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米汽车有什么其他车所不具备的功能吗?
这年头,不造车的科技公司大概是不入流的科技公司。早在2014年,坊间就有传闻称小米将进军汽车行业。当时,雷军亲自出面明确否认传闻的内容,并表示小米绝对不可能造车。然而就在之后的一年时间里,这家以发烧手机业务起家的公司接连申请了9项与汽车相关的专利。
小米有品运营主体——有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经营范围突然发生变更,新增“汽车销售”业务。有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是小米联合创始人刘德,而其最大股东,则正是创始人雷军,他持有这家公司70%的股份。有业内人士依此认为,这次的经营范围变更,意味着小米已正式进军汽车行业。
事实上在2013年,雷军就看准了物联网的巨大潜力,并制定了5年内投资100家生态链企业的雄心计划。而这一计划中,就包含了不少汽车行业相关资源,如车米科技、睿米科技、70迈等专门研发车载相关智能产品的公司。并且有一项名为设备控制方法和装置的专利,马上就要由小米生态链企业华米科技,与小鹏汽车共同实现了。这项技术可通过使用智能手环或智能手机来解锁、启动车辆,用以替代车钥匙。
在不久前的CES Asia 2019亚洲消费电子展上,奔驰曾展出了一款名为“MBUX”的智能人机交互系统,这套系统可以通过车辆端来控制智能家居。这一功能,便是由小米与奔驰合作完成的。而最近,奔驰乘用车中国研发中心也“官宣”将和小米继续展开合作,共同打造智能化用车体验。
2、小米汽车要来了,你期待的小米汽车价位是多少?
看了小米的发布会让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静,小米汽车终于在万众瞩目中开始投入研发,以目前的汽车行业售价来看,我期待小米汽车的均价不超过30万,因为30万是大多数民众能接受的最高门槛。造车这门生意,看新闻像是钱说了算,“首期投资为100亿人民币,预计未来10年投资额100亿美元”;其实更是人说了算,小米入局造车,与前段时间的bd入局、还有数家还在水面以下暗自布局的第二波新造车一起,会成为将中国汽车工业优质人才进一步抽离传统车企的加速器;
吸引这些人才离开传统车企的原因,会是这些新进入者对于用户更专注的研究与更深层次的洞察、会是这些新势力在决策效率与推动效率上的高效敏捷,也会是这些新进入者打造产品时对于前瞻技术的勇于挑战,最后还有这些新进入者更擅长的讲故事、让造车人精心打造的产品不在市场上悄声无息、而是刻下属于中国造车人的时代印记;
而这些原因,也是如小米这样的新进入者挑战汽车行业的信心来源,如果思考问题的方式不变、解决问题的效率不变、依然因循守旧、按部就班,那么还会有更多原本没有进入过汽车行业的外来者, 对争抢传统汽车工业份额抱有希望;
第一波新造车已经初现规模,其中的两三家已经成长为主流传统车企都追着研究的样板,现在第二波又开始了, 产品上会对市场造成的影响,在两三年内、车不落地就还看不到,但对于市场上现有的传统车企来说,却是又一个警钟。
3、上海小米汽车租赁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上海小米汽车租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05月13日,主要经营范围为汽车租赁(取得许可证件后方可从事经营活动),会议及展览服务,婚庆礼仪服务,摄影摄像服务等。
法定代表人:徐华
成立时间:2014-05-13
注册资本:5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310115002314395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浦东新区万祥镇宏祥北路83弄1-42号20幢C区219室
4、小米汽车来了,到底搅了谁的局?是特斯拉还是蔚来?
短期来看对特斯拉的影响比较大。要知道,特斯拉正式在国内上市的就两款车,一款是主打20万元价位的model 3,还有一款是主打30万元价位的model Y,model 3的价位已经降到24万左右,未来可能进一步下调。而且蔚来的车均价在30万元以上主打就是高端豪华汽车系列。这两家企业特斯拉更多是对标大众,丰田等车企,而蔚来对标的是BBA车企。虽然小米目前还未公布其具体的汽车信号。
但从其以往的经历来看,小米不太可能从低端走起,毕竟当年小米手机主打低端性价比,这让后期的小米想要转型非常困难,后来是单独列出红米系列,才让小米数字系列摆脱了低端的品牌形象。这次小米从头开始,进入造车行业,相信会记住这个教训,大概率会直接才能中高端入手。10万到20万之间的价位,是最合适的目标。
因为这个价位竞争力还不强,基本只有国产品牌在竞争,特斯拉的价格还未降到这个水平,其他外资车企也在这个价位,没有展现其足够的竞争力,未来如果小米真的能够把其互联网的思维和性价比的特点展现出来,应该能够在这个价位获取到更多的用户。
5、小米集团官宣造车,你看好小米的汽车业务吗?
