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对车市影响有多大?
2020年以一场“战疫”行动开局。
在疫情导致开工延迟、非涉及居民生活必须的公共场所一律关停的情况下,大家不禁要问:这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到底会给汽车行业带来多大的影响?
很多人会把此次的疫情影响跟2003年做对比,这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是外界环境已经大不同。03年的中国汽车市场处于增量市场,汽车销量并没有受到很大的影响,仍然处于正增长,获得了35%的增长。当时的分析指出,03年的疫情让部分国民发现,疫情时挤地铁、公交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私家车更安全、便捷,在汽车行业正增长的大环境下,很多人决定购车。中国汽车行业,目前已连跌两年,大部分人的认知是中国汽车行业增量市场已经见顶,在这种大环境下,今年汽车市场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接下来,将对疫情下车市的生产端、流通端、消费端做一个剖析。
●?生产端
疫情影响下,整个汽车行业供给短期承受较大压力,整车厂主要受到工人返工延后(根据各区疫情严重程度推迟不一)影响,其中湖北省内整车厂受影响幅度大于全国其他地区;零部件厂主要受到工人返工延后、下游开工延后双重影响,其中生产区域单一且在严重疫情区、重人力的零部件企业受影响幅度更大;湖北省内汽车产能占全国汽车总产能15%左右,集中为法系(神龙)、日系(东风本田/雷诺/日产)、美系(上汽通用);湖北省内零部件集中在内外饰(座椅、车灯是典型),基本无核心垄断零部件。
2020年,车市迎来了一个不错的开局。1月前18天,国内乘用车市批发量同比上涨4.59%,零售量同比上涨10.81%。由于春节假期位于1月最后一周,如果不是疫情导致延迟开工,2月应有一个完整的工作月。但随着各大车企至少将开工时间推迟至2月10日之后,意味着整月将损失近50%的汽车产能。在车市下滑的情况下,生产大于需求,对于各大主机厂来说,也是消化了库存,只要后期产能跟上,供需矛盾相对较小。
根据统计大多数车企返工推迟1周-1.5周区间,给予行业整体推迟9天返工假设,2020Q1一共有91天,测算延后生产的天数占2020Q1约10%,考虑每日平滑生产,则2020Q1收入端影响10%左右,2020年全年收入端影响在2.5%左右。而利润端在收入端减少的基础上,还要考虑固定资产折旧和员工薪酬的成本,也会有一定比例的下降。
●?流通端
2019年车市的一大关键词是“去库存”,至2019年12月,车市库存降至全年最低的1.33。分类来看,豪华/进口品牌、合资品牌、本土品牌在去年12月后的库存系数分别为1.11、1.18、1.61,其中库存最高的车企为1.75。也就是说,按照正常销售节奏,经销商普遍库存大约可以维持不到2个月,部分库存较低的日系车企可能在1个月内。
威尔森(智能决策平台):目前预测2020年第一季度的销量很有可能同比下降50%以上;而第二季度的四月仍然受疫情影响,同比降幅也大概率超过10%。疫情导致2020年上半年汽车市场受挫将成为大概率事件,如果想追回2020年预期的销量,从市场需求出发,企业把握好调整的节奏,或许仍有机会。在疫情之下,传统的客流量及成交量下降,汽车团购会和一些营销的活动也无法开展,这会导致经销商端销量的进一步降低。没有销量就意味着没有现金流,就无法偿还银行贷款,若贷不到款、资金周转不开,短时间内就可能支撑不下去。
“在2019年中国乘用车市场太难了的背景下,这次肺炎疫情的冲击对车市可谓雪上加霜。”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如是说。为了缓解经销商经营压力,多家汽车厂商开始发布“暖心政策”。如沃尔沃成为首个宣布疫情期间免除经销商销量考核任务的车企,与此同时,考虑到经销商人员的收入可能会疫情影响,为减轻经销商财务压力,沃尔沃直接对经销商工作人员提供超千万人民币对人员补贴。同时沃尔沃还与银行磋商,降低部分经销商的到期还款风险,加强近期的线上营销投入和支持等。同时,奥迪、东风悦达起亚、一汽奔腾等厂商也调整了针对疫情等相关政策,缓解经销商的经营压力。
●?消费端
目前最不确定因素在消费端,核心是购买力。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居民收入预期下降,导致部分居民的节后生产经营性购车放缓。正面的影响是私车购买热情提升,原来指望网约车解决出行的想法被动摇。
在复购与首购基本持平,甚至复购超过首购的2020年,这种刺激性拉动主要出现在首购比例较高的三线以下城市,但是这些小镇青年、小镇大叔,都是指着春节过年回来挣上一笔。现在没人出来消费,收入很受影响,不破产就算很好看,购买能力与首购动力两相抵消,消费需求在中短期内下滑的可能性较大。
以目前普遍额外停产10-15天的情况来看,厂商和经销商的供需是同时冻结的短期平衡,疫情结束后三线以下首购消费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当前疫情所造成的的“停摆”损失,相比由此带来的消费预期和购买力变化而言,微不足道。一旦疫情解除,在政策的帮助下,伴随着消费预期和购买力的逐渐恢复,中国的汽车市场依旧会沿着之前的市场惯性加速调整。
疫情能改变的,只是当下车市的发展节奏,而不是未来车市的发展方向,中国汽车仍会按照已初步形成的新格局继续前进。从业者应更有信心,看到未来十年汽车行业大变革中,调整好方向,加速内部变革,强化产品优势和体系竞争力,迎接更多的更多商业机会和全新挑战。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开车出行怎么做才能保证安全?
