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车辆百科 > 疫情车辆系统

疫情车辆系统

发布时间:2021-04-19 00:52:26

1、疫情期间,如何给您的爱车做好防疫?

连日来,各地复工复产都在稳步推进,我们发现路上的车子越来越多。我国本轮疫情流行高峰已经过去,新增发病数在持续下降,疫情总体保持在较低水平,但是外出行车还是要注意车辆的清洁和消毒。那么,疫情期间,如何给您的爱车做好防疫?

1、车辆外部清洁

汽车的车漆就如同人们的“皮肤”长期“裸露”在外再加上疫情期更容易吸附污染物所以想要光鲜亮丽,就要精心呵护:

(1)平日春季要多给汽车打蜡、封釉;

(2)疫情间门把手、后备箱开关、车钥匙等最常接触物要重点做好消毒处理,建议配备一次性消毒湿巾,在上车前后,对双手以及车内会接触到的部件进行擦拭。

清洁方法:用毛巾或一次性清洁巾蘸取稀释 75% 以上的医用酒精,重点擦拭车门把手、后备箱开关及把手、汽车钥匙等经常接触的部位,尽量避免将病菌带入车内。

特别注意的是,在消毒液的选择上,避免使用含有次氯酸钠的 84 消毒液,以免车辆金属和皮质出现腐蚀现象。

2、车辆内部清洁

首先:重点擦拭方向盘、安全带、档把、仪表盘、中控区按键、手刹、座椅脚垫等经常接触的部位,擦拭完成后,打开汽车门窗通风,以消除酒精残留的气味。

特别注意的是,合理使用医用酒精不会影响个人健康,同时也不会破坏汽车内的饰件。但医用酒精具有易燃性,在操作时,确保汽车是熄火状态,避免引发火灾。

其次:对空调系统,建议进行专业全面消毒。常规的空调系统清理办法,主要包括?换灰尘滤芯,使用清洁剂对空调风道、蒸发器杀菌、消毒以及拆开进行手工清理。

路上的行人、车子多了起来,城市也正逐渐“苏醒”,人们对全面战胜新冠肺炎疫情充满信心。但是疫情还未完全解除,我们还是不能松懈,出门大家一定要戴好口罩不扎堆,勤洗手不聚会。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疫情期间,车辆长久放置有哪些危害

受疫情影响,武汉全市小区采取封闭式管理,人员凭出入卡在规定时间里出入,车辆则彻底禁止进出,而且很多路段封路,路上几乎很少有车辆行驶。但是车辆长期置放对车辆本身是有伤害的。

车辆长期不开,电瓶没了充电源,却还要给防盗器等电子设备供电,时间一长就容易亏电,导致车辆启动困难。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发动机会给电瓶充电,车辆每天都正常行驶,电瓶寿命可达到三四年,但是如果隔一段时间不开的话,电瓶就比较容易出问题。

发动机长期不工作会导致机油变质,产生凝固物,润滑效果大打折扣。再使用时会有动力不足、车身颤抖和发动机产生积碳

一些酸性物质还会对机件造成一定的腐蚀,比如轮胎、雨刮器等橡胶制品。而且长期不动,其胶质也会变松,影响车辆密闭性或者自身产生行驶噪音。

长期停放的车辆轮胎接触地面的部位会因长期受挤压而收缩变形,从而导致轮胎局部变形,高速行驶存在安全隐患。所以如果车辆要长期停放要给轮胎打满气,最大程度减免轮胎因承受压力而变形的可能性。

车辆停放时间最好不要超过15天,即使在疫情阶段也应该在做好防护措施的情况下5-8天启动一次车辆并在小区内或地下停车场内安全行驶一会。如果可以开车出门尽量开车出门,不仅可以保证车辆正常运行也可以降低感染几率。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疫情期间汽车该如何消毒

