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密度的所有公式
密度定义:物体的质量除以体积。
1、定义公式:P=M/V
单位:国际单位kg/m3;常用单位g/cm3;1g/cm3=1×103kg/m3
2、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密度的测量方法: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
天平、量筒、水、金属块(小)、细绳。
实验步骤
1.用天平称出金属块的质量m。
2.往量筒中注入适量水,读出体积为V1。
3.用细绳系住金属块放入量筒中,浸没,读出体积为V2。
(1)用密度求车辆扩展资料
密度与浮力
物体在水中
ρ物体<ρ水,物体漂浮(上浮)
ρ物体= ρ水,物体悬浮
ρ物体>ρ水,物体沉底(下沉)
对于任何液体
ρ物体<ρ液,物体漂浮(或上浮)
ρ物体= ρ液,物体悬浮
ρ物体>ρ液,物体沉底(或下沉)
当ρ物体≤ρ液时(物体漂浮或悬浮)
物体在水中的体积:物体的体积=ρ物体:ρ液
当ρ物体= ρ水(物体)悬浮时,物体在水中的体积:物体的体积=1:1
2、怎么用电路实现计算一张照片里面的车辆密度的功能
这个需要用到图像处理技术,先对图片进行滤波,二值化处理,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汽车数量,建立数学模型,得到车辆密度,我说这么多让计算机来干就是不到1秒的事,比如公路的车牌识别也是用图像处理技术,很快就能找到一幅图片中车牌的位置,进行数字识别。
3、某型号小轿车油箱的容积是60升,所用的燃料是密度为0.71×10 3 kg/m 3 的汽油.(1)该车油箱最多能装多
(1)该车油箱最多能装汽油m=ρV=0.71×10 3 kg/m 3 ×60×10 -3 m 3 =42.6kg;
答:该车油箱最多能装汽油42.6kg;
(2)车的总重量是G=mg=1500kg×10N/kg=15000N;
车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是S= F p = G p = 15000N 2×1 0 5 Pa =7.5×10 -2 m 2 ;
答:车的总重量是15000N;车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是7.5×10 -2 m 2 ;
(3)行驶时间t= s v = 100000m 20m/s =5000s;
汽车的有用功W 有用 =Pt=12×10 3 W×5000s=6×10 7 J;
释放的能量Q=qm 1 =4.6×10 7 J/kg×5kg=2.3×10 8 J;
发动机的效率η= W 有用 Q = 6× 10 7 J 2.3×1 0 8 J ×100%=26%.
答:有用功为6×10 7 J;热机效率为26%.
4、关于车流密度的问题
密度指道路上车辆密集的程度,即单位长度上的车辆数(某瞬间)。当车流密度小于最佳车流密度时,车流处于自由行驶状态,平均车速高。交通流量没有达到最大值,密度增大,交通流量也增大;当车流密度接近或等于最佳车流密度时,车流出现车队跟驰现象,车速受到限制。各种车辆接近某一车速等速行驶,交通流量将要达到最大值;当车流密度大于最佳车流密度时,车流处于拥挤状态,由于车流密度逐渐增大,车速和交通流量同时降低,交通发生阻塞,甚至发生停车现象。
5、求密度的几种方法?
一、只用天平(测石头的密度)
1、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2、测出石头和空烧杯的总质量m2。
3、取出石头将烧杯装满水测出总质量m3。
4、将石头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水溢出后,测出烧杯、剩余水和石头的总质量m4。
二、只用量筒(测橡皮泥的密度)
1、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量筒中水的体积V1。
2、将橡皮泥做成船型,漂浮在量筒的水中,记下量筒中水位所到达的体积V2。
3、将橡皮泥沉入水底,记下量筒中水位所到达的体积V3。
(5)用密度求车辆扩展资料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
①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对于同一种物质,在确定的温度和状态下,密度是不变的,即物质的密度大小与质量和体积无关,而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②每种物质的密度是一定的,它一般不随物体的质量、体积和形状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对ρ=m/v的理解,不能单纯从数学角度出发,认为ρ与m成正比,ρ与V成反比。因为对于同一种物质来说,m/v是定值,例如用同种铁做成的小铁钉和大铁块的密度是相等的。
③物质的密度并不是绝对不变的,当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时,物质的密度也会发生变化。例如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时,质量不变,但体积变大,密度就会变小。另外,温度变化和气压变化也会影响气体的密度。
6、求密度的问题。
因为密度一般情况下,常用的就只有 千克每立方米 或者克每立方厘米
所以才要把立方分米换成立方米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