度的销量产生了较大影响。当疫情结束开市以后,面对市场的不确定因数,和很多现车变为库存的现实,会出现一段时间的大优惠,但是不会持续太久。对于一些库存比较充足的合资车经销商,会出现短暂的火爆销量。而对于一些库存比较少的经销商,比如推崇零库存的日系车型,可能库存只够持续一个月,或者面临无车可卖的尴尬地步。
而我国的自主品牌,大部分在2019年库存系数是1.61,可以持续正常销售2个月。如果有部分的经销商资金比较吃紧,可能就会开启大优惠回笼资金模式,这时候需要厂家配合,给予减压。
这一次的疫情也让不少经销商暴露出较大的短板,就是线上营销能力需要加强。一旦离开店面的自然客流,或者店面的客流下降,经销商的销量就会受到较大的波动,这时候就需要经销商去开发线上的客户,提供良好的线上互动体验感:线上看车、线上核价、以及线上咨询服务。其实无论是否有这次疫情,都需要经销商和厂家来加强线上的营销了。
对于厂家而言
对于厂家而言,资本的雄厚程度也决定了汽车厂家是否能度过这次劫难。考虑到实际情况,第一季度汽车整体的销量出现较大程度的下滑是大概率的事情。这个下降幅度目前还不好说,但是考虑到最差的情况:跌幅达到30%或者更多,那么各大车企的账上资金,还能支撑的住吗?对于很多汽车厂家而言,上半年的出货主要在第二季度的四、五月份,但是考虑到疫情,很多经销商举办五一车展的计划可能会落空,这样又到了考验各大车企的现金流的能力。
2020年是真正考验各大车企能力时候的关键年,毫不夸张地说,对于很多车企这是背水一战。特别是一些新兴的造车势力。在2018年,2019年出现了很多造车新势力。但是这些车企一定要跨过一定的量,持续完成交付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流动资金,特别是还在依靠投资人烧钱的车企。面对这种行情,笔者对于这些造车新势力有三点疑问。
首先、投资人是否有足够的信心来继续加大筹码,投入资金。
第二、是否有每月超过1500的消费者持续买入,一项数据调查表明,只有每月跨过1500的汽车交付量,才能做到盈亏平衡。
第三、面对国产特斯拉价格、知名度和交付能力,造车新势力是否有能力与之过招?
其实根据汽车预测机构的模拟压力测试,绝大多数传统车企,账上的现金流可以支撑半年左右,没有太大问题。但是对于造车新势力而言,这确实是一场渡劫。
其实笔者认为,疫情改变的只是我们暂时前进的速度,不会改变我们前进的方向。对于绝大多数的汽车从业者而言,练好基本功,调整好思路才会让我们的信心更足。未来几年汽车行业一定会出现较大的变革,但是所带来的机遇和财富也是前所未有的。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疫情对汽车行业短期影响较大

嗨!代嘎吼!

2月自觉在家隔离满天的汽车媒体老师们

听说很多汽车老师自行隔离期间学习了很多新技能,每天在家练习——买菜、做饭、抢菜、做饭、做饭、做饭,变着花样做饭…

竟然实现生活自理,脱离外卖啦。

都说生活是最好的学校,我觉得这话说的没毛病哈!

下面我们就一起看看,本周车市时间

#本周汽车行业资讯#

①乘联会数据:2020年1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69.9万台,同比19年1月下降21.5%,创自2005年乘联会零售统计以来的最低增速。乘联会原本预计2月零售正式增长的,目前看要下滑30%以上,1-2月累计下滑在25%以上。

②乘联会数据:1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售量4.5万台,同比下降51.3%。环比12月下降67%。其中差点混动销量1.0万台,同比下降38%。纯电动的批发销售量3.5万台,同比下降52%。

同时,根据乘联会的数据,大家回顾一下就能发现,近5年来,每年春节所在月份无一例外都是下滑。而且,去年春节那个月跌幅就已经达到19%,今年也就多出了2.5个百分点。所以,对于今年乘用车市场1月份的表现,其实我们应该乐观,至少结果还没坏到无法接受。

③这磨人的2月,车企干着“不务正业”的事!