自新的冠状病毒爆发以来已经过去了将近半个月,明明只有短短十几天,但是由这种疾病引起的恐惧和恐慌使今年的春节显得特别长。在疫情期间,最好的办法当然是不出门但是当我们不得不出门的时候一定要做好防护,今天这篇文章,来给大家说下如何给自己的爱车进行消毒。
一、勤通风,多换气
在当前的疫情情况下,我们需要做好通风换气的工作,即在空旷的地方打开所有门窗5-10分钟以确保新鲜空气,在冬季的这个时候,北部地区的温度相对较低,通风时,应尽量选择正午,并做好保暖工作,以免因车内外温差大而引起不必要的感冒。
二、及时更换空调滤芯
近年来,受诸如雾霾等客观气候条件的影响,越来越多的防雾过滤器模型可以有效过滤直径为2.5微米(PM2.5)的悬浮颗粒物,新型冠状病毒在空气中传染所依附的飞沫颗粒直径在5微米以内,可以起到一定的隔绝作用。
三、内饰消毒
除了汽车的空调系统外,汽车的内部空间也需要消毒,可以在汽车的座椅、天花板、地毯、脚垫和其他地方喷上75度以上的酒精,专业人士说,高于75度的酒精可以消除新型冠状病毒,也可以使用酒精湿巾擦拭内部进行消毒。值得注意的是,当消毒剂中含有酒精和氯等元素时,请避免与皮革和金属部件长时间接触。
从目前的新闻报道来看,估计该疫情还将维持一段时间,大家仍然需要更加注意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外出,当您必须外出时,必须戴上口罩,回家时也要进行消毒。毕竟,生命安全才是第一位。让我们一起为中国加油!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疫情期车怎么年审?

新型冠状病毒是什么?

2019新型冠状病毒,即“2019-nCoV”,因2019年武汉病毒性肺炎病例而被发现,2020年1月12日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型病毒家族,已知可引起感冒以及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等较严重疾病。新型冠状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持续开展流感及相关疾病监测,发现多起病毒性肺炎病例,均诊断为病毒性肺炎/肺部感染。

得了新型冠状病毒有哪些症状?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人体早期的症状和一般病毒感染引起的感冒症状有相似之处,主要表现为疲倦、乏力、肌肉酸痛,也有少数病人会表现为胃肠道的反应,比如腹痛和腹泻。

随着病情的发展,病人会出现发烧的症状,发烧度数在37.3度以上。另外还会出现呼吸道相关症状,包括咳嗽、喉咙疼痛等。

随着症状的加重,病人会出现呼吸困难、胸闷、气短,甚至会出现呼吸窘迫等严重症状。进行影像学的检查会发现肺部有磨玻璃一样的肺间质的改变。表现严重的还会出现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凝血功能障碍和肾功能衰竭等。

目前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所致疾病没有特异治疗方法。但许多症状是可以处理的,因此需根据患者临床情况进行治疗。此外,对感染者的辅助护理可能非常有效。

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暂时没有有效的疫苗预防方法,做好个人防护是最切实可行的方法,包括:

保持基本的手部和呼吸道卫生,坚持安全饮食习惯。

尽可能避免与任何表现出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咳嗽和打喷嚏等)的人密切接触。

多饮水、注意休息,提升免疫力。

居住及工作环境中多保持通风状态。

怀疑自己得了新型冠状病毒怎么办?