往年的这个时候,我们所有人的朋友圈早就被“假期余额不足”、“还没好好感受,年就过完了”、“春运返程高峰一票难求!”等动态刷屏了。但是今年的情况就有点不大一样了,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直接给原本热闹的春节假期泼了一大盆冷水,而为了避免更多人交叉感染也是保证自己的安全,大家不得不选择在春节期间不出门走亲访友。每天宅在家,无聊至极,更有甚者直接在鱼缸中钓起了鱼,相信大家的感受和小编一样,这是我人生中最漫长的一个春节假期。
我们都非常希望疫情能够早日结束,但是现实情况并不乐观,疫情的拐点也迟迟没有出现。目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钟南山院士也提醒大家,疫情在最近两周进入高峰期,而此时又正值春运返程高峰,人流量巨大的公共交通工具俨然已经成为病毒传播的温床。
相信看到这,有人就会问了,公共交通人流量巨大不安全可以理解,那我们私家车用户自己开车通勤是不是就安全了呢?确实,相比于公共交通,私家车空间相对更加私密且对于同行人员身体健康状况更加了解,所以车内环境相对会比较安全,但是如果司乘人员出入公共场所之后没有合理的消毒就进入车内或搭载了疑似感染患者,那么车内这个相对密闭的空间同样会变得异常危险。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几个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来说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用车注意事项以及如何预防。
一、如何保障车内环境的安全?
其实一般情况下,如果不是在疫情特别严重的区域,普通私家车并不需要做特殊的消毒处理,我们仅需将车辆安全停放在空旷且通风的场所,做好通风换气便可。而如果车辆停放在地库等密闭场所时,可以打开内循环进行通风换气。
当司乘人员前往公共场所后返回车辆,必须用消毒液或消毒湿巾对手部等进行消毒,以免将病毒带入车内,而如果有同行人员身体健康不明或出现不适症状,在其搭乘后须及时开窗通风,并对车内物品以及门把手等进行消毒,根据相关消息称,新型冠状病毒可用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二氧化氯等有效灭活,所以私家车主可用调好配比的84消毒液或酒精喷雾消毒,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用含酒精的消毒湿巾擦拭内饰时对内饰可能会有一定的腐蚀,且酒精消毒后切忌在车内吸烟!
二、开车需不需要佩戴口罩?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平常并没有佩戴口罩的习惯,特别是呼吸阻力比较大的口罩,所以在车内就会摘下口罩,让自己呼吸更加顺畅,但是这其实是一件比较危险的事情。
之前说过,虽然私家车内环境相比于公共交通还是要安全的,但是我们大部分私家车的空气滤芯对于这种直径仅有0.06-0.14μm的新型冠状病毒并没有特别好的过滤效果。面对病毒,最好的防护措施仍然是佩戴口罩(市面上所有口罩,对于病毒的传播都有阻隔作用,只不过防护效果略有不同而已,所以如果无法买到防护效果最好的医用防护口罩(N95),佩戴其他口罩也是同样有效的),所以在疫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的前提下,开车出行尽量也佩戴好口罩。
三、不出门才是最好的防护手段
虽说就目前的情况而言,驾驶私家车是最安全的出行方式之一,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风险依然存在,如果必须驾车出行,请佩戴好有防护效果的口罩,在上下车时务必对手部进行消毒,保持手部的洁净永远是抑制细菌抗击病毒的第一道防线。
而正如钟南山院士所说的,不出门就是最好的防护手段,所以如果不到万不得已就不要出门,管好自己的腿,宅在家里就是对奋战在防疫一线的工作人员最大的支持,做好日常防护就是对疫情控制做出的最大贡献!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新冠肺炎”期间出行,开自家车一定要做好这几点
作者:CC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爆发,让本来应该其乐融融的春节,抹上了一层阴影。
春节过后,即将迎来大规模的返程高峰,多地客车停运,轨道交通受限之后,私家车交通成为了关键的出行方式。
我们仍然倡议,按照国家的权威建议进行自我隔离,尽量不出家门,做好卫生防护。
但不可避免的是,仍然会有特殊的情况需要出行,所以这篇文章为大家总结了一些指南:如何在私家车出行时进行病毒预防。
上车之前需要做哪些准备?