如今的小米已经是一家千亿市值的公司了,无论是技术还是资金都是足够的,所以长期来看,小米汽车业务还是有前景的。按照小米创始人雷军的说法,自己很清楚造车是一件很烧钱的事业,但小米目前账上还有一千多亿,未来打算为汽车业务投资100亿美金以上,自己也会担任小米汽车业务的总裁,亲力亲为负责该业务的发展。其实雷军说汽车行业烧钱是对,例如蔚来汽车,目前仅上市三辆车,就烧掉了四百亿人民币,汽车行业完全是重资产,重投入的一个行业。
但按照雷军的说法,小米公司的实力已经很强大,不仅是现金流水平还有研发能力,目前小米已经拥有一万多名科研人员,去年研发投入接近百亿规模,绝对有实力尝试汽车业务。而且最关键的是,与传统燃油车不同,电动汽车的门槛更低,小米如果发展足够快,完全有机会和其他车企一较高下。
再加上小米在手机和IOT生态的优势,未来可以给小米车主提供一个更加优质的车联网体验,通过手机连接汽车,打造一个新生态,这才是小米真正想做的事情。
6、小米汽车量产39999元起步,雷军辟谣?
这几天,不少自媒体在传播关于小米智能汽车量产、售价39999元起步的消息,并配上了一张被网友戏称为“布加迪·威米”的小米汽车配图。
39999元小米汽车的配图(布加迪·威米)
其实早在2014年互联网企业“造车热潮”初步形成时这则消息就有过一轮的疯狂传播,当时用的也是上面这张配图。最终的结果是——雷军微博辟谣。
雷军声称自己并没有参加过什么中国车联网大会,自然不会高调的宣布研发小米电动汽车。未来,小米会专注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和电视机、路由器等智能家庭设备的核心业务上。
时至2017年的今天,小米确实不断专注在雷军当年提到的核心业务上,最快2015年即可实现量产的小米电动汽车谣言也不攻自破。
尽管在2014年就已经被辟谣了,雷军切入汽车市场推出39999元起步的小米智能汽车、小米电动汽车等各种版本的“价格屠夫”式汽车到底有没有可能性?
李民民:论雷军造车的N个可能性
互联网造车热潮之下,时代所趋
2017年百度世界大会上,李彦宏称已经收到一张无人驾驶罚单,无人车量产不再遥远。广汽腾讯战略合作“智·享未来”发布会上,基于腾讯为智联网汽车打造的腾讯车联“AI in Car”系统的电动概念车亮相。而BAT三巨头之一的阿里巴巴,融合阿里云数据存储、云计算服务以及智能设备操作系统等技术成果的智能操作系统YunOS(AliOS)已搭载于多款互联网汽车。
互联网汽车
“互联网+汽车”成BAT三巨头竞速新赛道、新能源汽车市场不断有大量企业涌入。作为一名互联网老兵,雷军此刻切入汽车市场是说的过去的,毕竟雷军曾做过一次用硬件(智能手机)切入互联网市场的事,再来一次不是没有可能。
小米汽车相关专利
小米提交智能汽车行驶控制方法与装置发明专利
今年年初笔者在搜集整理小米相关专利资料时发现关于智能汽车行驶控制方法与装置这条专利的申请人为小米科技有限公司。这条专利信息至少能说明小米有在智能汽车行驶控制方面展开过一系列研究并取得相关成果,为保护研究成果故而申请发明专利。
小米北汽签约
小米与北汽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今年7月,小米与北汽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知情人士透露,本次合作与智能驾驶有关。
尽管雷军在2014年辟谣时申明了自己的观点——小米会专注于移动设备和智能家庭设备等核心业务,不考虑电动汽车和房地产等新领域,但是小米踏足汽车行业的实际行动等迹象表明,雷军或许真的在密谋“造车”。
7、小米汽车会和谁合作
雷军发布的小米造车计划,小米集团宣布拟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负责智能电动汽车业务,他还强调,小米造车均由自己造血投资,不接受外部投资,以确保小米智能汽车更好融入自有生态。这个就意味着小米汽车是独资的企业,所谓的合作,只是采购不同的关键部件组装成小米汽车,不会成立合资企业。。
8、小米汽车可能不是我们认识的那个小米,我们是否需要小米汽车?