怀疑自己疑似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时,要第一时间与家人和朋友隔离,不要外出,避免病毒交叉感染。

身体进一步出现发热(发烧度数>37.3度)、咳嗽等异常临床表现时,要第一时间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这样能够更好的控制新型冠状病毒传播。

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要保持医学观察14天,14天期间如果无其他症状发生,才可以解除隔离。

以下是其他关于冠状病毒的其他专题解读:

【预防知识】积极防护,保护自己

【科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常用口罩种类盘点

若您在疫情期间有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可使用:新型肺炎患者同乘查询

查看各地实时交通封禁状况可关注:疫情出行管控消息速报

若您出现身体不适状况,可足不出户,在线免费问医生:阻击肺炎免费问医生

5、疫情过后,汽车能否在这些方面升级,成为人们最关注的问题

毫无疑问,新冠肺炎疫情对于国内汽车销售行业的影响非常大,让本就不景气的车市更是雪上加霜。根据中国乘用车协会发布了最新一期新车销量报告显示,2020年2月1日-16日(上半月),中国乘用车厂家零售日均销量为2249辆,与去年同期的29090辆相比,同比大跌92%,跌幅创历史最高纪录。

新冠疫情在改变消费行为的同时,也在改变消费者的用车需求。与疫情发生前相比,消费者更加重视汽车健康方面的功能配置。而这一变化也给许多车企提供了新的研发思路,酝酿着在这些方面进行升级。

达到拦截病毒级别的空气净化功能

一直以来,汽车的创新性的改变更多在于外观和动力操控等方面,很少会根据用车环境进行相应的改变,不过近年来这一趋势却有改变。

前几年,北方的空气质量问题严重,甚至多个城市还有严重的雾霾现象。但当时汽车的空调系统大多只有简单的加热和制冷功能,无法过滤空气中有害颗粒,所以雾霾天开车出行就是毫无保护地暴露在外面,对于身体健康伤害巨大。不少汽车厂商立刻做出调整,给汽车安装带有PM2.5过滤的空调系统。

某种程度上,这次疫情也可能像雾霾一样影响汽车的功能设计。根据目前披露的资料,新冠病毒只要依附在物体表面,而且温度适宜,最多可存活一周。极高的存活率,大大增加了病毒的传播性。曾经有效拦截雾霾的空调过滤系统在病毒面前并没有太大的作用,因为大部分车载空气过滤系统只能实现PM2.5级别的有效过滤,对体积远小于PM2.5颗粒的病毒并无法有效拦截。

如何实现空气过滤功能的升级,达到病毒拦截级别的效果,成为汽车研发的新思路。

有效监管车主健康的智能车机系统

随着车机系统的快速普及,汽车也越来越智能化,可以自定义车内氛围灯、自定义驾驶模式、语音识别等。不过目前这些智能化大都体现在车辆驾驶相关的功能上,但与驾驶者深度融合的个性化功能方面并没有实现突破,比如驾驶者的健康问题。

即使没有当下的疫情肆虐,智能车机系统监管驾驶者健康状况的功能也很实用。现代人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亚健康,而且日常生活中感冒等不利于安全驾驶的不佳健康状况也经常出现,还有部分人可能患有心脏疾病等可能突发对驾驶安全构成加大威胁的疾病,所以说这项功能还是非常具有实际意义的。

如果真的实现这个功能,汽车就可以采集驾驶者健康状况,判断可能发生的危险,直接干预车辆行驶状态以确保行车安全,甚至还能帮驾驶者最及时的治疗帮助等。

汽车材质用料的全面升级,不仅仅环保更要抗菌

随着消费者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现在汽车越来越重视采用环保材质。采用了环保材质内饰,不仅极大的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而且还能能有效去除车内异味,保护消费者身心健康。

说回这次疫情带来的影响,就是很多有车人士都在考虑如何对汽车内饰做一个全面的除菌工作?这个问题也给车企带来启发,也许汽车内饰材料可能不止需要使用环保材质,更需要具有抑菌灭菌抗菌功能。

当然,如何能做到保证汽车内饰用料即能做到环保又能抗菌抗病毒,这是一个技术难题,目前还没有低成本有的解决方案。不过据了解,已经有一些厂家和零部件供应商已经着手开发相应的技术了,相信随着技术的进步,这个功能也终会出现。

写在最后

疫情终将过去,但疫情带给人类的思考也无法停止。笔者这些天经常被不断涌现的舍己救人和互相关爱的事迹而感动,不过作为汽车小编,我今天还是聚焦从技术层面聊下这场疫情可能给汽车行业带来的技术影响。

事实上,汽车行业也一直在沿着更加健康更加智能的道路上疾驰,希望在这些方面早日实现技术突破进步。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疫情会影响汽车研发的方向吗?