因为不能开业卖车,不能复工造车,加上全国各地防疫物资紧缺,于是,有动作快的车企,已经“转行”开始生产口罩等防疫物资。

2月6日,上汽通用五菱发布消息,将联合上游供应商广西德福特集团,通过改造生产线的方式来生产口罩。仅仅三天后,第一批20万只口罩顺利下线。

2月7日,比亚迪精密制造有限公司将医疗器械、工业防护用品的研发、生产、销售纳入到企业新的经营范围之中。据比亚迪官方介绍,口罩和消毒液预计2月17日前后量产出货,2月底口罩产能可达500万只/天,消毒液5万瓶/天。

2月6日广汽集团,自制相关设备30至50台——其中一部分提供给广州其他国企生产口罩。最终,2月11日,广汽第一台口罩生产设备已进行安装调试。

东风悦达起亚也没有闲着,其股东悦达集团,共改造7条生产线生产口罩。2月12日,其第一批口罩正式投产。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车企都会直接投身口罩生产,但为了共同抗疫,很多车企都在出力。

比如长安,就发挥自身所长,通过控股公司江铃股份紧急排产负压救护车。从1月29日第一辆负压救护车下线,截至2月12日,已交付包括123辆负压救护车、4辆监护型救护车、5辆转运救护车在内的132辆救护车。据称,此次疫情,江铃方面需要生产2255辆相关救护车,且长安旗下另一家公司——长安凯程,也有287辆相关专用车辆的生产订单。

又比如上汽,2月5日,当武汉雷神山医院建成在即,30辆上汽大通负压救护车就已赶到现场严阵以待。而上汽接到工信部的紧急订单是除夕夜,要求十天内交付——按行业规律,这个生产周期一般是30天。据称,上汽大通共接到来自全国抗疫一线的累计订单已经超过230辆。

除此之外,业内还有不少车企都在加紧生产负压救护车,紧急驰援抗疫一线,包括奇瑞、金杯、金龙、南汽依维柯、宇通等等,多数都是客车生产企业。

据知情人士透露疫情期间,北京奔驰每停工一天就亏损近4个亿,全国183家整车生产基地中,已经复工的只有59家,占比32.2%,这也意味着行业大面积的亏损每天都发生。

根据中汽协对300多家汽车整车和零部件企业的调查,此次疫情对汽车业的影响,将超过2003年非典时期,这对本就处于调整期中的中国汽车产业,影响尤为明显。简单从疫情分布来判断,光是疫情最为严重的湖北,汽车产量就占到全国的8%-9%,其次,像广东、浙江等疫情较为严重的地区,也都是汽车大省。

④有生化防御模式的特斯拉能否防住病毒?

特斯拉"生化防御模式"的工作原理其实很简单,是用一个相对密闭的车厢加一个大号的HEPA空调滤芯,空气在进入车厢时都先经过滤芯过滤才能进入,这样一来进入车内的空气就会干净许多,而且特斯拉还还让空调不停的向车厢内吹气增压,这样一来就会导致车型内气压要高于车外气压,空气就会回从车辆其他缝隙中进入车内,从而保证了车内空气的干净。

不过我觉得吧汽车防病毒其实没有什么必要,但看看这些天北京的雾霾,装个可以净化空气的空调滤芯还是必要的。面这种疫情是我们普通人减少外出,就是对防疫做出最大的贡献。

⑤抓紧出台暂免车辆通行费政策

抓紧出台暂时免除包括小轿车在内的客车、货车等所有车辆收费公路全部通行费的政策,更好地保障重点医疗防控物资、生活必需品运输畅通,降低企业物流成本,继续引导好交通预期,实现人员有序出行、均衡出行,在有效防控疫情的同时促进有序复工复产。

#本周汽车资讯#

①全新宝马2系旅行车谍照

②新款沃尔沃V90 CC路试

③宝马X5 Timeless Edition官图

④新宝骏E300内饰谍照

⑤全新保时捷911 Turbo日内瓦车展发布

⑥全新高尔夫R无伪装谍照

⑦全新现代i30预告图发布

⑧兰德酷路泽撒哈拉地平线限量版

⑨国产特斯拉Model 3后驱长续航版申报图

⑩广汽新能源Aion V申报图

#实车网本周选题#

中保研碰撞测试 宝马3系安全成绩卓越

来自销量第一梯队的竞争 朗逸对比雷凌

跨级之争价格相同 逍客皓影谁更具优势

价格依旧坚挺 皓影为什么卖的这么好?

同级别最运动 菲斯塔新能源前景解析

疫情期间上班用车指南 这些你必须知道

友情提醒:从交通运输部获悉,经国务院同意,2月17日零时起至疫情防控工作结束,全国收费公路免收车辆通行费。具体截止时间另行通知。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与疫情影响车辆销售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