车辆无论是暴露在地面,还是放置于地下停车场,但凡在公共场合搁置,汽车的表层就会存留细菌,而车内由于长时间的皮肤接触,细菌存留会更多,所以无论是否在疫情期间,我们的私家车都需要做好消毒的处理。
当然,在出门之前,就要戴好口罩,做好护目和手部的清洁工作。
手和皮肤的清洗消毒,建议使用有效的消毒剂,例如碘伏、含氯消毒剂、过氧化氢消毒剂等手皮肤消毒剂或速干手消毒剂。
车辆门把手无需强调清洁,但触碰过后,不要用手去揉眼睛或触碰鼻孔部位。不过在最新的新闻报道中,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所所长寇增强介绍,疫情处置时发现家庭环境中比如门把手、手机等都能够检测到新型冠状病毒,所以我们还是建议,汽车暴露在表面,与人接触的位置也尽量进行消毒和清洁。
车内的方向盘,座椅,空调出风口处容易附着细菌和病毒,车子应定期进行消毒。数据显示,超过55%的人在车内出现过头晕脑胀的现象,接近16%的人出现过呼吸道过敏症状。
如果是自己进行处理,可以用消毒剂进行喷酒或擦拭,市场上常见的化学消毒液主要有84消毒液和过氧乙酸。消毒过后车内会留有气味,需要开窗通风半小时以上。(以84消毒液为例,夏季半小时挥发尽,冬季需2小时)
不过这种消毒方式容易留下化学残留物,或对汽车部件造成腐蚀和漂白损伤,车主朋友可以在适当的时间选择更专业的消毒方式,我们后续会有相关文章报道。
这些偏向日常的养护,在行车之前,可更换有抑制病毒功效的空调滤芯,然后进行车舱的消毒通风即可。
上车后是否继续带口罩?
车子如果是在空旷的场地,建议打开外循环进行车舱的通风换气。如果在较密闭的环境,就要打开内循环。
无论是否为单人出行,一旦空调为外循环,车子就不再是密闭的空间,也存在病毒流动的可能,所以上车后尽量佩戴口罩。
若是不得已情况下搭乘可疑症状者(包括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结膜炎、肌肉酸痛等)在车内所有人必须佩戴口罩,尽量与同车人员保持距离,同时不要开启空调内循环,并进行适度开窗通风。(但要注意,不要开口过大,预防温度过低而感冒)
当可疑症状者下车后,迅速寻找空旷的地方进行全车的消毒以及通风换气。
搭乘了已感染患者怎么办?
患者下车之后,应该做好私家车的终末消毒。终末消毒的范围包括:物体表面(座椅、方向盘、车窗、车把手等)、空调系统和呕吐物。
消毒处理时发动汽车并打开空调内循环。具体的消毒方式由当地疾控机构的专业人员或者有资质的第三方操作,没有进行消毒处理之前,车辆不建议使用,同乘的密切接触者,应当接受14天的医学观察。
除了以上三点,我们还要做好日常的出行准备,比如备粮,备药,以应对长途高速,封路等潜在可能。【END】
图片来源于 人民日报
最后总结几个关键词。
1.做好个人防护工作(戴口罩、勤洗手、护目等);
2.汽车消毒清洁(更替更好的空气滤芯);
3.活用空调内外循环(勤通风换气);
4.保持良好心态。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出租车私家车出行该注意什么?
出租车、私家车分别该如何消毒?5、新冠疫情之下,汽车市场发生了什么变化?
在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之下,各行各业开始恢复正常。虽然走出了疫情的阴影,但疫情所带来的经济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作为消费者,大家的收入减少了,也开始认识到存款的重要性。超前贷款消费和大件消费的意愿也都渐渐被打消,加之本身购车也并不是刚性需求,还不如存下一笔钱作为生存备用金。在需求减少之后,车企和经销商势必也会渐渐没落。上百个汽车工厂停工停产,而且一旦一部分工厂停产,就会影响到整个汽车全球供应链的平衡。而且湖北拥有多家整车企业,集中了东风汽车,东风本田,东风日产,东风标志雪铁龙,上汽通用等主流OEM的重要生产基地,同时聚集500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影响之大可想而知。
虽然相比起人员密集的餐饮业和娱乐业,汽车经销商并没有那么严重的受疫情影响。但经销商都是依附于车企的,车企如果不行了,唇亡齿寒。销量下降,毛利下降,但成本依然投入大,成为了经销商很大的压力。
从1月1日-5月12日期间,全国已有1345家汽车经销商登记注销,其中,近六成创立时间为3年以内。其实无论是车企还是经销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都至关重要。企业经营一定要稳住现金流,有足够的资金储备。当然,要想治本依然还是需要保持持续盈利的能力,
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汽车市场复苏迹象更加明显。整体的产销量逐渐提升,4月份中国汽车产销量均突破200万辆,全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10.4万辆和207万辆,分别同比增长2.3%和4.4%增长率由负转正。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