疫情的发生,使得各行各业都进入了短暂的停产休息之中,从疫情带来的影响,也版是给了很权多的思考和启示,汽车作为公共出行的一份子,担负着使用需求和安全性能等方面,新型肺炎疫情这只“黑天鹅”对于汽车行业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无论在生产,销售还是研发当面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那么从研发的角度上面去看,疫情会影响汽车研发方面吗?

为了让驾驶员有着安全的驾驶环境,一些车企甚至上面了对于车辆防范病毒方面进行相应的研发,在车里装备上自动杀菌消毒的装载,和空气净化系统等,从研发上面给用户带来的身体健康考虑也是很有必要的,另一个角度上面去看这样的问题,车辆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车不再单独是代步的载体,所以对于车辆而言好的用车环境自然也会是人们的需求。

尤其是现在人们的出行基本上都以汽车等作为交通工具,从这些角度上面看,是会影响到汽车的研发方向的,再者通过这次疫情也使得人们的防范意识会提高,而也会间接或直接的催生这个的一个方面发展。

综合而言,在这次疫情后,接下来的汽车行业,也将会有全新的机遇和挑战,有了经验教训,对于汽车的研发方向而言也是会更好的总结不断研发创新!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车辆主要系统有哪些?

根据你的描述。通常车辆包括四个系统。发动机系统、底盘系统、电器系统和车身系统四部分组成。

8、疫情时期的用车Q&A,这些干货你必须知道!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来势汹汹,传播之快,另每日的确诊与疑似病例不断攀升,无数医护人员为此舍己投身于一线的抗“疫”斗争之中。形式之严峻,牵动着全国上下人民的心。勤洗手,多通风、戴口罩也顺势成为了中国人民步入21世纪20年代第一个养成的新习惯。

为防止疫情传播,国家政府在近期出台了各项防疫措施,其中紧贴民情的当属延期返工/开学的举措。但返程高峰终将如约而至,今年的春运返程,自驾的人数一定会比往常更多,避免接触高密度人群是根本原因。疫情当前,对于用车我们盘点了几个热门的问与答,希望能够帮助到即将踏上返程路途的你!

Q:用车前后有必要对爱车进行消毒吗?

A:视情况而定,必要时可对爱车内饰常接触部分进行擦拭消毒。

由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之私家车预防临时指南》指出:一般情况下,我们的私家车在使用前一般不需要进行消毒处理,在有条件的空旷场所时,做好恰当的通风换气即可。

但此次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途径为飞沫传播与接触传播,因此在从公共场所返回到车辆后,我们的口罩上、衣服上、手上都有可能会沾染到飞沫,再坐到车内同样有可能会引发接触传播。所以对于私家车,我们应先备好消毒产品,如酒精浓度达75%的免洗洗手液、84消毒液或消毒湿巾等,在用车前后对的双手、方向盘、门板、把手、中控等频繁接触部分进行针对性的擦拭,以抑制病毒在车内的传播。

ps:如果是运营车辆,司机大哥在行车时理应该佩戴好口罩与手套。在乘客下车后,还应用上述消毒物品对车辆内外门把手、座椅、按键等接触部分擦拭消毒。

Q:驾车有必要佩戴口罩吗?