我们需要小米汽车,这是结论,之所以开头就说了,是说汽车市场它一直存在一个较高的品牌溢价,但其实品牌溢价这个东西它本质上是不应该存在的,这个品牌它制造出来的汽车质量好,能够满足日常的应用,它的各个部位零件都是多大的成本,它本身的利润空间应该多大,这都是能算出来的。
现在很多汽车厂商的日常操作就是这辆车子的制造成本是10万块倒卖30万,不要问我卖的为什么这么贵,因为我有品牌在里面,我这个牌子就值另外那些钱,你是冲我这个牌子买的,但其实汽车这种高档耐用品它与牌子没有特别大的关系,尤其是对于很多的普通群众来说,你买个车子只是说动力平稳省油,然后驾驶的体验感以及各方面技术做得都不错,他售后做得挺好的,这就可以了,至于她到底是不是哪个特有的品牌,这重要吗?不重要。
小米公司在打价格这方面也不得不承认,确实他进入了很多行业之后,都把家电电子产品这些东西的价格打了下来,因为小米公司没有做手机之前,手机的价格就很高,尤其是这两年小米公司主打性价比推出的红米系列手机,其他国产的厂商也不得不跟着,因为人家这个配置就卖2000块钱,你凭什么卖3000块钱你多什么呀?这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是有好处的,家电行业也是这样,白色家电三巨头,海尔格力美的,本身这几年的资产负债率。净收益都是没有16年17年的时候好了,这也是受到很多新兴的公司进入这些行业的影响的。
我们需要把汽车行业真正变成大家都需要的行业,而不是一个存在着很高品牌溢价的行业,这个车子如果它的成本是5万块。汽车厂商保持在20% 40%的利润,那他卖到6万块卖到8万块都可以,但不能说它成本5万块他就要卖到20万,那已经算是暴利空间了,汽车厂商要么就是不赚钱要么就是赚大钱,这种现状不能长期存在,应该说是有一个行业共同的利润标准的,就是平均来说各个汽车厂家大概都有多高的利润空间,这个应该是在未来逐渐形成共识的。
9、小米与奔腾合作推出小米汽车的性能怎么样?
首先,这款汽车的性价比可能比起小米的其他产品来说并不算特别高。小米有品曾经和奔腾一起合作推出了一汽 奔腾T77的米粉定制版,这款汽车的起步售价为12.48万元。而T77原车起步价则只有8.98万元,溢价高达2.5万元。整辆车最大的亮点是加入了3D全息影像系统,同时还可以支持语音交互和视觉互动功能。可以说这套系统的加入,使整辆车的科技感提升了不少。
其次,这款汽车的车身长度为4525mm,轴距为2700mm,作为一款紧凑型SUV,车子内部的空间还是比较大的,舒适性也很高。而且从外观方面我们可以看到,汽车前脸采用的是六边形的满天星状进气格珊,再加上两侧的犀利大灯组设计,使整个汽车看起来非常大气。从侧面来看,车身采用单腰线设计,富有层次感。在一些细节方面的设计更是相当新潮,符合年轻人审美。
从内饰方面来看,这款汽车采用的是环抱式的设计,并且搭载了全液晶仪表盘和悬浮式的大尺寸中控屏,可以说科技感非常的强了。动力方面搭载的是一台1.2T的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为105kW。并且还匹配了6速手动或7速双离合变速箱。
综上来看,这款汽车最大的亮点也许就是3D全息影像系统以及语音交互和视觉互动功能了。在其他方面的表现只能说是中规中矩,而且十几万的价格对于注重实用性的车主们来说可能并不是特别划算,但是对于很多狂热米粉来说,小米所推出的第一款汽车还是相当值得购买的。
10、小米官宣造车雷军掌舵,未来小米汽车有哪些优势?
小米官宣造车雷军掌舵,未来小米汽车的优势还是很多的,首先受众比较多,还是有很多人认可小米的产品的,因为小米的产品,价格比较低,设计比较新颖,所以小米如果真的是要造车的话,我感觉小米汽车还是会有很多的优势的。品牌的效应发挥的比较好,有一定的受众群体,已经有一定的市场基础,所以我是期待小米汽车能够赶快和大众见面的。
其实之前小米就已经传出了造车的新闻,虽然小米否认了造车的计划,但是却有网友发出了小米的概念车图片。车体的流线型非常好,不过这也不足为奇,毕竟小米的产品设计还是比较符合现代年轻人的审美观的,所以小米的汽车,设计感非常足,会受到年轻群体的青睐。
众所周知,小米系列的产品价格都不算太贵,跟卖肾的苹果比起来,小米的价格可以说是非常的亲民了。此外,小米在进军家居市场的时候,也定制了价格优势,净化器,空调,电饭煲等等产品,不仅设计简约大方,而且价格也非常的亲民,这和其他汽车相比较起来说也是一个明显的优势。
之前小米的影响模式是饥饿营销,虽然有很多人不喜欢这种营销模式,但是也正是因为这种特殊的影响模式,给小米积累了很多的受众群体。此外,正是因为小米进入了家居市场,价格低廉,设计简约,所以很多人都会选择小米的产品,也正是因为这方方面面的原因,小米的汽车应该也是存在着一定的市场的。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