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冯子健表示,如果是独自一人驾车,并在没有接触人员密集、确诊/疑似病人的前提下是可以不佩戴口罩驾车的。前文提过,病毒是通过飞沫传播、近距离接触传播为主途径,而我们自身本没有接触机会,那么被传播的风险自然就会降低很多,不必过度紧张。

若是多人乘车,那么所有的驾乘人员都应该佩戴好口罩,这不仅是为自身增加一道防火墙,也是对他人健康的负责,谁也别当彼此的“毒王”。

ps:如果你身处湖北的疫情重灾区,刚好需要外出,又恰巧还要经过人流/车流密集的商圈,那么无论是一人驾车还是多人乘车,我们都建议老老实实带上口罩,防疫措施不能少。

Q:内外循环怎么用?

A:开阔路上开外循环,人流/车流拥挤地段开内循环。特殊时期,灵活使用空调内外循环模式很重要!

关于汽车空调内外循环的使用其实是一个必须留心的操作。简单来说,在开阔的快速路上行驶时,外循环的启用可以保证车内空气尽可能的流动起来,如果天气暖和还可以适当的开窗通风,有天窗的可以打开负压换气,以保持车内空气流通。反之,在车速较低,行人比较多的环境中行驶(如:地下停车场、小区、商圈)等场所时,请及时切换至内循环模式,以尽可能减少车内与外界的空气交换,必要时也应带好口罩。

Q:PM2.5空调滤芯能抵御病毒风险吗?

A:肯定的

通常来说,病毒的体积往往在几十纳米至几百纳米之间,但病毒一般不会以单独的形式漂浮在空气中,这里就需要介绍一个介质叫“气溶胶”,即固体或液体悬浮在空气中所形成的分散系统,比如人在打喷嚏时飞沫就容易形成气溶胶,而它就会载着病毒在空气中的液体或粉尘进行扩散传播。

此时,载有病毒的气溶胶体积通常就在0.01-10微米之间,因此能过滤2.5微米污染物的PM2.5滤芯就能有效阻断气溶胶的扩散。这就相当于为爱车带上外科口罩,从根本上减小病毒侵入车内的风险。

Q:搭载过疑似症状患者时,应采取何种预防措施?

A:疑似患者症状最直观的表现为咳嗽、乏力、恶心呕吐、肌肉酸痛等症状,所以在搭乘此类乘客时应及时佩戴好医用外科口罩,并尽量保持人与人间的的距离,切勿开启空调内循环,有条件时可适度开窗通风。

在疑似乘客下车后,车主应及时对乘客接触物表面(车窗、座椅、内外门把手)进行消毒,并迅速开窗通风。

返程小贴士

①出发前应检查爱车车况,例如机油、胎压、轮胎外观以及轮胎胎纹。问题尽早发现,尽早处理。若出发前遇到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切勿盲目返程。

②出发前,爱车的油量该加满的就加满,该准备的干粮与纯净水也必不可少。非必要情况下尽量避免驶入高速服务区,以避免人员密集造成的病菌交叉感染。

③如必要驶入服务区,驶入前请先打开空调内循环,下车前佩戴好口罩,做好防疫措施。同时切勿购买服务区任何开放档口的任何熟食。

④返程高峰车流量大,切勿危险、超速以及疲劳驾驶。如突发身体不适或爱车出现故障,应尽快驶入应急车道到并立即离开车辆,同时拨打122寻求帮助。

⑤如遇前方大面积堵车,请及时开启空调内循环,并佩戴好口罩。切勿下车逗留,并听从现场交警指引。勿路怒,忌焦躁!

写在最后

以上就是我们为大家盘点的一些疫情非常时期的用车小技巧。面对返程高峰,我们应打起十二分精神;勤洗手、戴口罩、忌浮躁。平安到家,就是对我们自身与亲人最好的负责。而减少非必要的外出,则就是对那些迄今为止仍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最好的致敬!

疫情无情,人间有爱!灾难面前,只要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我们势必就能打赢这场抗“疫”的攻坚战。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觉得我们内容不错的请继续关注我们!

成为我们饭团一员 分享你的车生活!

买车用车 ▏实用干货 ▏原创视频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与疫情车辆系统相关的内容